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斯坦福「死亡實驗」,人類就是這樣變成惡魔的!

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jinrongdushenv

文 | 大娃

不知是否因為曾經有過一段傷人害己的納粹史緣故,德國影視題材大多傾向人性極端表現而有時候則直接改編自國外的著名實驗。2008年上映的德國電影「浪潮」以一起發生在美國的教師實驗為素材講述了高中教師文格爾在班級里小範圍的開展集權運動並將自己置於最高的統治地位模仿納粹的管理模式,最終陷入被統治所帶來的安全感以及暴行得到認可的難的瘋狂狀態以自拔,甚至直接導致實驗慘淡收場的故事。

而在更早的2001年其實已有這部同為實驗帶來悲劇的電影「死亡實驗」,影片同樣是在假設的環境里進行人性互動也同樣是事態逐漸失控導致了悲劇,試圖展示被設定角色的人們將充滿多麼向惡的「潛力」。影片豆瓣評分8.0,獲德國電影獎年度電影及三項年度突出表現金獎——最佳男主角(莫里茨·布萊布特羅伊)、場景設計及最佳男配角(尤斯圖斯·馮·多赫南伊)。

「臭名昭著」的心理學實驗

記得梁文道在「鏘鏘三人行」中討論「一個普通人離殺人犯有多遠」的話題時曾提到《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一書,而該書的作者則是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Zimbardo)也就是1971年「斯坦福監獄實驗」主持人。菲利普·津巴多早年在斯坦福大學當教授時曾設計過「觀察兩輛報廢汽車」的實驗:一輛放在他度過童年時代的南布朗克斯區而另一輛放在加州帕羅奧多的高檔社區,結果是布朗克斯的汽車在短短一天之內遭到了23次破壞性攻擊,帕羅奧多的汽車直到津巴多放棄實驗也一直沒人動,如此巨大的差異顯然並不是因為紐約人與加州人在特質上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布朗克斯與帕羅奧多的生活條件有異,但是異在何處呢?

這正是津巴多在斯坦福監獄實驗中想要解答的問題,如今這個實驗在科學史上的地位和弗洛伊德的沙發斯金納的箱子外加斯坦利·米爾格蘭姆的從眾實驗不分高下同屬奠基之作,而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細節也已經廣為人知了。據說他以每天15美金的報酬招募願意參加實驗的志願者並在心理測試後選定了24名「心理健康且沒有疾病」的學生參加為期兩周的監獄模擬實驗,這些學生被隨機分成了囚犯、獄警和替補而津巴多教授本人則扮演監獄長。據說為了更逼真地模擬監獄場景他們將斯坦福大學的地下室改造成了設置都跟監獄一模一樣的實驗室,甚至實驗組還和加州警方合作用真警車去扮演「囚犯」的9個人家裡把他們銬走並給其穿上囚服帶上牛皮紙頭套以及安上搶劫盜竊等罪名,而扮演「獄警」的9名學生則為增加權威性均穿上警服配上警棍。

實驗就在所有人都簽訂了協議且被告知可能會有人權侵犯行為也都有心理準備後開始了,全程只有一個「監控者」來提醒大家的行為並防止失控造成危險。實驗第一天主要是「囚犯」被「獄警」裸身檢查並消毒等按照真實監獄來走的流程,然而進行到第二天便因「囚犯」感到無聊開始造反撕掉身上的編號牌且拒絕服從命令並挑釁獄警而變得失控。於是扮演「獄警」的學生得到「監獄長」津巴多教授行使權力維持監獄秩序的命令後開始採取「做俯卧撐」「脫光衣服關禁閉」「沒收枕頭和被褥」「強迫用手清洗馬桶」「剝奪睡眠以及姓名」等懲罰措施,而越來越離譜的懲罰方式也讓「囚犯」學會了服從甚至部分人因受不住虐待精神崩潰。

這群原本心理正常的大學生漸漸不知不覺接受了自己的定位而變成了施虐成癮的獄警和自憐自哀的囚犯,據說有3名囚犯開始出現情緒激動思維混亂的應激癥狀而1名囚犯聽到假釋委員會拒絕他的請求時竟然全身起了皮疹,甚至三天內已經有五人退出實驗。而津巴多教授也在後來的回憶中坦白將自己帶入到「監獄長」的角色後,想的不是學術研究而是如何收拾「囚犯」甚至將接受實驗志願者們的心理健康置之度外而只想著如何把這個遊戲玩下去。最終實驗進行到第六天的時候因津巴多教授的女朋友被「獄警」的暴行和「囚犯」的處境震驚,而帶著憤怒恐懼罵醒津巴多後才得以提前終結了實驗。

