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那復國計劃:日本的上古時代第六章

從地理上看,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的連接通道有三:一是從北九州經由對馬島抵達朝鮮半島,二是從北海道抵達庫頁島,或從千島群島抵達堪察加半島,但那個方向氣候嚴寒、人跡罕至,而且北海道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日本國土,再次就要從南九州經由琉球群島抵達台灣了。三條通道之中無疑朝鮮半島是最為方便、安全的,而且也最符合古代文明的實際需要。

古代日本人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與朝鮮半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現代日本人的祖先彌生人很可能就是從朝鮮半島移民到日本列島的。中國漢武帝的時候曾征服朝鮮半島的一部分,自此以後古代倭人與漢朝建立了外交關係,但自東漢中期起,朝鮮半島和遼東一帶的本地政權抬頭,漢朝失去了對該區域的實際控制,與倭國的聯繫也一度中斷,一直到遼東公孫康建立帶方郡,後曹魏政權攻滅公孫淵,以「親魏倭王」卑彌呼為首的倭人才再一次出現在中國史書之中。

日本人在編撰《日本書紀》的時候,一方面拉長了天皇的統治期,人為地延長了本國的歷史,另一方面又剛好把神功皇后統治的年代安排在卑彌呼的同時代,讓人得出「卑彌呼就是神功皇后」這樣的錯誤結論。而在一百多年後的南北朝時代,倭王讃、珍、濟、興、武相繼朝貢,是為「倭五王」。實際上神功皇后的年代應該稍前於倭五王,具體的細節筆者已經在之前幾章論述過了。

按照《日本書紀》的記載,神功皇后征討三韓,實際上並沒有交戰,新羅王就投降了,而百濟和高句麗王也答應向日本稱臣納貢。這件事的實情很可能是日本的其中一股勢力響應百濟王的邀請入侵了新羅,之後與新羅簽訂了某些停戰條款,回到日本列島後以此作為豎立權威的基礎,壓倒了其他倭國政權,並最終建立了河內王朝。

百濟位於朝鮮半島的西南部,在公元475年以前一直建都於漢城(即首爾),另外平壤也曾經是百濟的領土。在朝鮮半島的東南部是伽羅地區,伽羅實際上並非一國,而是多個小國組成的聯盟。朝鮮半島東邊的新羅後來統一了整個朝鮮,但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史書很少提到新羅,在為數不多的記載中幾乎都說新羅是百濟的屬國,事實上新羅很可能跟伽羅諸國一樣,本來只是一個從屬於百濟的小政權,只是後來漸漸壯大,以至於成為了百濟的心腹大患。高句麗則是北方通古斯系民族建立的大國。

當時的倭國應該是百濟的同盟國,甚至百濟主動向倭國稱臣,以換取倭國的軍事援助,從而實現對新羅甚至高句麗的牽制。新羅可能出於實際情況的考慮與倭國存在一種亦敵亦友的關係,至於高句麗,那是應該是不怎麼看得起倭國的。南朝史書的記載顯示,倭五王向南朝申請的官爵中一直存在「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伽羅」等國的都督官銜,而南朝甚至批准了他們的申請(倭王武得到的都督銜中沒有「百濟」字樣,倭王濟的有「百濟」字樣,理論上百濟在南朝的地位比倭國高,不知道倭王濟的頭銜是否寫錯了),一定程度上能夠佐證日本對這些地區的宗主國地位。

倭五王中的第三位——倭王濟一般認為即是允恭天皇。至於其原因,一部分學者認為是其和風謚號——雄朝間津稚子宿禰天皇中的「津」字與「濟」字字義讀音都比較相近,然而這種說法不太靠譜,另一種說法是倭王濟有渡過大海進出朝鮮半島的野心,因而稱為「濟」。《日本書紀》並沒有記載允恭天皇跟朝鮮有過什麼直接的聯繫,除了在即位之初找過新羅醫生來治病,但倭王濟確實向宋朝申請過「使持節、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的官爵,而且還得到了批准。

到了允恭天皇的兒子雄略天皇的時代,倭國在朝鮮半島的活動一下子變得非常頻密。跟父親一樣,雄略天皇——倭王武也是獲得了「使持節、都督倭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王」的官爵,而在此之上,他統治之下的倭國更是直接在朝鮮半島擁有領土,並向其他半島政權出兵。

