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的匾額與對聯淺議(一)
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作為中國古代極其崇尚的一個審美準則,「含蓄為上」一直是傳統文學藝術的重要特徵。這種「含蓄」並非「不得而知」,而是無需言明。類似於佛經「拈花一笑」這種無需言明的心意相通經常以「暗喻」的手法運用在藝術創作中,不僅是文章詩詞,即便一幅對聯或者一塊牌匾,都講究「有出處、有典故」,在蘊含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同時,還根據場所、用處以及創作者的情感追求,以極為含蓄的方式暗示出著不同的象徵意義,使得藝術作品表現出極強的趣味性。
在《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這部電視劇中,除了動人心魄引人入勝的劇情,演員精湛的表演和精美絕倫的服飾道具之外,劇中的匾額和對聯也對劇情推進和人物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不容忽視。
劇中的對聯和匾額可以簡單分為三類:一、褒義的對聯及匾額;二、對人物行為進行暗諷的對聯及匾額;三、沒有明確褒貶暗喻的對聯及匾額。分類時多契合電視劇中場景,場景中人物的表現及情節發展,來推測場景中對聯及匾額所表達的暗喻作用。
褒義的對聯及匾額主要出現在胡宗憲所在的浙江總督府、裕王府、高翰文府、海瑞所在的淳安縣衙、譚綸所在的南直隸衙門等。通過對聯內容的分析,此處出現的對聯及匾額,均是對以上場景中主人性格、言行的褒揚。如海瑞所在的淳安縣衙,對聯:「官清民靜,清濁分明」、「執法如山,愛民若子」,匾額:「德政民安」。說的就是海瑞剛正不阿,廉政愛民,所以「官清民靜,清濁分明」、「德政民安」。還有對胡宗憲性格沉穩、能夠顧全大局的讚揚:「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忠義蓋世」、「海不揚波」等對聯及匾額。
對人物行為進行暗諷的對聯及匾額出現在嚴府及巡撫衙門。主要是對鄭泌昌、何茂才及嚴世藩行為的批判。浙江巡撫的對聯及匾額:「政通人和民心順,風正氣清民康樂」、「尊道貴德」等,看似是褒義的,但是結合鄭泌昌、何茂才的行為,及在浙江巡撫中發生的情景,不難看出,這是對「鄭、何」行為的一種諷刺意義。
而嚴府的這幅對聯寫到:「欺人如欺天,負民即負國」,是在嚴世藩為高翰文踐行的場景中出現的,非常具有典型諷刺意味的畫面就是高翰文跪謝嚴世藩時候,出現畫面構圖,左側為「負國」,右側為「欺天」,說的就是嚴世藩的行為,欺天負國,誤國誤民。
在對本劇的對聯進行梳理時,可以看到劇中的對聯均流露出很濃厚的文化韻味。劇中出現的對聯全部都符合傳統對聯的特徵。劇中對聯出處大部分都有考究。流傳下來的佳對有「知事忍事不多事,靜心養心不欺心」,「象天制圓輪旋日月,行地致遠路越河山」等等。這些對聯大約由如下來源:
一、來自於詩句。如在北京高翰文住處出現的對聯「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這句詩出自唐·宋之問命題五律詩《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裕王府的對聯「明月超然懷遠鑒,緒風和處覺春生」則出自唐《王居士磚塔銘字》表現了裕王的恬淡平和。
二、來自於歷史建築。例如在裕王府、司禮監和嚴府都出現的對聯「夢入神機橘中秘,適情雅調梅花譜」,是九龍寨城公園橘中秘亭中的對聯。而在浙江總督府、司禮監和江南織造局出現的對聯「欲求養性延年物,須向兼收並蓄家」,是明朝名臣楊椒山專門為北京老字號「鶴年堂」題寫的楹聯。來自裕王府和內閣的這副「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則來自於龍虎山天師府,暗合劇中崇尚道教的精神。
三、來源於史實。第三十一集的北鎮撫司衙門的對聯是「一柱擎天頭勢重;十年踏地腳跟牢」。這個故事南宋時期有個官員余某,任四川安撫制置使,上任時在行署大門自題的對聯,表明他肩負重任,腳踏實地,以十年為期,治理全蜀的決心和意志。
四、來自歷史典故。在第三十七集中,嘉靖帝與群臣提到了一個對聯:「三光日月星,四德亨利元」,曾經出現在《楊公筆錄》中,後又曾出現在南宋的《桯史》中。其中「三光」古時指「日」「月」「星」。在《莊子?說劍》、唐代詩人元稹在《有酒》、《四庫全書》太平部的《法海遺珠》、《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中都曾出現過對「三光」相關的詩句。可見「三光日月星」一聯並非憑空捏造,而是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南宋的《桯史》中說的是「東坡屬對」的故事。第一對,蘇軾對的是:「四詩風雅頌」, 第二對說的才是:「四德元亨利」。四詩風雅頌」的典故來源於《詩經》。「四德亨利元」,這一對是因為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與「貞」同音,屬於「聖諱」,故蘇軾說「此固仁祖之廟諱」,而刪去一德。「三光日月星,四德亨利元」,此對被流傳為「絕對」。嘉靖皇帝最後用了「貞者,吉也。」的評語,揭開了此次要求趙貞吉入閣的秘密。
推薦閱讀:
※好書一起讀(225):大明王朝1566
※從張黎談歷史正劇的格局:《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里李妃和張居正有什麼嗎?
※大明王朝1566里楊金水為什麼要裝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