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史(近代)--維也納會議
NOTE:
逝者如斯夫,這是我以前寫的一篇舊文,當時比現在要年輕的多,也要幼稚的多,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一、維也納會議簡介
維也納會議(德語:Wiener Kongress)於1814年9月-1815年6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會議主持為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梅特涅,出席會議的有歐洲各國的大使。會議的主要目標是解決法國大革命戰爭、拿破崙戰爭、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滅亡所引起的諸多問題。
此次會議後,歐洲版圖又得以重新劃分:法蘭西王國(是的,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之後法國重新迎來了路易18,法蘭西帝國變為法蘭西王國)、華沙大公國、低地諸國(荷蘭與比利時)、薩克森王國以及義大利諸領地的邊界乃至主權都經過了重新界定,奧地利、英國、法國、俄國以及普魯士也重新劃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實際上,維也納會議的召開也為日後♂的國聯和聯合國樹立了一個模型。
會議的直接背景是拿破崙一世之法蘭西帝國在1814年的失敗和投降。25年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法國的崛起推翻了舊封建君主的統治,喚醒了全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近代民族主義,這種翻天覆地的革命使得歐洲傳統君主(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非常不自豪,而拿破崙法國以葛炮吳克般的光頭鑽出速度又極大的擾亂了歐洲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沒有明說)以及1713年《烏特勒支》條約中關於天主教各王國和之後歐洲各大國均勢的相關精神(通過力量均衡建立基督教世界的和平與安定)①,引起了海上霸主英國與陸地終極兵種俄國的強烈反制。 1813年10月拿破崙萊比錫大敗於英俄奧普等歐洲國家聯軍,而1814年3月則簽署《巴黎條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我有白馬我自豪啊!)退位並被流放到厄爾巴島。1814年9月,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奧皇弗蘭茨一世(元首♂:我比弗蘭茨多一次)、普王腓特烈三世和歐洲其它國家的公侯將相來到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會議,商討歐洲戰後秩序重建的問題。然而,由於拿破崙戲劇般地從地中海歸來,列強不得不重新停止會議爭吵,並一致對敵。其中,奧地利曾經與拿破崙私下媾和,拿破崙為了分裂聯軍,將奧皇簽署的媾和書送給亞歷山大一世,沒想到沙皇非常大度的將媾和書當著奧地利使節的面給撕掉了,表示要一致對敵。於是,經過1815年6月18日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崙被再次流放,會議因而繼續召開。
二、維也納會議的原則
維也納會議的仲裁原則如下:
正統原則:承認1789年前法國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統王朝,恢復他們的統治權力、政治制度及所屬領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崙推翻,可由其兄弟或親屬代替為世襲君主、於是法國的路易十八、西班牙的斐迪南七世、荷蘭的奧倫治王室、兩西西里王國的費迪南多一世、教皇國的教皇皆恢復統治。補償原則:重整版圖的過程中失去領土的國家及在對拿破崙力戰有功的國家均給予補償。勢力均衡原則:確保在重整歐洲版圖的過程中無一國家可取絕對的優勢以如拿破崙般主宰歐洲。③
勢力均衡原則
A. 歐洲疆界和勢力範圍的重新劃分:經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法國不僅實現了天然疆界的目標,還跨過萊茵河和阿爾卑斯山,分別佔據了萊茵河右岸、比利時、荷蘭、薩伏伊、尼斯、加泰羅尼亞之巴塞羅那、乃至整個都靈地區。因此,為了實現圍堵法國、削弱法國的目標,歐洲其它四大國(你懂得)需要將法國重新塞回到1790年的疆界中。
而對於法國撤退後的真空地區乃至勢力範圍,列強在1814年(拿破崙下台)和1815年(拿破崙被徹底流放)的做法分別如下:
