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觀察與探索世界:中國攝影四十年,四代人的攝影表達
前言
2017年6月28日,《中國當代攝影40年(1976-2017)——三影堂10周年特展》開幕。上百位代表藝術家的作品得到展出,根據年代被劃分為「民間攝影社團和展覽的浮起」、「攝影新潮」、「實驗攝影」和「實驗性攝影機構的發展」四個區域,觀望了藝術家們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對自由表達的純粹追求。
在開幕當天的對談會上,策展人巫鴻提到,這次展覽是一次對歷史的訪問。他說,「四月影會可以說是對四五運動的反叛。與四五運動的參與者的政治訴求不同,四月影會想要擺脫政治、遠離政治,有相對純粹的藝術訴求。」
而三影堂創辦人榮榮表示,90年代初他來到北京發展藝術道路時發現,攝影的教育在我們的藝術體系里是相對缺失的,「畫家對攝影的認知度不是很高,用攝影媒介作為表達很少」。
在過去的四十餘年中,人們對攝影的理解持續發生著轉變。藝術家們的關注點不再僅僅是它的功能性,相機從一件寫實工具變成了創作媒介,一種將概念實體化輸出的方法。
以本次展覽為背景,我採訪了五位來自不同年代的藝術家,試圖探討當攝影脫離了其功能化的目的——它的技巧正確性不再被納入討論範圍之時——創作思路與概念經歷了哪些對接和轉換,一件作品如何從無到有?
四月影會與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1979年,由五十一位攝影藝術家發起,「文革」後的第一個非官方民間攝影組織成立了——四月影會。同年,四月影會舉辦了第一次《自然·社會·人》展覽——一場接受自由投稿、圍繞藝術攝影而不帶政治目的的展覽,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攝影的開端。
在四月影會自主解散後將近三十年的2007年,三影堂藝術攝影中心在北京草場地藝術區成立,隨後的2009年,首屆三影堂攝影獎開幕。按照一年一屆的頻率持續至今,每年平均報名人數五百餘人,三影堂為中國無數攝影藝術家提供了優秀的發展平台,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猶如前生今世般的兩個藝術組織、跨越四十年的發展與認知、傳統工藝與實驗性機構的碰撞,不變的是創作者們對內向觀察與外向探索的嚮往,他們以攝影為媒介,完成了自己的表達。
呂小中(1954),四月影會發起人之一,北京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河神的套鞋》拍攝於1977年頤和園,兩隻遊船彷彿河神巨大的鞋套。其它代表作有《金蝕》(曾叫《雪狗》)、《神泉飛瀑》等。
「我只想做純藝術的探討。」
當詢問起習慣使用的創作器材時,呂小中先生首先說,我喜歡拍攝抽像的景物。
「能把照片拍清楚的器材就是好的。早期的相機都很差,有時還是借別人的相機用幾天。美能達XD7、哈蘇500C、尼康FA、林哈夫6Ⅹ9、騎士4X5、佳能EOS1,到最早的200萬像素專業相機柯達DCS 520……這些我都用過。」
他介紹道,本次參展的作品之一《河神的套鞋》最初在1980年第二屆四月影展中展出,照片拍攝於1977年初春的頤和園。那時,湖面上的冰剛剛融化,一場春雪在遊船上覆蓋了薄薄的白雪,兩隻遊船好似漢朝的鞋子一般,靜靜地浮在水面上。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河神把自己巨大的套鞋忘在了岸邊,後來的人們用它渡過河流,將其稱之為船。」
△ 《河神的套鞋》,呂小中,1977
△ 《金蝕》,呂小中,1978
呂小中回憶說,「文革」剛剛結束時,多年的宣傳使觀念僵化,人們根本不知道世界變成了什麼樣子。
「當時,狄源滄先生懂英文,翻譯原作給我們聽,這確實讓我的認知有了與社會上其他攝影愛好者不同的理解。由於不得不提的原因(我父親是1957年的右派),我對政治不感興趣,也不敢過多參與,只想做純藝術的探討。這也是為什麼我至今對抽像藝術最感興趣的原因。
