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話裡有話」的兩個技巧
一句話,讀出好幾層意思
話裡有話,必然意味著「意思里包涵其他的意思」,對於類似這樣的用語,大島想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老郭跟小朱說:「小朱,我覺得你的工作態度很認真,你看別人半小時完成的工作,你卻用了一個小時去做。」
類似這樣的話,其實在職場中不算多見(老郭這種情商偏低者的畫外音往往既不友好也顯得過於愚蠢)但卻能解釋話裡有話的核心意思:
那就是無論用什麼樣的包裝方法去掩飾其主要的表達目的,包裝的過程總會給你一種有意而為之的感覺。
無論是例子中的冷嘲熱諷,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捧逗撩,看破一個人話裡有話的技巧之一,就是能夠準確意識到這種「語言外衣」的存在。
言語上突然的親近或疏遠
一個是靠,一個是分:靠,是靠的近,話貼心,分,是分的清,摘的清楚。
在交際中,大多數情況都會通過人與人之間身份的距離感來判斷「有好事還是有壞事」,當然,對於一些比較複雜的人際關係,這種距離感往往會非常模糊。
所以從技巧上來說,較為通用的一種判斷方式就是通過言語上的距離感來了解「話裡有話」之中的點滴情況。
比如某人平時跟你關係很冷淡,但某天他突然跟你走的很近,也說一些討好的話,那通常會意味著對方開始重視你的人際價值。
反例亦如此:平時走的近或是關係還可以的朋友,突然疏遠你或是說一些刻意跟你劃清界限的話,那麼你就要考慮自己是否做了得罪他人或是破壞你交際價值的行為。
近與遠的表現,會讓你明確的感受到這個話里有「話」,大概是什麼情況上的話:誠然我們也許會根據其他情況比如了解到了一些值得參考的信息或是對對方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這些參考消息綜合起來可能會得出一個較為具體的結論,但如果單獨拿語言上的敏感並且強調這種作用,那就是對你的交際狀態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警示作用。
一些人對於交際不夠敏感,就是因為他們不重視這種語言表達所傳遞給他們的信號:
有些事情,早一步和晚一步知道,往往就存在著雲泥之別的差距。
推薦閱讀:
※老生常談:說話緊張怎麼辦?
※人神共奮讀紅樓:一吵起架來就氣得語無倫次?你要好好學學這位「吵架高手」
※為人做事,四個「深規則」讓你少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