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五秒!用史上最簡單粗暴的方法戰勝拖延症
文/孫思遠
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是一位普通的美國中年婦女,她的生活過得非常不如意——自己在家待業沒有工作,老公創業開餐館每天早出晚歸。她在家要照顧孩子,每天早上得起來給他們做早餐、整理書包,送他們上學,生活重複而單調。
但她生活不如意的原因,並不是自己沒有工作,也不是要照顧孩子太累;而是,她每天早上都起不來床:每天早上鬧鐘一響,她就下意識地把鬧鐘摁掉了繼續睡,等再醒過來的時候,早餐來不及做,孩子們的衣服也穿得亂七八糟,還經常趕不上校車,導致上學遲到。這讓她每天都處在羞愧和後悔當中,甚至覺得這輩子都沒什麼希望了。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了一個可以克服賴床和拖延的方法,她把這個辦法稱之為「五秒法則(5 Second Rule)」。她試了幾次之後發現,原來克服掉賴床可以有這麼多的好處:她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她也因為每天按時早起,生活變得更加自律。之後,她把自己發明的這個「五秒法則」介紹給其他人,居然還因此登上了 TED 的演講舞台。她的 TED 演講《如何不讓自己的生活一團糟(How to Stop Screwing Yourself Over)》在 YouTube 上有 1000 多萬次的觀看。
這還沒完,她在 2017 年 2 月出版了一本叫做《五秒法則》的書,沒過多久就成了風靡全美的暢銷書,她也因此晉陞為美國知名的暢銷書作家。這個本來一事無成的重度拖延症患者,一下子成了風生水起的人生贏家。
所以,這個神奇的「五秒法則」,到底有什麼高深莫測的秘訣呢?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你要是在亞馬遜、京東等網上書城搜索「拖延症」三個字,會跳出上百個條目,都是各種關於拖延症的書。一般的書籍會從拖延症的原理講起,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做分析,教給你各種各樣的方法。網上還有克服拖延症的互助小組,大家一起抱團取暖、互相監督去戰勝拖延症。
不過,這個「五秒法則」跟那些講拖延症的傳統書籍其實沒什麼關係,這個方法也一點都不高深;相反,它可能是史上最簡單粗暴的克服拖延症的方法了。
比起那些動輒研究拖延症幾十年的學者,梅爾·羅賓斯發現「五秒法則」的過程就如同是天上掉餡餅。某天晚上睡覺之前,她突然在電視里看到一個廣告,廣告里有一支火箭正準備倒數計時發射升空,然後她就聽到了電視里傳出來的火箭發射倒計時:5、4、3、2、1,發射!然後,火箭點火,發射台上捲起了漫天煙塵,火箭一飛衝天。
她突然有了個無厘頭的想法:我不是經常起不來床嗎?要不我試試把自己的起床過程想像成火箭發射,強行把自己從床上發射起來啊?
第二天早上,鬧鐘又響了,她本來想像之前那樣,把鬧鐘給摁掉繼續睡。突然,她想到了昨天晚上的那個廣告,於是鬼使神差地開始在心裡倒數:5、4、3、2、1,發射!數到最後一個數的時候,她「騰」地一下就從床上彈起來了。
第一次的時候,她覺得可能只是運氣好。結果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 N 天,她每次用這個方法都能成功。從那之後,她就再也沒有賴過床。而且,她不光用這個方法克服了賴床,之後她每一次要犯拖延症的時候——比如,該寫文章的時候不想寫了,該鍛煉身體的時候不想去了,她就在心裡倒數五個數,數到最後一個數,她就馬上行動。再之後,就有了之前我們看到的:她從一個拖延症患者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人生贏家。
你也許會想:這個故事太荒唐了,簡直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但不要忘記了,羅賓斯可是因此登上過 TED 演講舞台的。很多人也因為這個「五秒法則」而徹底改變了人生——有位叫做布萊斯(Bryce Palmyra)的年輕人,他通過這個「五秒法則」克服了拖延,用兩年時間寫完了一本書,著名書商邦諾(Barnes and Noble)甚至還為他開了一場個人簽售會;而他開簽售會的時候,只有 15 歲。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上到退休的老人,下到十幾歲的青少年,很多人都通過這個方法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這本《五秒法則》出版之後大受歡迎,成了全美熱賣的暢銷書。
為什麼這樣一個簡單粗暴、看起來毫無技術含量的「戰拖」方法,能夠如此有效呢?背後有科學依據嗎?