在雄略天皇七年(可能是463年),有一個名叫吉備上道臣田狹的人與其他官人聊天的時候,提到自己的妻子既美貌又賢惠,這段對話被雄略天皇聽見,恰好他與曹操一樣有人妻情結,於是便派田狹去當「任那國司」,然後臨幸了他的妻子。

《日本書紀》在雄略天皇的年代第一次提到了「任那日本府」這個名字,根據上下文,日本府應該是當時倭國在朝鮮半島南部設立的一個類似殖民地政府的機構。日本學者和韓國學者在任那問題上曾經出現過極大的分歧,其中日本學者曾經認為任那和伽羅是兩個不同的地區,而任那則是由當時的日本人統治,而韓國學者則認為任那根本不存在,完全是日本史書的杜撰。近年的考古發現卻證明古代日本人確實有在朝鮮半島南部活躍的痕迹,實際上任那和伽羅很可能指的是同一個地方,其中倭國直接控制或者臣服於倭國的區域就是任那,而伽羅既是朝鮮半島南部不屬於百濟和新羅的一帶的統稱,也是其中一些小政權的名字。根據「騎馬民族征服王朝說」,倭國與任那可能從很久就有著某種關聯,甚至不是存在於日本列島的倭國政權「殖民」了任那,而是反之,即後來的倭國政權正正起源於任那,有點類似中世紀早期英格蘭與諾曼底的關係,其中崇神天皇的和風謚號「御間城入彥五十瓊殖天皇」的「御間城」就是「任那」的意思。

田狹在任那到任以後得知自己後院著火,他並沒有選擇原諒,而是密謀要與新羅結盟,成為任那之主甚至反攻日本。此事又被朝廷發覺,於是派人討伐田狹。但是派去討伐的主將居然就是田狹的弟弟,名叫弟君,他率兵到達百濟後便沒有繼續行軍,田狹向他送信,勸他擁兵自立,但弟君的妻子得知陰謀後將弟君殺死。這場動亂史稱「吉備氏之亂」,雖然田狹的計策失敗,但他也沒有收到什麼懲罰。筆者在上一章曾提到,在雄略天皇死去,清寧天皇即位之前,曾經爆發一場小型動亂,主謀是清寧天皇的弟弟星川皇子,這個星川皇子就是田狹妻子所生,在他發動政變以後,吉備上道臣曾率領海軍來援助他,但由於政變失敗,最終不了了之。

吉備氏是盤踞在山陽地區、瀨戶內海沿岸的有力豪族,他們不禁在日本列島擁有很大勢力,在伽羅地區也建立了一定的根基。當時的伽羅地區北部有吉備氏的地盤,南部則是紀氏佔優,後來權傾一時的蘇我氏實際上也一度活躍於朝鮮半島。

雄略天皇八年,可能是因為與倭國關係較差,當時的新羅邀請高句麗幫助自己抵禦倭國的入侵,因此高句麗派了100名精兵駐紮在新羅。但高句麗人有吞併新羅的野心,其中有人不小心說漏了嘴,新羅人當機立斷把100名高句麗精兵盡數誅殺,於是引致了高句麗的報復性入侵。新羅迫不得已只得求助於任那日本府,日本府的數名將軍膳臣斑鳩、吉備臣小梨、難波吉士赤木起兵幫助新羅擊退了高句麗軍隊,並責備了新羅投靠高句麗的行為。

任那日本府的行為可能並不代表大和朝廷的態度。僅僅一年以後,雄略天皇派遣紀小弓宿禰、蘇我韓子宿禰、大伴談連、小鹿火宿禰攻打新羅。但是大伴談戰死,紀小弓也病死了,紀小弓的兒子大磐宿禰搶奪了小鹿火的兵權,後者挑撥紀大磐與蘇我韓子的關係,蘇我韓子要用弓箭射死紀大磐,不料反而被對方射死。於是這次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

這次失敗的軍事行動按照《日本書紀》的紀年的話發生在465年,而《三國史記》中記載了462年倭人攻陷新羅的活開城,次年被慈悲麻立干擊潰,兩者之間有2-3年的誤差。在這次出師失利以後,雄略天皇就沒有再往朝鮮半島派兵了。

475年,高句麗長壽王攻陷百濟都城漢城,近蓋鹵王被殺。當時近蓋鹵王之子文周王被派往新羅請求援兵,回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只得遷都南方的熊津,按照《日本書紀》的記載,熊津正是雄略天皇賜予文周王的,以此來保證瀕臨亡國的百濟得以延續。熊津用萬葉假名標註為「久麻那利」,而百濟語則稱「固麻那羅」,且不論雄略天皇賜地一事是否屬實,至少從地名看來似乎確實跟倭人文化存在某種關係。

