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翔: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看矛盾體如何在信安行業共存 | 新銳
「工作安穩,能夠一眼就看到10年之後我的樣子,但顯然那並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稍顯感性的話語從清秀儒雅,靦腆謙遜的70後譚翔口中說出來,使他整個人都在熠熠發光。也頓時讓人感覺到,眼前的譚翔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凡事有情才動人,動人便深刻,那麼譚翔的故事有情嗎?
派拉軟體從08年創立至今,在身份管理、信息整合方面已是碩果累累。客戶從上汽集團、一汽-大眾、百勝餐飲、家樂福、星巴克等世界500強企業,到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圖書館、浦東軟體園等政府教育部門,再到鞍鋼集團、東風汽車,光明集團等大型企業已是數不勝數。一路走來,譚翔與他的派拉有很多故事想說給我們聽。
拒絕安穩,釋放叛逆
1997年譚翔從浙江工業大學通信專業本科畢業後,在外人眼中竟成了一個「傻子」。放棄穩定的專業,靠興趣吃飯,這在外人眼中的確是特別傻的行為。譚翔回顧當年,評價起自己來也是絲毫不客氣:我從小到大,都是比較叛逆的。「因為當時絕大多數學通訊專業的,80%都是去浙江或者外地的一些電信或者聯通移動這類的國企。我是少數,不想去通信行業,又對計算機比較感興趣,所以就到了IT計算機這一塊了。」
在譚翔這裡,決定一件事似乎不會受特別多的外在因素干擾,更何況是工作這種大事。因為自己感興趣,因為喜歡,所以就可以做。
簡單純粹,最近比較有情懷的一個詞--初心,說的大概就是譚翔吧。
譚翔身上的叛逆因子遠遠不止這些,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上的叛逆正在一點一點釋放出來。在選擇從事IT行業的第一次叛逆之後,譚翔又從工作了8年的IBM中跳了出來,開始了自己的創業。
在IBM工作了8年,譚翔已經帶出了自己的一個團隊,工作穩定,發展潛力更是不用說。那為什麼會放棄穩定的工作,選擇白手出來創業呢?譚翔是這麼回答的:「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吧,在IBM呆十年我的GB會上升,但是到最後只是做一些規劃性的工作,對於享受安逸的人來說這應該是比較完美的工作狀態,但是於我來說,比較輕鬆的工作感覺並不是我想要的一種狀態。」
這,一如既往的是帶有一股「傻氣」的譚翔。
2008年7月,譚翔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成立了派拉軟體。發展至今,派拉的業務在地域上已經拓展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以上海為中心的東區,以北京為中心的北區和以廣州為中心南區。公司人員從最初的8個人發展壯大到現在160個人。在產品上來講,已經建立了身份管理和信息整合兩大產品線。
兩個產品線和三個區的優秀成績,是譚翔放棄安穩,叛逆之後的收穫。
在安穩中極力求變,譚翔在一次次釋放叛逆後實現了自己的小目標。
「人生是需要走不同的路,相比能一眼看到10年後的自己,我更期待一個未知的自己,時常接受挑戰是我更喜歡的工作態度。」
知足並不常樂
軟體行業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美國軟體行業是全球的風向標。譚翔希望自己的派拉軟體能成為一家國產領先的軟體企業,傾力奔跑,不斷精進。
談及為什麼會出來創業研究身份認證,譚翔的語速放慢了很多,思考了片刻後,譚翔篤定的對記者說出了這樣一段話:目前來說,國內市場對國外軟體的需求很大,一方面顯示了國內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我的一個「私心」:希望在將來的身份安全軟體領域,我們企業能使用更契合自己需求的軟體。