沒錯,的確是有的。
就以起床為例:早上鬧鐘響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想起床。當然,不想起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昨天沒睡好,或者,外面下雨了適合睡懶覺。但不管是什麼原因,最終是「我不想起床」這個感受,決定了我們繼續賴床的行為。
而這個「五秒法則」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它刻意屏蔽了你的感受,逼著你必須行動。舉個例子,你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前面有個美女。你偷偷看了半天,覺得這美女越看越喜歡,特別想上去搭訕認識一下。這個時候,你的需求就出現了:你想去搭訕這個美女。但接下來,你通常不會直接上去搭訕,而是會生出各種各樣的想法,比如,我直接上去搭訕會不會被當成神經病?我今天出門沒洗臉,會不會被美女嫌棄?之後你就很有可能退縮了,想想還是算了,不要自討沒趣。所以,你的需求和行動之間,並不是直接關聯的關係,它們中間還隔了一層:你的感受。
而這個「五秒法則」,就是在你需求出現的時候,屏蔽掉你的感受,將你的需求和行動進行直接關聯。這個步驟被稱為「assert control」,翻譯過來是「奪回對你自己的控制權」。
據學者研究,克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製造一個所謂的「發起儀式(starting ritual)」。當你開始拖延的時候,通過這個儀式,讓你停止拖延的行為,重新奪回對自己的控制權。而梅爾·羅賓斯歪打正著發明的這個「五秒法則」,就是一個完美的「發起儀式」,它會刺激你大腦的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即大腦里負責行動和注意力的部分,以促使你做出行動。
羅賓斯後來還研究發現,這個「五秒法則」不光刺激了我們大腦的前額皮質,還刺激了我們的基底核(basil ganglia)、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等等。
通常情況下,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原有狀態,所需要的啟動能量會特別巨大。比如,我們本來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很舒服,但如果突然要站起來去找本書看,你不僅需要打破身體上愜意舒適的狀態,還得克服心理和視覺上電視節目對你的吸引。那麼,做出這個改變所需要耗費的能量就很大,我們就不容易做出改變。
而這個改變原有狀態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所謂的「活化能」。著名心理學家米哈利·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就提出,對於我們平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好習慣,我們應該刻意減少它們的活化能,對於那些壞習慣,應該刻意提高它們的活化能。
比如,你如果真的想培養自己多看書的習慣,就應該把書架盡量放在離沙發近的地方,最好是躺在沙發上就能夠到。否則,你還需要起身,走到書房,拿了書再回來,所需要的啟動能量太大,你就不容易克服其中的阻力。
反過來說,你要想讓自己盡量少看電視,就應該把電視擺放在盡量離沙發遠的地方,或者讓開電視這件事情變得更複雜,比如把遙控器放在比較高的地方,需要站在板凳上才能拿下來,這樣就增加了這個行動的阻力。而之所以「五秒法則」對我們有效,是因為這樣一個「發起儀式」其實是在額外為我們提供啟動能量,從而打破阻力,發起行動。
其實,我們需求和行動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很簡單,你發現了有什麼需求,就應該直接去做。但我們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把需求和行動之間的關係弄得複雜,比如,我累了、我困了、我沒心情了、我想玩一會兒了。越是複雜化,你越不容易真正行動起來。而這個「五秒法則」就是通過屏蔽掉你的心情和感受,把中間的複雜過程簡單化。
這麼想想,其實也挺有道理的——我們本來就不應該太在意自己的感受。畢竟,員工不能等有了心情才開始工作,演員不能等有了狀態才進入角色,青樓女子不能等有了感覺才開門迎客。
推薦閱讀:
※小事都能拖著不做,將來還能幹什麼大事呢?
※拖延真的是因為你懶嗎?
TAG:拖延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