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之道—中國百年傢具(下)

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了,百廢待興。城市裡面的住房破敗、狹小,設施簡陋,北方的的農村,大家還住在土坯房、窯洞,南方的人們大多住在破舊的茅草屋。所有的人沉浸在新國家建立和建設新家園的喜悅中,沉浸在社會大家庭的快樂中,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居住環境並未太受重視,對傢具更是沒有概念。當時,很多人的家裡,沿用著民國時期的最基礎傢具形制,僅有幾個箱子加一張板床之類的傢具。

在反映五十年代的電影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鏡頭就是,夫妻倆為了工作,兩張單人床板拼一起,再鋪好被褥就是一個家了。精神世界的極大滿足,往往會讓人忽視了對物質世界的追求。五十年代的前蘇聯對中國的幫助,也帶來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那種帶有社會主義公有制公寓式的住宅建制和傢具,對當時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公有制公寓式住宅和傢具的典型特徵就是,統一的規格,統一的樣式,統一的顏色,以求完成統一的生活方式。每個房間都是一樣的,沒有變化。每個傢具也是樣式相似,而恰恰重視傢具的儲物功能,那時,具有多功能儲物功能的組合櫃,開始出現了雛形。

六七十年代,中國社會因文化大革命,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和工業生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傢具的生產和消費也受到了影響。但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的腳步絲毫沒有停下來。小時候聽過一個相聲,諷刺當時的社會風氣,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好笑。60年代以家裡的家具有多少條腿作為結婚標準的,也就是說,如果想娶媳婦,先要湊齊家裡的傢具腿。最開始好像是以36條腿作為標準的,衣櫥四條腿,床四條腿,床頭櫃四條腿,沙發四條腿,椅子四條腿等等。到瘋狂的時期已經出現結婚72條腿、108條腿了。計劃經濟下的人們,收入基本一樣,很多產品要憑票供應,很多時候,四處去湊傢具票,湊齊了在排隊去買傢具。

而很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了請木匠到家裡做傢具。自己通過關係找到一些木料,然後請木匠到家裡,包吃包住,即省去了傢具票的煩惱,也可以自己按照需求動手去打造。參照的樣式很多來自電影裡面,或者朋友家的樣子。雖然前蘇聯撤出了援助,但東德、前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等社會主義陣營的生活方式對中國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時傢具的樣式可以看到明顯的痕迹。在舊書攤上買了幾本60-70年代的傢具廠的圖紙,發現和當時的義大利、德國的傢具很像,想必當年我們也派了一些技術人員去那邊參觀,把人家的傢具樣子帶回國內了。

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讓我們接觸到太多沒有接觸到的事物了。一切都是那麼新奇,電視的普及,讓我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人們發現沙發可以不用彈簧來做,可以有厚厚的海綿了。國內傢具企業開始引進機械設備,生產規模和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市場上出現了全套系組合的傢具。易拆卸、組裝、造型多樣的板式傢具在這個時期大行其道,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九十年代的電視的普及,讓我們發現了更多的傢具樣式和生活方式。我們知道了軟軟的席夢思床,看到了不同造型的沙發、衣櫃。電視劇中家的模樣成了我們追求的對象,那裡的傢具和擺設讓我們開始重新定義自己的家了。九十年代很多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使傢具變的更符合個人的審美取向了。人們開始通過傢具來展示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審美了。傢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的作用開始顯現了。自台灣傢具企業來到廣東東莞開始大規模傢具製造企業,中國傢具製造開始了非常迅速的發展。

2000年以後,人們的生活水平從溫飽過渡到了小康。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在此過程中,人們的消費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從淺層次的實用需要上升到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而且更注重傢具產品的品味和品質了。 作為住宅中最能體現品味和文化內涵的傢具也在發生明顯的變化。傢具已從過去單一的實用性轉化為裝飾性與個性化相結合,傢具不再是單一的形態,而是日趨個性化、多樣化、時尚化了。

社會快速的發展,人們每天在快速的奔跑著,忙碌著。一方面把自己捆在事業的追求上,一方面把自己捆綁在對社會的不安上,其根本的原因是從來沒有建立過自己。在人們開始母體文化的回歸,完成對自身文化認知與反思的時候,也許更能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在無添加的質樸生活方式里,反差更能讓人們在花花世界裡舟車勞頓之後,審視內心。芳華落盡的寂靜,也許是未來10年的傢具的趨勢吧。那應該是一個去傢具化的10年。傢具應該呈現出順應房屋結構而生的趨勢。

梳理了兩篇文章的脈絡,做了一張列表,大家能夠更清晰地了解,這一百年來,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我們的生活與傢具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如同丹納在他的《藝術哲學》說過:每個形勢產生一種精神狀態,接著產生一批與精神狀態相適應的藝術品。


推薦閱讀:

視覺有左右撇子之分嗎?為什麼閱讀橫排字比豎排字更舒服?豎排字是否更適合左撇子閱讀?
有人給音響創作了漫畫和遊戲,理由是他們家音響真的太酷了

TAG:文化 | 设计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