德國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Oliver Hirschbiegel)在影片中80%還原了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真實場景並對個別情節進行了稍許的藝術加工,莫里茨·布萊布特羅伊(Moritz Bleibtreu)飾演了曾是出租司機的77號囚犯,在影片中依仗著實驗中不準使用暴力的規定而故意挑起事端製造新聞。此人因在風靡全世界的「羅拉快跑」中扮演讓羅拉「快跑」的混混男友而成名,更是憑藉「指揮家的抉擇」和本片中突破以往甜蜜帥氣形象最終奪得了德國電影獎的年度男演員以及次年西雅圖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此後又在費斯·阿金執導的「索利諾」中扮演了一位義大利移民,在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慕尼黑慘案」中扮演德國恐怖分子,出演奧斯卡·羅勒執導的「求愛三兄弟」「基本粒子」兩部作品並憑藉後者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每個人都有成為壞人的可能

本片以1971年美國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為基礎並根據馬里奧·喬丹努的小說《黑盒子》改編,而為了商業的需求和對電影感官形式的追求,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在電影中加入了許多緊張刺激的元素以至於成品也遠比實驗本身可怕許多。影片開場便是莫里茲·布雷多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塔蘭克在看到「為期兩周虛擬監獄實驗」的招募廣告後為了四千德國馬克的獎金報名參加的場景,實驗會將二十名參加者分為兩組進行而分組的人員名單由電腦隨機決定。為了完整地將實驗情況曝光,男主在實驗前夕特意回到兩年前曾任職的報社決定將實驗過程中發生的情形有償提供,並花大價錢入手了一副高科技精準拍攝眼鏡以獲得老闆許諾給他的10000馬克酬勞。

項目負責人杜恩博士在實驗開始前給參加者講述了虛擬實驗的基本制度和「不許使用暴力」的原則,點明八名參加者穿上制服變成「獄警」而其餘十二位「罪犯」則紛紛換上寬鬆的白色服裝並在獄警的帶領下來到監獄。接下來的劇情與《路西法效應》中詳細記載斯坦福實驗的來龍去脈基本吻合,但和這本傳記性質的書不同的是電影中被安排了兩個不安定因素——塔瑞克和波魯斯。身為前報社記者的塔瑞克在此次實驗中他被選為囚犯,在決定將此次實驗的內容寫成報道出售後更是試圖給這份報道添油加料。而最先進入狀態的獄警波魯斯其實在平常的生活中因先天不足而遭到排擠和欺壓,而往往在現實環境里的弱小者更能在虛擬的組織中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

於是,想方設法挑起事端的塔瑞克和意圖維持牢房秩序的波魯斯自然形成了爭鋒相對水火不容的兩股勢力。獄警和囚犯的關係起初很是和諧甚至會嘻嘻哈哈,但在編碼為82的囚犯沒有將分配的牛奶喝掉而由男主替他解圍後,首戰不利的獄警便開始用「對違反制度進行處罰」的方式試圖贏回威信。此後更是將矛頭對準屢次作梗的男主決定殺雞儆猴,而男主的帶頭挑釁並引來其他罪犯熱烈響應的行為無疑讓獄警很不爽,並在黑暗中不顧塔蘭克「只是場遊戲而已」的說辭對其進行報復性的懲罰並成功恢復監獄的秩序,甚至趁機對罪其他犯實行思想打壓。

嘗到甜頭的獄警開始逐漸濫用權力而施暴行為也變得越發不可收拾,正回味和朵拉促膝談心畫面的男主又被8名獄警帶到了沒有攝像頭的地下室並對其故意辱罵波魯斯的行為給予報復;退出申請被駁回後的69號米勒被獄警貼上娘娘腔的標籤進行羞辱;在探監日沒有親人朋友到訪的舒特更是為此遭到獄警的羞辱而打抱不平的男主也因再次頂撞獄警而被命令用自己的衣服洗凈馬桶。然而看到實驗進行到五天就出現了權利服從的現象更是堅定了杜恩博士繼續實驗的信念而不顧格瑞姆終止試驗的建議,以至於落入獄警手中的格瑞姆被好色的獄警逼迫脫光衣服幸好有波魯斯為其解除困境。

