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博物志》與《音樂的綱要》選段的一些翻譯心得

本文為本人答案「波埃修斯 (Bo?thius) 將音樂分為「宇宙的音樂」、「人的音樂」、「樂器的音樂」,應該如何理解?」的相關筆記。主要列舉了自己碼字時的一些想法,也歡迎各類高手的交流與建議 :)

溫馨提示:直接看本文可能會看不懂,建議先瀏覽上面鏈接給出的答案

國內很多時候會將拉丁文翻譯成中文文言文——嘛,挺合理的。不過作為一個文言廢,就得試著各種搜刮辭彙了,以及很多時候摻雜著詞不達意及半文半白的苦逼感,我感覺裡面絕大多數地方還是需要繼續潤色的...

感謝 @Eidosper 的補充,「宇宙音樂」、「人的音樂」、「樂器的音樂」與莊子的天籟、地籟與人籟這三者的劃分很異曲同工,詳見《內篇·齊物論》:「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cosmos, universalis和mundanus這三個詞的區別在正文已經講過了,理論上會有細微的差別,但我不敢下定論。也想過翻譯成三個不同的中文辭彙,但想到的中文辭彙似乎無法勝任。所以最後都譯為「宇宙」,且單獨做了注釋與解說。

《博物志》選段里說:ita septem tonis effici quam... septem tonis就是七個音,然而按照其文中的解釋,如果我們將地球看作C音,則其關係為:地球 (C), 月球 (D), 水星 (Eb), 金星 (E), 太陽 (G), 火星 (A), 木星 (Bb), 土星 (B), 星宿 (D)。首先,這裡的「星宿」出現得確實很奇怪,前面講的都是單獨的星體,為什麼會用剩餘的星宿與之對應呢?而且如星宿與土星相隔3/2個音,那麼星宿的音為D,與月球相同,這恐怕也不怎麼合理吧。

假如我們退一步說,把這個奇奇怪怪的「星宿」去掉,那麼剩下的音構成了一個八音音階,很合理。但這樣的話總共有八個音,比原文所述多了一個吧...當然,如果septem tonis理解為「七個音程關係」的話,倒能說的過去……但我沒有找到任何資料說明這些內容,上述只是猜想。

in ea saturnum dorio moveri phthongo, iovem phrygio et in reliquis similia,這兩句話指的應該是,以木星為起音移動則生成dorio,以土星為起音移動則生成phrygio。dorio和phrygio看詞根指的應該與教會調式中的多里安(dorian)和弗里幾亞(phrygian)雷同,但在我印象中這兩個音階都是七聲音階,但上面有八個星體呀……雖然我的猜測是,可能只上移至七音,第八音略去...但並沒有任何方式可以證明此點。

《音樂的綱要》講音樂分類的那段說,ut in cithara vel in tibiis,(樂器的音樂)可以在基塔拉琴(一種像豎琴的古樂器)與tibia管中生成。這裡的tibiis語源不明,有「腿骨」、「根部」的含義,衍生為「一種用腿骨做的管樂器」。有說法稱拉丁語的tibia就是希臘語的α?λ??(奧洛斯管,一種古希臘流行的雙管狀樂器),所以有學者直接將其翻譯成希臘語轉寫形式的aulos。這種說法我姑且作懷疑態度,但退一步說,若tibia與aulos不是一種樂器,但因為tibia不如aulos出名,故翻譯為西方讀者更為熟悉的aulos也應是合理的做法。我在這裡試著將cithara和tibia看作泛指,前者翻譯為「琴瑟」,後者翻譯為「絲竹」,應該還算雅緻,但有個問題就是tibia實際上是不包括「絲」的......

講「宇宙音樂」的那段有很多細節可以一講。比如ut tam velox coeli machina...直譯就是速度很快的天堂般的機器,我翻譯成「星斗天物,跑得比香港記者還要快」。恩,雅俗共賞,沒毛病,你要是不服的話,就穿上這件紅色衣服吧。

non poterit tamen motus tam velocissimus ita magnorum corporum, nullos omnino sonos ciere這句話,直譯應該是「這麼快的速度、這麼巨大的物體,理應是不可能不發出任何聲響的」。但這句話語義有點曖昧,我看得不是太明白,到底指的是「不可能不發出聲音」的直接陳述呢,還是「理論上不可能不發出聲音(但實際上真沒發出聲音)」這樣的欲揚先抑體呢?我不太確定,但根據自己對上下文的解讀,我的理解是後者。這裡我算是抖了個機靈,翻譯成「大音希聲」了,算是用同樣曖昧的方法懟了回去。但「大音希聲」這句話……有可能一樣難以理解,可能我的解讀也有著嚴重錯誤呢。

vel compage elementorum這句話,直譯就是「在元素合併的時候」。我剛開始想理解成「細微的事物」,從而翻譯成「須臾歸併之間」的。但後來看到這句Jam vero quatuor elementorum diversitates contrariasque potentias(直譯:這與四元素的原則相悖),我猜大概明白這裡的elementum指的是古希臘「四元素說」里的「元素」,但這個詞聽上去太化學了,感覺有點違和,於是只好玩了點文字遊戲,翻譯成「原素」了。

(對應成中文的話,沒準可以翻譯成「五行」?)

