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華嚴:相應,通往境界的唯一捷徑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通往境界到底有沒有捷徑?天道忌巧,智者守拙,需要的是篤實的心態和踏實的工夫,所以似乎是沒有甚至不應該有的。如果有,只能是下面這唯一的一條。

這兩天在讀有關李通玄的一些資料。李通玄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只是一位學者居士,卻對佛教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影響來自他的「專業」——同時精通佛道兩部居於金字塔最頂層的經典《周易》和《華嚴經》,並以易解華嚴,在這上面的成就千年以來無人能出其右,一手開創出重要的易學流派「方山易」,即「華嚴易」。

李通玄是唐代人,世稱李長者,據說是李唐皇室之後。他無意為官,遊歷四方,住無常所,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40歲前專研《周易》,40歲後專研《華嚴》。又40年,80歲開始華嚴經的注釋,每日早晨只食棗十顆柏葉餅一枚,時稱棗柏大士,歷八年而成書《新華嚴經論》四十卷。

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便是將易與華嚴會通,並不是只有李通玄在這麼做,以華嚴為本經的華嚴宗,開創者法藏及其門下僧人,其實都在有意無意地這麼做,只是為了避諱而遮掩不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多少了解些《周易》和《華嚴經》的人都知道,這兩本經典在實相上都是抵達了極致的,都是著眼於對一切存在根本真相和法則的揭示,只不過易言天地、華嚴言法界,易從變處入、華嚴從通處入,一個從明上走、一個從覺上過。而天地即法界、變通是一體、明覺不相離,兩書的通會自然是先天而顯著的了。

李通玄又為什麼選擇以華嚴作為最終的歸宿?我看到的一個解釋也很有意思,那句話說:「李通玄與華嚴系統間相互取得認同的,是『華嚴境界』。我們有理由相信,李通玄是曾深刻『體認』到、或者至少是以『體認』這種境界為目標的。」也就是說,李通玄的心性與華嚴境界發生了感應,才生起了抵達華嚴境界的渴望和目標,兩者間的紐帶,正是這種感應。

這種通會和感應,概括起來就是一種「相應性」。書、人乃至一切事物都是自帶一種氣的,書與書之間、人與書之間乃至事事物物間是有著感應的,只是程度有差別。這種感應發生了,就叫相應。相應的程度高,兩氣就會合一。

類似的例子多不勝數。除了李通玄與華嚴經,眾所周知,讓六祖慧能開悟的書是《金剛經》,他終生推崇這本書。得六祖親自印證的永嘉玄覺大師,自述是在讀《維摩詰經》時開悟。「中華解空第一」的僧肇,曾經酷愛老莊,後來也是讀到《維摩詰經》而毅然皈依佛門。讓梁漱溟從佛家轉向儒家的書是《論語》,因為發現《論語》開篇就講樂,全書講了很多樂卻沒有一個苦字。

以此推導下去,學問眾多,為什麼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類?佛家門派眾多,為什麼不同的人入了不同的門?高僧們開悟因緣多種多樣,基礎誠然是前期的積累,但最後為什麼是這件事讓他悟了而不是別的?再繼續推而廣之,為什麼你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為什麼這個人能成為你的朋友而其他人不能?為什麼你選擇了這個事業,而其他人選擇了別的事業?

這都是相應原理在發揮作用,因為相應而相通,因為相通而得以進入。沒有這種感應或感應程度不夠,就只能若即若離,只能在門外徘徊。

其實人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在做選擇的,這個原理說白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但卻只是這麼做了卻不明所以,只聽過這個原理卻沒有真正去體會背後妙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於是就錯過了一個重大契機、也正是那個唯一的捷徑所在——道需要明更可以用,相應原理不僅需要遵循更可以主動運用之。既然相應性是人安身立命、精神上升的有效通道,那麼主動去尋找、發現和營造這種相應,不是捷徑又是什麼?

如何做到呢?經常聽人說起不知如何下手了解一門博大艱深的學問,不知道要選哪些書來讀。問我的意見,我給出的答案基本都是去讀史,易學史、佛教史、禪宗史、道教史等等。因為史讀完了,讓你有興趣能夠吸引你的點自然就會浮現出來,從何處了解起、該讀誰的書以及讀哪本,自然就能明了。現在想來,這正是相應原理的起用。通過廣泛涉獵,來增大找到感應的機會,就是方法所在。廣涉,則正是其中的要訣。

所以蘇軾說「博觀而約取」,推及一切事無不是如此。廣泛了解了各行各業,就更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應該選擇什麼行業。認識結交的人多了,合適的師友配偶就更容易出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眼界和胸中氣象大起來的同時,可以啟悟點化你的機緣也會更多。修行法門了解的多了,「一門深入,即可成就」,中意哪門就更容易發覺。真正知道自己是誰、喜歡和想做什麼、要往何處去的人,其實不多,所以尤其要重視於此。

此外,無論出世之修行還是入世之做事,專精和專註都是最根本的法門,這專卻是需要有廣的前提的。沒有廣知的專精,方向很可能就錯了,最後發現不是適合自己或自己想要的;沒有廣明的專註,很可能落在表面和造作,比如適合老老實實做工夫的鈍根人卻非要去參禪求頓悟,八成就落在魔境。這就是沒有相應性來打底,結果就只能是事倍功半、一無所得甚至得不償失。

說白了,這篇說的不過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通過廣泛了解來找到適合自己的之道理,只是揭示了背後的原理和法則。而不明理,往往就不能行。所以尋常處,往往有大不尋常處。發現這些不尋常,就是所謂明道;從這不尋常處走,就是修道;再回到尋常上來,就是得道。

相應則相通,不應則不通。從造化最深層的實相看,萬事萬物又是無不相應、無不相通的,皆於虛一處會合交感,這恰恰又是周易和華嚴所共同揭示的那個最高相應境界。越淺層,則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越深層,則越「太初神跡,皓皓歸一」。易所謂「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華嚴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這種境界,唯有通過一己之相應的不斷深化才能通達。


推薦閱讀: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如何做到「知止」?
佛教徒上知乎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請問各位大德身邊有沒有佛教徒往生的真實案例?
因果輪迴是否是一種以暴制暴?

TAG:周易书籍 | 易经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