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 | 他是日式美學的文墨奇才,切腹自殺演繹人生謝幕

鮮血染紅了大地,冒著滾燙氣息的血液猶如火山決堤,蔓延開來令世間嘩然。

1970年11月26日,《朝日新聞》頭條罕見的刊登了一張血肉模糊的照片。一具沒有頭的屍體俯卧在地上,男子被砍掉的整顆頭顱規整的置於地上,雙眼緊閉,已看不出一絲痛苦。

已進入和平年代的日本人當看到這則新聞幾乎驚嚇到暈厥,不可思議的情感猶如驚濤巨浪,整個日本社會沸騰了。

▲ 三島由紀夫

死者是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這位曾被諾貝爾文獎三次提名的大文豪,卻選擇以這種殘酷的方式了結自己。

三島由紀夫(筆名),原名平岡公威,這個被譽為日本 「海明威」 的小說家,是世界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璀璨明星,他短短一生竭盡全力用文字詮釋著美的多元性。

天才與瘋子一步之遙,三島由紀夫便是如此。

自小,三島由紀夫是孤獨的,是壓抑的。原本衣食無憂的家境因祖父的玩忽職守,一夜之間傾家蕩產。祖母夏子對於丈夫的無能,可謂極盡憎恨。

▲ 祖母夏子

祖母夏子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她自小享盡榮華富貴,出身於江戶時代顯赫武家,在她12歲時,又被養父寄養在與明治天皇血緣很近的親王那裡。

卻奈何命運,下嫁給時任小官吏的平岡定太郎,也就是三島的祖父。

▲ 祖母夏子 / 和兒子平岡梓

夏子控制著平岡家的每一個人,然而家運衰落,毀滅了夏子出嫁平岡家以來的奢侈生活。

而三島的誕生,讓夏子猶為開心,她把對於未來的期冀統統壓在了孫子身上。

▲ 平岡公威(三島由紀夫)兒時

當三島剛出生第49天,祖母夏子便決定要親自教養。她殘忍的把三島從生母那裡搶來,軟禁在自己屋中,只有餵奶時間,生母倭文重才得以見到親生兒子。

▲ 母親倭文重 / 父親平岡梓

母親在這裡如同一個餵奶的機器,除了餵奶,根本體會不到擁有孩子的幸福。

祖母強勢的性格,扭曲為一種變態的寵溺和過分的保護,三島的飲食起居,每一個細節祖母都要求的十分苛刻。

她不允許三島像男孩子一樣調皮玩耍,只允許把玩屬於女孩子的玩具,水果只能吃削成薄片的蘋果和少量的蜜柑。

甚至開始嫉妒三島與生母的關係,每當三島喊媽媽時,祖母就大發雷霆,十分不悅。

童年的三島幾乎過著三重隔離的日子,與母親隔離,與同歲遊玩的夥伴隔離,與戶外自然隔離。

三島曾說過「13歲的我,有一個60歲的戀人。」這番話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扭曲的童年,讓三島變得十分敏感,常年和祖母一起,甚至言行舉止都變得十分女性化。

封閉的三島沒有朋友,他自娛自樂畫畫寫詩,也正是這段黑暗的童年,讓他展露出異於常人的細膩情感和文學天賦。

▲ 三島由紀夫的母親倭文重 / 平岡公威

母親是三島第一位讀者,只有15歲的三島便能寫出美麗的詩歌,那細膩的俳句,動人心弦。

▲ 父親平岡梓與三島由紀夫(右)

可是父親態度卻大大相反,他只希望三島能當官從政,光宗耀祖。每當看見三島作詩,父親便撕毀其作品,一頓呵斥。

母親默默忍受這一切,卻每每在深夜時,秘密為三島送上嶄新的紙墨和新鮮的水果。

兒子對母親的期望、熱情和庇護,異常感動,往往一邊流淚,一邊奮筆疾書。

▲ 年少時的三島由紀夫

也正是母親堅定的鼓勵,三島在16歲那年,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處女作小說《鮮花盛時的森林》,並舉辦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出版紀念會。

三島曾回憶道「看著母親在房間一角,眼角閃爍著淚光,我才發現母親對我來說是如此重要。」

如果說母親是三島少年時期的「啟明人」,那同學近江便是三島的「懵懂情人」,這般情愫讓三島漸漸意識到自己奇妙的性取向。

他瘋狂迷戀近江那強壯有力的胳膊和腋下那濃密的體毛。

▲ 圭多·雷尼(Gurdo Reni)畫作 / 聖塞巴斯蒂昂殉教圖

在一次父親帶回的歐洲畫冊上,一副《聖塞巴斯蒂昂殉教圖》徹底催促著三島青春萌動的性意識。他對著這幅圖任由下體膨脹,炙熱,猶如一把巨大堅硬的刀,瞬間割裂迸濺出芬芳的初液。

▲ 川端康成

在三島的文壇之路上,除了母親的激勵,還有一貴人一恩師,為其左右指點,這人便是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

