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再美,也出不了下一個李嘉欣了
你還關注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評選嗎?這樣的問題拋給大陸95後青年,他們估計會翻你一個白眼。港姐評選的確式微了。這些年圍繞在港姐評選身上的新聞要不就是「一年比一年丑」,要不就是「昔日港姐淪為街頭魚蛋女郎」。
是因為香港的靚女生產大幅縮水了嗎?當然不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港姐評選的沒落,當然有產業方面的因素,譬如作為造星工廠的香港無線電視已經今不如昔,港劇被風起雲湧的韓劇英劇日劇全面趕超的頹勢,整個香港娛樂工業的萎縮和衰退。衰敗的港姐是面子,衰敗的香港娛樂產業才是里子。
往深了看,對於港人來說,港姐評選的沒落是因為它對於許多平民百姓家的漂亮女孩失去了感召力。曾經,港姐評選這一賽事,對於不同時代的不同利益方具有不同的意義。最初港姐賽事的創立,是財富大亨們對於女性身體永不饜足的慾望,選美與古代後宮選秀並沒有本質意義上的區別。後來香港無線電視接盤港姐選舉,是邵氏擴張他的影視帝國版圖源源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鐵打的邵逸夫流水的明星,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而對於千千萬萬尋常百姓人家的妙齡女子來說,港姐選舉則是鯉魚躍龍門的最便捷通道。
按照官方的說法,港姐評選的初衷是「宣傳香港城市精神,扶助城市人文內涵」。這裡所謂的「香港城市精神」指的到底是什麼呢?或許就是一種「麻雀枝頭變鳳凰」式的階級流動的可能性。儘管入選的港姐大多出身中產,並不來自真正的草根或底層人家,但在想像的層面,它提供了一種向上流動的可能性。嫁入豪門的朱玲玲、李嘉欣,走上演藝道路紅極一時的邱淑貞、郭羨妮,都實踐了這種可能性。
在香港娛樂工業的黃金年代裡,這種階級流動的可能性曾經對港人發生過強大的感召力。黃沾在《獅子山下》里寫:「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那些年的港式喜劇,大多也採用這種階級流動、階層融合的語法結構。譬如,在王晶1993年的一部電影《追男仔》里,張學友走進茶餐廳,對小二哥說「來杯陰陽奶水」。什麼是陰陽奶水,其實就是熱牛奶加冰牛奶。熱牛奶加冰牛奶是那些年香港精神的絕妙隱喻,而港姐就是這個隱喻的精緻的臉孔。
當然,這個階級流動的神話只是一個神話,大多數普羅人家的女兒還照樣過著屬於麻雀的生活,而通過港姐評選一朝變鳳凰的麻雀們有許多終於還是變回了麻雀。有的人隱退,有的人轉行,有的人一直都是配角: 1994年的冠軍譚小環街頭賣魚蛋,1998年的冠軍向海嵐轉行當白領。在這個神話如日中天的時刻,無人會去理會這些被香港娛樂工業的耀眼光芒遮蔽的人,目光全部集中在成功者身上且不夠用;只有當這個神話開始破裂開始失效的時刻,她們才會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哦,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現在的香港年輕人還有誰真的相信可以憑藉參選港姐實現人生逆襲嗎?
同時,對於香港之外的大陸年輕一代受眾來說,女性的美貌這一最有效的意識形態收編術如今也已不那麼奏效。曾經,在大陸女星不那麼現代不那麼時尚的臉蛋面前,香港小姐以她們的美貌收編我們。對於千千萬萬中國的少男們來說,他們的性啟蒙、對於女性美的認知很大程度上要靠港劇里花花綠綠的女演員們來定義,而這些女演員有相當一部分是憑藉選美比賽進入演藝圈的:李嘉欣、郭可盈、李珊珊、蔡少芬……港姐向全亞洲定義東方女性的美貌,港人通過閱讀這一張張美麗的臉蛋塑造自己的香港身份認同,而大陸青年只能仰望。
但這些年,韓國的宋慧喬們來了,全智賢們來了,大陸的劉詩詩、林允、唐嫣們來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港姐的女神范兒只有在黃金年代的港劇中才能尋覓了。更重要的是,港姐所標榜的端莊、優雅已經不是一統天下的美學標準,以李宇春為代表的雌雄同體的女性氣質革了這一批優雅女星的命,而以劉雯為代表的大陸國際名模們在時尚的層面上可以把整個香港台灣的女星打個落花流水。
看看港姐評選這些年層出不窮的名目:東方美態小姐、都會魅力小姐、鑽石肌膚獎、芙蓉美態小姐、修身美態小姐、魅力美腿大獎。時而是身體,時而是靈魂,在靈與肉間來回切換,其實有點亂了方寸。身體層面,在層出不窮的韓國大陸女星、嫩模們面前有點捉襟見肘;靈魂層面,這一波青黃不接的香港新一代女星在演藝上的表現也乏善可陳。
事到如今,再以「撕叉互懟」博關注度,這是港姐評選東山再起的藥方嗎?難。
推薦閱讀:
※李澤楷25歲港姐小女友曝光,以前富豪都愛找港姐
※香港小姐對於香港有什麼價值,對香港來說意味著什麼?
※怎麼評價2017年的香港小姐雷庄兒?
※為什麼香港小姐一年比一年丑?
TAG:香港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