百濟文周王遷都熊津以後沒多久就被謀殺,其子三斤王不久也遭到同樣的命運。繼位的東城王是近蓋鹵王的弟弟昆支之子,《日本書紀》說當時東城王正在日本,是雄略天皇派人送他回國的。

但是東城王的繼位並沒有進一步加強倭國與百濟的關係,這是因為雄略天皇死後日本陷入了一段比較混亂的時期,自然也無暇顧及朝鮮半島的事務了。這種狀況延續到6世紀初登上歷史舞台的繼體天皇時代。按照一些學者的推斷,大伴金村大連選擇擁立繼體天皇正是看重他是日本海一帶的重要豪族,在重新開展對朝鮮半島的外交活動一事上擁有較大優勢。而後來他當上天皇后一直在河內、山城國建都,而沒有進入大和國,也可能正是為了處理外交事務。

在雄略天皇去世(可能在479年)之後,到繼體天皇即位(507)年之前,倭國一直沒能向百濟伸出援手,因而百濟東城王也並不重視對倭國的外交,轉而與此前並不友好的新羅結盟,史稱濟羅同盟。高句麗在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佔據著絕對優勢,對兩國造成了實質上的威脅,反之濟羅同盟也收到了實質上的成果,兩國在軍事上緊密合作,屢次擊退了高句麗的入侵。晚年的東城王變得昏庸無道,最終被手下刺殺身亡。

繼承東城王的是武寧王。關於武寧王的出身,《三國史記》說他是東城王的兒子,而《日本書紀》則記載他是近蓋鹵王之子,近蓋鹵王在派遣弟弟昆支出使日本之際把已經懷孕的王妃賜予昆支,這為王妃在筑紫國分娩,生下來的孩子就是武寧王,按照這種說法,武寧王應該是東城王的從兄弟(但是《三國史記》說昆支不是近蓋鹵王的弟弟而是兒子)。還有第三種說法來自《日本書紀》所引《百濟新撰》,說他是昆支的兒子,即與東城王是兄弟關係。

武寧王即位是在502年,按照學者對隅田八幡宮的人物畫像鏡的解讀,這面銅鏡是武寧王在503年送給當時還沒即位的繼體天皇的(但是繼體天皇可能已經自稱大王),說明他在繼位之初就在尋求與倭國的政權建立關係。

《日本書紀》在繼體天皇一節中記載了一些在朝鮮活躍的倭人的名字,如「吉備韓子那多利斯布利」、「紀臣奈率彌麻沙」、「物部莫奇委沙奇」等,這些人姓是日本人的姓,名字卻怎麼看都不像是日本人,他們可能已經在朝鮮居住了數代,特別是在雄略天皇與繼體天皇之間的30年間失去了與日本本土的緊密聯繫,因而已經習慣用當地的語言取名。那時候還有很多日本人名叫「韓子」,也就是倭人與朝鮮人通婚所生的標誌。

武寧王向繼體天皇顯示出的友好態度後來得到了的豐厚的回報,繼體天皇上台後採取了對百濟十分有利的外交政策。首先是在509年,繼體天皇派人到任那,請點出逃難到任那的百濟民眾,然後統一歸還百濟,之後又在512年,在百濟的請求下割讓了「任那國上哆唎、下哆唎、娑陀、牟婁四縣」。

割讓四縣一事是武寧王通過「哆唎國守」穗積臣押山向倭國提出請求的,穗積臣押山又得到了大連大伴金村的支持。大伴金村當時身處大和政權的核心,又是擁立繼體天皇的功臣,在他的支持下請求得到了繼體天皇的批准。另外一位大連物部麁鹿火被派往百濟安排領土割讓的手續,但他在啟程之際被妻子勸阻,理由是割讓領土是前所未有之事,恐怕日後難以負起歷史責任。確實在多年以後大伴金村被指控收受了百濟的賄賂,雖然因為功高沒有被殺,但從此大伴氏逐漸走上了衰敗的道路。

