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香港樓市(5):同是100點,樓價是平是貴?│脫苦海
打自2011年6月10日公布中原城市領先指數100.72點高點後,指數在99點上下徘徊。有些人熱衷於爭論究竟100點水平的樓市是平是貴。各大物業代理集團的高層先後發話,即使同是100點,計及折舊因素的話,現時樓價遠比1997年時為貴。美聯高層黃先生說考慮樓齡折舊,樓價較1997高34.4%。中原影子大股東王先生則以類似的理由估計,實際樓價高兩成。僅列出供各位讀者參考。筆者相信將港元貶值及貨幣購買力收縮加入考慮,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各種分析指標
另一種衡量樓價的角度,是支付能力,例如國內地產分析者常用的「房價收入比」(又稱「痛苦指數」),以及香港常用的「供款負擔比率」。我們又辜且計一計: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1年第一季私樓住戶月入中位數為$26,400;根據土地註冊處數據,2011年首三個月28,848宗住宅成交總值1308.07億,平均每宗成價453萬;房價收入比是14.3倍。筆者沒有1997年時的數據,2010年第四季的數字是14.9,比現在還要高,因為月入中位數本季由$25,000上升到$26,400。至於供款負擔比率,可以查閱中原網站的定期報告。對於這兩個比率,受樓宇面積、質素、按揭成數、利率等影向,變數太多,並非可靠的指標。
以投資的角度分析,可以用物業回報率(property yield)及租金樓價比率(租價比rent-price ratio)。前者可以從差餉物業估價處找到,1997年還有3.6-3.7%,現在是3.2-3.3%,是有紀錄以來最低回報,顯示租金升幅已追不上樓價。後者則是簡單地計算租金與樓價之間的關係,筆者試用美聯的平均租金及樓價數據,1997年6月平均租金$20.50,平均樓價$6,208,租價比是4.0%;2011年6月平均租金$20.41,平均樓價$5,972,租價比是4.1%。筆者的意見是以現時的物業回報率或租價比看,樓市估值接近長期的偏高水平。
成份屋苑多年來的表現
股壇有謂「炒股唔炒市」,意思是既然買的是股票而不是期指,就應該分析個別股票而不是大市。雖然施永青先生及曾淵滄先生最希望搞得到樓市指數期貨,但在成事之前,樓市就更加是「炒樓唔炒市」。雖然指數同是100點左右,但成份屋苑的表現可以差距極大,附表是當年58個成份屋苑(現時則共128個)於基數日的調整呎價,以及至2011年6月5日的升跌幅:
筆者事前無法估計到,表現最強的是薄扶林碧瑤灣,居然比當日升多52.4%!記得當年同區貝沙灣開售,開價五千多,筆者當時也覺得此價不可思議──既不是傳統豪宅區,又沒有鐵路站,又不是商業價值高的地方,憑何索此高價?市場永遠是對的,該區現已成為新一代的豪宅區域,難道真是八運大利「東北見山,西南見水」?
新的貴重地段因時際遇興起,也在九龍站出現,另一見證是灣仔區內跑馬地及大坑一帶,比華利山及嘉雲台分別跑贏41.5%及33.0%,不過一落平地光明台及會景閣分別跑輸8.3%及15.4%。尤其是會景閣居然輸成條街,實在是此料不及,筆者相信是因為當年實在是炒過龍,其實即如今天九龍站樓價又是否太高呢?
樓價亦反映到經濟轉型,十多年來工業北移,當年一些工廠區附近的屋苑如葵涌華景山莊、荃灣海濱花園以及藍田匯景花園及麗港城,均大大跑輸大市。筆者估計購買力較高的社群離開,以及居民收入增長較低均是可能的原因,惟待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再作分曉。
即使一區之內,亦可以見到樓價表現大有不同,沙田區內最強明顯是沙田站及沙田圍,接著是馬鐵沿線到馬鞍山,反而火炭駿景園居然跑輸達29.3%!而樓齡已舊及有諸多管理問題的銀禧花園反而能追及大市,可見以高溢價購入較新物業,有時反而不及買低估值的舊樓。
雖然屯門及元朗近年樓價異軍突起,尤其是屯門樓價在最近年半以來上升一倍有多,不過與當年比較,仍然是顯著地跑輸,甚至青山公路荃灣各段,如油柑頭的麗城花園,深井的浪翠園、麗都花園等均受連累。
上述各地,筆者仍然是較看好西鐵站四周的屋苑,一方面受惠於出市區交通改善,另一方面跨境交通基建如深港西部通道亦有幫助,具體現象是屯門市中心各商場的商鋪檔次近年顯著提高,商業價值上升帶動樓價。
節錄自拙作:《八大角度分析樓市》 (2011年)
相關資料夾:脫苦海分類:房地產
推薦閱讀:
※房價跌了,我能有什麼好處?
※2018年,北京的哪個區域最適合投資?!
※今天的地產亂象,你們信澤平志強,我只信劉鶴!
TAG:楼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