1814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則提出,將華沙大公國(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奧屬波蘭,就是盧布林地區)與俄佔波蘭合併,建立一個由沙皇統治的波蘭王國。這一王國稱為波蘭會議王國,實際上是沙俄和波蘭的共主聯邦。而為了補償普、奧兩國的損失,把薩克森王國的領土劃歸普魯士(反正薩克森你最後離開拿破崙,還是個叛徒♂),讓奧地利恢復在義大利威尼斯、達爾馬提亞、以及倫巴第的權益和統治。關於這一提議,英國非常不高興,奧地利也很不自豪,他們啊,爆著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就要他改主意,說要不然就扯蛋!!!亞歷山大一世微微一笑,說:「啊?♂!乖乖♂站好啊?♂!我在波蘭駐軍二十萬(原話是:「我在波蘭駐軍20萬,趕走我試試看!),想讓我走,先吃我一炮♂啊♂?!」普魯士表示反正薩克森歸我了,那哥倆就和了吧。因此奧地利和英國表示無可奈何,只好承認現實。但實際上,在法國塔列朗的挑撥下,英國和奧地利以及法國對俄國和普魯士發出了戰爭恫嚇,俄國和普魯士也因此縮卵,不敢強行實施這一方案。
但在薩克森問題上,奧地利不肯退讓。因為已經丟掉了奧屬波蘭的北半部(克拉科夫以南的桑河和加利西亞地區還沒有丟),如果再丟掉薩克森那奧地利的北大門可就徹底暴露在普魯士的槍口下了。當年七年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腓特烈經由薩克森進攻波西米亞仍然歷歷在目。為此英、俄、普、奧四國代表各自施展出了小黃のrap口技,1814年的維也納談判在歐洲四強的爭吵下緩慢進行,各國代表度日如年,慢慢地,時間進入了1815年。1814 年就這樣在歐洲列強的爭吵中度完而維也納會議也沒有實質的進展。
1815年2月,俄、普、奧終於波蘭和薩克森問題上勉強達成了一致:對前華沙大公國,三國分配如下:首先,俄國獲得除波茲南、西普魯士、但澤和克拉科夫外的華沙大公國領土。波茲南、西普魯士、但澤併入普魯士。加利西亞和桑河地區保持不變,仍屬奧國;而對於克拉科夫市,三國將其設置為自由市,三國共管,保持中立(但在1846年席捲中歐的波蘭大起義中,克拉科夫在俄佔區和普戰區起義力量被摧殘的情況下仍然高居義旗,稱作克拉科夫共和國,結果被奧地利、沙俄、乃至加利西亞的農民們打爛個蛋,最後併入奧地利)。對於薩克森問題,普魯士吃掉了薩克森2/5的土地(從北向南吃),同時,作為對於剩下3/5的土地,普魯士獲得了萊茵河左岸和威斯特法倫作為補償。然而,這只是眾多問題中的一個,四強國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完。就在大家激烈的互開嘴炮的同時,一個光頭♂從地中海又鑽了出來。
1815年 3月,聽說拿破崙從馬賽網吧重新上線的消息,四大國匆匆暫時中斷了維也納會議,拼湊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鐵盧把拿破崙又打爛個蛋。就在滑鐵盧會戰前夕,1815 年 6月9日,維也納會議指導委員會8個成員國的代表簽訂了由121 條條款和 17 條單獨附帶條款②構成的《維也納會議最後議定書》,此後歐洲所有其他國家盡皆加入,進而建立了維也納體系。此議定書是強權意志的體現,歐洲小國受其隨意擺布。議定書規定:
1.再次確定俄國、普魯士、奧地利關於波蘭和薩克森問題的領土變更決定;瑞典將芬蘭讓給俄國並從丹麥取得挪威,而丹麥用從瑞典得來的波美拉尼亞換取普魯士的勞恩堡;
2.英國取得地中海的馬爾他島及愛奧尼亞群島、取得西半球的特立尼達島、取得印度洋的模里西斯和錫蘭、取得南非的好望角、取得北海的黑爾戈蘭島(這個黑爾戈蘭島可了不得了,德國後來用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換了這個島,日後稱為了日德蘭大海戰中德國漢堡的前哨基地和北方直布羅陀,阻礙英國海軍進入漢堡乃至基爾運河,日後將繼續說明之);
3.教皇擺脫了拿破崙的桎梏,重新控制了教皇國;兩西西里王國重新由西班牙統治;摩德那、帕爾馬、托斯卡尼由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皇室的人員統治,成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德納公國以及倫巴第-威尼斯王國;倫巴第和威尼斯劃歸奧地利管轄,達爾馬提亞回歸奧地利;撒丁王國從撒丁島上回來,伊曼紐一世重新獲得都靈地區;
4.拆散之前的萊茵邦聯,重新成立德意志邦聯,之前的390個邦國被合併成為39個邦國,但其中34個邦和4個自由市保持在政治上的分裂,邦聯中奧地利做主席,普魯士做副主席(這也為普奧日後爭奪德意志的統治權埋下了伏筆,奧地利利用職務之便收取他人賄賂並行賄,頻頻黑普魯士)
5.奧地利放棄比利時,後者與荷蘭組成尼德蘭王國,瑞士國界擴大,並被定為永久中立國;荷蘭放棄斯里蘭卡和南非,將其讓給英國;法國恢復1790年的疆界並賠款7 億法郎;等等。其中,此次會議還訂立國際河流的航行規章、規定外交官員等級的劃分和簽署各國關於禁止奴隸販賣的宣言。
