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散記

暑假得到入圍中國建築新人賽的消息後匆匆回校,然後來了趟意料之外的南京之旅。比賽之外的時間並不充裕,所以這一次並不能像以往給出一份具體的建築旅行攻略,更多的只是一些自己的零碎感觸。

踩著盛夏的暑氣走進梧桐茂密的四牌樓校區,終於看見心心念念的大禮堂標誌性穹頂,楊廷寶、童寯、劉敦楨等一眾開創了國內建築教育的前人都曾在這梧桐樹下留下自己的足跡。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學院之一,中大院是所有建築學子心中的嚮往所在,能夠以參賽者的身份初見東大對自己而言更是一份難得的經歷。

老樣子先上一份建築參觀名單,前五個是此行自己去過的,後面的幾項是經過考證後給出的推薦,顯然四方當代和紀念館是分量最重的兩個目的地,但因為自己未能成行就不予詳細介紹了,主要還是聊聊幾個商業建築項目的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德基廣場 [LMA]

2.紫峰大廈 [SOM]

3.金陵飯店建築群[巴馬丹拿]

4.水游城 [JERDE]

5.南京鼓樓醫院 [Lemanar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一期工程——史料陳列館 [齊康]

二期工程——和平之舟 [何鏡堂]

二期工程——勝利廣場 [何鏡堂]

7.四方當代藝術湖區建築群

A.四方當代美術館[斯蒂文·霍爾]

  B.接待中心[劉家琨]

  C.會議中心[磯崎新]

  D.休閑中心埃塔·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

  一.歸隱[周愷]

  二.管業[馬清運]

  三.流動空間[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四.碉堡 [張雷]

  五.睡蓮 [Mathias Kiotz]

  六.千手之作[Hrvoje Nijiric]

  七.光盒子David Adjaye]

  八.佛手[Luis M Mansilla]

  九.竹影[Sean Godsell]

  十.滾石[Odile Decq]

  十一.玻璃盒[劉珩]

  十二.亭屋[姚仁喜]

  十三.中國鏈[Gabor Bachman]

  十四.凌水閣[湯樺]

  十五.三合宅[王澍]

  十六.六間[艾未未]

  十七.吊腳樓[張永和]

  十八.竹下齋[崔愷]

  十九.水榭[Alberto Kalach]

  二十.舟泊[Matti Sanaksenaho]

8.牛首山公共衛生間[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德基廣場 [LMA]

德基廣場毫無疑問是南京商業地產的頂峰之作,之前介紹過的深圳萬象城去年以66億元的業績排名全國第三,而南京徳基廣場更以領先其十億元業績的優勢排名全國第二,可見南京市民在高端領域強勁的消費實力。當我從新街口地下通道進入德基時,簡直被地下一層人山人海的景象震驚了,零零散散逛了幾個大城市的指標性場子,可能還是孤陋寡聞,但德基的人氣確實是我目前見過最旺盛的。

德基廣場由LMA事務所操刀,分為三期,目前一二期已經竣工,一期為獨棟購物中心,二期裙樓為購物中心,另有一棟超高層塔樓。近年來有不少新建的購物中心都採用了流線型的設計手法,比如成都萬象城、廣州天環,其目的在於讓建築本身成為吸睛的地標以招徠人氣,但德基廣場卻採用了極其簡單幹凈的直線條+尖銳角的設計手法,立面造型除了底部的櫥窗和少量的玻璃廣告欄,主體均為不開窗的干掛石材,室內天然採光基本全部來自中庭天窗。

採用何種風格的方案顯然是建築師和業主共同商榷的結果,雖然目前的建築造型比較無趣而封閉,形成的中間廣場尺度感也略感壓抑,但最大好處是帶來了面朝中山路最長最完整的櫥窗展示立面和高效的室內空間利用率。特別是二期的沿街立面都是跨越四層高的各大奢侈品立面,完美契合了大牌們的訴求,而這也應該是業主方面前期已經確定好的方向。

a線是總平中最重要的一條控制線,我們可以看出設計師將估衣廊街道順延進場地,形成青石路,作為穿越場地的一條人氣極旺的行人廣場,於是購物中心內部不沿街的大牌便可朝這一側開展示櫥窗,當然含金量不及沿街一側,但吸引的注意力依然充足。

