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溝,CC版權和一些免費的設計書

最近有個問題刷了我的timeline……如何看待B站up主上傳Andrew Ng在Coursera上的deep learning課程?

一方面,有人覺得能留學,能上Coursera的,都是精緻的既得利益者,都是「在批判別人的時候先想想不是每個人都有你所擁有的優越條件」所指的對象。B站搬運是幫助了牆內的小夥伴,也不違背Andrew Ng本人想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免費的deep learning的初衷。

另一方面,Coursera本身的版許可權定,標明了不允許轉載和分發,B站轉載就是盜版,就是損害了站方的利益,也讓這部分獲得了知識的人沒有機會表示自己的謝意。

你站在哪邊呢?

---

這件事情讓我想起了傳播學上一個叫「知識溝」的概念。這個理論認為,隨著大眾傳播的發達,經濟社會地位較高的一方,會比較低的一方更容易接觸和吸納知識,從而加深加大兩方的差距。此處是我的概述,更嚴謹的描述可以上網搜。

在Coursera,Youtube,Skillshare等等網站上,有大量的優質資源,但國內學子到達這些資源的路途卻有種種險阻。不管是利己還是利他,這個客觀事實都催生了很多字幕組,搬運工的角色。我並沒有當過字幕組翻譯或者搬運工,因為太耗時耗力,但也盡己所能去傳播一些國際化的資源。

需要明確的是,免費不等於可以隨意分發。以比較通行的CC版權為例,這裡可以了解一下各種形如「CC BY 4.0」的授權方式到底是什麼意思。即使是免費,有的要求署名,有的不允許商用,有的不允許作修改演繹,有的允許修改演繹但是演繹後的作品一定要用相同的授權方式。總之,從免費到隨意分發,中間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

在傳播途中,我的原則是:

- 如果有出處,就標出處,並且越具體越好。比如Youtube上某個關於Framer的視頻,不能標一個「來自Youtube」就完事,而是要帶上可點擊直達的鏈接。

- 免費的作品,不等於可以無責任分發。

- 被版權方要求刪除轉帖的時候,就刪。這個我沒經歷過,但遇到了也應該會刪的。

我無法接受的是:

- 搬內容,無授權,無credit,例如照搬知乎內容,截圖發微博,不給可點擊鏈接。

- 搜羅免費資源專賣或者為自己漲粉,比如免費資源打成一包,要求在公眾號回復「xx免費」來獲取下載鏈接。

- 拒絕刪除,版權方來聯繫就裝死。

---

回到Andrew Ng的例子,他本人網站上給了一些斯坦福公開課的鏈接,但我沒有找到版權信息(可能沒有更仔細地找),如果是可分發,那完全沒問題,搬到哪裡都可以,要求署名的話就署名;一般來說免費內容都是禁止二次售賣的,所以估計下載了去淘寶賣是不行的。因為這個具體版權要求我沒找到,所以也不瞎猜了。

Coursera這個站,是有版權要求的,禁止分發,所以往B站上搬是不可以的。然而……似乎國內允許少量的以學習為目的的盜版,但這裡的法規有沒有包含MOOC我就不知道啦。反正我是不會搬=。= 如果是真心想方便學習的人,應該到處傳播Coursera課程鏈接,帶一點指導或者科普的信息就好。

---

這篇專欄有點啰嗦……畢竟好久沒寫了。看到這裡的小夥伴,我給你比心,點贊,打call,還把你舉高高~

這邊又發現一個值得分享的資源,來自Discover DesignBetter.Co。具體來說就是有三本書,一些播客,都是關於互聯網產品設計的。他們採訪了Google,IDEO,Airbnb等等公司的設計大師,整出了這麼些內容。

當然也不算完全公益……這個站的背後是InVision,一個做得還不錯的app/web產品prototyping工具。貢獻資源也是一種marketing+PR嘛。

---

下篇又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且贊且珍惜~


推薦閱讀:

網路課程與學校里的課程的區別是什麼?
Data Science 課程給 coursera 賺了多少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Coursera上的Data Science 系列課程是否值得花錢去上?
應該如何自學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如何看待在嗶哩嗶哩上搬運Andrew Ng的課程Deep Learning?

TAG:互联网产品 | 产品设计 | Cours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