...temporum varietatem parit et fructuum這句,fructuum指的應該是「開花結果」的「結果」,但如果直接寫成「結果」,感覺會有歧義(「起因-結果」的「結果」);同樣蛋疼的是,如果翻譯成「結(出果)實」,又會跟「強壯結實」的「結實」歧義...因此只能通過「結出碩果」、「抽枝結實」等增加廢話的方式避免歧義,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部分文字有一定重複,我不知道在拉丁文裡面是不是一種文學技法,但我翻譯成中文會感覺非常累贅。比如Verum quidquid illud est, aut suos affert fructus, aut aliis auxiliatur ut afferant. 和temporaque vicissim vel ipsa suos afferunt fructus, vel aliis ut afferant subminstrant. 這兩句,除了主語不同(「萬事萬物」與「季節」)外,其他意思基本上都是「要麼自己結出果實,要麼幫助其他事物結出果實」...但對於我來說,讓我想兩種儘可能不重複的、文縐縐的表述,而且不使自己或讀者感到厭煩,還是有點難啊~

Nam quod constringit hiems, ver laxat, torret aestas, maturat autumnus 這幾句讀起來特別舒服,簡練但美。其實我在這幾句話裡面差不多花了最長時間吧...直譯的話意思是「冬天有界限、彈簧鬆弛了(什麼)、夏天熱、秋天成熟」,我憋了半天翻譯成「凜冬風饕、煦春鸞翥、仲夏蟬喘、霜秋谷熟」,雖然看上去不明就裡但是讀起來既拗口也不美啊!之後跟朋友吐槽,倒有朋友建議可以直接簡單翻譯為「冬封、春融、夏炎、秋熟」,感覺更簡約了,但我可是憋了好久的,不捨得刪啊QAQ

更新一下~《黃帝內經·靈樞》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個神轉譯,雖然內容不太一樣但本質上很相像,應該考慮下怎樣將其翻得形神兼備好了~

「atque inde diversi efficiuntur soni.」這句話的直譯是,「不同的聲音都由此生成」。由於前面講到了不同種類的樂器,所以這裡我想直接用上中文梗,翻譯成「八音肇始」。然後就開始湊「八音」唄——aut intentione, ut nervis是「通過弦的張力」,翻譯成八音中的「絲」;aut spiritu, ut tibiis是奧洛斯管的氣息,翻譯成「竹」,aut percussione quadam是打擊樂,翻譯成「金石」。這樣也就只能湊出「八音」中的四個,然而vel his quae ad aquam moventur(水力驅動的樂器)、ut in his quae in concava quaedam virga aerea feriuntur(銅製管樂器)等便難以一一對應,只好翻譯成「滴漏」與「號角」,沒辦法,只好破罐子破摔啦~

最後的話,有一個比較大的矛盾還是得提一下的。「musica mundana」那裡開篇就說:Et primum ea quae est mundana in his maxime perspicienda... (大意是「第一種是宇宙音樂,是可以被辨認的」),但Rankin (2005) 裡面所做的圖說,宇宙音樂是不能被察覺(imperceptible)的,但這裡的imperceptible和perspicienda理論上是挺矛盾的。我沒有讀過《西庇阿之夢講評》,但如果光說與《音樂的綱要》之間的矛盾的話,我的理解是:宇宙音樂是不能被感官上察覺的,但可以通過理性(reason)去「理解」它——這樣也能跟「人的音樂」里的body / soul / reason的相關講述圓起來~

好吧,想到的東西就到此為止了。最後給出本渣渣的一些心得吧:翻譯這種東西,能避則避,尤其是你不熟悉的語言,不然誰翻誰蛋疼【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方音樂的古典(Classical)時期在18世紀,而不像繪畫或者建築在15-16世紀?
請問為什麼現代仍然要用Bb移調型單簧管作為標準,而不是C調型?
最近迷上了爵士女聲,各位大神能否介紹一些好的女歌手?
參加 Jean Michel Jarre 1981 年上海音樂會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音乐史 | 西方音乐史 | 音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