也正是川端康成的推薦,三島的短篇《香煙》得以在當時頗有名氣的雜誌《人間》上發布,從此登上作家文壇。

24歲時,三島正式推出了自己長篇小說《假面的自白》,這一本自我傳記的推出,在日本文壇引起巨大的轟動,也正式確定了三島由紀夫的作家地位,連一向對三島作品嗤之以鼻的中村光夫也不禁稱讚起來。

《假面的自白》以大膽而客觀的形式,將三島人性的糾葛表現到了極致。

他用文字展現著內心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憧憬,他將這虛幻異常的混合人生升華至藝術美。

三島由紀夫親筆書法

隨後三島創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說比如《愛的饑渴》《禁色》《潮騷》,其中《潮騷》又一躍成為三島由紀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這本看似情色性慾的書名,內容卻大大相反,這是描寫男女純情的啊,除了崇高的情和純潔的愛,三島沒有介入任何雜質,更不用說邪念。

1975年 / 電影《潮騷》

《潮騷》喚醒了人們對於男女純情的渴望,在當時日本幾乎每個少男少女人手一本,這般如雷貫耳自然要會被後人翻拍成電影。

▲ 《潮騷》劇照 / 山口百惠 / 三浦友和 / 兩人也是因此片相愛走向婚姻

其中1975年電影版的《潮騷》最為精彩,是由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分別擔任其男女主角,將《潮騷》中的唯美浪漫、你儂我儂演繹的叫人無比動容。

三島由紀夫的文字妖艷唯美、浪漫虛幻,古典卻又不失前衛哲思,《金閣寺》便是其最佳詮釋,《金閣寺》也是三島由紀夫創作的最長的一篇小說,很多人說《金閣寺》是他尤為出彩的一本著作。

1950年7月2日,京都金閣寺町方向火光漫天,一瞬間整座古建築付諸一炬,這是日本史上真實的縱火案,三島由紀夫以這件事為靈感創作了此書。

▲ 復建後的金閣寺 / 日本·京都

人類容易毀滅的形象,反而浮現出永生的幻想,而金閣的美,卻反而露出了毀滅的可能性。像人類那樣,有能力致死的東西是不會根絕的,而像金閣那樣不滅的東西,卻是可能消滅的。

——《金閣寺》

三島巧妙地用金閣寺與人生相比喻,寫美與人生,藝術與人生的悲劇關係,美為何容易引人嫉妒憎恨?為何越是美的東西越危險?三島在書中引人入勝,不禁陷入沉思。

三島對於美的渴求,不僅僅是表現在精神領域,他開始將美賦予肉體。他認為肉體比精神永恆。

已步入中年的三島開始積極投入健身事業,在那個年代日本乃至亞洲,健身可謂是一件十分新鮮的事。

三島由紀夫為了達到肉體層面的力量美,除了健身還苦練劍道、空手道。

他曾與恩師川端康成的書信中寫道「自從升到黑帶以後,對手少了許多,很多人都不願與我比試了呢」這口氣簡直又無奈又自負。

同時為了在修鍊身體時有所參考,特地在家中庭院安放了一尊聖塞巴斯蒂昂裸體雕塑,開始追求希臘式肉體美。

這種身材在三島的很多小說中出現,比如《潮騷》里描寫男主角新治是有著名畫聖塞巴斯蒂昂般的肉體,觀賞性與力量並存,還充滿了海腥味的汗水。

在《肉體的無常》里三島又說道「 人生只有這麼一回,為何不多加珍惜短暫無常的身軀,予以鍛煉雕琢呢?」

可見三島由紀夫無比崇拜男性的力量美,他覺得美的根源來自外形的雕琢,那是眼見為實的誘惑。

而以下出自其小說《禁色》這段更是把肉體上至了一種精神領域的美 。

你現在正處於嚮往感動的狀態之中。你的純潔無垢的心時時渴望感動,這是一種單純的疾病。你就像一個長大了的少年為愛而愛一樣,只不過是為感動而感動罷了。固定觀念治好了,你的感動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你也很清楚,這世界除了肉感沒有其他的感動。任何思想和觀念,沒有肉感就無法感動人。人明明為思想的恥部所感動,卻偏要像一個裝腔作勢的紳士,硬是說為思想的帽子所感動。

從三島《禁色》、《潮騷》等作品中,都可以窺見他都是緊緊抓住男性的生、活力和健康,以其獨特的方式來表現男性肉體最真實最激烈的東西,男性肉體美即是他藝術美的絕頂。

▲ 川端康成喜獲諾貝爾文學獎,三島由紀夫特去恭賀一幕

1968年,恩師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日本歷史上獲得此獎的第一人,三島聽聞喜憤交加。