繼體天皇偏向百濟的外交政策最終帶來了不少問題。513年百濟和伴跛國相繼向倭國彙報,說對方搶佔了自己的己汶地區,繼體天皇把己汶判給了百濟,此舉自然引起伴跛的不滿,他們大修武備,到了第二年百濟使者回國,倭國方面派物部護送,途中遭到伴跛的劫掠。

學者認為伴跛國應該位於高靈地區,是該地區伽羅聯盟的盟主。伽羅國曾經在479年出使齊朝,並獲封「輔國將軍、加羅王」,很可能這個「加羅國」的主體就是伴跛。而這一時期的伴跛正處於上升期,不僅與百濟交戰,與新羅的關係也相當差。

在此後的十年間新羅似乎在朝鮮半島南部積極擴張,可能與伽羅諸國頻繁交戰。到了527年,繼體天皇派遣近江毛野臣率兵六萬前往任那,負責復建被新羅攻滅的南加羅和?己吞兩個國家(後來又加上了卓淳)。近江毛野據說出自波多氏一族,是武內宿禰的後人,但在武內宿禰諸氏中波多氏(羽田)名氣最小,不排除是偽造的譜系。近江毛野更可能是近江國一帶的豪族,而且是繼體天皇的親信(繼體天皇正是出生於近江國)。他的手下還有一個「傔人河內馬飼首荒籠」,荒籠正是在大伴金村迎立繼體天皇、繼體天皇猶豫不決之際負責在兩方之間溝通的人,如此重要的人物在近江毛野手下辦事,可見其地位之不一般。

然而近江毛野卻並沒有履行好任務。他在前往朝鮮半島的途中就遇到了阻礙。得知毛野動向的新羅暗中與「筑紫國造磐井」密謀,磐井公開反叛,阻斷了毛野的進軍,繼體天皇不得不派大連物部麁鹿火平叛。《日本書紀》描述了磐井之亂的激烈戰鬥,把物部氏一族渲染成戰鬥英雄,但問題在於手執大軍的近江毛野為何對磐井一族束手無策?這除了能說明磐井勢力之強外,或許也反映出毛野能力之低下。

在上一章提到的江田船山古墳位於熊本縣玉名郡,是該區規格最大的古墳,而在它以後那一帶再也沒有修建其他古墳,不少學者推測它的主人可能就是磐井一族。

到了529年,近江毛野終於到達了任那。百濟武寧王早在523年已經去世,繼位的是他的兒子聖明王(又作聖王)。剛好在同一年,聖明王再次通過哆唎國守穗積臣押山向倭國請求伽羅國的出海港口多沙津,以方便他向倭國進貢。這一請求得到了繼體天皇批准,自然也是導致了伽羅國的不滿,伽羅王因此轉而結交新羅,娶了新羅王的女兒。

伴隨新羅公主嫁到伽羅國的還有一百名侍女,這些侍女卻不侍奉公主,而是分布在伽羅各地,而且穿的是新羅服飾。伽羅國王認為新羅是有意要改變伽羅的風俗,於是將她們遣送回國,新羅王因此大怒,派兵要求接回公主,伽羅王拒絕交出公主,於是新羅使者在回國的路上攻陷了八座伽羅的城池。

也是在同一年,任那通過大伴金村向繼體天皇報告,指控新羅掠奪了任那的土地。繼體天皇責令近江毛野處理此事,毛野居然要求新羅和百濟兩國的國王前往任那商議,兩國國王拒絕了毛野的要求,只派遣了使者。毛野堅持要國王親自前來,最終兩國使者不歡而散,新羅使者在回國途中還掠奪了任那的村莊。

毛野不僅沒有處理好與百濟和新羅的關係,而且他在任那的統治也非常失敗。到了第二年,任那人向倭國朝廷上表,稱「毛野臣為人,傲狠不閑治體,竟無和解,擾亂加羅,有倜儻任意而思不防患」。繼體天皇不得已只能把毛野召回,但毛野不聽詔命,竟然演變到百濟和新羅兩國聯合出兵任那,毛野嬰城自固的地步。最終兩國沒能攻下毛野的城池,只能在任那築城之後退卻。這時候毛野的健康惡化,終於踏上了回國之路,去到對馬的時候就已經病死了。

在毛野死後僅僅一年的531年,繼體天皇也去世了。

繼體天皇的生卒年存在記載上的矛盾。《古事記》說他生於485年,卒於527年,那他去世的時候也只有42歲,而《日本書紀》則說他大約生於450年,卒於531年,享年81歲,似乎《日本書紀》的記載更加合理一點。然而《日本書紀》中又有小字說明:

