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敘利亞戰紀②:敘利亞內戰簡史(下)

敘利亞內戰在2013年進入到一個相持階段。伴隨著列強的妥協和化武危機的解決,敘利亞全國聯盟(敘全盟)和敘利亞自由軍喪失了帶領反對派速勝的希望,從而迅速喪失了凝聚各派軍閥的向心力,陷入了瓦解之中。相反,封建教權派勢力卻趁勢而起,在大多數地區成功挾持了敘利亞革命。而"爭取民主社會運動"所領導的北敘利亞民主革命運動,也將面臨其迄今為止最大的危機……

五、敘利亞內戰的第四階段:伊斯蘭國的崛起(2014)

2013年8月,圍繞著土敘邊境城市阿扎茲(Azaz)控制權的爭奪日趨激烈。以伊斯蘭國(當時自稱「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是基地組織的伊拉克分支)為一方,以包括人民保衛軍在內的其他反對派勢力為另一方,雙方多次爆發武裝衝突。

隨著外國干涉可能的消滅,內戰的長期化已經成為定局。伊斯蘭國方面懶得再掩飾自己在敘利亞建立教權國家的野心,而曾同他保持合作的其他各路反對派軍閥也因不再迫切需要戰鬥力強大的伊斯蘭國外籍部隊而難以忍受其跋扈。2013年12月31日,人們發現反對派要人海珊·蘇萊曼博士(Dr. Hussein Suleimani)被伊斯蘭國扣押後遭虐待致死,敘全盟遂以此為借口號召各路反對派討伐伊斯蘭國。結果,人數佔優的反對派軍閥被伊斯蘭國打得潰不成軍,至2014年1月13日伊斯蘭國完全控制了反對派手中唯一的省會拉卡(Raqqa)。

然而,2014年2月2日,曾是伊斯蘭國小弟(後通過基地組織總部認可而「獨立」為該組織敘利亞分支)的努斯拉陣線(Al-Nusra Front)見伊斯蘭國鋒芒過盛、打擊面過寬,擔心成則為其所並、敗則代其受過,遂轉入反伊斯蘭國陣營。2月8日,努斯拉陣線率眾在代爾祖爾大敗伊斯蘭國,一度切斷了伊斯蘭國武裝同其「本土」伊拉克的聯繫。伊斯蘭國見狀索性撕破臉皮,於2月23日在阿勒頗前線用人彈炸死了基地組織駐敘利亞特派員、沙姆自由人伊斯蘭運動最高指揮官阿布·哈立德·敘利亞(Abu Khalid al-Syria)。此舉引起基地組織勃然大怒,將伊斯蘭國破門。

圖1:2014年1月18日(上圖)和2月13日(下圖)左右的敘利亞戰局圖。兩圖對比可見,努斯拉在代爾祖爾東面從伊斯蘭國那裡奪取了大片土地。

在北敘利亞方面,爭取民主社會運動在2014年1月21、27、29日分別領導傑濟拉(Kantona Ciz?rê)、科巴尼(Kantona Kobaniyê)和阿夫林(Kantona Efr?nê)三個州實現自治;1月29日又通過憲法,宣布建立簡稱「羅賈瓦自治各州」(全稱「阿夫林、科巴尼和傑濟拉自治各州」)的政治實體,實現庫區自治。繼而,羅賈瓦自治各州在2月同伊斯蘭國爆發了全面衝突。

2014年3月,伊斯蘭國放棄了其在拉塔基亞省、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頗省西部取得的據點,將兵力集中到代爾祖爾省,從而逆轉了努斯拉陣線在那裡領導的攻勢。5月底,伊斯蘭國已經從伊拉克和敘利亞其他地區調集了不下3000人抵達代爾祖爾前線,至6月10日完全攻佔了該省幼發拉底河以北地區。隨後,伊斯蘭國部隊發起了摩蘇爾戰役,橫掃了整個伊拉克北部和中部地區。結束了伊拉克戰役後,伊斯蘭國從7月開始恢復代爾祖爾戰役,在伊拉克部隊的支援下至7月14日完全攻佔整個代爾祖爾省。由於伊斯蘭國此前在伊拉克獲得的驚人勝利,大批努斯拉陣線、伊斯蘭軍(Jaysh al-Islam)等教權派武裝不戰而降,給伊斯蘭國提供了數千兵力和幾十輛坦克。伊斯蘭國遂殺其幹部而笑納其兵力、裝備。

