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原則,教你掌握說話的要領
話不說多,事不做過
這個意思,核心就兩個字:尺度。有些人被貼上不會說話的標籤,其實正是這些人總是把話說的太多了,話一說多,就容易說出一些內容之外的事情:最常見的就是一些牽扯是是非非家長里短的問題。
說話尺度的原則,要掌握在「這個事情說到這個地步能說清楚了」這個原則為宜,不要渲染,不要誇張,更不要添油加醋,把有的說成沒有,把沒有說成了有
很多大嘴巴碎嘴子的人嘴上沒有尺度,這樣的人往往會令人厭煩。
公事別帶情緒,私事多帶情緒
說公事,帶了情緒就等於有其他的想法,對於聰明的交流者來說是無所謂的。但是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大多數時候的交流對象都不夠聰明,或者說因為對自己的表達方式不夠了解因此會導致一些誤會的出現。
而私事多帶情緒是什麼意思呢?說私事,要麼求助,要麼傾訴。這兩種情況,都需要通過情緒來渲染話語的力度,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帶了情緒,意味著帶出了自己的態度,也帶出了自己的需要。
知難而退是智慧
與奮鬥這一行為不同的是,奮鬥的行為效果就決定了必須要迎難而上,而對於交流來說,迎難而上的大多數結果都是造成更為深刻的矛盾。因此,我們必須要明白知難而退的重要性。
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大島要先把界限劃分清楚:這不是說所有的溝通都是遇到問題就退讓,以保障對方的溝通情緒不受到影響。
對此,大島給大家兩個不能知難而退的條件:
第一,在你必須通過表達正確意圖才能展示你能力水平的場面時,請不要知難而退,因為你退了,你展現的過程就被中斷了,當然這也不是說要你就跟對方「硬剛」,而是有策略的避其鋒芒,表現自己。
第二,在你不得不藉助強調自我價值來維護自己最在乎的東西時,也請不要知難而退。簡單的說就是你已經退無可退,那自然無需再退。
除這兩點之外,我們一定要了解在交際中知難而退的作用:你說話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意圖和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炫耀話術或是加深矛盾。因此,在發現對方情緒和態度上有些不對頭的時候,退,其實是一種交際的智慧。
推薦閱讀:
※如何改掉過於一本正經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
※如何和一個傻逼交流不生氣?
※自己反應慢,在和反應迅捷的人討論觀點時,有沒有策略,既跟住別人的思路,又可以從容不迫的表述自己的立場?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