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話碎片勘正(卷一)

如今科技發達,海量的信息唾手可得,古時一個儒生一輩子所能看到的全部書籍如今只需要動動手指便可遍覽無遺,獲取知識的便利讓許多人都擁有了自由發聲的能力和底氣。近年以來,國學大興,古時所留下來的大量的神話傳說也同樣重新被人們所重視,被不斷地挖掘出來,並加以傳播和宣揚。這對於我國文化來說,自然是件好事,只是,由於大多樂於傳播這些神話傳說的「好事者」能力所限,在解讀記錄著神話傳說的古籍時難免會出現些疏漏和錯誤,還有一些則甚至可以被稱為是「百度百科神話學家」,其淺薄不言可知。

在這些疏漏和錯誤中,有的是無心之失,無傷大雅,有的則是純粹亂說一通,觀之令人啼笑皆非。雖說大多數的錯誤都僅出現於細枝末節的部分,並不會影響到中國神話的整體構成,但它們對於神話普及卻是十分嚴重的問題——神話畢竟是要靠普通大眾去傳頌的,而不應該只被記錄在書里,可若是以後人們所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裡儘是些錯解誤讀,那豈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

感於此,我決定將目前流行於網路上,可以明確指出其謬的錯誤一一加以改正,並詳細論證其錯謬之處,數量夠了便輯在一起發一篇文章,此是第一篇。

同時,如果閱讀本文的讀者對某些神話傳說也有懷疑之處,但卻不敢肯定的,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告知,我會仔細加以考察。謹謝。

一、燭龍並無「燭九陰」之名

《百度百科·燭龍條》云:「燭龍,別名燭九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之神,據《山海經》中記載,燭龍也稱燭九陰。」

疫案:這種說法純屬於望文生義,是典型的誤讀古文的例子。其出處無非是《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所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然而,所謂「燭九陰」,郭璞注的明明白白:「照九陰之幽陰也。」,壓根就不是名字。整句話的解釋應該為:「它能夠照亮九陰(此詞無確解,解釋為極度的陰暗之地也可以,解釋為廣袤的陰暗之地也可以)中的幽暗,所以被稱為燭龍。」何來燭九陰之名?

除去《山海經》以外,其它古籍中出現燭龍的還有如《天問》雲「日安不到?燭龍何照?」;《淮南子·地形訓》云:「燭龍在鴈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楚辭·大招》云:「魂乎無北!北有寒山,逴龍赩只!」等(均據袁珂《山海經校注》)。均不見有什麼「燭九陰」的別名。

二、塗山氏並非九尾狐

《聊齋志異·青鳳》云:「叟(狐妖)曰:「我塗山氏之苗裔也。唐以後,譜系猶能憶之;五代而上無傳焉。幸公子一垂教也。

疫案:塗山氏,也就是傳說中大禹的妻子。此名先秦古籍中多見,如——

《楚辭·天問》云:「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呂氏春秋·音初篇》云:「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尚書·皋陶謨》云:「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

但是並沒有提到塗山氏和九尾狐有什麼關係。

東漢時,趙曄作《吳越春秋》,其中提到:「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在這裡,九尾狐儼然成了大禹和塗山氏相遇的見證,但也僅僅是見證而已。九尾狐是漢世頗負盛名的瑞獸(所謂「天命文王,以九尾狐」《尚書·元命苞》),所以在大禹娶親這樣重要的時刻出現一隻九尾狐並不奇怪,九尾狐主要是針對大禹而言的,跟塗山氏仍舊沒有什麼關係。

以後的歷朝歷代也沒有塗山氏是九尾狐的說法,即使到了明代,《封神榜》里的妲己已經被說成是九尾妖狐,但塗山氏還是塗山氏,沒有人說她是九尾狐。明時鐘惺所著《夏商野史》,述及夏禹娶塗山氏,但只一筆帶過,並未言塗山氏為狐,《豆棚閑話》亦然。

一直到清代,《聊齋》里的那隻老狐狸才十分隱晦的說自己是「塗山氏苗裔」,那之後塗山氏為狐妖的說法方勃然而興——

清末《淞隱漫錄·劍仙聶碧雲》云:「女歸,即有一白須老翁持刺進謁……女始知為狐祖。因答曰:「子固塗山氏之苗裔也?

民初《九尾狐》云:「若古時大禹皇帝娶女於塗山氏,自稱「九尾天狐」,禹頗得其內助,而夏遂以興。」

李宗吾所作《厚黑學》中則道:「我們權且把聖人中的大禹提出來研究一下。……雜書上說他娶塗山氏女,是個狐狸精。」李宗吾所說雜書,大抵便是上面提到的那些了。

這種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忽而被如今的年輕人所採納,當成了美好的人妖戀愛而傳頌。這種改編就文學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同時也需要清楚,真正古籍中的塗山氏,可並非是一隻狐狸精啊。

三、鮫人確本有織績之功

某大V微博云:「晉張華的《博物志》里有提到鮫人「不廢織績」,是鮫人不穿衣服所以用不著紡織的意思,後來多少版本解讀成鮫人擅長紡織甚至還出了專有名詞「鮫綃」的,鮫人表示臣妾做不到好嗎!!!」

疫案:這個其實算是對某勘正的勘正,某錯誤的勘正說法如上。鮫人是古代傳說里一個很著名的物種,完全可以和西方的美人魚所媲美,而且和虛幻的美人魚比起來,鮫人則要實在的多,其哭出來的眼淚可以變成珍珠,即使住在水底也還一直堅持織布,這種樸實而又不失浪漫的想像一看就是勞動人民的風格。

鮫人會紡織,並非今人或近人誤解。雖然最早的關於鮫人的記載,今本《博物志》中:「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沒有明確提到鮫人會紡織,而「不廢織績」也確實可以有不同解釋,但是在距《博物志》成書不過一百多年的《述異記》里就已經提到:「揚州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雜貨鮫布。鮫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鮫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綃之處,綃有白如霜者。」可見即使是誤解,這誤解發生得也是非常之早了。

而且,在《太平御覽·卷八〇三》引《博物志》(今本無)亦云:「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明確提到鮫人竟是可以上到陸地來賣絹的,而其所賣的絹,自然就應該是他「不廢織績」所得來的勞動成果,那麼所謂「是鮫人不穿衣服所以用不著紡織的意思」就是錯的了。

此外,《文選·吳都賦》李善(初唐人)注亦云:「鮫人水底居。俗傳鮫人從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積日賣綃。綃者竹孚俞也。鮫人臨去,從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滿盤,以與主人。」和《御覽》所引之文相差無幾,或許同是引自《博物志》。

由上可知,鮫人會紡織並非是誤解,在最早的記載里就已經有了鮫人紡織的情節,只是因為後來書中的這段記載由於種種原因脫遺,以至於在今本的《博物志》里看不到了而已。

考訂神話是個細緻活,古代文獻浩瀚,又因時代綿遠以致諸書版本、內容變化不定,一不小心就會出錯,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的專欄里其實也存在著不少錯誤,可惜一直沒人指出來,實為憾焉。

完。

喜歡妖怪和神話故事的諸君可以加群一起來玩 →540895659 候人兮猗! (〃▽〃)


推薦閱讀:

失眠故事丨絕望碎語
數據的盡頭(完結)
雲之戀
不寫故事的茶茶

TAG:神话 | 故事 |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