2014年7月,伊斯蘭國利用其在伊拉克和代爾祖爾獲取的兵力、兵器向阿勒頗東部、北部的教權反對派發動猛攻,奪取大片土地。繼而,伊斯蘭國從9月起對羅賈瓦自治各州發起總攻。「爭取民主社會運動」領導自治各州人民奮起抗擊伊斯蘭國,至同年12月粉碎了伊斯蘭國對傑濟拉州的進攻,至2015年1月粉碎了伊斯蘭國對科巴尼州的進攻。2014年12月,傑濟拉州的人民保衛軍等部隊在自衛戰爭之餘,還遠征伊拉克的辛賈爾(Sinjar),解救出大量被伊斯蘭國圍困的雅茲迪人。此後,北敘利亞逐漸成為敘利亞革命的中心。

圖2:2014年7月初(上圖)和2015年1月中旬(下圖)北敘利的戰局。兩相對比可以看到,伊斯蘭國在紅色方框處所發動攻勢的結果。

六、敘利亞內戰的第五階段:戰略相持階段後期(2015)

伊斯蘭國崛起和隨之而來的反對派內部重新洗牌,不僅導致教權派勢力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成功挾持敘利亞革命(當然這也間接導致北敘利亞成為敘利亞革命的中心),而且也給政權方提供了漁翁得利的機會。在整個2014年,政權方在戰場上都佔據著上風。除在敘利亞南部的德拉、庫特奈拉等省和北部的伊德利卜、哈馬、拉塔基亞省遭到過數次失利外,政權軍不僅在大馬士革、阿勒頗兩大戰場上始終維持攻勢,而且還成功地將反對派趕出了曾經的敘利亞革命中心霍姆斯城(Homs)。

然而隨著控制區的不斷擴大和精銳部隊的逐漸損耗,再加上政治上不得人心以及內部的軍閥化現象,政權方日益出現了兵力不敷使用的狀況。反觀反對派方面,除了源源不斷的外國聖戰者和軍事援助外,內部又隨著以努斯拉為盟主、沙姆自由人伊斯蘭運動(Ahrar al-Sham,與努斯拉同為基地系武裝)副盟主的「征服軍」(Jaish al-Fatah)等組織的出現而重新擁有了比較統一的指揮。此消彼漲,戰局在2015年再度發生變化。

圖3:教權反對派武裝慶祝攻取伊德利卜。

2015年3月,政權方旨在圍殲阿勒頗反對派的「彩虹行動」(Operation Rainbow)以失敗告終。3月28日,以努斯拉陣線為首的「征服軍」攻陷伊德利卜省省會伊德利卜(Idlib),隨後又在加卜平原(Al-Ghaab Plain)大敗政權方,不僅完全控制伊德利卜省而且還趁勢攻入了附近的拉塔基亞、哈馬兩省。與此同時,同樣以努斯拉陣線為首的「南方征服軍」(Army of Conquest in the southern region)也和自由軍系的「南方陣線」(Southern Front)聯手,在南方的德拉省多次擊敗政權方,進而大舉圍攻德拉省省會德拉城(Deraa),大有徹底拿下該省之勢。在北敘利亞慘遭失敗的伊斯蘭國也移兵南下,在5月26日襲占古城帕爾米拉,進而奪取了該城附近的眾多油氣田;接著又在5月和6月兩度大舉進攻政權方控制下的哈塞克省省會哈塞克,險些攻陷該城,只是因為人民保衛軍的及時救援才未能得逞。

面對不利局面,政權方試圖重振人心,遂在7月發動了對敘利亞-黎巴嫩邊境山區的大規模掃蕩。然而政權軍聯手真主黨圍攻長達3個月時間,依舊未能攻下當地反對派最主要的據點扎巴達尼(Zabadani),可謂顏面盡失。不過,反對派在霍姆斯省、德拉省、大馬士革農村省的反攻也都相繼失敗。這些都反映出政權方已難以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統一敘利亞了,而教權勢力領導的反對派也未展現出結束內戰的力量,敘利亞內戰仍處於戰略相持的狀態。

