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針對兒童的「性霸凌」:沒有形狀的暴力,看不見的傷口正在流血

「暴力並不是看得到的傷害而已,看不到的反而更嚴重。暴力發生在每一個學校的角落,是時候去終結它了。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坐標北美,加拿大溫哥華的兒童教師,堅持每周更新,與讀者分享北美幼教專業知識和工作中的趣事。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愛麗絲與奇妙豆」。點擊文章最上方的藍色字即可關注。文章配圖全部來自網路,侵刪。文章中的鏈接都可以直接點擊閱讀~

在前兩期的文章「男孩玩手槍,女孩愛芭比?」中,我們提到了性別刻板印象對於弱勢兒童的迫害。今天我們要給大家科普的,是一個平時極少被提到的名詞:「性霸凌(Sexual Bullying)」。

在我們具體解釋「性霸凌」的定義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些來自英國的觸目驚心的現實案例:

每年都大約有六萬名學齡兒童因為自己的性取向而遭受來自「恐同(Homophobia)」的同伴的暴力。在一個案例中,一位性取向不明但氣質陰柔的男生在化學課上被其他學生惡意燒傷。另一個案例中,一名公開了自己同性戀身份的女生在校園差點遭到男學生的強暴。

根據英國的兒童援助專線的官方數據,每年在英國至少有16名兒童因遭受校園霸凌而自殺。

一名叫凱瑟琳的16歲女孩就是其中之一。在車庫上吊自殺前,她留下了一本日記,詳細描述了她被同伴們欺凌的全過程。她並沒有做錯什麼,只不過因為她的外貌不討喜,就被同學們惡意的孤立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她的母親曾經找學校尋求協助,得到的答覆是,學校認為「並沒有任何肢體暴力發生」,因此沒有及時的作出處理。

凱瑟琳她並沒有被打,可是精神上的壓力已經令她不勝負荷。她選擇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凱瑟琳悲痛的母親通過媒體呼籲:

「暴力並不是看得到的傷害而已,看不到的反而更嚴重。暴力發生在每一個學校的角落,是時候去終結它了。

英國對兒童遭受暴力情況的進行了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超過半數的兒童都有至少一次的被霸凌的體驗。

而這個比例,在其他國家有可能更高

不要以為「性霸凌」離我們很遠,事實上它就潛伏在我們中間,在人心最陰暗的地方伺機而動。

加拿大也有一名少女死於這樣無形的暴力之中。她的名字叫做阿曼達。

在某次上網的時候,阿曼達不慎被拍下裸照,對方以此進行勒索,被阿曼達拒絕。後來她的照片就流傳了出去,她因此遭到同校學生的嘲諷和霸凌。

阿曼達嘗試過轉學數次,卻仍不斷有人將她的裸照散發到新的學校,還有同學發消息給她勸她自殺。

阿曼達渴望卻無力擺脫這種無處不在的性暴力。在一次轉校後,她的生活似乎步入了正軌,還交了一個男友。可是,有一天那男友所謂的「正牌女友」出現了,找了一撥人將阿曼達痛毆了一頓。整個過程中,阿曼達的男友都在場,卻並沒有出手干預。

在這件事發生之後,心靈已經極度脆弱的阿曼達喝下漂白劑,自殺未遂。她的同學傳簡訊給她:

「你該換個牌子,多試幾次!」

2012年,阿曼達留下一段講述自己被欺凌過程的視頻後,終於在自己家的卧室里自殺。

在這起悲劇當中,拍攝和傳播她裸照的那個人是罪魁禍首,而其他冷漠圍觀的學生都是幫凶。那位少女曾用儘力氣掙扎著,想從懸崖邊爬起來,而她周遭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

她身邊的那些人,的確令人齒冷,他們身上暴露出的是人性中赤裸裸的惡。

終於有一天,阿曼達放棄了反抗,一心求死。

這世界的黑暗,終於又贏了一次。

那麼,「性霸凌」是如何界定的?歸納起來,它主要有以下的一些特徵:

1. 用一些字眼來羞辱某人的性取向,例如「死變態基佬」;

2. 用具有性意味的字眼來侮辱某人的人格,例如最常見的「蕩婦羞辱」;

3. 使用威脅性的字眼來造成對方的恐懼,例如威脅要強暴或殺死某人;

4. 私下散布關於某人的性傾向和私生活的謠言,包括匿名的侮辱性塗鴉等;

5. 故意實施讓某人感到不舒服的觸碰,例如推撞某人的私密部位等。

從孩子們進入青春期開始,針對他們(尤其是女生)的「性霸凌」現象顯著升高。青少年喜歡嘲諷甚至辱罵那些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同伴,例如平胸或胸部較大的女生、個性敏感溫柔的男生、性別特徵不明顯的同伴,等等。

許多侮辱性辭彙,例如「娘炮」和「三八」都是在那樣的語境下被發明出來的。

有學者認為,「性霸凌」是一個異性戀霸權的男權社會中約定俗成的東西。男孩們通過完成對「異類」的壓迫,得以確認自己的男性氣概和男性性別認同。

然而,無論是他們自以為是的男性氣概也好,約定俗成的「異性戀霸權」社會也好,其本質都是沒有形狀卻無處不在的暴力

兒童從小就生活在充斥著類似看不見的暴力的空氣中,逐漸學會了所有的「性霸凌」這一套,然後再以此為武器去重創他們眼中的「異類」。看不見的傷口,正汩汩的流著鮮血。

兒童的集體生活中,「與眾不同」本事就是原罪,而所有不被同類所接受的對象都是受害者。

有學者專門就校園霸凌的行為進行了研究。Smith認為,容易遭受霸凌的少年兒童通常有一些共同點:

1. 在學校中沒有親密的朋友(意味著他們沒有人撐腰);

2. 個性內向而害羞(意味著欺凌他們幾乎不會引發任何的反擊);

3. 來自過度被保護的家庭(意味著他們從小習慣被人保護,失去保護人後完全不知該如何保護自己);

4. 少數族裔背景(例如新移民,佔據較少的社會資源,屬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5. 行為上和同齡人有明顯區別,例如有口吃或者多動症(意味著他們給了霸凌者一個所謂的「教訓他們的理由」);

6. 有特殊需求的學生,例如行動不便或者情緒不穩定(意味著他們在同齡人中屬於較弱勢的一方,一旦發生衝突容易落在下風)。

面對這樣的校園暴力和「性霸凌」,我們的孩子應該怎樣應對?

下一篇文章會具體講到實際操作,也會分享成功的現實案例。

是時候,全力反擊了。

敬請期待!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愛麗絲與奇妙豆。

參考文獻

李淑菁(2007)性別化學校的形塑過程:一個案例研研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3期,P. 121-152

Duncan, N. (1999). Sexual Bully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oster, M. (1997). Race, gender, and ethnicity: How they structur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fession and School Reform Efforts. In B. Bank & P. Hall (Eds.) Gender, Equity and Schooling: Policy and Practice (pp.159-186).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Herbert, C. (1992). Sexual Harassment in Schools: A Guide for Teacher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arkin, J. (1997). Sexual Harassment: High School Girls Speak Out. Toronto: Second Story Press.


推薦閱讀:

兒童需要護膚嗎?有哪些護膚品值得給兒童使用?
這個娃娃穿出了一部60年代時尚編年史
如何看待摩爾莊園停更?
各種興趣班如果能給孩子帶來這個好處就沒白上

TAG:儿童 | 性暴力 | 霸凌Bul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