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找到了「涼」字開頭的美食,光看圖就能降10度!

小時候的太陽好像遠比現在的要溫柔,三伏天沒空調也不覺得熱。樹蔭下奶奶的大蒲扇、一張竹床和半個西瓜,就這麼過了一夏又一夏,然後慢慢長大。

老屋旁的梧桐樹杈伸到了屋頂,隔去屋外的燥熱。從井裡打來的水浸泡著西瓜,手起刀落一分兩半,冰冰涼,就是記憶里夏天的味道。

盛夏,是尋「冰」納「涼」的好時節。走在南京多少都藏著些涼意的大街小巷裡,找尋那些「涼」字當頭的美食,大概是在這七八月的天,僅存的溫柔。

涼皮涼麵

新街口應該是南京最不缺少美食的地方,路過12號地鐵口時被神秘的紫光炫閃了腰。

穿過風格各異的緊密店家,我們一路奔向了美食區——fashion lady里的fashion food。「涼」字尋寶第一站,記得尋找那個最浮誇的懸空門牌。

夾一筷涼皮送入口中,軟軟糯糯的帶著醋香和辣籽炒出的油香味在唇齒間流連,清爽度正好。由入口的微甜,慢慢辣味升級,味蕾層次分明。黃瓜、豆芽還有切成小塊的麵筋做搭配,不單調也不寡淡。

老闆的掂鍋手藝絕對是練過,碰上人多的時候左右手各一個鍋,滴汁兒都不漏。涼皮涼麵的混搭很是討喜,不習慣滑溜溜口感的,讓老闆加上一小把牛筋面,絕妙地綜合出涼皮、涼麵界的翹楚。

傳聞中20年前在徐州開了第一家店,到現在稱霸萊迪很多年,成了新百、中央的櫃姐和聚集在新街口兼職的大學生共同的大食堂,這是一家有故事的涼皮店

這一碗下肚,愣是感覺還能再吃點什麼。

推薦:笑笑涼皮

地址:萊迪負一樓

涼粉

涼粉在南京人的眼裡不能算主食,頂多算打牙祭的小吃。我們知道美食多藏於深夜小巷的流動攤點裡,這大太陽下找涼粉,只能是去店面堂食了。

涼粉本身的味道清淡,澆上原生態的辣椒醬,倒上幾勺特製的調料,酸辣有勁。一定要多撒一點酸蘿蔔乾,再痛快地嗦一口,恣意地刺激著安分的味蕾,好不爽口。

涼粉是普通的涼粉,調料是成就它的精華,這一方獨門秘制的小天地,盯著它讓老闆使勁加料、加料!

堅守在傳統景區的涼粉店,即使一碗不抵飽,也要賣上10塊的高價。這一口酸溜甜辣,不禁讓人回想起幾年前,同樣的味道只要兩塊錢......

推薦:黃勤記涼粉

地址:老門東

冰粉 涼蝦

這一碗來自四川的涼意,carry起南京的降火潮。生津解渴、冰涼爽口,它乾脆連小吃也算不上了,直接被南京人歸為飲料一類。

每每根據喜好「調製」出不同的口味的冰粉,就對成都這座城市的好感度加深兩個百分點。

配料是大勺大勺的舀,比起普通冰粉價格上多出的幾塊錢也是相當值了。被鮮花醬,小糍粑,花生芝麻棗子和葡萄乾覆蓋的冰粉,忍不住端起碗喝了起來,體驗了一把入口即化的感覺。

涼蝦是吃冰粉時的意外發現。涼蝦不是蝦,在南京也很難找到賣涼蝦的地方,至於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我們猜可能是形狀像蝦。

在清涼香甜,Q彈爽口的口感中,解鎖了一道南京夏天並不多見的新涼意。

推薦:成都祖堂老冰粉

地址:明瓦廊39號

涼糕

憑藉獵食多年練就的敏銳嗅覺,所有敢打著「四川」門牌的店,都可以進去試試能否找到「涼」食的。

傳聞中用上好的稻米製作,綠色沙軟無公害的涼糕,此刻在我面前,長得像塊剔透的玉石,忍了有三秒才痛下毒手。

米香味加紅糖醬,粘糯爽口,與超市買的紅糖味兒不同,老闆介紹說,紅糖也是來自四川的紅糖。

推薦:四川宜賓燃面

地址:青島路2號02幢4單元103室

冰鎮烏梅湯

這天氣走在路上,分分鐘變成晒乾的鹹魚。奶茶是不敢喝了,需要一杯酸甜解渴的烏梅湯來續命。

老張家的烏梅湯,可以看到明顯分層,細碎的梅肉全都沉澱了下來。入口的感覺就是烏梅本身的味道,味道醇厚,酸甜適中。喝完杯底清晰可見兩顆大梅子,嚼吃時酸意襲來,頓時覺得剛剛被填飽的胃口又大開。

老張說,烏梅汁原料只烏梅和白糖兩樣,但是發酵過程比較漫長,夏天需45天,冬天需等上整整三個月。走心的飲料,喝上一杯就滿足了。

推薦:老張龍子羹

地址:曹都巷30號101室

清補涼

早就聽聞南航后街清補涼的盛名,在市區吃飽喝足晃蕩了半天,趕在天黑前抵達了江寧。不巧后街在重修,店鋪歇業,以為要和這碗來自海南的「涼」意失之交臂的時候,在托樂嘉街區的小攤點看到了希望。

紅棗片、綠豆泥、薏仁米、玉米粒、燒仙草、葡萄乾、西米露......用12種原材料混合出的一碗清補涼,真不僅是現場製作大片,還真——既「清」又「補」確實「涼」。

燥了一天的溫度也隨著夜幕降臨慢慢低了下來,這一碗喝下去,真真是飽了。

推薦:正宗海南清補涼

地址:將軍大道托樂嘉街區

冰板栗

回家路上很幸運的買到了冰板栗,南京人對於這一神奇「涼」食的存在,普遍抱有十二分懷疑的態度:還有這東西?難道不是把開口的板栗放冰箱里,自己搞一下子就好了嘛?

冰板栗的口感就像是過去的冰雪糕,軟香冰甜,這一包得趁涼吃才行。

推薦:開口笑冰栗

地址:省農科院北門對面的森林摩爾街區

回去的路上剝著冰栗,回味這一下午的來自全國各地的「涼」食,都或早或晚的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子里落地生了根。

和這座城市一樣,南京人的胃也很有包容性。

圖片/ 來自網路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宵夜吃什麼?南大er:東北烤冷麵!
一碗羊湯下肚,忘掉棉毛褲
南京小吃三巨頭,跺跺腳就影響整個吃貨界!
南京烤鴨:「北京烤鴨?快叫爺爺!」

TAG:南京美食 | 夏季 | 南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