維也納會議上歐洲四大國(加法國就是五大國)對領土的變更和妥協,實際上正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和1713年《烏特勒支合約》(前者確定了天主教王國、公國與新教諸侯之間的領土和勢力範圍;後者則指出,這種均勢,乃是「是相互友好和各方持久和諧的最好的和最牢固的基礎」①。但是,它只承認均勢原則的價值,並未明確指出「均勢」一詞的含義)的延伸。實際上,曆數之前的歐洲戰爭和相關條約,基本上都是在戰爭之後,經過鐵和血對歐洲進行重新劃分(如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等),然後簽訂和約加以確定(如七年戰爭後的《巴黎和約》)。而維也納會議則實現了在力量均勢原則下進行和平解決重大問題的方法,進而建立持久的和平。這一點,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在維也納會議之後,全歐性質的大戰明顯減少,戰爭多數以地區性、民族性的戰役代替,直到1914年,維也納會議體系由於德國崛起這一顯著因素無法再繼續下去為止。
這一點正為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和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所了解。從歐洲大陸的角度來說,如果沙皇控制了農業很發達,還用金坷垃的波蘭,那麼俄國從經濟上將進一步改善農業,而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深入到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的波蘭也正如俄國打入的好大的一個蠍子♂!,這將對歐陸力量均衡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從德國本身來講,如果普魯士吞併了工業很發達的薩克森(特別是德累斯頓和萊比錫),那麼,在德意志內部,奧地利可能面臨外強中乾的地位變成真的外干中乾的情況。因此,英國和奧地利需要一個更加強大的合作夥伴,特別是奧地利(由於它身處中歐)。那麼,這個合作夥伴從哪裡找?必然是法國。所以,英國不贊同極大削弱法國,這樣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應對沙皇向西歐的進軍。而這,這是在英國和奧地利視角下的均衡,為保證這一均衡,英法奧於1815年簽訂了針對普俄的條約,後來南德意志(巴伐利亞、符登堡)等國也加入進來。
而對於歐洲大鱷(憲兵--1848年前後)沙俄來說,也不能摧毀法國的軍事力量。有了法國,就有了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共同擔心對象,而這個共同擔心對象,在18世紀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牽制了奧地利和英國,這對沙皇來說,如果能夠保留法國並交好法國,不啻於在西歐陣營中按下了一個定時炸彈。這樣,親俄法國本身的能動性可能使得普魯士和奧地利繼續處在對抗的可能性中,德國也因此分裂。對於沙俄來說,適當加強普魯士、保留法國、並抑制奧地利,也是讓普魯士、法國、奧地利處於均勢,沙俄可從中作梗。當然,沙皇對法國的欽慕也是一個因素。沙皇回國後產生了12月黨人,沙俄內部也分裂成斯拉夫派和歐洲派,而沙皇本人也逐漸轉向反動,進而沙俄成為了全歐洲舊秩序的憲兵。而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則認為「均勢乃政治團體之抵抗力與侵略力之均衡」,強調保證法國的領土完整有利於建立歐洲均勢①。以便在大戰後保留自己和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這種在利益和力量上的均勢,正是1818-1914年間歐洲大陸力量均衡的真實寫照。但,這其中唯獨沒有真正壓制住的是普魯士。沙俄在隨後產生的東方問題(土耳其問題)中破壞了英法在近東的權益,因而被打爛個蛋;而普魯士這個變數卻在萊茵蘭和薩克森的滋潤下強大起來,進而統一德國,破壞了這一均勢。最後的結局,正如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意識到的那樣:「在法國武裝力量還沒有被徹底摧毀的情況下,大陸上仍有4個軍事強國,並推斷在最危險的間題上,這些強國要結成二對二的陣線,這樣的均勢可能抑制戰爭」②。
B. 正統與補償原則
維也納體系,如上文所言,還有兩個原則,就是正統與補償原則。正統原則在意識形態上團結了各大國王室,而補償原則在地緣政治上作為潤滑劑柔和了勢力均衡可能立即產生的歐洲大戰。其中,正統原則,正是由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提出的,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歐洲大陸諸國建立了神聖同盟(其中英國如同今天對歐盟的態度一樣,當時只是象徵性的通過漢諾威王的身份參加了神聖同盟,作為英王統治下的國家英國置身事外,只是在1815年11月20日參加了一個四國同盟,後來法國加進來就是五國同盟)。