把想法付諸實踐後,團隊就擼起袖子開始幹了,需要解決的問題接踵而至。如何讓大客戶對自己的產品有認可度並且信任我們的產品?資金問題如何解決?譚翔知道這些問題是他跳脫現狀,追求突破所要面對的必然。
不過方法永遠比困難多,在種種壓力之下,譚翔逐漸找到和形成具有派拉特色的經營理念--從服務切入軟體,從軟體切入資金。「2008年,我們作為剛起步的公司,平台比較小,客戶會覺得,你們的公司太小了,我不敢買你們的產品。所以轉換下思路,在我們的這個基礎上,我們該如何取得客戶的信任?以服務的方式,把產品和服務並行。我通過做服務的方式跟你簽一個合同,通過基礎服務的方式切入到客戶,滿足客戶的需求。以此建立標杆性用戶,做出案例,一步一步拓展大客戶,壯大規模,獲得充足的資金。」
都說知足常樂,但在譚翔這裡,知足常樂是一個假命題,因為他認為知足並不總是常樂的。在一個特定環境中,人很容易就會形成一種困頓感,或者說習慣於滿足現有的狀態。而能在這種情況下跳脫束縛、求得突破,求新求變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如果做成了,便是一件很厲害的事。在旁觀者眼中,結果決定一切。
務實做事與自由生活共存
《漢書·董仲舒傳》中寫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憑空想像而不去實踐,正如想品嘗魚的美味卻不想去編織漁網,而僅僅站在水邊羨慕,是沒有意義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像譚翔一樣從小事做起,發揮注重現實,崇尚實幹的務實精神。
譚翔的創業是不走尋常路的,因為一般的創業一開始第一步想的便是融資,但是派拉並不是這樣,譚翔是在派拉經營發展了三年以後才開始第一次融資。
所以對於剛開始的資金問題,派拉完全是靠自己的實幹撐下來的。這對現在的一些創業企業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的事。譚翔也非常樂觀,他告訴安在(anzer_sh),雖說一開始的資金問題讓他很頭疼。但凡事有利有弊。正是這段生存焦慮期讓我更好的去思考業務經營,並形成了具有派拉風格的經營理念。而且我覺得派拉在沒有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還能活下來,這恰恰證明了我們是具備強大戰鬥力的,是完全有自主生存能力的。
可以說譚翔在前三年完全是用務實讓派拉撐了下來,慢慢的才到後來逐步壯大。務實精神是貫徹在譚翔整個工作當中的。
當安在(anzer_sh)記者問及派拉的整個體系是否完善時,譚翔是這麼回答的:真正發展到完善的體系對派拉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客觀來講派拉的規模還是比較小的。但是對企業的發展來看,各方面都會受限於企業規模,這個就相當於一整個食物鏈的體系。你的規模滾得越大,企業的資源自然而然也就變大了。對派拉來說,我更關注於派拉自身能力的成長。因為當你做出了成績以後,找渠道就相對來說變成一件簡單的事了。這是一整個務實的過程,付出與回報永遠都是成正比的。
但是你要認為這就是譚翔的全部,那你就錯了。這不,在工作之外,你能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譚翔:追求挑戰,嚮往自由,與務實完全矛盾對立的自在生活也是譚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矛盾對立的東西在他這裡非但沒有產生副作用,反而共存的極其完美。
譚翔說起自己的興趣愛好,語調明顯歡快了起來,整個人也都放鬆了下來,開心的彷彿在跟好友聊天。你真的難以想像務實的譚翔會喜歡跑馬拉松和長途自駕旅行!
