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拍攝:有關相機的操作、技術和感悟

首先,吐槽一下Zhihu在線編輯,會莫名丟失大段文落。

日後不再使用在線編輯發布寫稿,心累。

上周周四,朋友邀請我去上海的Celia Club,她音樂人的朋友會在此店中放歌,類型是Techno。來到目的地後,大致上Celia更像是一個酒吧,因為是周四,來的人並不會太多,因此只開了半場。

我帶了一台Sony的a6300,一台Leica的M9。鏡頭分別是減焦的STM 50/1.8以及Perar 24/4、Summicron 28/2、Sonnar 50/1.5 RF,共四隻。帶了兩#1/2和#1的Tiffen Black Pro-Mist。帶了閃燈Nikon SB20和一個Nikon SC29,以及濾色片若干(深綠、淺綠、麥稈黃)。

↑#1,使用的器材。

基本上照度相當低。我估計大約在EV-2~EV-0之間。

伸手沒有光,還真看不見五指,工作人員都帶著一個手電筒。

↑#2,右上角藍色部分為照亮酒瓶的燈光,後面的圖片可參考其照度。

我主要來玩,順便帶機隨意拍,因此,對內容並無要求。(請不要用商業的品質評價這裡的圖片。)

拍攝基本上遵循長曝光+第二簾閃光(後簾同步),閃燈照亮的內容,能夠覆蓋在之前自然曝光的部分。

朋友帶是Canon的6D,我試了一下,沒有Canon的引閃器,無法開啟後簾同步~比較可惜。這種照度下,自動對焦~拉風箱厲害。切換到實時取景,拍攝,又無法觸髮帶的閃光燈(似乎說必須原廠)。另外,6D的高感光在此處的拍攝意義甚微,因為即便用50/1.8全開在ISO3200下,也得1/4s左右才能勉強。

這裡不是黑Canon,只是說這種自動的機器在此環境運用,體驗很差,同樣帶的SONY a6300,也基本無法找到焦點,在Lens Turbo上,雖然孔徑等效增加到了F/1.3,實際對焦性能還不如用手擰,風箱拉得很響。

鑒於此,絕大多數照片的拍攝,用到了Leica M9,無他,手動對焦的便利。

現場比較High,省的被酒灑到,最貴的Summicron 28收包里了。主要運用Perar 24,輔助Sonnar 50。

↑#3,畫面最右方為擱置的6D,紅色的延伸如吐火。

↑#4,人一開始不多,並不好拍。

↑#5,DJ用的設備過於靠下方了,因此沒有一個好的辦法展現更多內容。

↑#6,一個不錯的冷暖對比,黑人身上的黃光來源於閃光燈的色片。

↑#7,Celia的店長。

額外,講一些對焦的問題。

有關此類EV-1上下照度的場景(微暗不能分辨人臉的人造光),對焦是極為困難的。無論對自動對焦還是手動對焦,效果都很差,耗時太多。

自己的選擇,是根據可靠度,選擇了手動對焦。但此時黃斑對焦壓根無法看得見,也就是說,此時M9基本上相當於MDa一樣,要估。

在Leica鏡頭的設計里,月牙對焦桿(Finger Tab),是一個重要的組件,憑藉此,左手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當前的大致焦點距離為多少。分成3份或者5份的話,可以憑藉經驗估焦,(以鏡頭前口超前為方向預判的話)大致到正下方是1~1.5m米之間,拉到最左是0.7~1m,最右是無限遠,以此3個點分為5份的話,大致是0.7m~1米附近~1.2m~2、3米附近~5、10米直至無限遠,手指大致是左,中,右大約90度的行程。

估焦的時候,掌握了此規律的話,會很容易中焦(類似Cosina的CX-2以及衍生LOMO的LC-A)。Leica的鏡頭,以及Leica標準生產的鏡頭(70年代後的)基本上都是這樣子的對焦行程。宮崎老爺子做的Perar 24也是這個標準,但最左可以超出一點到0.5m附近,此時不聯動。

大部分的相片都是用這種方法拍攝完成的,目標對象的銳度相當不錯。部分Glow沖淡了縮圖的銳度,在100%下看更能體會到。

↑#8,看左側鏡頭上的標尺,和突出的小杆子(很容易丟,建議用膠水粘住),丟了用公制M2螺紋的螺絲替代。

另說一下Contax RF的Sonnar 50/1.5 Opton(圖8右側那隻)。這只是Zeiss Ikon造的,體積小,光圈大,低反差,出片古典,色階綿密,顏色厚重,數字機器上無紫邊。除了對焦整組旋轉,不好調整光圈,以及強光源炫光之外,棒極了。

他的對焦行程達到了270度,遠超過Leica的90度,因此對於當時還在念Cinematography的我,對於器材的操作幫助很大。唯一的不便是Zeiss、Nikon和Leica、Canon、Pentax的對焦到無限遠的方向剛好相反。需要訓練肌肉記憶。

↑#9,Contax IIa和對焦區域掌握

以鏡頭對焦到2m為正下方,鏡頭朝前,6點鐘方向為2m、7點鐘方向為3m、9點鐘方向為6m、向右直接推則是1~2米的範圍內,可以根據#9劃分為6組,掌握後比Leica鏡頭的優勢在於更為精準。但是對於其他RF口的鏡頭,比如Biogon 35/2.8;Ross 89/3.5,部分最近對焦的性能會因為鏡頭而缺失。

