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隱藏BOSS最終成了清朝最大愛國賊

Patriot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a scoundrel.

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後的庇護所。

——Samuel Johnson

這句話最近很流行,因為這些年我們見了太多噁心的人打著愛國旗號干出損人利己或者損人不利己的噁心事。

實際上約翰遜這句話的本意就是批判那些以愛國的名義謀取私利的人,比如「貝勒爺」這樣的人。

孫娘娘出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最近挺火,為師偶爾會陪你們師母看一段。片子中的大反派是俞灝明飾演的杜明禮,各種坑害孫儷飾演的周瑩及其婆家。

杜明禮的後台老板是一個被稱為「貝勒爺」的人,他坑害周瑩婆家也是為「貝勒爺」與「左大人」以及「李大人」的政治鬥爭服務的。

左李二位不難推測出是左宗棠、李鴻章,那「貝勒爺」也應該確有其人,他是誰呢?

片中杜明禮三句不離「貝勒爺」,可作為隱藏大BOSS,此公直到60集才露臉,演員是60年前的童星石小滿先生……

但是即使露了臉,我們還是無法知道這位「貝勒爺」的歷史原型。

然而,在59集一閃而過的某個鏡頭中,他還是泄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見諭如見本王,速將涇陽吳周氏交與持諭人發落——載漪

在這張手諭中,我們清楚地看見了「載漪」的簽名。

好傢夥,原來是他!

此人差點當上皇帝的爹(聽起來怪怪的,後面再細講),仕途巔峰是主管總理衙門兼軍機大臣,相當於今天的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在不設宰相的清朝,這算位極人臣了。

但是這麼一個位高權重之人,《清史稿》中連獨立的傳記都沒有,也可看出著史者對他德才的不屑吧。

搜集他在《清史稿》中支離破碎的痕迹,就發現他的一生可以用以下十六個字概括:

圖謀皇位 操縱暴民

殘害忠良 妄開戰端

他全名「愛新覺羅·載漪」,是滿清宗室,出身顯赫。他是道光皇帝的孫子,後來被過繼給瑞敏郡王奕誌(道光的侄子)做養子。38歲時獲封端郡王,躋身「王爺」行列。所以在《那年花開》後期的劇集,他的稱呼就由「貝勒爺」改成了「王爺」。

《清史稿》中說他老婆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載漪福晉,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然而更多史料表明,這是《清史稿》的誤記。照理皇族家室有據可查,著史者不該犯這種錯,也許是他們也想不通,要不是這層關係,載漪何德何能在日後叱吒風雲吧。

他是晚清眾多親貴中的一員,本該是過著位高權不重的日子,在富貴中渾渾噩噩耗盡一生。偏偏歷史就是這樣弔詭,晚清的風雲際會讓他擠到了前排,擠下了河堤,在水流中砸出了一朵不大不小的浪花。

他前半生故事不多,只是在甲午戰爭之前負責訓練了一支新式軍隊。這支軍隊由八旗子弟組成,裝備西式武器。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太后囚禁了支持變法的光緒帝,並開始醞釀廢立之事。考慮到同治、光緒兩任皇帝都沒有生下子嗣,慈禧便在下一代皇族成員中物色人選。

清朝皇帝按輩分命名,如咸豐帝奕詝是奕字輩,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是載字輩,那麼下一任皇帝,理應是溥字輩。就是末代皇帝溥儀這輩,不過此時溥儀還沒出生。

慈禧太后挑中了載漪的兒子溥儁,載漪自己從來不是皇位繼承人,卻幾乎躺著成了皇帝他爹

按慈禧太后的計劃,先過繼溥儁為皇帝養子(立端王載漪子溥儁為穆宗嗣),然後再找機會讓光緒退位,實現皇位更迭。值得注意的是溥儁是被立為前任同治帝(清穆宗)而不是光緒帝(清德宗)的養子,可見慈禧對光緒的怨恨有多重。

然而廢立一事朝野反對者頗多,各國公使也拒絕入賀,所以只好暫時擱置。慈禧最終只是以光緒帝沒有生育能力為由,將溥儁冊封為「大阿哥」,作為皇位繼承人。

這是1899到1900年初(農曆己亥年)的事,史稱「己亥建儲」。

載漪大概認為自己沒能當成皇帝的爹,是外國人從中作梗,便從此恨上了洋鬼子。

後來河北、山東等地義和團興起。義和團多由貧苦農民和市民組成,排斥外國一切事物,且號稱有「刀槍不入」的功夫,正中載漪等人下懷。

載漪本是頑固派的代表。頑固派將維新派指責為賣國,那自然要以「愛國」自居。既然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那頑固派當然要儘可能反對西方。這是他們的政治正確,如股市中的概念股,「愛國」就是他們炒的概念。

既然要炒概念,就要有一些支撐的東西。孔孟之道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支撐,然而仁義畢竟擋不住炮彈,義和團的「刀槍不入」就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在載漪等人的縱容甚至支持下,義和團迅速滲透到北京。他們喊出的口號不可謂不響亮——「扶清滅洋」。與載漪臭味相投的大學士徐桐欣喜地宣稱:「中國當自此強矣!

