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先了解職場冷冰的現實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三十歲之前,你一定要走上管理崗位》,結果文章發出去,收穫的是兩極反應。
在一極,有人感覺壓力倍增,肩上的擔子更重,在疼痛之餘,還呲著牙,咧著嘴,但是已經開始行動,找方向,找方法,試圖再往上走。
在另外一極,有人蒙起雙眼,無視現實,針對文章玩起了挑刺、道德評價、謾罵的遊戲,尤其是聖母心爆棚,願為社會的發展來墊底,做底層,捨生取義。
當然這兩類人的未來,有頭腦的聰明人自然會做出精準的判斷,而文章的本意不是為了說服人,只是為了呈現職場的社會現實。
1
每個人都想在職場有所發展,能憑藉自己的實力,爭取獲得屬於自己應得的地位,但是實際上每個人的做法卻有不同價值,有高效和低效之分。
有個熱門問題《面試的時候,銷售經理讓你把一瓶礦泉水賣300塊,你會怎麼應對?》
有人會回答說,這個經理在給大家喝雞湯,這樣的公司自己肯定不會去,成本和售價相差這麼大,騙子應該去屎!
但是在職場,創造價值的價格也是由市場說了算,公司也只是把對應的需求跟價格匹配起來為目的,就相當於星巴克的咖啡3到5元之間的成本,為什麼賣30元左右,而且人還很多,企業發展的還很好。個人的想法只關注自己已有的觀念,而不去更新和學習,註定只能很悲慘。
有人會回答把這瓶水拿給沙漠中快要渴死的人手裡,用稀缺性的屬性來給產品提升價值。
這個已經是從價值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屬於正常的商業思路,算正面的、積極的思考者,有發展潛質。
有人會回答,可能賣不了300,但是我可以賣10塊,解決消費升級中某一特定人群的需求,提升客戶的某某需求,可以批量賣,奪取市場空白。
這個是老闆是思維,已經在做商業計劃書,保證可行性,是高階人才,老闆必留,工資隨意開。
思維效率不同,獲得的價格也就不一樣,這就是職場赤裸裸的現實。
2
了解了現實,才能從中學到最精準的信息,高效解決問題,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想要做一個明白人卻不容易。
付一篇以前的文章:
如何衡量一個人有沒有真正的明白過?
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每一秒鐘,都要做出選擇,都要忍受無奈。選擇說明選擇的自由,無奈說明存在的艱難。一個人如果沒有面臨過真正的問題,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選擇,也談不上承受真正的無奈,於是就不能說他真正的明白過。
什麼是真正的問題?在這一秒鐘的個人情緒,儘管大部分會在事後證明都是毫無意義的大腦應激反應,但是在那一刻里,它是一種真實的影響。如同坐過山車,剛剛划過最低點的那一刻,全身的每一條神經緊繃,沒有第二個念頭。
情緒能一下子俘獲整個大腦並進入高度警戒狀態,讓人無暇顧及其它。沒有什麼比這更懸的時候了,因為對於深陷情緒之中的人來說,整個世界都不復存在,只有自我和放大到極致的情緒在一起,而且不受任何外界的影響。
也可能是生理需求。剛開始只是一點點的需求,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的遞增。如果在這段過程中還沒有解決,當它已經邁過一個臨界值,突然間這個需求就會無限的放大,放大到眼中已經別無它物,全身心緊緊跟隨這個需求,直到你搞定這個需求為止。如體內的洪荒之力已經到達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態,除了當下無下限的解決別無他法。
這些真正的問題並沒有隱藏在生活中,它一直都在。如果理性的計算過,這樣的問題也不會很多。但是在這個慾望暴增的時代,幾乎所有的人都有疑問,也都在解答,發表自己的觀點。不過大部分時間都沒有提到過真正的問題,流行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偽問題。
什麼是偽問題?跟自己的沒有實際的關係,對自己的提升也沒有任何幫助,也沒有事實的討論。除了消磨時間,就是消磨大量的時間。
很多時候這些結果連看法都不算,只是學校里、電視劇和成功學上道理的大量重複,沒有事實依據,沒有一定條件下的邏輯分析,只是簡單乏味的結果。
尷尬的地方在於,通俗認同性需求往往變現為狂熱的表達和點贊。當熱潮退去,生活還是原來的生活,工作還是原來的工作,更造成了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依然過不好的假象。
你看,當每個人都在說,都在做所謂的「表達「的時候,如果你效仿電影裡面的罪犯,把人帶到荒無人煙的郊外,拿槍頂在下巴連接脖子的部位,數三個數,一定要回答要錢還是要命。
在他臨死之際的選擇中,他竟然會真的找到答案:要命。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壓力,沒有這樣的環境設置,而是換在吃飯喝酒的飯桌上,他會跟你廢話一個晚上,甚至一個月。
如果這個人剛剛經歷了絕望,因為事業上受挫,家裡人生病需要一大筆錢,然而親戚和朋友都遠而避之,內心極度痛苦,但又無力解決,就差腦袋直接撞牆,此刻你問他:如何評價王寶強離婚的事情,你站在那一邊?這時候他會明明白白的告訴你正確的答案:滾,關我毛事。
但是如果換了環境,放在太平的日子裡,信息發進一群好友微信群里,他就會滔滔不絕,從各路知情人士的小道消息開始,到現實中王寶強的各種行為,各種推理與結論相互碰撞,次數絕對超過地球上海洋浪花之間的碰撞次數。彷彿地球社區大媽們在「關愛」著社區裡面的八卦,並免費不限次數直到傳播到地球的犄角旮旯。
做個明白人真的不容易,得剋制自己以前通俗的習慣,剋制挑刺、無理由發表結論、嫉妒、懶惰、恐懼、無力感等。古老的「二八法則」一直有效的存在,註定了大部分一輩子都在跟「貧窮」做鬥爭,生活中充滿了隨機性的風險。
而往往當一個人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風險發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概率也在增加。疾病、受傷、死亡、失業、破產、欺騙、婚姻失敗等眾多風險有一個發生,給家庭都會帶來地震般的打擊,再有「併發症」的出現,往往是家破人亡,這些一直都在那裡。
存在性的壓力也折磨著人的精神,然而只能一點點的積累,花費數十年的時間,中間還摻雜運氣的成分,但是沒有辦法,或者就只能抗爭,盡量的縮短時間來完成積累,期待達到真正自由的那一刻。
------------------------------------------------------------------------------------------------------------------------------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51逆轉),專註職場問題深度解析、乾貨!
--------------------------------------------------------------------------------------------------------------------------------
推薦閱讀:
※周星馳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國內電影票房排名前十的,沒幾部好電影
※痛心憤怒!幼兒性侵案再度發生,這三部電影戳痛一億父母心!
※2017年要過去,但2019年才是中國導演發力年啊
※如果沒有350億身家,周冬雨還會愛上金城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