一般是綁一個喉箍,讓突出部在焦點2m,鏡頭正下方。

針對手動和自動另外的一個方法。在目標對象非常暗無法對焦,手上又是中焦鏡頭的時候,尋找一個距離幾乎相同的被光照到的玻璃杯、酒瓶等,對焦完成後,回到目標物體拍攝。這個方法也同樣適用於不帶焦點距離表的自動鏡頭,當然機身不帶AF-on按鈕的話,就需要改為手動對焦模式了。並不是所有機器都有C牌1DX和N牌D5的對焦系統的,大部分畫質機和家庭機需要有光和適當反差的物體才好對焦。

在擁有閃光燈並不全開光圈下,這個方法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使用高像素的機身,這需要使用者有更高的技巧,因為錯誤估計都會在100%的情況下很明顯。這個時候可以適當讓焦點提前一些,主要是根據景深公式來推斷的。

↑#10,鏈接:景深概念及計算

失誤的例子,可以參考本文圖片的第3張,實際後景的銳利度是比主體要多的,因此做了銳化來沖淡輕微失焦的影響。

當然也希望在夜店拍照的你,關於這些觀點和使用技巧,提出看法交流。

不過,能在此種情況下拍到不錯的相片,也應該是相當資深了。

這裡,我講講用M9的理由:1、小;2、功能少,但夠用

考慮自動的多了,考慮手動的自然就少了

繼續談一下機器。

Leica M9(M8M9PME)有一些特別的缺點,這可能是設計缺陷,也可能是有意為之。比如,裝載閃光燈之後,無法有效的讀到快門時間是哪一位(遮住了那個箭頭),造成的結果就是:部分場景因為超過了1/180s而畫面全黑,而1/180s很容易就被不小心推到1/250s。

其次,觀景窗中只有是用A檔才有快門時間的顯示,是用具體某個檔位的話,並不能夠看到快門時間。在暗到不行的情況下,尤其是裝載機頂閃燈或者引閃器的情況下,無法了解當前的快門時間具體值。(當然了,你可以按機身的SET鍵,來確認更詳細的當前狀態)

最快1/180s的同步時間,我是比較怨念的這一點的。當然,本身M機的設計並不是全用閃光燈來的,畢竟更快時間同步的閃光燈似乎不是這裡的考量。我在用Leica V-lux 114的時候,是可以用到1/16000s HSS的(通過在電子快門和機械快門的選擇里,選擇自動即可,這個時候閃光燈出力大約會被削掉1/2,FZ1000同理,但僅能單拍,不能連拍),這個時候閃光燈是不用頻閃的。

↑#11,1/16000s閃光同步拍到的蘋果,使用預對焦的方式達成,via Leica V-lux 114。

SONY a6300的問題,我手上有A7R2和A7M2,但他們還是不夠快的能夠達到目標菜單。

拍攝的時候需要經常更改曝光指南選項,需要進到二級菜單中才能選擇,大約是MENU-滾輪轉到設置-選擇,調整的時候,費時。

此外,缺乏一個觀景窗和背屏的選擇按鈕,使用背屏像腰平取景器相機那樣拍攝的時候,會因為檢測到而變成觀景窗發亮,而此時眼睛並不在觀景窗前,會造成額外的困擾。

↑#12,Sigma的Quattro的Finder-Auto-Monitor切換按鈕,左上角。

最後談一下閃光燈。

為什麼選擇SB20這種看起來非常垃圾的閃光燈?因為……便宜……250就能買到新的……只要250喔。

↑#13,Nikon SB-20後側

Nikon SB-20除了不能HSS、不能頻閃之外,並不垃圾。這個燈插在Nikon兼容的底座上還能夠TTL。我認為它的好,主要是其附帶的手動功能、有效距離表、以及便利的插濾色片設計。

有效距離可以直接算出來要出力多少(Part 1),根據情況來就好了,熟悉了就不用怎麼看錶來算了。不過,2米內還是需要小心一點的,很容易多算,而5米外也很容易少算,因為遠。

在M檔位下(Part 3),有1/16~1一共5個檔位,當然,在1/16下,ISO100拍2米的物體,光圈得用到8。雖然可以選擇的地方少了很多,但這些並不影響使用。由於只有5個檔位,有了記憶之後會非常熟悉。(Part 2)

對於插濾色片來說,只要寬度OK,一直往裡塞就能從另外一頭出來,連鎖定或者膠水都不用,直接卡住。這一點在後來的閃光燈設計上見不到,比較可惜。

我講講我用理由:這燈可以閉著眼睛調參數,而當代的閃光燈,沒有能閉著眼睛還能知道功能和參數是幾的。

其他的還帶PC同步口和外供電電源,1/1出力外接同步電源大約回電在半秒左右,嗯,效率很高。

再提一下

Personally speaking, Mr.Teng, who is designing a M-Mount Digital Camera,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deceiver. The M-Mount idea was raised by me in 19-08-2016, Written in a text file for a replacement of complex SLR mount, after few days later.

Were imbeciles.

Phoney!

即便如此,我個人的研究計劃仍舊緩慢進行。

現在需要一台Nikonos II/III的機身,誰有便利,我希望從那裡購入1~2台。

以上。

推薦閱讀:

一大波新機即將到來!規格,圖片各種泄露!

TAG:相机 | 摄影 | 徕卡Le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