或本雲,天皇二十八年歲次甲寅崩。而此雲二十五年歲次辛亥崩者,取《百濟本記》為文。其文雲,大歲辛亥三月,時進至於安羅,營乞德城。是月,高麗弒其王安。又聞,日本天皇及太子皇子俱崩。由此而言辛亥之歲,當二十五年矣。後勘校者知之也。

小字部分提出了第三種死亡年代的說法,即534年。但這也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它說明了531年說的根據,即一本叫做《百濟本記》的書,《百濟本記》和《百濟本紀》是兩本不同的書,這本《百濟本記》現在已經散佚,裡面提到了一條重要信息,即「日本天皇及太子皇子俱崩」。究竟這裡的「太子」、「皇子」說的是誰呢?

從《日本書紀》的記載看來,繼體天皇有不少皇子,但是能符合「太子」的應該只有一位,那就是勾大兄皇子,而另外那位「皇子」似乎最符合的就是勾大兄皇子的同母弟檜隈高田皇子。二人的母親都是尾張連草香的女兒目子媛,而且都是繼體天皇在當上大王之前所生的兒子。在《日本書紀》中,他們非但沒有與繼體天皇一同死去,還都相繼當上了天皇。勾大兄皇子即安閑天皇,和風謚號是「廣國押武金日天皇」,在位4年,檜隈高田皇子即宣化天皇,和風謚號是「武小廣國押盾天皇」,在位也是4年。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倒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是又有《上宮聖德法王帝說》和《元興寺伽藍緣起》兩則史料都說欽明天皇即位於「辛亥年」(531),說得好像安閑、宣化兩天皇從來沒出現過一般。

戰前的日本學者為了統一史料的矛盾,提出了一種假說,即繼體天皇死於527年,欽明天皇即位則是在531年,中間的數年時間即是安閑、宣化的在位時期。

欽明天皇也是繼體天皇之子,更重要的是,他是繼體天皇即位以後,與皇后手白香皇女所生,手白香皇女的父親是仁賢天皇,母親則是雄略天皇的女兒春日大娘皇女,因此欽明天皇比起兩位哥哥而言血統更為高貴,他代表著新抬頭的繼體天皇一系與舊王朝的聯合。因此,在戰後又有學者提出了「辛亥之亂」說,認為繼體天皇死後的日本實際上跟此前數次強勢倭王去世後所發生的一樣,出現了圍繞繼承權的動亂,其中安閑、宣化二天皇與欽明天皇形成了兩個互相對立的政權,最終後者將前者攻滅。

雖然辛亥之亂說似乎不無道理,但武光誠等學者又指出,安閑、宣化兩朝雖然短暫,但在政治制度上卻有重要的貢獻,其一是兩天皇的和風謚號可以被看做是和風謚號制度化的開始,在這兩代天皇以來,每一代天皇去世的時候都要起一個拉風的謚號,如果欽明天皇和他們真的是對立關係的話,則很難想像會給他們取如此威風的謚號;其二是安閑天皇年間大量建立「屯倉」(みやけ)。按照《日本書紀》的記載,安閑天皇因為沒有子嗣,因此問大伴金村如何能顯名於後世,大伴金村便建議他效仿古代天皇的例子,用自己的名字建立屯倉(此前的天皇其實是設立「部」)。所謂屯倉,又叫「御宅」、「屯家」、「三宅」、「三家」、「官家」等,世大王家的之下領地。安閑天皇並不是最早發明屯倉的天皇,但此前的屯倉基本上都位於大和國及周邊地帶,而安閑天皇新設的屯倉則遍布東西日本,這一方面說明了大王家勢力的發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安閑、宣化真的跟欽明對立的話,這種遍布全國的政策是難以實現的。

屯倉的大量建立很可能正是受到了倭國在朝鮮半島的政治制度實踐的啟發。在應用於日本各地以前,屯倉可能首先被用在了朝鮮半島的殖民地上。早在神功皇后征三韓的時候,就已經提到了「定內官家屯倉」,繼體天皇將多沙津賜給百濟的時候,伽羅王的上表中提到「此津從置官家以來,為臣朝貢津涉」,還有欽明天皇的時代百濟上表也提到「去年臣等同議,遣內臣德率次酒、任那大夫等,奏海表諸彌移居之事」。任那既是倭國殖民地,大王家自然也方便建立直屬自己的領地,大王家在朝鮮半島嘗到甜頭以後反過來在日本本土推廣屯倉制度,從而進一步蠶食地方豪族的力量。