然而法術這玩意兒有個缺點,就是容易驗證,給人來一槍,就知道「刀槍不入」是真是假了。所以讀過書的都不該上當,嘴上說相信的,不是蠢,就是壞。

後來義和團失去控制,不但用私刑處死了大量中國基督教信徒和西方人士,甚至還殺死了日本和德國的外交官,舉世嘩然。

載漪卻上書說:「雪恥強國,在此一舉!」並向慈禧太后大力宣揚義和團「刀槍不入」的法術,為義和團爭取到了等同於官軍的地位,並縱容他們在京城「專殺自如」。

不久頑固派幾位大臣偽造了列強要求慈禧還政光緒帝的外交照會,這刺到了慈禧的痛處,失去理智的老佛爺隨即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匈等十一國宣戰——沒看錯,十一國。

這真是「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誅」,不可謂不振聾發聵。中國在近代受列強的欺負夠多了,能報仇當然好,不過問題是,打不打得過呢?

這根本不需要回答。

清政府哪兒來的勇氣先開戰端?因為載漪等頑固派壓制了一切反對的聲音。

開戰時,吏部侍郎許景澄冒死上書反對,載漪等人立即跳出來說:「好你個賣國賊要走邪路嗎(斥為邪說)?你怎麼敢妄議中央大政方針(任意妄奏)?」許部長和其他反戰大臣就被處斬了。

這許景澄是洋務派的風雲人物,早年曾擔任駐歐洲各國的外交官,還在船廠監造過北洋水師定遠號鐵甲艦,將來重建海軍的幹將就此被斷送。他受刑之日,「舉國稱冤」,載漪等人卻「揚揚頗自得」。

今天停泊在威海的復原版定遠號

只扣帽子,不問事實。見沒見過?

八國聯軍步步緊逼,載漪卻繼續跟慈禧說:「義和團好呀,不但赤膽忠心,還刀槍不入啊!(盛推拳民可用)」。

偏偏一個名叫立山的滿族大臣很不給面子,說了句「這些愛國群眾沒啥不好,不過他們的法術不大管用(其術多不驗)」。

載漪一聽就炸了:「愛國還不夠嗎,法術行不行要你管(用其心耳,奚問術)?你立山跟洋人很熟是嗎,你行你上啊(立山必與外人通,請以立山退外兵)!」

他跟你說東說不過,就轉而跟你說西。熟不熟悉?

義和團被定性為「反帝愛國運動」,我們卻不能否認它愚昧落後的的一面

立山一聽不樂意了:「一開始是你載漪說要打的,關我什麼事,我又不懂外交,憑什麼我去(首言戰者載漪也!臣主和,又不諳外事,不足任)!」

人至賤則無敵,載漪又祭出了扣帽子的絕招,說立山的家就在使館區隔壁,肯定窩藏了外國人。後來立山也被斬首了。

清廷總有清醒的人,一個名叫聯元的滿族大臣站出來說:「甲午之役,一日本且不能勝,況八強國乎?儻戰而敗,如宗廟何?」1v1你都打不過,何況1v8?這是一個連幼兒園小朋友都會算的數學題,然而這個解題人得到的不是小紅花,而是斷頭台。

這下載漪連歪理都不講了,說了他不愛聽的話,就得死(載漪斥其言不祥,七月十七日,斬西市)。

厲不厲害?但是——

即便殺死所有的公雞,太陽照常升起。

後面的故事中國人都很熟悉,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挾持光緒帝逃往西安。據說在那裡她認了周瑩做乾女兒。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慈禧太后(奚美娟飾)

李鴻章代表清廷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歷史教科書的評價是「標誌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那麼這場國難的始作俑者載漪的結局如何?

列強不肯放過他,戰爭結束後把他列入「戰犯」名單,要求清廷懲處。

在皇室親友的多方營救下,載漪逃過一死,與兒子「大阿哥」溥儁一道被削去爵位,流放新疆,他的政治醜劇終於落幕。

他的同黨們運氣就沒那麼好,基本都被賜自盡或處斬。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載漪滿口愛國,滿肚子卻是如何搬掉兒子當皇帝的絆腳石,甚至不惜拿國運做豪賭。

中國的脊樑必然不是他這樣的人。

反倒是被載漪冤死的許景澄等人,為了國家的海防和外交埋頭苦幹、拚命硬幹,即使一時被當權者扣上帽子,也終將得到歷史和人民的公正評價,他們才是中國的脊樑。

感謝閱讀,歡迎分享並關注我的公眾號「教育家蘇老師」。

推薦閱讀:

青海循化的撒拉族來源是?
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V——舊日本帝國陸軍的中堅力量 舊日本中型坦克
求科普一下《博物館奇妙夜》里的歷史知識?
中國拍《博物館之夜》將會是怎麼樣的劇情?

TAG:那年花开月正圆 | 历史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