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搖滾紀錄片: 自言自語的人們

汪峰團隊拍了一部紀錄片,《存在》,為9月9日在鳥巢開啟的新巡演助陣。官方宣稱這部紀錄片耗資千萬,製作三年。正式上架之後,各種以章子怡為噱頭的宣傳通稿也湧現了出來。

其實,汪峰第一次全國巡演,也拍過紀錄片。那是2013年,汪峰舉辦了15城的全國巡演,主題就是「存在」。和這次的紀錄片不同,「存在」巡演的紀錄片以演唱會的台前幕後為主,包括汪峰當眾表白的段落。

無論是哪一部,都比以往和中國搖滾相關的紀錄片更大場面,更氣派。如果這些都可以算入紀錄片的範疇,而非宣傳片的話。

今年另一個和搖滾有關的重量級紀錄片,講述了另一個江蘇人的故事:李志團隊的《我們的叄叄肆》。這部號稱真人秀式巡演紀錄片,要跟隨記錄下李志12年334座城市的巡演。當前已經做完了安徽,是為第一季,下一季的計劃是陝寧篇。

李志本人,也早在一些獨立音樂紀錄片中貢獻過鏡頭。那些紀錄片以一種地下的姿態存在著,通過豆瓣貼吧之類的途徑,在搖滾青年之間口口相傳。

這種形態似乎更接近「中國搖滾紀錄片」。以《後革命時代》等紀錄2000年前後樹村搖滾足跡的紀錄片為代表,直到今天更加多元化的獨立音樂,地下紀錄片以自說自話的狀態存在著,影響著接觸到它們的人。

在樂隊有資源給自己拍紀錄視頻之前,同樣為愛好而生的紀錄片導演,更客觀地紀錄下了搖滾樂的生存狀態。可能沒有卓越的導演功底,沒有教科書版講究倫理和邏輯,但足夠真實。

///

在這些地下音樂紀錄片中,《後革命時代》所觸及的樂隊和話題最多,夾雜著不少樹村搖滾樂隊的生活畫面,還有2001、2002年最初的迷笛音樂節現場,包括吳吞的那句「搖滾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

導演張楊本人就生活在這個圈子裡,他的工作有設計唱片封面、拍片子等,自己也玩樂隊。這部片子,本來就不需要過多的章法結構,只要真實地呈現出每一天的生活就足夠珍貴了。

像這些當時在死磕的樂隊一樣,誰也不知道那些音樂、那些影像,之後能有多少人關注。

與之類似的紀錄片,還有孫志強的《自由邊緣》。相比群像的《後革命時代》,這部《自由邊緣》更有目的性,採訪了痛仰、舌頭、木馬、夜叉、誘導社、新褲子等在圈子裡小有名氣的樂隊。這更像是一部紀錄片。

《自由邊緣》拍於2000年,到了2010年,孫志強又拍了一部名為《烏托邦》的紀錄片,副標題是《自由邊緣III》,主要人物里還有吳吞。但這部片子不再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這個時候,拍紀錄片的門檻更低了,各種理由、各種目的,都可以炮製出一個紀錄片;這個時候,網路世界已經沒有新鮮事,21世紀初那些不為人知的地下生活,吸引力還不如當紅樂隊在微博上撕逼。

///

所以在2010年之前,還是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搖滾紀錄片。

甚至還有外國有人的作品。2004年起,兩名德國導演花了兩年時間紀錄北京地下音樂,拍成了《北京浪花》。裡面分章節採訪了幾隻正火的地下樂隊:Joyside、掛在盒子上、新褲子樂隊、沙子樂隊、T9(杭蓋前身)。

雖然在國內生存狀態頗為地下,但這些反叛的年輕人早已經成功引起外國友人的注意了。掛在盒子上樂隊在1999年就已經兩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

