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不跟羅振宇玩了,8月最好看的電影 | 數據周報
老羅給你寫了一封信:「得到」創業課太累,我不跟老羅玩了
8月25日上午羅永浩在得到發布了一封公開信,對外表示自己嚴重低估了在得到開課需要的精力,所以決定課不上了,退還之前賣掉的課程,並且給了之前買課的人 50 元的代金券補償。
(虎嗅)
|點評| 一個「相聲演員」的自我修養,不在於台上抖的機靈,而在於台下反覆揣摩思索的過程。當時老羅答應在得到授課有賣身救鎚子的意味,但目前鎚子已經靠著堅果 Pro 穩定下來,又拿到了成都政府的投資,老羅確實是可以鬆口氣了。
至於在羅振宇得到上授課,老羅之前是為了「賣身」救鎚子。但是,歸根結底老羅是個硬體創業者,硬體創業者去賺內容付費的錢,效率有點低。
但是想想李笑來也在得到上開專欄,還搞區塊鏈,他是怎麼有時間寫文章的呢?
傳銷的三十年
傳銷在中國的三十年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傳入中國
傳銷模式是1980年代末傳入中國。
直銷與傳銷的區別就是推銷員是否直接發展下線,直銷是從向客戶銷售產品中獲得收入,而傳銷則主要通過發展下線代理商交會員費獲得收入,傳銷一般都有高額的入門費用。
第二階段,轉入地下
998年,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務院先後發布《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有關情況》和《全面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傳銷被迫轉入地下。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傳銷和直銷逐漸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網路傳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傳銷也開始崛起。
近兩年爆出的MMM金融互助平台、維卡幣、中券資本、善心匯、亞歐幣等傳銷新變種的代表,周期更短,涉及金額更大。比如在中券資本傳銷騙局中,一年多的時間就發展了20多萬會員,吸收傳銷資金40多億。
(南方周末)
|點評| 傳銷可謂是天天活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比如大學生求職被騙入傳銷組織。
再比如,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微信密集處罰了一批社交電商公號,如小黑裙、環球捕手和雲集等,其處罰方式都是最為嚴厲的「永久封號」,理由是「涉嫌傳銷」。
你看,不了解傳銷,不僅找工作會被騙,創業都會踩紅線。很多人被騙,不是利欲熏心,而是不懂數學常識。
下面這句話跟我默念三遍:
新型網路傳銷沒有實體項目支撐,用高收益、低門檻、快回報為誘餌,靠不斷發展新的投資者來實現虛高利潤。
Snapchat年輕用戶增長將首次超過 Facebook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eMarketer 發布研究報告稱,Facebook 今年在美國青少年和年輕成年群體中的用戶增長可能放緩,而這恰恰是營銷人員最覬覦的兩類人群。
Snapchat 在 12 至 17 歲和 18 至 24 歲美國用戶群中的增長將首次超過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新浪科技)
|點評| 上面的數據是指Snapchat增長率超過Facebook 和 Instagram,目前美國市場佔有率排名第1的還是Instagram(這也是Facebook的子公司)。
很多人還不了解Snapchat這個軟體是幹啥的。
Snapchat是由斯坦福大學兩位學生開發的一款「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
你可能會想:蛇精病啊,是怎麼想出這麼個軟體出來的?
這兩哥們認為人類已經進入了「過度分享」的階段。尤其對於那些一出生就面臨著信息可分享於網路的青年人,擁有手機後的他們更加可以隨時捕捉可分享的內容。這些內容並不都是美好的,它們可能只是一些鬼臉或者也並無意義的照片。但他們面臨的問題是,已有的社交網路並不適於去永久記錄這些內容。
正是處於這個對市場的深入理解,Snapchat該應用最主要的功能便是所有照片都有一個1到10秒的生命期,用戶拍了照片發送給好友後,這些照片會根據用戶所預先設定的時間按時自動銷毀。
你可以理解為,在微信上加入了「閱後即焚」的功能,也就是你發了朋友圈,過了一定時間就被刪除了
中國奢侈品消費出現拐點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發布了《2017年新零售時代奢侈品消費趨勢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已出現拐點,6000多億境外消費正在大規模迴流到以天貓為代表的線上消費平台。
中國的奢侈品線上銷售市場份額逐年遞增,預計在2021年將達到13%。與此同時,區別於大眾消費特徵的線上奢侈品消費趨勢逐漸顯現。
(中國新聞網)
|點評| 2016年,在中國關稅的下降、對進口奢侈品管制的放鬆、品牌全球統一定價策略及匯率等因素之下,奢侈品出境購熱度開始下降,國內購逐漸興起。
奢侈品牌開始放緩實體店擴張版圖,逐漸關閉部分中國門店,同時,開始意識到網路營銷的重要性。在2014-2016年間,開通網路售賣渠道的奢侈品品牌數不斷增加。各大奢侈品牌也「順勢而為」,紛紛開設專屬天貓旗艦店,天貓漸成奢侈品消費第一平台。
我身邊也有做代購的朋友,這些朋友一直很重視線下的購買力,卻忽視了線上的購買趨勢,所以我經常給她們的建議是:要善於利用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線上線下一起做,才是未來的出路。
如何打造「病毒」內容
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目前估值約為17億美元。
創始人喬納·佩雷蒂 在一檔訪談節目《成功!我如何做到的!》上,分享了他對「病毒」內容的理解及打造這類內容的技巧。
在創立新媒體公司BuzzFeed時,Facebook等社交網路正在興起,人們都願意在社交媒體上花費更多時間。
BuzzFeed當時的首要目標就是研究為什麼人們樂意分享一些話題?他們可以從中獲取什麼價值?