近幾年正在拍攝一個專題叫 『北京街頭——《空椅子》』 ,使用的是索尼微單a6000。就作品而言,雖然影像的質量非常重要,但最為重要的仍是拍攝者的想法。現在的攝影已經不關乎技術,而是你是否有著與眾不同的觀念和追求。」
△ 《空椅子》系列,呂小中,2017
△ 《空椅子》系列,呂小中,2017
提起四月影會,呂小中先生說,其實當時誰也不知道要辦什麼樣的攝影展,大家都按自己的理解投遞照片。
「第一次四月影會展出後,與政府還有些衝突,中宣部的某個部門收集了一些展覽照片,還準備找媒體單位寫文章批判。可後來,第二次四月影會展覽的時候,社會上的攝影愛好者看到這些(對現在來說沒什麼出格的)照片時,都仍是非常激動的,送稿的人也多了起來,內容就比第一次展覽更加豐富。」
△ 《神泉飛瀑》,呂小中,1979
任曙林(1954),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攝影系,四月影會重要成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彼此》、《城裡來學生了》、《八十年代中學生》系列、《妻子》系列等。 n
首頁 - 映藝術中心/映畫廊
「攝影其實是我們探索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自己。」
談論起過去,任曙林先生介紹道,大陸攝影師在七、八十年代使用的相機基本就是135與120兩大類。「拍攝 『人物』 類的,出於便攜考慮,多使用135型。拍攝 『景物』 類的,多使用120型,甚至座機等大底片相機。早期我使用120相機,那時買不起135單反,120的相對便宜。八十年代以後就使用單反了。」
△ 《盡在不言中》,任曙林,1979
△ 《哥兒四個進城逛逛》,任曙林,1979
關於如今仍受大量年輕群體推崇的《八十年代中學生》系列,任曙林說,那時心氣兒高,想著在前輩的起點上往前走個一步半步的。
「拍照這個愛好是挺重要的驅動力,那時是真心喜歡拿著相機在現場走走看看,人一放鬆就會看到許多,就想把那些感覺到的東西弄到膠片上去。攝影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在現場的體力活兒,其實是我們探索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自己。它改變著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包括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這是很迷人的一件事情。
如果攝影算是藝術創作,對作者來說,他面對的一切都可能是感知的。」
△ 《八十年代中學生》,任曙林,1980-1989
△ 《八十年代中學生》,任曙林,1980-1989
關於將攝影作為表達媒介,任曙林先生有著相當感性的態度。「我不是在拍我看見的東西,而是我看見的東西如何激活了我的內心。我不是去表達什麼理解、什麼概念,那都是有限的,是死的。」
△ 《彼此》,任曙林,1979
△ 《城裡來學生了》,任曙林,1979
「我感興趣的,是通過感覺進了那看不清楚的時空里。它是什麼不重要,它確實發自我的內心,我的久遠,我的白日夢。《八十年代中學生》系列也好,《妻子》系列也罷,它們都像招魂誘餌,使我發現許多我不清楚的自己。」
莫毅(1958),出生於西藏,曾做過職業足球運動員,1982年開始自學攝影。在《一米,我身後的風景》系列中,莫毅以自拍的角度出發,拍下了面無表情的自己以及身後一米的社會。其它代表作有《父親》、《搖蕩的車廂》、《虛幻的城市》等。 n
Zen Foto Gallery
「攝影人指的是那些用攝影作為表達工具的人。」
莫毅先生認為,從1982年開始,他的目的、狀態和對攝影的看法讓他在當時很長的時間裡都是一個「怪胎」。
「看看那些年的報紙和雜誌刊登過的照片,那些獲了獎、入圍了全國大展的作品,再看看我當年的照片,我難道不知道自己拍的照片是不受喜歡的嗎?還把那些 『無用』 的作品費那麼多精力製作出來——這不是 『怪胎』 嗎?
