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在憑感覺混音嗎?
前陣子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很多音樂從業者和聽眾口中的「音樂是一種感覺」?
我非常贊同@彭飛老師的觀點:當人對一件事缺乏基本的信息量和知識而無法判斷時,總是喜歡談感覺,因為除了感覺,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支持他的邏輯思維。所謂外行看熱鬧......
我發現有不少人一直是憑感覺錄音混音的,可是在音樂製作中,明明是有一些技術標準可遵循的,例如:話筒錄音的最佳電平,音樂最終的輸出響度等,這些都有明確參考標準並且可以用儀錶來量化,根本不需要靠感覺靠來猜測。
今天,我打算用一篇文章帶你看懂音樂製作中的常用儀錶,掌握之後你就可以藉助儀錶來製作。
為什麼要使用儀錶
【1】儀錶為聲音製作提供可視化、可量化的參考標準
音樂作為一門聽覺的藝術,但很多時候耳朵是不太靠得住的。很多時候由於監聽環境,監聽設備的差異,還有人耳的聽覺特性,都會干擾我們的判斷,所以必須要藉助一些儀錶來進行輔助參考。
這裡有兩段音頻,你可以點擊試聽,聽聽哪個聲音更響:
* 音頻1:[120Hz 正弦波](http://cmcc-data.stor.sinaapp.com/120%20Hz.mp3)
* 音頻2:[1000hz 正弦波](http://cmcc-data.stor.sinaapp.com/1000%20Hz.mp3)
聽上去是不是第二個更響?可是從電平表上來看,兩個音頻電平是一樣大的。
在眾多與聲學相關的書籍上。都會看到這樣一張圖,這張圖叫等響曲線。它描述了兩個現象:
(1)人耳的聽覺特性導致了人們對1 Khz-4 Khz的聲音最為敏感,而對於低頻和極高頻的反應要更薄弱一些,因此中高頻更容易被聽到。如果想要讓120Hz的聲音聽起來和1Khz一樣響,需要把它提升十幾個dB。
(2)在不同聆聽音量(聲壓)下,人耳聽到的音樂的各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在音量較小的情況下,音樂中的低頻和極高頻的比例會有所降低。
音樂以音頻信號為載體,音頻信號是有一定技術標準。耳朵可以做一個主觀的,感性判斷;而儀錶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可視化的參考,不受監聽設備,監聽環境和身體狀態方面的限制,兩者正好起到互補的作用。
【2】在一些更為細緻的音頻處理中,耳朵已經不能給我們明確的方向了。
聲音製作越到後期越理性,在一定程度之後,耳朵已經沒法給我們具體的指導了,但此時藉助頻譜儀和分析工具,仍然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一些問題,找到提升空間,例如;在混音和母帶處理時,藉助頻譜儀,可以進行更合理更細緻的頻率空間安排,電平的規劃,以及處理頻率上的缺陷等。在一些更為細緻的處理中,我們需要藉助頻譜進行參考。
近些年隨著屏幕越來越便宜,專業錄音棚中所使用的頻譜儀,尺寸也變得越來越大。在福達錄音室,時俊峰老師就使用了兩塊屏幕,專門看儀錶。
音樂製作中有哪些常用儀錶
在音樂製作中較為常用的儀錶有以下五種:
1. 電平表 Level Meter
2. 頻譜儀 Frequency Meter
3. 聲像表 Position Meter
4. 響度表 Loudness Meter
5. 相位表 Correlation Meter
作為混音師,以上五種都要熟練使用,作為編曲人。至少也要會看前三種。
電平表 Level Meter
電平表,是音頻設備上最常見的儀錶,音樂製作軟體每個軌道上都有,從電平表上,可以觀測到音頻的峰值電平,平均電平,還可以看到音頻的動態範圍,距離削波還有多少餘量等信息。
軟體軌道和調音台上電平表僅顯示峰值電平,若要觀測平均電平,需藉助電平表插件。
怎樣觀測電平表。
以Logic Pro X中的電平表插件Level Meter為例。外側的細柱是峰值電平(PEAK),內測的粗柱是平均電平(RMS)。峰值電平,表示實時的的電平最大值、平均電平,表示一段時間的音頻平均值。
右側的數值顯示的是兩個表的峰值,如果電平超過0 dBFS,出現削波,數值會變成紅色,手動點擊峰值數值可以清除,重新統計。
在圖中可以看到,在峰值電平的右側還有一個小黃線,這個小黃線叫峰值保持,可以輔助觀測峰值電平。因為峰值電平是實時的,變化很快,小黃線它會在峰值之後保持一段時間才會下落,一般是1-2秒。
電平表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檢查和校對信號,幫助你在錄音時確定話筒電平,在編曲混音中,在有限的電平空間,合理安排各個軌道的電平。
尤其是當你碰到一些疑難問題的時候,電平表可以幫你判斷問題出在哪個環節,例如,碰到沒聲音或者聲音小的情況,可以先檢查主輸出,再檢查軌道上的電平表。如果主輸出上電平表顯示是正常的,那你就應該去排查監聽音量,監聽音箱方面的問題。
關於電平表在人聲錄製中的具體應用,可以看前幾天寫過的一篇文章:[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 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p/30175668)
頻譜儀 Frequency Meter
電平表顯示的是聲音信號所有頻段能量的總和,而頻譜儀則是把各個頻段的電平展開呈現了,因此頻譜儀的信息量要比電平表大的多。在頻譜儀上可以進行更多細緻的分析。
在音樂製作中,通過頻譜儀可以分析音頻的頻率特點,主要能量頻段分布,混音時合理安排各個樂器的能量,在聲學測量時可以觀測到房間的頻響曲線,發現房間的頻率缺陷等。
頻譜儀的形式有很多種,比較常用有柱狀和線型的兩種。在進行特定的分析時可能會用到其他類型,例如光譜式,瀑布式等。
如何觀測頻譜儀?