所以,工作重點也開始放到如何增加分享而不是導入流量。
他們開始用人類心理學思考問題,發現:分享的內容不能只是單純的資訊,還必須能幫助人與人之間建立連接,讓有共同興趣的人變得更加緊密。
於是BuzzFeed 針對不同人群,比如移民、年輕父母、大學生等,分別打造獨特的內容,利用每個人的身份認同,讓內容在不同的人群中傳播。
(得到)
|點評| 這家公司的內容主要是靠演算法,對網路主要媒體進行鏈接數量,以及趨勢進行分析,然後再對提取的熱點內容進行一定的人工篩選,從而達到高質量的內容。
現在無碼科技的CEO馮大輝也用數據分析做了一個類似的新聞聚合網站叫Readhub,只不過Readhub只關注互聯網行業的新聞。
馮大輝做這塊產品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呢?
他說:
朋友圈以及今日頭條這樣的資訊類工具,不可避免會帶來過度擬合的問題,最後讓我們誤以為每天看到的信息就是全部,卻錯過一些相對更重要的信息。
科技媒體里又充斥著太多的信息噪音,太多的標題黨、軟文以及公關文章。粗略統計了一下,TMT(科技、媒體和通信)領域裡,超過 90% 是這類內容。行業里,每天值得關注的事情,可能並不超過 5 件,其他的信息都是可讀可不讀的。我想通過技術和產品的手段,把每天獲取資訊這個事情做得優雅一點。
這些產品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發,你可以觀察下生活中那些垂直領域的用戶需求,然後利用數據分析的技術手段收集這個領域相關的內容,然後做一個滿足這個領域用戶的產品出來,也是一個不錯的建立「被動收入」的方向。
相關閱讀:
破除沒有用戶的魔咒
如何增加你的被動收入
未來工作會變成什麼樣
《未來的工作》一書作者之一 瑞文·傑蘇薩森 說,
1.人工智慧取代的是任務,而不是工作,所以拆解和重構工作才是關鍵。
人們需要考慮的並不是80%的工作會消失,因為有可能是30%的任務會被替換,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增加多於30%的人力任務。
如果我是一個銷售員,我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陪我的顧客,更好地理解他們,從而讓關係更密切,讓有成效的工作價值變高,因為低價值的事情已被人工智慧取代了。
2.未來工作會從只有一個選擇,變成有很多個選擇
現在有些工作就已經開始被分割,不同的任務可以交給不同類型的工作者完成。
如今大量公司正爭奪市場上的數字化人才就是最佳例子。
沒有足夠多的人才為所有公司服務,更好的方法就是讓人才在市場上流動。一個人為滴滴或阿里巴巴工作時,也能同時在其他六七家公司里工作。
3.如果要想在快速變換的時代生存,就要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來訓練專業技能
比如你是一名java程序員,發現需求正在減少之後,要能做到短時間裡轉為一名安卓程序員,或者其他的程序員。這也是一些在線免費技術視頻平台出現的原因。
過去我們是先學習完,然後做到退休,而接下來會是『學-做-學-做……直到退休。
(界面新聞)
|點評| 不管時代如何變,專業技能是任何時代的生存之道。然而現在很多人太重視碎片化學習,講究多維度競爭,卻忘記了自己的專業技能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你天天努力的碎片化學習,為什麼還在每天擠地鐵?
這,就是八月最好電影
8月25號,對於中國影迷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
從今天起,「保護月」宣告結束。
《敦刻爾克》《賽車總動員3》《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銀魂真人版》《蜘蛛俠:英雄歸來》……一大波引進片早已排在牆外,摩拳擦掌。
打頭陣的是電影《極盜車神》。
這是一部會讓你不自覺動起來的電影。
某種程度,它顛覆了音樂與電影的從屬關係,別人是為給電影(畫面)配音樂,而《極盜車神》,是給音樂配畫面。
(Sir電影)
|點評| 這部電影目前在豆瓣評分是7.4分,導演是英倫鬼才導演 賴特。他之前導演的電影《殭屍肖恩》是殭屍混搭喜劇,《熱血警探》以喜劇致敬警匪,《世界盡頭》科幻雜交喪病。
到了《極盜車神》,賴特終於把音樂引入動作片。
三年前,這位天才導演因《蟻人》創作理念不和,跟漫威分道揚鑣。
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英國導演、一個致力於安全IP開發的好萊塢廠牌,不用想,也知道問題出在哪。
然而,天才是壓制不住的,尤其是一個有個性的天才。
今天看來,我們反而得感謝這次分手。它讓賴特保持住他最珍貴的「玩性」。
猴子社群本周故事
數據分析社群一位會員私信和我說了他的最近狀況:
|點評| 很多人為了快速「致富」,會丟棄難的事情,而選擇了容易做的事情,這就是我之前說過的人性的弱點:「人類的快感」。
破解這個人性弱點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你只需記住一點:
物以稀為貴
所以,越是難學的知識,價值越大。因為越難學,學會的人越少,你的薪水也越高。
以後再看到「快速入門」,「XX天讀100本書」之類的標題黨,就別去學了。沒有任何專業技能可以讓你快速致富,不然這個世界也不會出現那麼多「普通人」了。
腳踏實地的去持續實踐,才是成為一個精英的「致富」路徑。
推薦閱讀:
※揭開R語言中環境空間的神秘面紗
※數據學習之路—每周好文分享(第二期)
※【數據處理】dplyr包(下)
※防止爬蟲採集數據的框架或者策略有哪些?
※Kaggle案例:2016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