與之相反,此時羅賈瓦自治各州卻在北敘利亞各地對伊斯蘭國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攻。在傑濟拉州,人民保衛軍等武裝在2015年2~4月發起了春季攻勢,解放了該州東部、中部的廣大地區;在5月又發動夏季攻勢,解放了該州西部的廣大地區;6月馳援哈塞克城,至8月擊退伊斯蘭國軍隊,挽救了該市,也徹底解放了傑濟拉州。在科巴尼州,人民保衛軍等武裝在5~6月同傑濟拉州友軍東西對進,解放了自2013年以來失陷於教權派(此後又是伊斯蘭國)的泰勒艾卜耶德(Tal Abyad)及其附近地區,兵鋒直逼伊斯蘭國首都拉卡,迫使伊斯蘭國集中大量兵力保衛首都,從而支援了其他地區的反伊斯蘭國鬥爭;7月27日,又解放了2013年9月以來就被伊斯蘭國控制的科巴尼州南部重鎮塞林(Sarrin),將伊斯蘭國軍隊徹底趕出了科巴尼州;在此期間,留守後方的公安部隊還粉碎了伊斯蘭國在土耳其支持下從土方一側對科巴尼發動的恐怖襲擊。

圖4:2015年8月下旬的敘利亞戰局圖。圖中綠色斜線處為人民保衛軍攻略處。

通過這一系列反攻作戰,自治各州不但逐步成為打擊伊斯蘭國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成為了敘利亞革命的中心所在。2015年10月10日,敘利亞各派民主革命武裝以人民保衛軍和婦女保衛軍為中心,成立了統一的民主革命武裝力量——敘利亞民主軍(Syrian Democratic Forces,簡稱SDF或QSD)。12月10日,敘利亞各派民主政團參加的敘利亞民主代表大會又選舉產生了全敘利亞民主革命的領導機構——敘利亞民主委員會(Syrian Democratic Council,簡稱MSD),這個委員會很大程度上脫胎於曾經的全國民主變革力量民族協調機構。

圖5:敘利亞民主軍宣布成立。

七、敘利亞內戰的第六階段:俄土參戰和政權軍的戰略進攻(2015—2016)

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開始站到復興黨政權一方,武裝干涉敘利亞內戰。

俄軍首先利用自己的空中力量幫助政權方穩住了哈馬、拉塔基亞戰線,在這一線消耗了努斯拉等教權反對派的力量。隨後,在俄軍的支持下,政權方聯合長期受到征服軍等教權反對派(在土耳其唆使下)進攻的阿夫林、阿勒頗地區民主軍部隊,從2016年1月開始對阿勒頗發動了戰略進攻,至8月17日完全包圍了阿勒頗東南部的反對派控制區。其中,2016年6月25日~9月11日的阿勒頗夏季會戰是敘利亞內戰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運動戰,雙方各自出動了超過兩萬人的兵力和大量的技術兵器,最終以反對派慘敗告終。同年12月,由於城內反對派遭到土耳其出賣,政權方順利攻佔了阿勒頗。這不但是政權方在北敘利亞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內戰開始以來在全國取得的最大勝利。此次戰役後,反對派已喪失了奪取中央政權或同政權方平分敘利亞的希望,內部又發生努斯拉和沙姆自由人伊斯蘭運動為代表的主戰、主和之爭,大部分反對派都因此被迫重新坐回到了談判桌前。

圖6:最後一次阿勒頗戰役的動態圖。綠色為反對派,紅色為政權軍。

另一方面,政權軍在對伊斯蘭國的戰線上卻乏善可陳。雖於2016年3月27日在俄軍支持下奪回了帕爾米拉,但到12月11日又在伊斯蘭國的奇襲下失去,直至2017年3月2日才奪回。與之相比,敘利亞民主軍擔當了消滅伊斯蘭國主力的重任。2015年10~11月,民主軍發起胡勒戰役,奪取哈塞克省東部重鎮胡勒鎮(al-Hawl);繼而越過邊境,協助雅茲迪人為主的辛賈爾抵抗軍(Yek?neyên Berxwedana ?engalê,簡稱YB?)解放了辛賈爾地區的首府辛賈爾城(?ingal)。隨後,民主軍聲東擊西,在2015年12月拿下十月大壩(Tishrin Dam),打開了通往幼發拉底河西岸的道路;接著又回過頭來,在2016年2月解放了哈塞克省南部重鎮舍達迪(Shaddadi),將伊斯蘭國基本趕出了哈塞克省。2016年5月,民主軍再度聲東擊西,佯攻伊斯蘭國首都拉卡,卻在5月31日強渡幼發拉底河得手,至8月27日攻陷了拉卡到土耳其邊境的交通樞紐曼比季。在曼比季戰役中,民主軍殲敵數千人,重創伊斯蘭國的精銳部隊,同時完全切斷了伊斯蘭國同土耳其的交通聯繫。在這些勝利的鼓舞之下,敘利亞民主委員會在2016年3月17日宣布建立北敘利亞-羅賈瓦民主聯邦,同年12月通過憲法後改名為"北敘利亞民主聯邦"(S?stema Federaliya Demokrat?ka Bak?rê S?riyê)。