我和別人的不同在於,我把攝影當作了表達的工具,如同音樂、文學、詩歌、繪畫,因此你不會太在乎自己唱的歌有沒有人聽,因為它首先是為了自己。而又因為你是為了表達,你也會用表達的標準來審視、檢查、提升自己的語言和能力,讓自我欣慰於自我的歌唱。」
△《一米,我身後的風景》,莫毅,1988
△《一米,我身後的風景》,莫毅,1988
聊起那個時代,莫毅回憶說,那時人們拍照多是為了投稿,或者參加比賽和全國攝影大展,「我從一開始就是把創作看為給自己做東西,既然這樣我怎麼會不給自己留下東西呢?我幾乎不投稿,還在暗房裡把一個底片做出好幾張來。我在1984年就系列化地拍攝,用多張照片系列化地進行表達,無形中過目了大量的底片,將它們整理、印放成照片」。
△《搖蕩的車廂》,莫毅,1988
△《搖蕩的車廂》,莫毅,1988
對於善於靈活運用、改造相機的莫毅而言,價值一千多和一萬多的器材在他眼裡沒有區別。
「只有發燒友們會彼此影響,攝影人很少,」他補充道,「攝影人,我指的是那些用攝影作為表達工具的人。」
「1988年的時候,我曾用三腳架充當 『自拍神器』,也做過把相機看作衝鋒槍之類的行為,連發掃射,讓影像因疊加而騷動和虛化起來,還有把相機作為行為藝術的道具一般掛在脖子後面,人向前走,相機向後記錄……」
「我一直是根據表達和目的看待設備的,」莫毅先生說。
△《搖蕩的車廂》,莫毅,1988
陳哲(1989),2011年畢業於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攝影與圖像學士學位。《可承受的》是一份關於藝術家本人自傷史的自白檔案,記錄了2007年至2010年間黑暗卻又不乏狂喜的體驗,該系列讓她成為了2011年三影堂攝影獎獲得者。其它作品有《蜜蜂》、《向晚六章》。 n
CHEN ZHE
「我試圖學習去還原作品原始的簡潔有力。」
陳哲的處女作《可承受的》也可以說是一部快照攝影集,其中涉及到大量閃光燈的使用、反常規的構圖、極近的特寫。在回憶起這些時而因為顫抖而畫面模糊的照片時,陳哲說:「其實它稱不上是一個 『項目』,因為裡面的內容總是先發生、後收集而來的。它的產生並沒有以創作為目的。」
△《可承受的》,陳哲,2010
△《可承受的》,陳哲,2010
△《可承受的》,陳哲,2010
「突然發生了某一件事,某件 『可承受的』 的事,事發我拍了照,而後將它們整理出來。《可承受的》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記得最開始好像有一隻索尼愛立信的手機,它的拍照功能還不差。還有佳能的Cybershot、Pentax的單反、35mm的膠片……如果說當時我對器材有任何要求的話,唯一的一條,就是近。必須是離我最近、觸手可及的拍攝工具,而且這個工具操作起來不能太複雜,要快,要直接。
2010年我開始創作《蜜蜂》系列。那時在學校接觸到了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 essay),我覺得它是當時的我感到親切的、也可以學著去掌握的一種文體,於是在拍攝風格上也尊重了這種傳統,包括使用膠片等等。那之後經歷了幾次展覽,我意識到當你的作品裡涉及到他人時,你會不可避免地承擔更多。這是與《可承受的》階段不同的感悟。」
陳哲逐漸察覺到自己對圖像之外的表達的強烈興趣。在與《蜜蜂》的拍攝對象相處的兩年時間裡,陳哲保留了大量與他們溝通的信件和掃描文本。她說:「如果最開始的表達方式是豐富的、內容甚至是矛盾的,為什麼我們只保留攝影呢?」
△《蜜蜂》,陳哲,2012
△《蜜蜂》,陳哲,2012
這樣的思考引導陳哲在其後的創作中,開始探索更多攝影之外的藝術元素。「我希望找到一些語言來再現我腦中所想。那這些語言是什麼、它們將如何服務於這個框架、這個框架本身是否經得起推敲……是的,攝影是一種很棒的表達,但美食也是、房子裝修時從天花板落下的粉塵也是。我不僅想看,我還想嘗、想摸摸。」
△《蜜蜂》展覽現場,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13
她透露道,自2012年持續至今的長期項目《向晚六章》將會是一個混合了圖像、文本、裝置、雕塑、聲音的複合體。「只要是有助於表達的媒介就是好的媒介。怎樣能夠還原作品原始的簡潔有力——不是作為一種風格,而是作為一種強度,是我這幾年學習的課題。」
陳蕭伊(1992),2014年倫敦傳媒學院攝影碩士學位。《KOAN》系列採用照相光刻工藝(photo-etching)選取了抽象的風景製成版畫,用黑色油墨印在不同的紙張上。該系列獲得2015年三影堂攝影獎。Koan意味著打坐沉思以簡單不合邏輯的問題使思想脫離理性的範疇,去試圖接近即便是永無法抵達的前語言領域。 n
XIAOYI CHEN
「一件作品需要經歷幾次精妙的轉換。」
