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式的列寧哲學研究
「哲學筆記」簡介
《回到列寧》一書是張一兵教授以一種新的方式——思想構境法來重新擬現列寧哲學思想的著作。該書的研究對象是「哲學筆記」,「哲學筆記」並不是一本成型的理論著述而是一個列寧在長達20年之久的時段中學習和研究哲學的不同摘錄筆記、札記、心得與閱讀批註的有明顯理論性質級差的文獻彙集。作者將列寧列寧哲學思想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階段為1884年到1906年,列寧在現實的革命實踐中巧妙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在此階段,列寧主要是依靠馬克思、恩格斯以及普列漢諾夫等外部的權威。第二個階段為1906年到1913年,列寧開始研究並把握哲學的唯物論,是列寧哲學理論過程中的重要時期,他通過對唯物主義進行研究,成為具有哲學素養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第三階段是1914年到1916年,列寧專門學習了黑格爾辯證法,在「伯爾尼筆記(即列寧於1914-1915年在伯爾尼寫的主要是關於黑格爾哲學研究的學習性筆記)」中,他的哲學思想有了飛躍性發展。列寧通過進行哲學研究打倒了他者的權威,在自己的思想環境中對實踐的辯證法進行把握,成為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家。
《回到列寧》基本框架
此書分為導言、上篇、下篇三個部分,導言對哲學筆記文獻作了綜述,指出以往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上篇考察了列寧1884-1913年期間思想發展過程,下篇著重考察了列寧研究黑格爾時期的思想發展過程。作者指出,前蘇聯對「哲學筆記」的研究有兩點誤區:一是迫於意識形態壓力而熱衷於種種武斷的主觀預想和邏輯懸設;二是將列寧這20餘年不斷變化的研究哲學思想歷程當作一個目的論的學術寫作計劃的實現過程。該書的任務就是去掉由於政治環境強加於列寧身上的偽學術構境,以思想構境法重新擬現列寧哲學思想的歷史原象,與蘇聯的教條主義哲學決裂。事實上,就「伯爾尼筆記」來說,這只是列寧在伯爾尼圖書館研讀黑格爾著作時所留下的讀書筆記。列寧為了理解馬克思的辯證法,要理解黑格爾的哲學邏輯,特別是德文版《黑格爾全集》第3卷至第6卷,即《邏輯學》全三卷、《小邏輯》全一卷。列寧試圖通過學習黑格爾哲學來理解馬克思的基本思想。
生產性文本閱讀的思想構境法
作者反對「馬克思是這樣說的」、「列寧是這樣說的」這種單純的引用。因為無論是怎樣的表述,都是我們新建構起來的自己想法。解讀並不是對原初語境中文本的單純復原,而已經是思想的新建議,是重新建構的東西,是創造性的生產。作者所主張的文本學的基礎總是處於一種關係之中,而遠離讀者的文本是不存在的。文本與讀者的兩項對立是一種虛構的東西,解讀是由讀者給文本帶來新活力的過程,這便是生產性文本閱讀的思想構境的方法。
作者的後現代主義的文本學認為,思想家的理論形成可分為以下三過程:(1) 他者的鏡像空間;(2)經歷自主的思想構境;(3)到達原創性的思想構境。他者的鏡像空間是依賴引用文本,接下來自主的思想構境是思想家朝自己的理論或成熟過渡的思想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思想家脫離他者的理論框架的支配,立足於自己的立場展開獨立的思考。原創的思考構境則是思想家形成獨自的理論和思考空間。這便是作者所提倡的最新的解讀思想史的模式。依照這種解讀模式,列寧涉獵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方面的文獻,但並未找到與現實相對應的答案。但他在研讀黑格爾哲學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構造,在馬克思主義中發現了創造並改變存在的實踐的辯證法,作者這樣對文本的言外之意進行了解讀,在消除了意識形態的假象之後,對歷史事實進行了再現這便是張一兵在《回到列寧》中的主張。
列寧在開始作「伯爾尼筆記」時,依靠馬克思、恩格斯、普列漢諾夫來面對黑格爾哲學的邏輯。但隨著理解的加深,列寧對黑格爾哲學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逐漸向黑格爾靠近,而且《邏輯學》使列寧形成了新的思考立場,這又使得他熱衷於馬克思。列寧將黑格爾哲學,特別是《邏輯學》作為自己的辯證法研究的對象,其哲學思想以及新理論都是通過黑格爾的《邏輯學》完成的。列寧在研讀完《邏輯學》之後,依然繼續閱讀黑格爾的其他著作,在此過程中建構起了自己的新思想。作者想強調的是:列寧的哲學思想有過變化,「哲學筆記」不是被意識形態化完成的著作,而是記錄了列寧的思想發展過程的資料。列寧的思想在前期與後期之間,特別是在研讀《邏輯學》之前與之後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作者將後期的筆記稱為「伯爾尼筆記」,對其作了深入研讀。
補充說明
應專欄要求我在這裡再具體講解一下生產性文本的思想構境法。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寫法呢?正如前文所說,列寧20年來的哲學研究過程中他的理論研究目的和思考邏輯並不是同一的,但是在傳統的蘇聯式的解讀模式下,「哲學筆記」依然被認定為一個具有同質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科學文本,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這就需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重新解讀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的列寧,解讀他留下的重要文獻「哲學筆記」。在作者看來,文本學真正的基礎在於讀者與文本之間的關係,根本不存在沒有讀者的文本,文本與讀者的二分永遠是虛假的,文本閱讀中真正存在的情形永遠是讀者視域中的文本被讀者重新激活的過程,這是一種關係型的存在。在解讀文本的途中,讀者始終為上,真正存在的其實永遠是讀者以自己的理論邏輯去積極建構的某種特定的理解之境,只不過人們總是傾向於將自己的詮釋理想化地只認為文本的原初語境罷了,即我們經常見到的「列寧說……」、「馬克思說……」。也正因為此,每一種文本詮釋,其實都是讀者以文本的名義在進行一種當下性的為我式演說,而非對象文本語境的真是綻出,閱讀不是為了還原,而是指向創造性的生產,這就是生產性文本的思想構境法,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閱讀譯文的文本也擁有了合法性,因為目的不再是還原,而是生產創造。在這種解讀方式下,思想家思想的形成過程分為他者的鏡像空間;經歷自主的思想構境;到達原創性的思想構境三個階段,這是前文中提到的這裡不再重複了,《回到列寧》一書正是在這種理論的方式下去研讀列寧的「哲學筆記」的,用作者的話說就是我們離列寧的思想間距似乎近了一些,然而卻從假想的真理向主觀構境論後退了。
參考文獻
《回到列寧——關於「哲學筆記」的一中後文本解讀》
《解構列寧的後現代中國哲學》
推薦閱讀:
※關於「要做最難的事情」的十點思考
※John Hawthorne是如何處理lottery puzzle的?
※從語言哲學的角度來看,語言的意義是什麼?
※什麼才叫懂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