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嗒嗒嗒——近代海上無線電通訊發展雜談

在無線電和無線電台發明之後,一開始先是長波和中波電台,之後變成了短波電台,電台的更新和更加低廉的價格以及更遠的通訊距離成為了艦船的標準配置,而利用電台進行求援也成為了主流,不過這個的故事換來的代價,堪比飛機失事所帶來的教訓,今天的故事,就從復刻電子管電台和臭蟲電鍵開始。

(臭蟲電鍵和復刻1929電子管電台)(圖源自網路)

在電台搬到船上並且成為艦船的標準配置之後,報務員也成為了海上人員,不過那會的報務員的副業也是一個資深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在無線電這個方面,業餘無線電發展永遠比專業無線電好的太多。而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也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在軍隊服役的無線電愛好者就不下少數)除了一直儘力將電文發送的更遠,也是盡量以最為簡便的方式將求救信號發送出去,爭取更多的艦船來拯救自己。他們有自己不輸給船長和大副的獨立房間,並且房間還有一塊屬於他們的報房鍾。那個時候短波單邊帶還沒有發明,調幅語音通訊也沒有成熟(畢竟那會連個麥克風都沒有)所以求救信號基本上是以著名的莫爾斯電碼拍發,拍的快的基本上就和機槍速度差不多。並且求救信號也是一變再變,首先是CQD,之後是SOS,不過一開始很少有人會單獨使用SOS,基本上是CQD和SOS混用,直到1912年從那個時候的某件事情開始,SOS和船用報房鍾就開始固定了下來。

(民用船舶報務室一景,有些貨輪的報務室旁邊就是電報人員的休息室,光報務室和報務人員的房間加起來和艦長室差不多大了)(圖源自網路)

報房鐘的紅色區域的標識源於1912年發生了「泰坦尼克」號客船碰撞冰山而沉沒的事故。當時TITANIC這個「巨無霸」船撞上冰山後,發出煙火信號和無線電呼叫代碼CQD,但是,離出事地點最近的(僅18海里)美國輪船「加利福尼亞人」號的無線電收發報員,竟然在這時關掉電報機睡覺去了(當時的電子管電台比較嬌氣,開機很長時間之後很容易燒毀,所以會關閉一段時間休息一下),而此時,泰坦尼克號的報務員發送了SOS求救信號,最後遠在22海里的一艘遠洋拖輪聽到電報趕來救援,但為時已晚,這一段失誤因此導致了1500人的死難重大悲劇。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極大地影響了船的製造和無線電電報通訊。 1913年12月12日,英國倫敦因此召開了第一屆海上生命安全國際大會。規定船上的求救信號統一為SOS方便拍發,船上的無線電通訊必須24小時開通,外加上一個2級備用電源,這樣就不會漏掉呼救的信號。條約也同意:從船上發送任何火箭必須被解釋為一種求救信號。這個條約最後演化成「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我國於1980年1月7日核准了這一公約並對中國生效。 目前我國生產的報房鍾在錶盤上也印上了紅色的無線電靜默時間的圖標。)

唯有英國人對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教訓刻骨銘心,對當年那隻美國船見死不救耿耿於懷。西方人在災難發生後,非常注重總結教訓,防範類似事故的再發生,進而迅速制定和完善了相關的法律和公約。所以報房鐘的紅色區域標識實際上是無線電的靜默時間。在頻率500kHz上有專門負責無線電的人員值班守聽,規定每天24小時中,每一小時的15-18分和45-48分為無線電靜默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都要放下手中別的事情,專心的去收聽可能的海上求救信號。

該公約明確規定:「應備有一可靠的中心秒針的時鐘,其盤面直徑不得少於12.5厘米(5英寸),字盤面上應有表示按無線電規則為無線電報業務所規定的靜默時間的標誌。此鍾應牢固地裝於無線電報工作室內,其位置應使無線電報務員自無線電報操作位置或無線電報自動報警接收機試驗位置能容易而準確地看見整個時鐘字盤」。

(祖國版報房鍾,上面紅色區域為無線電靜默時間,藍色區域為定時發送本艦船信息的時間,這也是和航海天文鐘與船舷種區別的地方)(圖源自網路)

說完報房鍾,我們就來說說天線和電鍵吧。那個時候的天線基本上是以線天線或者是棒狀天線為主,一般線天線布置就以船舶拉線處於同一位置(駐波比最小且方便維護),而棒狀天線位置會在桅杆附近,甚至為了給大功率電台使用而布置到艦艏的。由於海上傳播的原因,船用天線駐波比在1:2以下,所以在布線的時候會盡量減少對船用導航設備(比如羅盤)的干擾。

(密蘇里號艦艏的八瓣籠型天線,這也是區別衣阿華級的一個典型特徵)(圖源自網路)

而電鍵基本上則是以手動電鍵或者臭蟲鍵(半自動鍵,因為排版像臭蟲故而得名)居多,這兩種電鍵尤以手動電鍵使用居多,手動電鍵分為3種,而艦船常用的則是兩種:美式平鍵和英式圓鍵(雖然我國陸軍軍隊使用的是常熟電鍵為代表的蘇式電鍵,而海軍則是使用D201重型英式電鍵)海軍電鍵有兩點:一個是大,方便緊急拍發,一個是重,避免在拍報時因為風浪顛簸而拍錯。

(海軍D201電鍵,圓頭一股濃濃的英吹感)(圖源自網路)

最後我們談談電台,船舶電台從火花式電台轉為電子管電台之後,就像前文所言,電子管電台的毛病(開機久了易燒壞且需要預熱)也會出現在海上電台,且為了防鏽,電子管電台的底座大多數為黃銅,封裝也基本上是玻璃而不是會像陸軍用電台上面有一層金屬外殼,並且船上報務房也會有自己的備用電子管。除了軍隊因為保密措施報務員需要密電操作以外,海上船舶航行均為明碼播報,並且服從於無線電管理綜合條令直到現在(所以美利堅海軍發生的兩期撞船事故除了雷達的問題,報務員絕對開小差了,按照規定商船發現干擾的時候一定會以8195 到 8815 kHz,16460 到 17360 kHz或者2000 到 2300 kHz(因為這個頻率晚上傳播最好,事故發生在凌晨)明碼大功率呼叫對方船隻,除非報務員聾了否則不可能不會注意)二戰後晶體管技術的發明,船舶電台也逐漸更換成了晶體管電台,但是有一些船舶仍然會保留幾個電子管電台,因為電子管電台抗干擾能力好且電子管價格比晶體管便宜。(一個866整流管才70塊人民幣,你說呢)

(密蘇里號上的報務室,可以看見很多電子管和晶體管電台,該報務室對外開放,呼號KH6BB)


推薦閱讀:

p2p技術與雲計算有沒有根本性矛盾?
為什麼功能強大的手機都能做得很小,而對講機卻又大又重?
為什麼手機收不到4G信號的時候總是可以收到3G2G信號?
通信領域的科學大廈是否已經蓋好?上面還有令人不安的烏雲嗎?

TAG:无线电 | 通讯技术 | 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