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箱爭鳴:真火還是虛火?是否該迅速入局?看各路行家怎麼說 | 語音智能特稿

其實,在智能音箱這個領域真正火起來之前,曾經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不溫不火。

早在 Echo 發布的 2014 年,國內就有小智、叮咚、若琪等一批初創企業入局,不過那時候的市場接受度很低,遠不及今天這般熱鬧。

在過去的短短半年裡,國內智能音箱領域呈現了爆髮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做智能音箱的企業已有近 50 家,此外還有至少 500 家與之相關的硬體或技術方案商活躍在前沿陣地。面對這種野蠻增長的局面,有人說是剛需,有人則說是虛火。

接下來,深圳灣(公眾號ID:shenzhenware)將與你一起觀察國內智能音箱的火熱現狀,與你一起冷靜思考背後的邏輯,並結合部分智能音箱企業、傳統音響廠商的觀點,幫助你解答「該不該入局智能音箱」這個問題,希望對於各位從業者有一定的啟發。(此前,深圳灣還發表關於語音技能市場、語音智能 OS 兩篇深度特稿,歡迎各位點閱查看。)

國內百「箱」爭鳴之現狀:互聯網巨頭、內容廠商、傳統廠商、新創企業等蜂擁而入

亞馬遜在今年年初發布的消費報告顯示,從 2016 年下半年開始,亞馬遜 Echo 銷量開始陡增,並在 11、12 月銷量達到頂峰,這兩個月佔全年銷量的 45% 。

Echo 的火爆引發一連串的波及效應,這也是智能音箱行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國外市場:

相比去年僅有 Google 這麼一家發布 Google Home 以對標亞馬遜 Echo 的公司,國外巨頭在今年的新動作顯得十分頻繁,讓整個局面熱鬧起來:亞馬遜相繼發布 Echo 系列新品 Echo Look、Echo Show,微軟聯合哈曼發布智能音箱 Invoke,蘋果推出主打智能家居和音樂體驗的 HomePod,三星繼推出語音助手 Bixby 之後,也有了做智能音箱的消息……

國內市場:

在國內,不管是大公司、新創企業,還是傳統音箱廠商,都獨立或者以合作的方式競相推出自家的音箱產品。而麥克風陣列(硬體)、語音智能平台(軟體)相關的技術廠商,也為了跟上局面而馬不停蹄的做了相應的布局。

從 1 月份到現在,也就半年的時間,國內發生了一系列與智能音箱相關的事件:聯想、海爾相繼加入智能音箱產品陣營,叮咚、Rokid 分別發布了新一代的音箱產品,喜馬拉雅發布了首款全內容 AI 音箱 小雅,天貓發布國內首款購物音箱 天貓精靈 X1 ,百度、騰訊分別發布自家的語音開放平台 Duer OS 和 小微,哈曼發布了 SONIQUE 遠場語音技術方案,科大訊飛發布 Morfei 麥克風……

分類盤點:

將目前已經入局的智能音箱廠家進行梳理,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互聯網大公司:這類公司多有龐大的業務布局,多是想要建立以語音為入口的智能生態,為既有的內容和服務尋找新的入口。以 BAT、京東、小米為代表。
  • 技術廠商:在語音技術方面有積累,專註於做技術開放平台或提供語音技術方案,如:科大訊飛、思必馳、出門問問。
  • 內容廠商:音箱本質上是內容與服務的載體,內容廠家佔有獨特的 IP 資源,開始聯合眾廠商抱團取暖。代表廠家有喜馬拉雅、酷狗。
  • 創業公司:多帶有互聯網基因,術業有專攻,比較關注與具體應用場景的結合,如主打智能家居的 Rokid 。
  • 傳統音箱廠家:在傳統音箱硬體研發上已有積澱,傾向於與技術及內容廠商合作。如漫步者、Doss。

與所有其他的風口相似,一個行業的興起,總有一大批爭先恐後的追風者:其中的一些希望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另外一些,抱著「就算不能成為第一,至少也能分一杯羹」或者「擔心落後、被淘汰」的刷臉或占坑心態;當然,還有那些站在一旁保持觀望態度的吃瓜群眾。

月銷量不到 2 萬台,智能音箱是真火還是虛火?