在北京仍然是全國唯一搖滾中心的日子裡,地下搖滾真是一個好題材。

同樣以外來人視角講述搖滾故事的,還有商業電影。香港導演張婉婷在2001年拍了一部《北京樂與路》,舒淇和吳彥祖主演。這是一部少見的以中國搖滾為題材的電影。近年來青春電影火了後,倒是出現過好幾部搖滾主題的電影,都達不到《北京樂與路》的水平。

但《北京樂與路》卻遭到了樹村樂隊的聯合抵制。在《樹村聲明》中,帶頭簽名的搖滾音樂人這樣寫道:

「我們對劇組成員的為人和勞動依然尊重,也感謝他們為了解和理解我們而作出的努力,但這無法挽救對地下搖滾表面化的理解。」

///

連紀錄片都難完全還原,何況電影呢。

中國搖滾老紀錄片的珍貴,主要珍貴在素材上,而非想法和觀點。導演的重要性,遠低於他手中的拍攝設備。

中國搖滾有那麼多的問題,有想法的紀錄片顯得更難得。並非讓每個當事人都說一遍自己的理解,而是讓導演給出一個答案——不管這個答案是否正確,是否和其他人的一致。

2009年盛志民導演的《再見烏托邦》給出過一個答案,這部紀錄片從尋找原來竇唯樂隊中的小珂為線索,串聯出了中國老搖滾的落寞圖景。他說,

「我們不希望這部電影如墓志銘為中國搖滾唱起最後的輓歌,我們希望它只是一次對過去輝煌的紀念。」

不畫群像,以個人為主角,也可以拍出精彩的紀錄片,比如2014年侯祖辛為父親侯牧人拍攝的《老搖滾》。無需多談問題或主義,只是從一個戰勝腦梗的老人身上,發現中國搖滾的生命力。

這些影像沒有否認中國搖滾曾有的榮光,它們所做的,是以恰當的姿態為老搖滾畫一個溫和的句號。

畢竟我們所擁有的不僅是老搖滾的傳說,我們的希望更應該放在新的音樂身上。

///

現在紀錄片的目的都不再純粹,主動紀錄的樂隊,主動提供紀錄的音樂媒體和合作商業,都是為了各自的宣傳效果。

一些地方的小製作的紀錄片,反而更有值得玩味的地方。像《年輕的錢包》《搖滾南京》這些紀錄片雖然不夠完美,但有著較為中立的視角。《我要上迷笛》《我愛迷笛》這類紀錄校園搖滾生存狀態的紀錄片,呈現了未來的更多可能。

在號稱「中國搖滾三十年」的2016年,網易籌拍了一部名為《少年心氣》的紀錄片。這部片子還是以訪談為主,訪談對象大部分都是上個世紀就已出道的人物,幾乎沒有近年來的新人。

作為一部要展現「三十年」的紀錄片,只選前輩上鏡無可厚非。就像包括《再見烏托邦》在內,這些有野心的搖滾紀錄片,就算加兩句話,也必須採訪一下崔健。而《少年心氣》和其他搖滾紀錄片的不同之處在於,為汪峰和鄭鈞兩位現在業內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留出了很大篇幅,片尾更是以汪峰的《河流》結束。

這些紀錄片里從來沒講出的故事有很多:老一輩搖滾沒落的沒有,有沒有商業化成功的個例,新興的勢力起來了沒有,未來究竟在誰的身上……講自己身上的故事也好,講自己心裡的故事也好,這些紀錄片總是陷入自言自語之中,在有限的受眾里,重複著旁人聽不懂的故事。

那些影像里沒有告訴我們的,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品讀。

推薦閱讀:

偽裝Warpaint,陰冷迷幻的加州陽光
Kurt Cobain成長史~
從曼徹斯特爆炸回顧21世紀重大演出事故
草東沒有派對款滾堂紀念T恤開售啦!去成為更好的人類吧
搖滾樂之死:十首歌告訴你為什麼查克貝利如此偉大

TAG:摇滚乐 | 中国摇滚 | 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