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當評價一款產品時,我們關注的是什麼(二)Mac 內部設計超越了 Win 陣營嗎?
最近 PingWest 完成了一篇 Surface Laptop 評測,其中有一張圖搞得一幫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的小編又開始瞎編了。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Surface Laptop 主板的集成度和美觀度也達到了 Windows 筆記本的巔峰。此前,OEM 品牌的筆記本也可以把外觀做得很精緻,打磨出高級的質感,但是拆開後,它就原形畢露了。張牙舞爪的飛線,各個部件上貼著的紙質二維碼,怎一個「糙」字了得。
上邊 PingWest 的原文倒還好,除了不懂什麼叫飛線之外,其他描述都沒有什麼毛病。
但是這張圖被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那種地方的無良小編一改,就成了這樣↑ 什麼叫高下立判小編你出來解釋一下,除了顏色他還能看懂什麼?
說到 MacBook 的內部,在果粉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中,印象都是內部設計簡潔、一絲不苟,而 Windows Laptop 則成為了他們的批判對象,雜亂、飛線、不精緻等等形容層出不窮,但他們認為的東西基本都是錯的。
今天就來說說:
什麼樣的內部設計稱得上做工精良,集成度高,簡潔高效
先來兩張對比圖,可以放大查看:
左邊來自 ifix 的 MacBook Pro 2017 拆解, 右圖來自我的 X1 Carbon 2017 評測
相信很多人一看就會覺得,左邊明顯「一體感」更強,而右邊則「雜亂無章」,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解決疑問,究竟 MacBook 和 X1 Carbon 的區別在哪,MacBook 是否設計更超前?
整體配色
第一眼看上去,左邊 MacBook 的顏色非常統一,而右邊的 X1 Carbon 就會很雜亂,我們通過攝影中的色彩搭配來試著從美學的角度解釋這個問題:
MacBook 的顏色以大面積的黑灰為主,銀色和金色、橙色這兩個鄰近色作為搭配點綴,所以在色彩上就能給人和諧的感覺。
X1 Carbon 的顏色在數量上其實就要多很多,大面積的黑、白、灰,主板又是綠色,Heat Pipe 為金色,小標籤和連接器有紅色和藍色,幾乎沒有鄰近色,加之顏色分布較為分散,所以從顏色角度就會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
那麼為什麼 X1 Carbon 要使用如此多的顏色,而不統一為鄰近色呢,這就要從它的定位說起了,作為商用產品,在設計之初有兩個重要的考量指標:穩定性 & 後期維護便利性,它們互相影響又相輔相成。
我們先從占體積最大的電池說起,Apple 並不允許消費者私自拆機,否則會失去保修,所以 MacBook Pro 的電池都是用粘合劑黏在機身上的,也沒有任何標籤,因為 MacBook 不需要提供相關配件的信息給除 Apple 之外的任何人。如果你想拆下電池必須給周圍的粘合劑加熱,然後用撬棒強行把電池撬開。
而 ThinkPad 則允許用戶拆機,而且保修依然有效,所以 X1 Carbon 的電池本身就是可更換設計,只需要拆下電池周圍的四顆螺絲就可以拆下。
對於維修人員來說,因為 ThinkPad 電池上的標籤包含了生產日期、產地、型號、容量、電流 & 電壓,還有其他注意事項等等,無疑是更方便的,即便是在使用壽命結束之後,需要回收的時候也更好分類。
其他的標籤也是同樣的道理:固態硬碟、有線網卡、無線網卡、LCD 介面,它們的標籤也都是為了最大化的給用戶提供後期維護的便利,其他的一些介面之所以採用醒目的藍色或者紅色,其實也是為了能讓人直接區分不同的連接線,這些都在設計之初就已經決定了的。
圖來自我之前的 ThinkPad T470 評測
好了,現在我們弄清楚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標籤了,現在說說主板上黑色的「膠布」。一些小編嘴裡所謂的膠布,實際是防靜電CR合成橡膠緩衝片,用途自然先是防止外部靜電對主板造成損傷,導致硬體故障。
另外它也具有阻燃性,耐熱性(155°C 以上)吸水率 ≤ 0.2%, 抗熱衝擊性(-273°C~155°C) 等等性能,都是為了保證整個內部的穩定性,一些產品在固態硬碟或者網卡的防靜電片下,還會有金屬導熱片幫助散熱。
MacBook 在這一點上確實要做得好一點,因為它都用平整的遮罩包裹住硬碟或者內存,在外觀上會更好看,也更有高級感。
最後,所謂的黑色主板用料最高級,藍色次之,綠色最爛,也是無稽之談。顏色只取決於各個廠商的偏好,以及審美,與主板質量相關的是 PCB 板的層數、布線設計、元件用料和焊接做工等等,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僅僅通過主板的外觀,就判斷出 PCB 板的內部線路設計 Layout 好不好。
所謂的「飛線」
要說飛線,首先就需要了解什麼是飛線,只要拆開後蓋看到有連接線,那麼它們就是飛線嗎?
