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為人師婊——女教師
電影名字:Ucitelka(女教師)
上映時間:2016年7月(捷克)
類型時長:102分鐘、劇情片
個人評分:導演7+故事8+音樂7+畫面7+表演8(十分制)
在七月底休息的時候去了大學同學家住了幾天,當時散步的時候就聊起了他們孩子的讀書問題,孩子剛過兩歲,但同學已經表示和幼兒園的老師打好關係了。這是相當正常的事情,畢竟無論幼兒園也好學校也好,一個班級里有那麼多學生,在沒有特別關照的情況下,也很難顧及到自己的兒女。在如今這種發達城市擇校越發困難的現狀,父母自然恨不得老師們極盡關照。如今又是一個新的開學季,家長和老師們的各種會談想必也是如期而至,在這個年代哪怕有一點點的權力都要將之揮霍到極致。
這部來自捷克、據聞真人真事改編的《女教師》則是中國龐大的教師群體一個縮影,這並非是貶義。儘管我自己讀書17年,雖然沒有遇到太多難以忘懷的好老師,但也很少有人渣級別的老師,大部分都給我留下了較好的印象。總體來說還是萬幸,尤其是我大學之前都是在四線城市的郊區,有暴力傾向的學生或者家長拿刀砍了老師也是偶有之事,一度到學校要派保安保護老師回家。老師是社會上一個極為常見的職業,在我看來一名老師完成基本的傳道授業解惑,已經是相當成功的職責。至於談心論理或者如父母般的關注,那確實是分外之事,全看個人修養素質。《女教師》中的瑪莉亞,或許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多見,但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能聽到惡魔一般的師者行徑。
《女教師》的劇情也很簡單,在瑪莉亞成為這個班級的教導後,濫用權力要求家長和學生為自己辦事,如有違者就成為她的眼中釘,一名女學生受到迫害嘗試自殺,憤怒的父母找到校長,發起了一個家長會企圖達成聯名簽字趕走瑪莉亞。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使用多重敘事手法,以瑪莉亞初到班級為一條敘事、家長會的衝突為主線、家長們和瑪莉亞之間的瓜葛作為補充。家長會中看似團結的群體事實上各藏私心,電影有種《12怒漢》的反轉之勢,當我以為瑪莉亞莫非是被冤枉時,電影又變成了《殺戮》那樣撕破醜惡的嘴臉。與其說這是一場審判,倒不如說是家長們對待這種惡魔老師的兩種處理方式,要麼順從要麼反抗。
電影的設定是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斯洛伐克還屬於蘇聯的統治,在電影開篇就提及過瑪莉亞的妹妹是在莫斯科。因此瑪莉亞事實上就是權力的化身,不單是為人師者的身份,還具有潛藏的權威性。在她初到班級的第一天,就讓學生自我介紹自己父母的職業,也正好和家長們的臉孔對上,這個劇情設計讓我們能夠迅速代入到家長會衝突的主要角色。瑪莉亞利用自己身為老師的能力,驅使家長和學生為她購物、做苦力甚至做一些違紀之事,而她則會泄題給學生家長作為回報,家長成為了瑪莉亞的奴役,並且永遠沒有盡頭。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瑪莉亞就是最高的權力機構,掌管學生的生殺大權,而她的行徑是腐敗的典型表現,甚至在她詢問學生父母職業時,有機靈的學生早已作出了樂意效勞的回答。這足以證明,在瑪莉亞之前,學生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老師的行為。
當家長會持續進行時,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退出了聯名簽字,因為他們就是瑪莉亞這種行徑的受益者,他們為瑪莉亞辦事效力就能夠獲得回報,換取子女在學校的正常上學。而那些決意趕走瑪莉亞的家長,都是深受瑪莉亞迫害的群體,他們的子女在學校根本抬不起頭,受到瑪莉亞的極度針對。瑪莉亞不需要使用任何的暴力手段,憑著老師的權力和傷人的話語,就能將這堆成長中的學生摧殘不已。事實上,對於其他學生而已,他們也不是絕對的喜歡瑪莉亞,但瑪莉亞讓他們明白,在學校只有順從她的人才能過好日子,惡魔已經佔據了班級。