在這幅維也納會議的諷刺畫中,左面藍色的是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他在冷眼旁觀;紅色衣服的是塔列朗,他旁觀的同時還在看中間仨人跳的咋樣,就是在看風往那兒吹;中間仨人就不用說了,就是因為三皇同盟跳到一起的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然後藍色扶著王冠的是薩克森國王,好歹抱住王位了;最右面的則是撒丁國國王,他在表示敬意(應該是這個順序,當年《全球通史》裡面關於維也納會議的插圖就是這副)。
作為神聖同盟,其中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路易十八的登基。在拿破崙退位後,沙皇曾經主張拿破崙之子來繼續做國王,還有人主張拿破崙元帥、瑞典王儲讓·巴做國君,還有人主張讓奧爾良公爵(波旁王室)做國王(此公在7月王朝中登基做了國王)。但塔列朗否定了這些意見,認為拿破崙派系登基那就等於在意識形態上肯定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並且,如果歐洲不出現大規模動蕩的情況下,拿破崙派系登基無異於讓法國當靶心。於是他提出,讓普羅旺斯伯爵(路易18,路易16他弟)來做法國國王。而這,就是正統主義的發端。雖然塔列朗的目標是保存法國的實力,但這得到了其它國家,特別是梅特涅的響應,並為其它國家所接受,稱為當時歐洲處理問題的一大原則。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
雖然正統原則使得歐洲封建王權重新鞏固一時,但由於法國大革命後歐洲民族主義的興起和民主政治的進一步傳播,首先是資產階級就迫切要求繼續從政、決政,這與封建王權產生了衝突。第二,由於近代民族主義的一大內涵就是對民族和民族國家的忠誠至上,因此,在正統原則下進行的補償原則導致了歐洲人民的民族主義愈演愈烈。其三,說到按照正統原則所建立起來的神聖同盟,實際上這都是歐洲看沙皇顏面簽字的一紙空文。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更是形容這個同盟是:「一紙崇高神聖、虛無玄妙的空文」。神聖同盟是鬆散的,而神聖同盟的本質則是以俄國馬首是瞻、維護俄國戰略利益的封建保守同盟(1848年俄國的歐洲憲兵救了奧地利),而其中另兩大參與國奧地利和普魯士不可能聽命與俄國,所以,這導致了神聖原則的鬆散,進而正統原則的實施也變得短命。最後,正統原則的體現-神聖同盟中勸令各國臣民信奉基督教教義,保護宗教信仰、公正和和平,而經過拿破崙戰爭的打擊,教權已經進一步衰落,即使在沙俄這個東正教大本營中,歐洲派的興起也與斯拉夫傳統派戰成一團,因而,正統原則本身就是維護舊統治且短命的,而這一原則在實踐上的崩潰(法國1815年11月19日參加神聖同盟,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退出;雖然1848、1849年俄國人出兵鎮壓歐洲革命,但奧地利感激之餘反對俄國人一直佔領奧地利的多瑙河沿岸,造成了這一同盟的解體,而奧地利和普魯士爭奪德意志領導權也是一個因素)也導致歐洲力量的重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趨勢因而繼續加強。
三、維也納會議的評價
維也納會議經常受到19世紀和現代歷史學家的批評。它忽略了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趨勢,低估了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對政治和社會保障的要求,間接促成日後歐洲的革命浪潮;並且犧牲許多小國利益以保持大國的勢力均勢及恢復歐洲舊有秩序,而所謂的歐洲協調合作常規架構目的也只是在歐洲大陸建立一個頑固的保守系統。事實上,英國輝格黨反對黨在會議結束時就已經提出了這些批評。維也納會議成為了通過壓製法國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主義和民權來換取和平和穩定的保守系統的一部分。
20世紀內也有許多歷史學家贊成會議中所取得的成就,如對戰敗國的處理手法較寬容、建立歐洲協調的合作常規架構、廢除奴隸買賣、開放國際河流皆對重建和平及歐洲社會之進步有所貢獻,他們認為這個會議的決定使得近一百年(從1818年到1914年)中沒有發生席捲整個歐洲的戰爭。③
參考文章:
①試論維也納1815年均勢體系的特點 吳木生《南開學報》
②維也納會議與1815年的歐洲國際關係 郭娜 《安徽文學》 2007年第12期
③中文維基百科詞條 維也納會議
推薦閱讀:
※去巴黎聖母院旅行,有哪些可以知道的歷史小故事和藝術知識?
※大陸法系的兩個支系: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有何區別?
※電影《勇敢的心》中騎兵用的長槍類的武器是什麼?以及詳細情況。?
※為會么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區普遍的有的屌絲民族逆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