前段時間,一些關於「智能音箱虛火」、「智能音箱月銷售數據慘淡」、「代工廠搶訂單,到頭來的墊付加工費」等負面報道瞬間給行業潑了一盆冷水,使得不少原本準備入局的從業者望而卻步。

面對這些看似對於「虛火」的「冷靜」思考,深圳灣(微信公眾號 ID:shenzhenware)諮詢了一些業內人士,對於這些論述進行佐證和分析。

虛火表現 #1:出貨量低?

網路流傳一組數據,稱京東旗下的叮咚 2016 年整體銷量為 10 萬台,雖然數據增長可觀,但過程十分艱辛。

也有媒體分析,在目前國內智能音箱月銷量不到 2 萬台的市場現狀下,即便如此多數量廠商的大規模投入,最終也不過是一股虛火。

更深一步的分析稱,在眼下多數入局廠商供應鏈不全,且服務應用不完善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容量不足百萬台,真正起量可能要等到明後年。

靈隆科技總經理魏強,他表示,網路流傳的叮咚銷售數據並不準確,且叮咚從未向外部透露過具體的銷售數據。今年京東 618 購物節,叮咚的銷量同比增長 3~4 倍,佔據了目前國內智能音箱 80% 的市場。

關於智能音箱市場的未來,魏強補充說,目前國內那麼多玩家入局,說明這的確是一個剛需市場,經歷了上半年的火爆預熱,未來 6~12 月內會是一個行業快速發展的階段。

虛火表現 #2:產能過剩?

半年內湧入這麼多做音箱的公司,苦的卻是代工廠,這是某 OEM 業內人士的觀點。OEM 廠商見慣了互聯網風口一年一換帶來的痛楚:風口一到,訂單紛至沓來;一旦市場趨冷,大批的產能過剩和前期投入的流水線資源就只能靠供應鏈自己消化。

不過對此,小雅音箱的硬體方案提供商——東莞佳禾智能高級副總陳亮則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毛利率低是目前大部分硬體廠商都會面臨的問題,但佳禾智能對於小雅音箱的未來銷量有足夠的信心。

如果談風口,「 AI 硬體其實是互聯網公司的風口,而並非 ODM 公司的風口,如果以硬體的盈利和運營模式去看待 AI 產品會很失望。」陳亮的回應同時也表明了他對這一波智能風口的看法。

虛火表現 #3:誇大上游麥克風缺口?

一方面是對智能音箱供貨量的質疑,另一方面則是對上游麥克風方案供應風險的擔憂。

台媒報道,由於最近國內阿里等大廠商紛紛入局,智能音箱訂單暴漲,導致上游 MEMS 麥克風晶元供應不足,出現了 30% 以上的供應缺口。

對此深圳灣也採訪了哈曼麥克風系統負責人宋柏勛,他認為這種情況在部分晶元廠商中確有存在,不過 30% 這個數字有所誇大。由於國內麥克風多是原廠封裝的裸片產品,前段時間的確存在備料缺口的風險。不過即便缺口,也是預估層面的缺口,屬於量產前的備料預估的統計,而並非量產階段的缺口。

到底該不該入局?看智能音箱企業、傳統音箱企業等各路行家怎麼說

冷靜觀察了這場「百箱大戰」的喧囂後,我們就「是否值得再入局智能音箱」這個議題,找來了行業專家並展開了討論。

在 7 月 15 日深圳灣全程策劃和組織的「WARE 2017 語音智能平台與應用峰會 第 II 季」上,我們邀請到了靈隆科技(叮咚)總經理魏強、貓王創始人曾德鈞、超聲音響總經理劉曉彤這三位嘉賓,組了一場關於「百箱爭鳴」的討論,並就智能音箱的產品觀等話題,在現場對話了海翼(Anker)創始人陽萌、以及 Rokid 創始人祝銘明(Misa)。這幾位語音智能的先行者,分別從各自的經歷和角度闡述了對於「百箱爭鳴」現象背後的思考。

▲ 靈隆科技(叮咚)總經理魏強、超聲音響總經理劉曉彤、貓王創始人曾德鈞出席「WARE 2017 語音智能平台與應用峰會 第 II 季」,就「百箱爭鳴」現象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視角 #1:合作大於競爭

