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 | 對抗都市的光之十字
混沌的歷史長河中,萬事萬物都在一架隱形的天平上湮滅、浮現,比如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文化的緩慢步伐,物質慾望的膨脹和精神求知的懈怠。
以及,被高樓圍困的安逸和被自然滋養的野性,光線帶來的希望和沉浸在黑暗裡的思考 。 日本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從住吉的長屋開始,便尋求與自然共生的平衡。
住吉的長屋
住吉長屋的設計,安藤忠雄採用了清水混凝土牆,築起一個除了出口之外完全封閉的獨立空間,並將原本就狹窄的空間划出三分之一作為中庭,隔斷了房間之間的聯繫。
住吉的長屋內部
住吉長屋的落成,引發眾多爭議,人們對於完全使用清水混凝土牆且沒有用隔熱材料的不理解,認為中庭佔用了生活空間是多麼的浪費,甚至下雨天上廁所還要撐傘走過沒有扶手的樓梯!
住吉的長屋
這似乎對於日常生活來說,是有諸多不便的。 安藤忠雄卻提出「在這裡生活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的反問。
富島邸,現為安藤忠雄事務所
安藤忠雄事務所內部
他認為,讓生活融合在自然中,才是住宅的本質!
從小在日本傳統長屋生活成長的安藤忠雄,那段等待夏日的晚風,在夕陽景象里沉醉暢想的童年時光,對他而言是深刻溫暖又意義非凡的。就像對於中國現在身處繁華都市的人們,居住在與自然格格不入的公寓樓里,內心多少都渴望著回歸植物圍繞的庭院生活吧!
4×4住宅
在自然之中,光與暗的對抗和交融是美妙的,是震懾心靈的。而久久暴露在光明中的現代人,卻似乎很久都不能體會黑暗的力量了。 安藤忠雄擅長利用建築之光喚醒對光與暗麻木的靈魂,特別是融入宗教力量之時。
光之教堂
在「光之教堂」里,光線透過十字窗雕刻出「光之十字」懸浮在黑暗之中,光束傾瀉流淌至腳下。
向著光之十字走去,每一步的臨近都像是對心靈的叩擊! 哪怕是不信教的人,也能感受到這神聖的莊嚴。彷彿正一步步走向神,而自己也超脫澄澈了。
光之教堂
教堂的四面沒有任何裝飾,只有極簡的清水混凝土牆。室內也只放著祭壇和長椅,安藤忠雄認為廉價且有粗糙質感的材料比較理想,便用了工地現場施工腳架所用的杉木板來做。
內部的地板從後方朝著正面的祭壇以階梯狀逐漸下降,這是設計精華的所在之處,安藤忠雄的原話說:「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岡,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師站的比觀眾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師與觀眾人人平等。」
光之教堂
在這所教堂的施工中期,因資金緊缺使得遲遲做不到屋頂那部分,安藤忠雄便提出「教堂並非一般的建築,而是讓人們聚集與祈禱的場所,即便沒有屋頂,雨天撐傘來做禮拜,對於心靈的溝通交流應該不構成任何的妨礙。」
最後雖然因為委託施工的信徒業主們的堅持,和施工老闆對建築的熱情執著,硬是把屋頂蓋上了,可不得不說,安藤忠雄在建築中注入的意志和精神,是越過建築表面更值得分析和探索的。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和風之教堂被稱為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用帶有他個人色彩的箱形建築,裝滿了虔誠的信徒們的禱告,成為他們心靈寄託的空間。
水之教堂
風之教堂
安藤忠雄的成長中,沒有受到過專業的建築學習,完全是對建築的興趣和執著而進行瘋狂的自學。
柯布西埃是對安藤忠雄建築學習中影響最深的人,因為柯布也是沒有受過任何建築專業的正規教育,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一路靠自己艱苦而大膽地學習,這種精神給了安藤忠雄很大的勇氣。
安藤忠雄把「蓋住宅」作為建築的始點,也是初學者了解建築最直接的方式,他說在人生中最後一件事,一定是蓋住宅。
安藤忠雄本人沒有宗教信仰,卻設計過為數不少的宗教建築。但與自然的共存,與都市的對抗,對建築理念從一而終的堅持,不正是他的信仰嗎?因而能對宗教有了獨到的見解,利用自然的風、光、雨、水,四季的轉變,創造一個又一個有他精神烙印的空間。
「追隨多數,必然迷失自己。只能不怕孤獨,繼續自己想做的。」安藤忠雄說。
作者:文三
參考文獻:
安藤忠雄(2011),建築家安藤忠雄,中信出版社。
安藤忠雄(2013),安藤忠雄都市彷徨,寧波出版社。
插播:加入「最美有物設計師群」,和更多設計師一起在微信群中分享和交流,加微信號拉入群:zuimeiyouwu2016)
- 關注最美有物微信公眾號:zuimeiyouwu,更多優質內容等著你吶~
- 發布不久的「最美有物」,獲得了小米金米獎 + 豌豆莢設計獎 + 魅族魅斯卡。
iPhone:https://http://itunes.apple.com/cn/app/zui-mei-you-wu/id1063023787?l=en&mt=8
Android: 各應用商店搜索「最美有物」
推薦閱讀:
※特別企劃 Vol.2 | 底圖之上,如何P出驚艷考官的軸側效果圖(視頻版)
※▲貳▼「藝術癮」去政府大樓一探建築設計那些事兒
※關於出國各個準備項目的閱讀理解(一)
※Dynamo教程 繪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