德基廣場的內部平面設計中規中矩,一二期基本延續規則中庭+方形開間的平面布置思路,確實帶來了很高的使用率,但將扶梯完全布置在中央的設計策略和左右兩側被打斷的環形流線明顯造成了兩端商業死角的出現,除了目的明確的部分消費者,大多數接近這兩點的消費者往往會提前折返,動線的被打斷是大忌,將造成商鋪商業價值的打折,從這點出發內部設計實在不算高明,二期相對死角就少了。

2.紫峰大廈 [SOM]

經典大氣的超高層塔樓設計和運營得一塌糊塗的裙樓,失望。

3.金陵飯店建築群[巴馬丹拿]

金陵酒店建築群真是我國現代建築史上的一座豐碑。1982年完成的金陵飯店是當時中國大陸最高的建築物,由巴馬丹拿拿下設計權,在三十多年前顯然頗為超前,一向不喜露面的童寯老先生都公開為其設計背書,後來又加蓋了比較矮的二期作為辦公空間(WTC)。

2014年完成的三期工程中,巴馬丹拿再次勝出,操刀了240米高的金陵飯店亞太商務樓,同樣方形的平面布局,但以虛的手法來處理四個角,使之和現有的金陵飯店老樓產生一陰一陽的對比。同一個事務所可以贏得前後跨度三十年的三期工程,並且在整體風格統一的前提下用細部設計展現時代的轉變,罕見卻讓人驚喜。

4.水游城 [JERDE]

南京的水游城很明顯的借鑒了日本博多運河城的理念,但依然適合於南京的城市環境。很喜歡這個項目,以後研究透了再單獨展開慢慢說。

5.南京鼓樓醫院 [Lemanarc]

估計很少有人能在第一眼認出這是一棟醫院,的確,鼓樓醫院的外表和配色顛覆了大家對醫院灰暗壓抑的傳統認知,靈活的表皮、散布的花園、嫩綠的配色,乃至於一樓入駐的星巴克和二樓的鋼琴大廳都讓它更像是一座綠色寫字樓或者高級酒店。

敢於在一個頗為傳統的領域裡做出重大項目上的改變,我很佩服鼓樓醫院的設計師和甲方以及南京這座城市的包容和前瞻。值得一提的是看似新穎昂貴的大樓,實際竣工後結算造價約每平米5300元人民幣,是中國當今造價最便宜的醫院之一,優秀的設計總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項目主創設計師張萬桑在《每個人的花園》一文中闡述了鼓樓醫院的設計理念,他提到了基督教醫療文化和漢文化在花園中找到共同的語境,於是嘗試在鼓樓醫院中依據共享和私密的程度建築了三個層級的花園:

a) 從北至南共六個大型的花園,為醫院醫患及城市公眾所分享。

b)三十多個小型介入式花園,包括眾多的日光井和穿透介入式的植栽空間。

c)編織在建築外立面上的立面花園為每個房間提供了私密窗前花園。並通過模塊化和精緻化的設計區充分滿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這是我在南京最喜歡的建築。因為設計的力量,可以稍稍化開凝結在病人眉宇間的憂愁,可以讓陷入悲傷的家屬在陌生的庇護所里找到一點溫暖的痕迹,甚至於激發一個絕望的個體繼續努力的活下去。我們無法用數字衡量一個優秀的設計能給社會帶來多少的收益,但如果你曾呆在那些普通而冰冷的醫院裡,觀看甚至參與不斷上演的悲傷故事的話,我想你也會為這個設計中體現的關懷而感動。很多時候,正是這種感動支撐著對建築有熱忱之心的人走下去,但我也清楚,這樣的契機永遠是稀少的,這讓我更感謝前人的探索和嘗試。

推薦閱讀:

採用極致的工業風格,它有可能是中國最酷的一座電影院
這種類型的建築有一種類別上的學名或者分類嗎?它們的屋頂防水是怎樣的?
手把手教你完成一幅建築矢量插畫
猜猜看,這個金燦燦的蛋到底是用來幹嗎的?
你的生辰,我的姓氏︱芬蘭式浪漫

TAG:南京 | 建筑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