馬拉松的精神是:挑戰極限的勇氣、超越自我的信心、堅韌不拔的意志、永不放棄的堅定。這不就是在說譚翔。
「愛上跑馬拉松是在創業過程中慢慢形成的,一開始是覺得需要鍛煉身體,後來慢慢的就愛上了跑步,然後開始參加不同的馬拉松比賽。從08年開始到現在半馬、全馬都參加過。像杭州馬拉松、北馬和上馬,還有一些比較小的,比如說泰山馬拉松、橫店馬拉松和貴州馬拉松都參加過。」我們公司現在已經形成了馬拉松文化,特別是我們的高管團隊中跑馬拉松的非常多,成績也很好。」譚翔驕傲的對安在(anzer_sh)說道。
「而長途自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對家人的一種補償,因為平時陪家人的時間也比較少,趁這個機會,暑假或是寒假會陪他們一起去自駕旅行。去過內蒙草原 、青海、雲南和四川這些地方。美國也去過。一家人一起去陌生的城市,看陌生的風景,接觸陌生的人,感受不同的人文,遇見當前生活和工作之外的另一個自己。」譚翔接著說道。
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陷入矛盾以後就會變得複雜,變得難以處理,直至進入一個死循環。但是譚翔這個矛盾體卻安全的共存了下來,在務實工作的同時又能自在的生活。
團隊就是一夥朋友
相比於跟別人介紹說:我有一個團隊,我更喜歡說:我有一夥朋友。
團隊是譚翔最大的支撐力量,在創業之初他和很多人一樣,碰到了很多問題,並且經歷過一段非常難熬的生存焦慮期,但是每每最難的時候譚翔看著自己的團隊,便會重新有力量繼續前行下去。譚翔對我們說:不管創業做的怎麼樣,但是首先我必須得對我的員工負責。
「在我這裡,我始終認為態度比能力更重要,因為能力可以培養,但是態度是很難改變的。」態度決定一切,在譚翔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公司的團隊非常團結,讓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這種幸福是超出簡單的工作關係,而帶有更多的人情的交往。「我們公司有一個馬拉松文化,大家都很志同道合的喜歡跑步。
在公司里,下班以後我們一起的幾個人就會一起去跑步,一起打打球。在派拉,你會看到一群朋友,非常親密並自在的工作和生活著。」
工作之間的上下級關係,在譚翔這裡似乎是沒有明確的界限。在工作之中,大家態度正確,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之外,大家可以相處的跟朋友一樣,相處的更簡單。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互相的,在派拉軟體里,我們不乏看到已經在公司待了5年以上的部門經理和底層員工。譚翔用心待人,自然也會被用心對待。
回顧創業之路,走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個年頭。譚翔在這個過程中,酸甜苦辣經歷的太多,好在都已經過去。以至於譚翔現在都能夠雲淡風輕的聊起。公司發展到現在,各方面都變了很多,但依舊有很多是一直沒有變的。比如說:我的團隊,我的朋友。
臨近結束,記者讓譚翔給大家推薦一本自己喜歡讀的書。譚翔提到了《羅馬人的故事》,是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歷時15年完成的15冊巨著。說到讀完這本書的感受,譚翔告訴記者:做什麼事,切身的經歷和感受都是必不可少的,相比於淺嘗輒止,我更喜歡那些比較有深度的東西。因為我喜歡自駕旅行,讀完羅馬人的故事我就會清楚的知道:一些石柱和建築場景在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歷史場景,再來看會有一種更好的感觸,否則的話可能看過就看過了,也不知道發生過什麼事情。
整個訪談下來,會發現譚翔著實是一個很矛盾的人。你不禁會發出疑問:如此矛盾的人是如何在安全行業生存了接近10年。不喜歡安穩,不困於現狀卻又務實肯干,身上帶有叛逆因子卻又活的簡單純粹,性格沉穩,踏實卻又追求突破和挑戰。明明是一個做技術的人,身上卻是情懷滿滿。
在譚翔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至剛與陰柔,感性與理性是如何完美的共存的。
訪談臨近結束,記者還意猶未盡。譚翔的身上的故事太多,短短的訪談記者感覺就只聽了一個故事的開頭,故事的高潮還落在譚翔的身上,等著有心人去了解。
安在
(ID:AnZer_SH)
新銳|大咖|白帽|深度
推薦閱讀:
※發現網站漏洞,跟站長要報酬合理嗎?
※無法想像釘釘CEO多麼變態
※Web 3.0:分散式網路讓人民收回正在流失的權利
※民謠不需要儀式感,《安和橋》也不需要你們過分的解讀。
※社交軟體在非洲會被封么?地球知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