然而此後的事態發展變得越發不可控,從黑箱子順利逃出的塔瑞克聯合此前一度拒絕抗爭的空軍斯泰霍夫試圖展開一場殊死搏鬥,將朵拉帶到監控室的波魯斯方才意識到監獄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並召集其他獄警趕去阻止,而因參加會議而對事態一無所知的杜恩博士也在回到監獄後被失控的獄警殺死。實驗最終以兩死三傷的結局被迫終止,主辦方和惡意傷人的獄警波魯斯都將遭到法律的懲處,而與朵拉重逢後的塔瑞克則在海邊席地而坐並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你穿的是警服還是囚服?

影片因斯坦福監獄實驗本身的「臭名昭著」而受到很大反響和抨擊,現實中的實驗雖然沒有電影里鬧出人命這麼誇張但也是因為有反社會的行為被警告而被迫中止,而不論是現實還是電影中揭露出來的問題則同樣駭人。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是為了4000馬克的獎金,獄警希望囚犯不要惹事而囚犯則希望少受壓迫,然而人們對扮演角色的認同之深讓人驚訝甚至在對男主不融入的行為極度排斥後更是不自覺的加強這種認同。於是雙方的關係招架不住男主的頻頻挑釁而在短短3天時間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獄警開始使用越來越殘酷的手段鎮壓囚犯的反抗,囚犯則開始逆來順受甚至有了心理傷害,以至於實驗在獄警基於自己的種種特權越來越具有暴力和攻擊性後漸漸走向失控。

其實當人們進入到某個角色後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而按照角色行事,甚至有一些演員也會因為演出的投入以致於演出結束很久都無法從所扮演的角色中走出來。而在監獄實驗中更多的反映則是參加實驗的人不自覺的被所處環境中的體制所固化,被選為獄警的普通人的行為就趨於與獄警相近,同樣的被選作囚犯的人行為也漸漸趨向於犯人。這一點其實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有很好的映照,在監獄待了很久的老囚犯真正獲得自由後反而因沒辦法適應生活而選擇了自殺。所以當人們固化在情境中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影響而把自己無形中塑造成情景需要的角色,倘若情景本身就是像監獄一樣比較黑暗的場景則更容易把「人性本惡」的一面勾引出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最溫和的人也會犯下暴行的「路西法效應」,路西法原是上帝最寵愛的天使後來卻墮落成了撒旦。隨機挑選的獄警中有些人看上去也是溫文爾雅的,然而最後表現出的暴力卻讓人吃驚,更奇妙的是那些變成壞人的好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在作惡,相反會用目的的合理性為自己採取的手段進行辯護。在這些獄警當中性格最為乖張甚至有些變態的則是「首領」波魯斯,在一系列集體挑釁行為後更是暴露了侮辱囚犯等惡劣行為的冷酷和卑劣。當然從事教師職業的獄警巴什則更多的是對特定情境因素的反抗,此人性格善良溫和且拒絕暴力行為,但群體的壓力下卻不得不服從並參與了報復活動以至於脆弱的內心終於瀕於崩潰,最終殘忍的打死了一個獄警。

換個角度來想,如果影片中的記者和軍人扮演了獄警的角色會不會變得同樣暴力,而當身邊志同道合的人開始受利益驅使而分化時誰能夠抵抗住沉默螺旋帶來的壓力?這些問題沒有誰敢拍著胸脯給出肯定答案,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可能爆發也可能屈從變為懦夫」的惡魔。所以在無法根除這個惡魔時,只能期望被固化的情境中能永遠脫離黑暗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金融界不務正業的電影發燒友一枚

專註於各式影片毒辣點評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來一起玩兒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聽搖滾樂的人看不起或者鄙視不聽搖滾樂的?
44.努力失業的十三年——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自白
為什麼在那麼多的選擇里,你選的總是讓你不快樂?
人的價值
怎樣一類的人會碰到很多靈異事件?

TAG:斯坦福监狱实验SPE | 心理学 | 恶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