喜的是自己的老師摯友贏得了此殊榮,憤的是自己提名三次,卻毫無收穫,當聽到獲獎的不是自己,三島臉色鐵青,開著車在高速公路上瘋狂繞圈以此泄憤。

伴隨著二戰的結束,裕仁天皇的投降公告傳遍至日本各個角落,日本戰敗的消息對於三島來說是極為矛盾的。

從他後期的作品中,可以窺見一斑,他從原本的唯美、浪漫、古典主義漸漸專向復古主義、國家主義,甚至超越歷史與政治。

他開始變得激進,憂國憂民,他害怕戰後的日本會淪為西方列強的傀儡,他渴求人民能回到最初,回到忠於武士道精神的時代,去保護自己的國家,去保護日本傳統的文化。

▲ 70年代的日本街頭

1970年11月25日,世界格局冷戰對立,全世界掀起極左的思潮,學生們紛紛湧上日本街頭,與右翼勢力對抗,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力衝突。

三島由紀夫死前最後一幕,在樓台激昂演講

三島由紀夫感到十分痛苦,他內心憂國憂民的情懷膨脹到極致,終於按捺不住他以暴力威脅的方式,召集了一大批自衛隊成員,開始他「鼓舞人心」 的演講。

他當著所有人,聲嘶力竭的大喊著「戰後日本沉醉於經濟繁榮,為金錢所迷失!你們忘了國家的基礎啊,忘了我們民族的精神啊!政治家不考慮日本,只為了追逐權力啊!醒醒吧!大家!醒醒吧!大家.....」

然而台下無人理會他,發出對他的陣陣痛罵!聲音早已嘶啞的三島由紀夫深感絕望。

於是當著眾多人的面三島突然坐下,右手握短刀,刀尖指向左肋腹部。背後站著的是森田。這位早稻田大學出身的介錯(介錯:武士道切腹儀式中為其補刀斷頭的角色),手握大刀,緊張得額頭出汗。

三島再次三呼「天皇陛下萬歲」,有心計地為自己的自殺塗上政治色彩,他大吸一口氣,大叫一聲,把短刀刺進了左腹,深度達5厘米。然後他兩手用力向右肋方向划動,拉開13厘米長的口子,小腸湧出了50 厘米。

被三島綁在一旁的的益田總監,雖然嘴裡塞滿了充填物,但還是爆發出近乎哭喊的叫喚聲:「不要砍頭啊!不要啊!」森田還是揮動了手裡的日本刀。但由於他的手在發抖,第一刀從三島的頸部砍向了右肩。第二刀砍向下齶,敲碎了大門牙。

相當痛苦的三島,叫著再來一刀。森田看來無法完成介錯了。站在一旁的古賀浩靖替下森田,揚起大刀,總算解決了問題。接著是森田必勝脫去上衣,正坐,手握剛才三島用過的帶血的短刀,快速地刺向自己的腹部。與此同時,介錯者古賀一刀砍下,身首分離,乾淨利落。

他用身體演繹了人生最後一首詩。

三島由紀夫至今都被後人解讀為軍國主義者,有人說他愚忠,有人說他愛國愛民,有人說他是戰後日本高速畸形發展的犧牲品,然而後人依舊無法解釋清楚,只能究其主觀貼上各種標籤。

三島由紀夫,猶如日本文壇的異類,他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在他的美學理念中,一切相反的事物都是美。

這些對立事物的交織和循環,形成了他畢生主要的兩個美學公式:血+死=美 / 生+青春=美。

三島由紀夫在美學無盡的執念中孜孜不倦,揮灑出對於人性善惡美醜的滾燙文墨。

▲ 川端康成與當時丹麥瑪格麗特公主 / 拍攝於1968年諾貝爾頒獎典禮上

如果老舍沒有投湖自盡,1968年的諾貝爾獎很可能是屬於中國作家的,如果川端康成沒有獲獎,三島由紀夫便不會失望加速走向極端。

川端康成在三島死後不久,也以自盡告終,對於自己最愛的學生,川端內心的苦悶和愧疚無人訴說。

有人說文藝是吟一首詩,是南下的走走停停,是耳機中的療愈民謠,然而真正的文藝是哽咽的,是孤獨的、是困苦的,是苦到無法言說的。

內心世界的繁花似錦、瑰麗斑斕,又該與何人說呢?

作者:Frank

(除特別註明外,圖片均來自Gettyimages / Yukio Mishima)

- 關注最美有物微信公眾號:zuimeiyouwu,更多優質內容等著你吶~

- 發布不久的「最美有物」,獲得了小米金米獎 + 豌豆莢設計獎 + 魅族魅斯卡。

iPhone:https://http://itunes.apple.com/cn/app/zui-mei-you-wu/id1063023787?l=en&mt=8

Android: 各應用商店搜索「最美有物」


推薦閱讀:

吃飯必須合掌說いただきます?原來日本人把這句話看得那麼重
「男女混浴」:日本人的洗浴文化是怎麼回事?
從日本天皇家的一日三餐,窺探什麼叫低調講究
因為軟萌可愛到爆炸,這個日本小哥最近被好兄弟告白了…

TAG:文学 | 人文历史 | 日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