剛開始接觸音頻的同學,看頻譜儀可能會懵,我建議你學習一些基礎知識,搞清楚什麼是頻域、什麼是傅里葉分析。推薦你看這篇文章:[傅里葉分析之掐死教程(完整版)更新於2014.06.06 - 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63358)。把這篇文章的大意搞懂,再看頻譜儀就就不會陌生。
頻率和頻譜是音頻處理中的重要概念,關於頻譜儀的具體應用,在之後講均衡器時還會進一步展開討論,所以看不懂也不要著急。
聲像表 Position Meter
所有立體聲,環繞聲節目是人為製造出來的,通過聲像表可以直觀的分析一首聲音作品聲場,指導我們在立體聲空間中安排樂器的聲像位置。
立體聲的聲像表有三種常見類型,各自的優勢不同,可以在進行不同的分析的時候靈活運用。
【1】Polar Sample
【2】Polar Level
【3】Lissajous(利薩如圖形)
例如要分析某個樂器的聲像位置以及所佔的能量多少,Polar Sample表可能會更直觀一些。如果分析聲音立體聲的活躍度與分離度,Lissajous表可能會更更直觀一些。
某個個樂器擺在什麼位置,在立體聲空間中能量有有多少,立體聲的舞台利用的是否合理,在聲像表中都可以反映出來,在編曲混音安排聲像位置時。可以進行模仿。
響度表 Loudness Meter
響度表被用來測量節目的聽覺響度,看起來和電平表類似但,是計量方法是不同。目前比較通用的響度單位是LUFS。關於響度表以及強度測量,可以看我之前翻譯的一條視頻:響度表與響度測量。視頻鏈接在本文最後。
還有一種響度表被稱為蝴蝶表,形狀如下圖,圖中是TC的一款硬體響度表,在廣電系統,節目製作中心很常見。
我們製作完成的聲音作品,最終要以標準響度輸出,和別的作品放在一起才不至於響度過大或者過小,需要聽眾調整音量才能聽清。不同的音樂風格,以及不同的播出場合,大致都有一個參考響度,響度表可以測量聲音作品的響度,並在混音以及母帶處理時,指導我們把作品做到合適的響度。
相位表 Correlation Meter
相位表對於混音師和母帶工程師很有用,相位表可以觀測到立體聲作品以單聲道播放時的兼容性。可以發現立體聲作品的相位問題。雖然音樂是立體聲的,但是在許多場合,也要同時兼容單聲道的設備。如果左右聲道反相疊加,就會傳嚴重的相位抵消。
相位表的測度範圍是-1到+1。如果顯示為+1, 則表示左右聲道完全同相,也就是說,它們輸出的是完全相同的信號(實際上就是單聲道)。如果顯示為0, 則表示左右聲道之間存在一些完全不同的內容(這就正好是立體聲)。如果顯示為-1, 則表示左右聲道完全反相。
一般而言,正的讀數意味著我們的混音在相位上比較正常,而負的讀數則表示混音在相位上存在問題。除非同我故意讓左右揚聲器的信號之間出現帶有反相的效果否則我們都希望相位表的讀數保持在正的區間範圍內。
例如,如果你發現你混的音樂在單聲道設備(例如某些手機)上播放效果異常,聲音模糊不清,很有可能就是左右聲道出現了相位抵消,通過相位表可以對其進行分析,確定問題。
總結
儀錶是非常科學的,我認為看儀錶的習慣,是自從你開始跟音頻打交道開始就應該逐步培養的。了解儀錶不僅不會影響你的音樂感覺,還會指導你用更科學的方式去思考。
本文延伸閱讀:
[傅里葉分析之掐死教程(完整版)更新於2014.06.06 - 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63358)
[響度表及響度測量_數碼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響度表及響度測量_數碼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 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p/30175668)
下一篇我將介紹:有哪些好用頻譜分析插件
--
本文作者:陳明CMCC,個人微信:netcmcc,我的錄音混音課開始新一輪內測啦,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加微信了解詳情。
推薦閱讀:
※音樂專欄更新說明 & 求賢啟事
※IDM:從入門到摔電腦
※最全乾貨|為什麼製作人都偏愛鼓音源、採樣製作專輯? -MZD Studios
※如何評價張韶涵單在音樂方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