宣化天皇在位期間由於新羅入侵任那,於是派遣了大伴金村的兩個兒子大伴磐和大伴狹手彥出兵半島,其中大伴磐負責在筑紫國鎮守,大伴狹手彥則駐兵任那,一邊防禦新羅的入侵,一邊幫助百濟。然而這件事還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宣化天皇就去世了,日本迎來了欽明天皇的時代。

欽明天皇剛剛繼位,馬上就要討論出兵攻打新羅。這時候物部麁鹿火已經故去,取代他地位的是物部尾輿,他是物部目大連的孫子,從輩分上說比麁鹿火還要高一輩。然而物部尾輿卻對出兵不大感冒。他一邊勸欽明天皇不要出兵,另一方面說出了當年大伴金村割讓四縣之事。大伴金村當時稱疾不朝,正是害怕遭到彈劾。最終欽明天皇赦免了他,但從此大伴氏也離開了政治的中心。

物部尾輿還指出,此前倭國的外交政策過分偏袒百濟,把任那的大量領地送給百濟,因此導致新羅和任那諸國的不滿,因此別說新羅不會把已經吞併的領土乖乖交出,連任那、伽羅的本地人也寧願臣服新羅而不肯推動任那復國的計劃,因此出兵一事最終不了了之。

於是幾乎全世界都放棄了任那復國這件事,只剩下一個人還在苦苦堅持,這個人就是百濟聖明王。

聖明王熱心於任那復國最大的原因當然是那些要復國的國家都是被新羅吞併的,而如果能迫使新羅重建這些國家自然符合百濟的利益。但是當聖明王在540年召集任那貴族商議復國的時候,卻發現這些人全都懼怕新羅的報復,不敢答應他的計劃。之後聖明王又聯繫了任那日本府,結果日本府的態度也相當冷淡。543年聖明王再一次召喚日本府派使者到百濟,得到的回答卻是「追遣問天皇所宣,詔曰,日本臣與任那執事,應就新羅聽天皇勅。而不宣就百濟聽命也」。日本府謊稱朝廷命他們到新羅而非百濟議事,可見此時的日本府與倭國政權已經離心離德了。

546年,百濟受到高句麗的猛烈攻擊,欽明天皇命令安羅國和日本府救援百濟,但兩者皆違抗命令,最終只得直接從日本派兵。然而百濟卻用自身的力量抵擋住了高句麗的攻勢,倭國士兵僅僅在百濟停留了一年便回國了。在550年百濟更是大破高句麗,甚至收復了漢城和平壤。看見百濟強盛,新羅立即轉向與高句麗結盟,然而依然沒有抵擋住百濟的攻勢。552年百濟太子余昌再次討伐高句麗,並獲得大勝。之後余昌乘勝討伐新羅,在新羅國境修築了城塞。新羅在濟羅同盟中背信棄義,理應受到懲罰,而百濟以得勝之師攻打新羅,也希望能重挫新羅的勢力,乃至推動任那復國的進程(當然,如果真的能重挫新羅的話任那復國與否也就不重要了)。

然而此時卻發生了意外的悲劇。

聖明王考慮到余昌長年征戰在外,決定親自帶兵去與他會合。新羅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集結了大量軍隊突襲聖明王,把聖明王生擒並最終處決。隨著聖明王的死亡,任那復國計劃也就無限期擱置了。

欽明天皇統治倭國32年,其和風謚號是「天國排開廣庭天皇」。他在去世的時候(571)叮囑繼承人敏達天皇「朕疾甚、以後事屬汝。汝須打新羅封建任那、更造夫婦惟如舊曰、死無恨之。」然而敏達天皇在位期間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只好在死前又囑咐繼位的用明天皇「不可違背考天皇勅、可勤修乎任那之政也。」就這樣任那復國的事情代代相傳,最終誰也沒有做過什麼實在的事情。


推薦閱讀:

世界史上論及割地(戰前被主流強國大國承認的合法領土)之慘烈程度,有沒有哪次可以和《舊金山和約》相比?
解密電影《傀儡之城》,還原日本歷史上真實的忍城之戰
史前時代與神話構造:日本的上古時代第一章
暗戰壬辰——十六世紀的對日情報戰(5)

TAG:日本历史 | 上古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