圖7: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敘利亞-伊拉克戰局變化動態圖。

曼比季戰役後,土耳其利用伊斯蘭國扼殺庫爾德解放運動和敘利亞民主革命的希望完全破滅。與此同時,土耳其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不斷激化,終於演變為2016年7月的軍事政變。然而,由於軍隊上層首鼠兩端以及領導政變的中下級軍官過高估計了自己的社會基礎,埃爾多安利用教權勢力平定了政變。此後,埃爾多安鋌而走險,不惜出賣阿勒頗的反對派,以此同俄羅斯取得妥協,在2016年8月以討伐伊斯蘭國為名開始武裝干涉敘利亞內戰。土耳其當局此舉的初步目標是在北敘利亞建立一個直接由自己統治的「安全區」(實為殖民地),以分割民主聯邦各州;最終目標則是以此為侵略基地,徹底消滅民主聯邦。

圖8:土軍開入北敘利亞。

2016年8月24日土耳其開始武裝干涉後,民主軍在初戰傑拉布盧斯失利的情況下,為避免同土耳其發生全面戰爭,採取了暫時退讓的戰略,轉而試圖利用土耳其同敘利亞復興黨政權之間的矛盾,以「緩衝區」的名義解放巴卜,變相實現打通聯邦其他部分和阿夫林州之間聯繫的戰略目標。然而,這一計劃由於復興黨政權的出賣而失敗,民主軍被迫轉向南方,於2016年11月開始解放拉卡的戰役。最終,土軍在受到嚴重損失後,於2017年2月23日買下了巴卜。

八、未來展望(2017年至今)

2016年11月,敘利亞民主軍發動了旨在收復拉卡的「幼發拉底河之怒行動」(Operation Wrath of Euphrates/Operasyona Xezeba Firatê)。至2017年5月,民主軍已經解放了包括幼發拉底河南岸塔卜卡(Tabqah??)在內的廣大地區,從四個方向上逼近了拉卡城區。伊斯蘭國的覆滅可謂近在咫尺。然而,土耳其軍隊武裝入侵民主聯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隨著拉卡的解放(到那時民主聯邦對於列強來說就喪失了最大的利用價值)還在變得越來越大。

圖9:最新的敘利亞戰局圖。黃色為敘利亞民主軍控制區,黑色為伊斯蘭國控制區,紅色為政權軍控制區,綠色和白色為反對派武裝控制區。

另一方面,政權方和反對派之間的和談仍然毫無結果,這一和談甚至都沒有包括民主聯邦在內。美國在2017年4月初的化武危機後宣稱要打擊政權方,然而在發射了59枚戰斧導彈後也就再無下文。政權方則試圖穩紮穩打,各個擊破現已被分割在四五個孤立區域內的反對派,最終「統一全國」。然而由於它現在已經淪為俄羅斯和伊朗的傀儡,因此即便它真的實現這一目標,也不可能讓敘利亞恢復到革命前的狀態中間去了;換言之,敘利亞到那時很可能會變成一個比革命前更糟糕的國家。西方、土耳其、以色列和海灣各國各自扶植了自己的傀儡勢力割據一方,試圖阻止政權方統一全國,但它們支持的反對派四分五裂、彼此內鬥,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推翻復興黨政權;如若西方親自下場推翻復興黨政權,那麼恐怕利比亞目前的亂局又將重現於敘利亞:那不是內戰的結束,而是新內戰的開始。

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北敘利亞民主聯邦身上。它究竟是能夠完成敘利亞的民主革命,使得敘利亞至少回到賈迪德的時代;還是徹底失敗或是像阿薩德王朝時代的復興黨政權那樣泯然眾人矣,讓敘利亞陷入長期封建割據混戰的深淵。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在敘利亞的外籍參戰者究竟有多少?
印度是如何肢解巴基斯坦的?地球知識局
你往何處去——伊拉克庫區公投風雲
埃及與以色列為何走近?
3小時就被伊拉克國軍擊潰,庫爾德人還能建國么? 地球知識局

TAG:中东 | 中东局势 | 叙利亚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