並不是的,我們都知道,主板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電路來使整個主板運行,上實際飛線 (Jump wire) 指的是在印刷電路板上,因為設計缺陷、出於測試目的或是其他設計考量,而將電路板上的兩個節點用電線連接在一起的方法。
重點在於只有電線連接的是主板上的兩個節點,那麼這才是飛線,而並不是說,只要你打開後蓋,看到的任何連接線都是飛線。MacBook 上也並不是沒有連接線,只不過統一了顏色使得第一眼無法被察覺而已。
例如在上圖中,我把兩款機器的幾個連接線做了標註:
- 綠色:觸摸板連接線
- 藍色:電池連接線
- 黃色:網卡連接線
- 紅色:揚聲器連接線
- 棕色:風扇連接線
- 深綠:鍵盤和小紅點連接線
- 粉色:X1 Carbon 的蜂窩數據網卡連接線,MacBook 不支持 Sim 卡所以沒有
- 紫色:MacBook Pro 的耳機介面連接線,X1 Carbon 的指紋識別模塊連接線
你會發現 MacBook 雖然第一眼看不到連接線(因為都是同意的黑色或灰色),但是實際是連接線該有的還是有的,X1 Carbon 多出的兩個連接線,一個是連接上網卡天線的,一個是小紅點連接線,這兩個都是 MacBook Pro 沒有的部件。
也就是說所謂的「飛線」,都是不懂裝懂的瞎扯。
主板集成度
這也是一個筆記本民科們經常愛說的問題,不過指著主板問他們哪部分是什麼,他們也就能數數有幾個風扇幾根熱管,熱管有多粗了,別的一概不知。
當然要想分析出那麼多東西,確實也難為他們了,如果詳細寫出來也會讓普通用戶摸不著頭腦。不過我這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能直觀地看出兩個產品的主板集成度:
黑色為 MacBook Pro 13.3, 綠色為 X1 Carbon 2017, 兩塊主板按實際大小比例重疊(可以參照圖片左上角的 USB-C 介面,兩張圖中的 USB-C 介面都是一樣大的),X1 Carbon 2017 與 MacBook Pro 13.3 2017 的面積比例是 54:50, 也就是說它們的大小几乎是一樣的
而且在大小近似的情況下,X1 Carbon 2017 的介面還要更多,多出了一個傳統的 USB-A 介面,一個 HDMI 介面,一個 Micro-RJ45 網線介面,還有一個 Sim 卡插槽。
所以,MacBook 主板集成度更高更先進這種話,也聽個笑話就好。
結論
- MacBook 這樣方式的內部設計,確實在美學層面要比大部分 Windows Laptop 高級得多,但是真正的內部設計是否高效簡潔,並不能從美學層面來判斷。
- MacBook 並不具有硬體意義上的「簡約高效」,也不存在硬體世代上的「先進」,同級別定位的 Windows Laptop 絲毫不落下風。
- 內部的美觀程度和看起來的簡約,是需要付出後期可維護性降低代價的,MacBook 或是 Surface Laptop 都大量使用了粘合劑,導致免不了破壞性拆解,iFixit 給它們的可維護性評分分別只有 1 和 0, 幾乎就是無法自行拆解了。
所以
對於商用產品,後期維護的便利性必須是第一位的,所以美學層面的需求可以放在優先順序末尾,但是對於家用產品,則可以盡量將美學層面的優先順序提前,以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vivo X20 Plus屏下指紋版?
※ThinkPad X1 系列,T 系列亮相 CES
※均衡之道 — ThinkPad T470 上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