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本就不必強求公正

1、

讀者楓姑娘在向我求助時,說了這麼一件事。

她和父親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幾年前父親退休了,她依舊在單位里當著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但卻是在當年父親的死對頭手下工作。

有句話叫冤家路窄啊!

這位仇人領導專門針對她,一直不斷地在背後耍陰招。對她的工作挑刺,哪怕是「兩學一做」這樣的日常活動里,都能找出她們部門類似桌子沒擦乾淨的瑕疵,上升到思想態度不端正的嚴重錯誤。

仇人還在各種場合公開或私下詆毀她,專門把她的部門弄得整個單位墊底,甚至還在公司老總面前,不斷說她缺乏領導能力。

平時沒事還挑撥離間,不但在她的部門裡,還在她的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挑撥關係。弄得她身邊烏雲密布,矛盾纏身。

總之在仇人手下,她的日子非常難熬。

她問我:如何能調整自己的情緒,並讓自己強大起來?

我告訴她,她並不是實力不足,而是她在第一次面對這種赤裸裸的惡意時,恐懼地感到手足無措。

原本我是想告訴她,她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但楓姑娘聽到惡意兩個字時,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一股腦地說出領導如何不擇手段整她,如何地在工作上給她穿小鞋,具體工作里如何罔顧事實地攻擊她,甚至在描述中加入了一大堆專業術語,完全忘記我可能沒法理解。

我一邊安撫她的情緒,一邊對她的遭遇表示同情。

「這些事在我們單位里是不公平的,他沒有權利這麼對我!」楓姑娘似乎很崩潰。

我一字一句地回答她:「不,這並沒有什麼不公平的!他可以這麼對你,因為他是你爸的仇人。」

楓可能完全沒意料到我這麼回答,沉默了一段時間。

「這個世界沒法照顧到每個人的利益,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他可以這麼對你,自然你也有權利反擊他。」我接著說。

「老師,我不懂,那如何反擊他?」楓情緒平復了下來。

我讓楓好好想想,當她回憶起領導時,除了他做的那些齷齪事,還有沒有什麼反常的舉動。

楓說有,一個月前的大會上,這個領導居然還表揚了她,並且告訴大家他並沒有針對楓,只是實事求是罷了。散會了還跟楓說,不要到處散布領導整她的言論。

「想想看,他是真心誇你嗎?」我問楓。

「並不是,他也就那麼一次誇我,之後依舊在整我,雖然最近有所收斂!」楓回答。

「那他這麼做是為什麼?」我再次引導

「因為全單位的人都知道他針對我了,連XX領導上次都說,那個誰誰為什麼總是到處說你壞話!」楓回答。

好了,看來這位領導並不願意落下「公報私仇」的口實。首先,如果全單位都這麼認為,那他對楓的評價就沒什麼說服力了;其次,他並不希望他的小動作被某些人(比如老總)知道,如果知道了,可能對他有不好的影響。

楓恍然大悟,她突然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了,看來她有更多的證據和方法,可以讓領導的行為暴露。

接著她放下了「受害者」思想,仔細思考了領導的污衊行為,發現了不少破綻可以利用。

在我看來,這位領導並不是什麼高段位玩家。首先,他對一個人的惡意居然這麼明目張胆、動機明確,而且出手還這麼頻繁,還大多是些瑣事。這個社會上真正恐怖的,是那些笑裡藏刀,關鍵時候給你一擊必殺的人。

你的人生,本就不必強求公正。如果你把別人的行為,看得比自己的行為還重要,那就等於雙手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又期待一個也許永遠都不會出現的英雄為你伸張正義,這無異於自我謀殺。

在這個本就「不公平」的世界裡,你要學會相對公平的把遊戲進行下去。

至少有一點是公平的,只要你還活著,你就一定有選擇。

2、

當人遭遇外界的攻擊時,人們會習慣性把自己置於「受害者」的位置上,接著他們會發出「這根本不公平!」「他有什麼權利這麼對我?」這類的感嘆。

然後他們會開始同情自己,進行自我憐憫,他們會這麼對自己說:

