上周最佳天文圖片(NASA中文版)10.9-10.15
2017 年 10 月 9 日
穀神星不尋常的阿胡納山
影像提供: Dawn Mission, NASA, JPL-Caltech, UCLA, MPS/DLR/IDA
說明: 穀神星上的這座不尋常山峰是怎麼形成的?在太陽系介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主帶里繞行的穀神星,是其中現知最大的小行星,而阿胡納山則是穀神星上最大的山峰。阿胡納山與人類先前看過的山嶽全然不同,舉例來說,它的山體並沒有鑲著古老的撞擊坑,而是披著垂直的條狀結構。其中的一種假說指出,阿胡納山是一座冰火山,形成於這顆矮行星的反面受到猛烈撞擊,因地震波在另一側會聚、崩解表層所造成的。明亮的輻條狀結構可能是高反射率的鹽類,也因此,其成分和最近見到的著名穀神星亮斑物質類似。這張高度加倍的數位主題影像,建構自黎明號太空船在去年拍攝的表面圖。(Ahuna Mons 阿胡納山)
2017 年 10 月 10 日
澳洲.尖峰石陣上空的銀河與黃道光
影像提供與版權: Jingyi Zhang (張敬宜)
說明: 這片怪異的世界是什麼?地球是也。這幅主題影像的前景為尖峰石陣,一片位在西澳洲.南邦國家公園內的不尋常尖頂石柱。成份為遠古海貝(石灰岩)、高度與人相當的這些人美麗尖頂石柱,其成因仍然是研究的題材。在上面這幅攝於上個月的全景圖裡,被在太陽系行星之間公轉的塵埃反射之陽光,成為從影像中央地平面升起的黃道光。其上方的拱形光弧,則是我們銀河系的中央盤面。此外,在背景的夜空中,木星、土星及數顆著名的恆星也清楚可見。
2017 年 10 月 11 日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星團NGC 362
影像提供: Hubble WFC3, NASA, ESA, J. Heyl, I. Caiazzo, & Javiera Parada (UBC)
說明: 如果太陽是位在NGC 362的中心,地球的夜空會像是由明亮恆星聚成的珠寶盒。其中有數百顆比天狼星還亮,色澤各異的恆星。雖然這些恆星會構成動人的星座和複雜的神話傳說,但在此同時,也會讓住在該處行星上的住民,無法看見和理解後方更廣大的宇宙。NGC 362是我們銀河系大約170多個球狀星團中的1個,而這個星團可能是在我們銀河系形成良久之後,才形成的較年輕球狀星團之一。幾乎位在小麥哲倫星系 前方,視角也離地球天空第二亮的球狀星團杜鵑座47不遠的NGC 362,是一個肉眼即可見的天體。上面這幅由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主題影像,目的是要深入了解在一些球狀星團里,為何大質量恆星會出現在星團的中心附近。
2017 年 10 月 12 日
NGC 1365: 壯麗的宇宙島
影像提供與版權: Dietmar Hager, Eric Benson
說明: 棒旋星系NGC1365是個大小約為200,000光年的宇宙島。位於天爐座方向6千萬光年遠處的NGC 1365,是我們熟知的天爐座星系團里,最主要的成員星系之一。在這張精採的清晰彩色影像里,可以看到在核心棒末端和螺旋臂上,都有鮮明的恆星形成區,而切過星系明亮核心的塵埃帶,細微的結構也都清楚可辨。在星系的核心,則藏著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天文學家認為NGC 1365顯著的星系棒,在星系演化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它驅使氣體和塵埃聚成恆星形成區,並提供物質餵食位在星系核心的黑洞。
2017 年 10 月 13 日
星系的下方
影像提供與版權: Yuri Beletsky (Carnegie Las Campanas Observatory, TWAN)
說明: 在這幅攝於地球.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的長鏡頭影像里,銀河系的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高懸在南方地平面的上方。在9月黝黑天空下的智利阿塔卡瑪沙漠里,這個小星系的跨幅大約有10度,將近為20個滿月的寬度。這幅由靈敏數位相機所拍攝的全景影像,同時也記錄了人眼不得見的瀰漫暗淡氣輝。而在前景里看似很明亮的地面燈火,其實是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和工程師住宿區發出的微弱燈光。星系下方地平線附近的平頂山是拉斯坎帕納斯峰,為未來巨麥哲倫望遠鏡的建造地點。
2017 年 10 月 14 日
充滿天空的突發性熱輻射
影像提供與版權: Alan Dyer, Amazingsky.com, TWAN
說明: 在這幅攝於9月27的魚眼鏡頭全景影像里,熟悉的綠和紅極光淹沒了北方地平面附近的天空。在這個舒適清朗的夜晚,銀河穿過加拿大.南阿爾伯塔省的天頂,止於西南方西落的6日齡上弦月附近。而橫過南方的奇特粉紅和白色的孤立光弧,則名為STEVE(增速導致的突發性熱輻射)。這種酷似極光的大氣發光現象,是由阿爾伯塔追極光臉書小組所記錄和命名。有時誤被偵別為質子極光(或稱質子弧)的神祕STEVE弧,看似和極光有緊密的關聯,但通常出現在比極光簾更靠赤道的地方。廣被平民科學家觀測,而且不久前剛由Swarm任務衛星直接探索的STEVE弧,已被測定為流動氣體發出的熱輻射,而非高能電子激發的輻射。雖然此現象原先很親民的名稱,後來被逆向分解為Sudden Thermal Emission from Velocity Enhancement (增速導致的突發性熱輻射)的簡稱,但其起源仍神祕待解。
2017 年 10 月 15 日
金從何而來
圖示提供: Dana Berry, NASA
說明: 你珠寶里的金從何而來?在目前,沒人能給個完整的答案,因為它在我們太陽系內的相對平均丰度,比初期宇宙、恆星內部和典型的超新星爆炸所能合成的要來得高。最近部份天文學家認為,像金這種含中子比例高的元素,可能是由稀有但含有大量中子的宇宙爆炸事件鍛造出來的,例如中子星的碰撞可能就是這類事件。是畫家想像中兩顆中子星迴旋掉向對方,在互撞前瞬間的景象。中子星互撞也是短 發光期 珈瑪射線爆發的可能成因,因此你可能已經擁有宇宙最強烈爆炸事件之一的紀念物。
-------------------
由星友空間網從成大物理分站繁體翻譯,感謝星友空間網的翻譯。
推薦閱讀:
TAG:天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