締造瑪莉亞這個惡魔形象的幕後者,事實上也是這些家長和學生,他們選擇默默忍受毫無反抗,即使有些家長試圖反對瑪莉亞的行徑,都被他們的對象甚至子女嗤之以鼻。電影選取了三個孩子的家庭作為主要視角,熱愛摔跤運動的菲力、母親叛逃出國的卡羅和嘗試自殺的丹卡,菲力的父親拒絕為瑪莉亞效力遭到報復、卡羅的父親忽略了瑪莉亞的示愛、丹卡由於父親不願意幫助瑪莉亞被當中批評為成績倒數第一,在這三個家庭中,瑪莉亞將自己的濫用權力和惡魔形象發揮得淋漓盡致,完全沒有為人師表的樣子。如果說對待其他家庭只是謀取私利,那麼在那些試圖反抗她統治的家庭中則是施以摧毀。
隨著故事的深入,和兩條時間線逐漸重疊,那些企圖繼續從瑪莉亞這種「識大體」的老師中得到好處的家長,抱團退出了簽字會,他們聲稱這是對好人的誹謗,認為那些反抗瑪莉亞的家長只是咎由自取,並表示這些家長應該感到可恥。這是和《12怒漢》截然不同的一種勝利,包庇瑪莉亞的家長取得了這場家長會的主導權,他們反過來攻擊丹卡這幾個孩子,他們甚至比瑪莉亞更加可怕,繼續縱容惡人統治這個班級。瑪莉亞面對自己的學生因為自己言行選擇自殺的行為熟視無睹,反而調侃一句,「但我只是一個弱女子」。所謂的權力腐朽,不一定是要貪污百萬千萬,瑪莉亞行徑已經不是小恩小惠的利益交換,畢竟這種老師和家長不能細說的事情絕對不可能完全消除。
家長會的失敗也讓校長們想好另一套台詞,說收到了錯誤的信息進行誤判發起家長會,還要考慮為瑪莉亞加薪。由於瑪莉亞有來自莫斯科的背景,即使校長有心幫助丹卡的家長也無法使力。即使在電影最後有幾個持中立態度的家長選擇簽署聯名書,但從校長點數後不容樂觀的態度來看,還是無法達成多票趕走瑪莉亞。真正讓瑪莉亞選擇離開的應該是卡羅,這位看似沉默的少年在深夜撥響了瑪莉亞的電話並且在電話那頭開槍了,這種無形的威脅或許才是瑪莉亞離開的原因。當校長宣布瑪莉亞離開後,這個班級所有的孩子都露出了笑容,彷彿從惡魔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朗誦起捷克詩《布蘭卡》,其中有一句「生命如此自由自在」似乎是象徵著他們終於重獲自由。
而這一切真的結束了嗎,在另一所學校中,瑪莉亞成為了另一個班級的班導師,她開始了如出一轍的舉動,面帶平靜地詢問學生們的父母職業,繼續在他鄉延續自己惡魔的統治。瑪莉亞為何能夠繼續在其他學校誤人子弟,其中的原因就不為我們所知,或許是權力的交易,值得一提的是,那三個受到瑪莉亞迫害的孩子,他們各自按照瑪莉亞所說的人生相反方向行駛,菲力成為教練、卡羅與父母重逢、丹卡成為醫生,這是何等的諷刺。
電影前後也有一個細節,在開幕的時候瑪莉亞說她是教「俄語、斯洛伐克語、歷史」,閉幕的時候她說自己教「英語、斯洛伐克語、宗教」,她教俄語是因為當時的斯洛伐克在蘇聯的強權統治下,教英語很有可能是在斯洛伐克和捷克分開後成為近歐資本主義國家所致。即使沒有了身在莫斯科的妹妹這種所謂的背景勢力,瑪莉亞依然可以在斯洛伐克這種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橫行無忌,也說明了任何社會形態都無法逃避過權力的腐敗,何等的令人諷刺。沒有嚴厲的制裁手段或者家長抱團抵制這些壞老師的行徑,瑪莉亞就能始終施展她的手段,繼續帶給其他孩子惡魔的統治。
推薦閱讀:
※在中專當老師不被學生尊重怎麼辦?
※如何看待當今教師地位的下降與尊嚴的喪失?
※遇到真的讓你很想反駁的老師要怎麼辦?
※你遇到的好老師可以有多好?
※作為老師,你有哪些對付學生不良行為的好方法?
TAG:教师 | 电影 | 斯洛伐克Slovak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