「你沒有錯,是他們錯了,他們不該這麼對你,你為什麼這麼可憐啊!」

心理學家發現,這是人類的一種慣性思維。德國心理學家Annett Krner與他的團隊發現,自我憐憫可以有效降低抑鬱,減輕來自社會負面事件的刺激。國內一篇發表在《社會心理科學》雜誌上的研究也指出,自我憐憫的六個緯度(自我友善、正念、過度沉迷、自我批判、普遍人性和孤立感)越高,焦慮的程度也就越低。甚至有研究認為,自我憐憫是心理諮詢師必備技能之一,能幫助諮詢師有效緩解來自來訪者的痛苦與悲傷。

這可能是由於當人處於自我憐憫的悲傷中時,會引發哭泣,而哭泣會讓大腦分泌內啡肽,這種分泌物除具有鎮痛功能外,還能調節體溫、心血管、呼吸功能,從而起到緩解情緒的作用。

自我憐憫(self-campassion)已經被證明,它能有效改變認知重評,Allison C. Kelly等研究學者也發現,自我憐憫能促進女大學生接受自己的身體,節制飲食,增強對自己體形的滿意度。

但Lydia Brown等心理學家也發現,自我憐憫雖然能有效提升中年婦女的生活幸福度,降低她們對青春不再的羞恥感,但這也極大減少了她們改變自己生活的可能性,因為他們過於接受自己目前不完美的生活了。

這就像,當一把刀插入我們胸口時,我們可以通過分泌內啡肽等物質,讓我們帶著痛苦活著。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暫時沒有能力拔掉這把刀。

但萬一我們有這個力量拔掉這把刀並應對敵人的攻擊呢!

做一個尋求公正的受害者是有好處的,它讓你接受自己處於困境這一現實,接著你可以站在所謂公平的一方,清高地看著那些為利益熙熙攘攘的人,看著他們一點點把你剩下的東西奪走。

因為這個世界對我是「不公平」的,所以該改變的是這個世界,而我又再次找到了讓自己退縮的理由。

所以,當楓姑娘找到我時,我感覺她與其在尋求我的幫助,不如說在尋求我的同情。可是即便我對她的遭遇能有一萬分的憤憤不平,我也只會讓她陷入「尋求公正」的死胡同里。

尼采說過:當我們感到憐憫時,我們的力量被剝奪,在我們力量丟失的的空白里,只填了對生命中苦難的憐憫。

人是用智慧做武器,用道德做盾牌的,人應用智慧應對別人,用道德保護自己。

但很多人往往把它搞反,用道德當武器,這在對方眼中是一種笑話。更糟糕的是,他們還會把智慧放在一邊,直到到生鏽,再也沒辦法拿起。

3、

當生活的苦難來臨時,我不會把自己當成一個「不幸者」,我也不會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因為我知道,那些施加給我困難的人或者神,並不在意我的感受。

他不過是我利益的對立面而已,沒什麼值得批判的。

我更願意把自己當成一個選擇者,我會不斷問自己,為了抵禦惡意,我能捨棄多少東西。

我相信,他對我的報復是合理的,自然我的也是。正因為對等,我應當報答別人的恩惠,我也應當反擊敵人,我最不應當的事情,就是怨天尤人,浪費時間。

請記住一句話:為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勇於放棄一些東西。這個世界沒有公正之處,你也永遠得不到兩全之法。

若要自由,就得犧牲安全。若要閑散,就不能獲得別人評價中的成就。若要愉悅,就無需計較身邊人給予的態度。若要前行,就得離開你現在停留的地方。


推薦閱讀:

剩女是偽命題嗎?
真正能學到泡學的帖子?
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要干涉其他人的生活?
一直看TA不爽,是因為你眼裡只有TA的缺點

TAG:心理学 | 人际交往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