靈隆科技是國內最早一批入局智能音箱的公司之一,到目前為止,靈隆科技已推出 6 款智能音箱叮咚,並在銷量上一路領跑國內同類產品。

從叮咚音箱概念誕生、產品設計、生產製造以及市場銷售的整個過程,魏強一路趟過了不少坑。從孤獨的一路前行到如今有一批一批的入局者陪同,魏強表示,希望大家能共同推動市場的增長,但也不希望各位從業者盲目跟隨

「建議新入局者避免進行低水平的重複性投入,找准切入的應用場景,打造差異化產品。」魏強還舉了競品的例子,談到喜馬拉雅這家互聯網內容商選擇與一些優秀的廠商合作,在硬體載體上注入本身海量優質的內容資源,使得自家產品能迅速實現差異化的市場定位,這是一個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典型案例。

視角 #2:借勢完成產業和技術升級

超聲(TYMPHANY)是很多國際大牌音響品牌背後的 ODM 廠商,在智能音箱項目上,超聲在近幾年持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新技術、新方案上進行預研,同時在傳統優勢——聲學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進行配合。

據超聲音響總經理劉曉彤透露,此前,智能音箱給超聲帶來的業務收入為其所有代工業務的 1% ,近日隨著新訂單的增加,這個收入比例上升到了 10%。劉曉彤進一步表示,隨著富士康這樣的大代工廠的加入,預估到 2020 年,智能音頻類產品(耳機、音箱、喇叭等)的代工總產值將達到 55 億美元。

據劉曉彤在行業里的觀察來看,目前不少傳統音箱廠商對智能音箱都抱著躍躍欲試的態度,但由於條件、缺乏相關經驗等原因,他們只能原地躊躇。對此,劉曉彤建議,「希望所有同行能夠一起參與進來,借著時代的春風和技術的潮流,完成產業和技術升級,讓大家都來當一回『智能狂風』里的『豬』」。有能力的廠商可嘗試走在前列,至於還的沒有起步廠商,可借用語音開放平台的力量,從傳統向智能轉型。

視角 #3:對於新興市場要有耐心

這個市場需要一些先行者帶給大家信心。

Rokid 創始人 Misa 為了解大眾消費者對這類智能語音終端產品的接受程度,親自帶著 Rokid 實驗室的博士研究團、以及高管輪番到線下體驗店蹲點。Misa 發現,Rokid 在線下體驗店的購買轉化率達到了 10%,而線下向線上轉化的比率為 1:0.8(線下 100 個購買的用戶給線上大約能帶來 80 個購買用戶量)。這些線上購買用戶主要是通過線下體驗或朋友推薦,上網直接搜索結果併購買,而非通過廣告頁跳轉而來。

▲ Misa 親自到線下體驗店銷售 Rokid

相比 3‰~5‰ 的新品類線上銷售轉化率,線下為 Rokid 帶來的銷量更為客觀些。同時,Rokid 團隊也感受到這個市場「比大家想像中的要樂觀」,這是個在認清當前技術邊界的基礎上,不斷尋求用戶認知與產品宣傳平衡點的一個過程,還需要給這個市場一點耐心。

視角 #4:專註產品競爭力

同時,在關注別人怎麼做的同時,還需要將注意力放到產品自身的打造上。

將自己定義為「注重用戶體驗的人工智慧公司」的 Rokid 認為,AI 產品要足夠好,用戶體驗是目前首要的事。

海翼(Anker)創始人陽萌此前在與深圳灣對話時說:產品差異化本質上還是要回歸到這個產品應用的場景,「比如做音箱,那音質一定要特別好,主功能要足夠的強。」

另外,語音和智能在未來將成為大多數電子產品的標配,這時候,產品的競爭力就回落回產品基本功能的價值上來,「產品本身的基本功還是有非常大的差異化空間的。」

策劃:Shining

主筆:Jes & 談喆

原文:百箱爭鳴:真火還是虛火?是否該迅速入局?看各路行家怎麼說 | 語音智能特稿

-------- 我是「深圳灣」分割線 ---------

深圳灣 | shenzhenware 長期挖掘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新銳產品和初創團隊,歡迎聯繫我們。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布,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道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推薦閱讀:

把表情包做成智能音箱,Line 為莎莉雞和布朗熊找到了一條全新的發家路…
音箱再進化,索尼智能無線音箱LF-S80D上手測評
價格屠夫小米入局智能音箱,會成為智能家居的收割者嗎?
如何評價小米互聯網音箱?
智能音箱能否成為物聯網中的「超級產品」?

TAG:智能音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