當被問到對「攝影」的理解時,陳蕭伊說,我處於非常開放的態度,對我而言,我願意認為這是一種觀察自我潛意識最好的方式,「向外的鏡頭實際永遠是對內的,外物只是一種內在投射」。
△ Seed,陳蕭伊,2014
△ Leaf,陳蕭伊,2014
「而 『媒介』 這個詞的概念太寬泛,任何事物都能成為媒介,我暫且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或者物質上的實體。兩者合在一起時,通過一些精妙的轉換,你才可以將它們稱之為作品。在了解媒介的特性之後,它是被當做一種工具去進行使用的,創作者通過創作主體的需求去使用媒介而完成自己的一次表達。
作者的表達才是最重要的,媒介僅僅作為當下最精確、最恰當的一種選擇,作為一種中間的介質去承載 『不可見』 的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 『媒介』 的理解也將會不斷地發生變化,這也是令人期待的。」
回到本次展出的《KOAN》系列這個話題上的時候,陳蕭伊介紹道,《KOAN》是她2013年至2015年期間的創作,使用了照相凹版術。「Koan最初是我寫論文時研究到的概念,源自禪宗,這個詞意味著打坐沉思以簡單不合邏輯的問題使思想脫離理性的範疇。本身的意思其實就無法被翻譯,正好與我作品相通。」
△ Flow,陳蕭伊,2014
△ Ash Cloud #1,陳蕭伊,2014
△ Cold Mountain,陳蕭伊,2014
「這個系列開始的時候,我去了冰島,面對茫茫冰川產生了無以言表的情感。那裡依舊是原生自然的景觀,一切好像都跟我們現代的文明沒有任何關係。這種自然力量的無限大超出了我的認知,當下對於生命的奧秘及存在的本質產生了很多疑問。由此,我想將這種有關 『崇高』 的體驗通過攝影的形式保留下來,藉助於抽象的圖像去探索是否能激起精神性的體驗。」
△ 9Shuga,陳蕭伊,2015
後記
在與這五位創作者對話的過程中,我在腦海里反覆勾畫著由「想法」進入「表達」、再由「表達」抵達「完成」的過程。這些藝術家們褪去了攝影技巧性的外殼,拍下了從外界通往自省的曲折道路。
在藝術創作中,他們的深刻與前瞻甚至引起了一陣陣的潮流,而又能做到不被潮流左右,在眾多聲音中保持真實和清醒,正如最後的談話中,陳蕭伊向我訴說的一樣——
「我也會了解當下流行的審美,但不會被影響。我的審美建構相對完整,雖然這種完整有時也會成為自己的局限性與舒適區。我最不希望的就是視覺僅僅成為趣味,這也是我目前想儘力去規避的一件事情,不要把表達變成一種視覺趣味。在創作的時候,更多想做的一定是區別於流行的事物,去探尋更為本真的自己。這才是通過創作去探尋事物的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 FIN -
展覽信息
主辦: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n特邀策展人:巫鴻n執行策展人:沈宸n展期:2017年6月28日 – 8月27日n地點: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155A)
中國當代攝影自「文革」後興起,迄今已逾40年。本次展覽包括「民間攝影社團和展覽的浮起(1976-1979)」、「攝影新潮(1980-1989)」、「實驗攝影(1990-2006)」及「實驗性攝影機構的發展(2007-至今)」 四部分,全景式地展示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一些重要中國當代攝影家的作品及史料,並出版相關學術圖錄,開展相關研討會議,以梳理中國當代攝影藝術發展的脈絡。
「攝影書房往期精選」
【書單推薦】
photo-eye 的2016書單 | 2016中國攝影書回顧 | 攝影書尋閱指南 | 圖蟲影像歷
【人物】
細倉真弓 | 森山大道 | 瀨戶正人 | 梁宗鎏 | 程新皓 | 鄭龍一海 | 陳琳冰 | 曾戈 | 陳海舒 | 蘇傑浩 & 朱嵐清 | 趙婧 & 李彥軍 | 霧月 | 榮榮 & 言由 | 周筆暢 | 何泓姍 | 周浩 | 畫英雄 | 肖全 | 瞿尤嘉 | 保羅·斯特蘭德 | 川島小鳥 | 上田義彥 | Ryan Mcginley
【合作書展】
上海民生美術館abC書展(2016) | 假雜誌(2017) | 江西「發光體」(2017) | 三影堂「一日書集」(2017) | 無錫·江南大學(2017)
【學院】
有關攝影的電影 | 膠片冷知識 | 攝影史以外的攝影史 | 濕版攝影
【廣而告之】第二屆上海abC書展,攝影書房將繼續帶上優秀的原創攝影書參展。如果你也想讓你的攝影書和我們一起出遊,點擊這裡,向我們投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