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陽明遇上佛陀,回到心的源頭,找到你的第一驅動力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無論王陽明還是佛陀,都認為造成人與人差距的根源——不論能力、智慧還是成就、境界,是一樣東西。這樣東西,人人都知道,卻人人沒有在意。因為他們全都理解錯了,全都沒有真正看懂。

於是,他們就忽略了一個對自己的內心,至關重要的東西。

王陽明與佛陀的偉大共識

王陽明龍場悟道後,開始大力倡導起一件老生常談的事情,並將其重要性提高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比如,他明確說自己講學授業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教會別人這件事。他一再告誡親朋弟子,這件事是獲得一切真知、成就一切事業的根基。晚年他提出心學最核心的「致良知」後,又將這件事作為其中關鍵。他認為這件事對於人就如同根之於樹、種之於地,是人最終能發展到何種程度的大前提。

這件事情,就是「立志」。

王陽明龍場悟道後教化蠻夷子弟,訂立的學規第一條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回京後相遇自己後來的第一流弟子黃綰,王陽明開口就對他談立志,「人惟患無志,不患無功」。給親朋弟子的贈言,回答親朋弟子的求教,王陽明太多次強調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過的最重的話是「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表達過的最大的憂心是「今時朋友大患不能立志」「後世大患,尤在無志」。

看上去高深莫測的龍場悟道,王陽明大悟的難道就是立志這樣稀鬆平常的事?本應該玄妙精深的陽明心學,難道就是建立在立志這樣簡單家常的事情的基礎上?

是的。但你並不明白,王陽明說的立志,真正說的是什麼,究竟指的是怎樣一回事。

李嘉誠在2017汕大演講上,提到了王陽明,緊接著說了一句功力極深的話:「道力之限,要靠願力突破。」這樣的話,我完全相信只有像他這樣即將用盡漫長一生、閱歷無數、在事功上有了巨大突破的人,才講得出來,因為完全感受得到背後投向世間的深邃悟境。

何謂道力?就是你的能力和道行。人的道力受制於天賦、環境和機緣,想要突破這種似乎不可抗的限制靠什麼?願力。佛陀在《法華經》中說:「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這是佛陀的大願,乃至整個大乘佛教的大願,於是佛法千百年來深入人心、廣澤後世。佛家一再談願力,一再強調要發願,眾生看到了表面,卻未曾悟透深層的玄機。

王陽明的立志,正等同於佛家的發願。發願而得願力,立志而成志氣,人有氣力,才有力氣。那麼這種志氣到底是什麼氣?這種願力到底是什麼力?那個不為人知的玄機,到底是什麼?那個大平常之下的大不平常處,到底在哪裡?

洞明心的源頭

人們對立志和發願有著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於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淺薄。

人們以為立志和發願就是樹立一個目標,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成什麼樣的事,想成為的人往往很高,想做成的事往往很大。但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堅持下來,甚至很輕易就放棄了?

有人以為是因為目標太高太遠,看不到抓不住所以缺乏持續的動力。有人以為是因為困難太多太大,扛不住越不過。其實全錯了。所有這些看法,看到的都是極表面,也是人們不能真正理解王陽明的立志和佛家的發願的根本癥結所在。

王陽明與黃綰初次見面,黃綰說:「雖粗有志,實未用功。」他所說的立志,就落在了這種淺層上,也遭遇了與通常人一樣的困境。王陽明所說的立志卻非如此,他曾這樣描述他所謂立志的功用:一旦立志,就自然會向著目標努力,也會自然取得成果;所以只要能立志,就不需要再去考慮要不要實行、能否取得成果。

諸位可以想想,什麼樣的立志可以達到王陽明所說的這樣的效用?必定合乎兩個標準:那一定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那也一定是你堅信不疑的事情。也就是說,所立的志,是建立在你真實的價值取向和真正的信念之基礎上的。

只有具備了這個基礎,你才能不必提醒和督促也會本能地向著目標前進;才能就算遇到再多再大的困難也會本能地去想辦法解決,而不是反問自己要不要堅持、能不能跨過去;才能無須用心路就走了下來,才能無須焦慮的等待結果就已水到渠成。一切的一切,才能達到王陽明所說的自然而然。

這些,正是王陽明所說立志的深層內涵——你內心深處的價值取向和信念在世間的投向和實現。王陽明之所以這樣主張和看重立志,正是建立在龍場所悟「心即理」之上,自己之心與外在之理須臾不可分,所以「本體即工夫」。

除此之外的立志,動搖不定是定律,捨棄放手是宿命。因為它與你是割裂的,你也並不真正相信,你們的關係原不緊密也必不持久。

再看佛家的發願,《俱舍論》中說:「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為什麼發願可以引發妙智生起?就是因為所發之願與真實的你同頻共振,所以既去除了那些懷疑和強迫的牽絆與內耗,也使你具備了足夠的敏感和靈活,於是成為一種智慧和力量,所謂願智和願力。非如此,如眾生的表現,願字就成為一種困縛、壓力和負擔,甚至虛偽邪曲。

立志與發願的尋常與不尋常,志氣與願力之所向,玄機全在這裡。於是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王陽明為什麼那樣重視立志,看上去的老調重彈,是因為他在悟道後重新發現了立志的意義。佛家又為什麼那樣重視發願,如清代高僧省庵大師所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立志和發願,實乃人內心的第一驅動力;志氣和願力,實是人行走世間的第一推動力。立於源頭本來,方得廣大恆久。

找到你內心的第一驅動力

如何才能立王陽明那樣的志、發佛家那樣的願呢?果在因中,答案就在所以然里。

回到那兩條標準:你真正想要的,以及你真正堅信的。如何得知自己真正想要的?先要看清真實的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堅信的?需要形成正確的見地。

比如王陽明。他龍場悟道時刻的大發現,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具足聖人之道的自性便是那個真實自我,理在心中便是那個正確見地。人如果能看到這樣的自我,擁有這樣的見地,就自然會想成為聖賢,自然會從內心下手。

比如佛陀。他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時刻的大感慨,是「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只因妄想執著故,不能證得」。如來智慧德相便是那個真實自我,因妄想執著而遮蔽便是那個正確見地。人能至此,也自然會生出究竟解脫的願,自然會從化解妄想執著入手。

王陽明和佛陀的的大悟雖然是志立和願成,但與立志和發願遵循的道理是一樣的,差別只是一因一果。這同時也告訴我們,悟前和悟後必定是有不同的,但也一定是有連接的,有不同才分迷悟,有連接才成因果。

這不同和連接只能是對真實自我和正確見地,從冥冥的感應走向明確的呈現,從片段的認知走向完整的認知。一開始是冥冥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實現怎樣的結果,多少知道道理和真相是怎樣的,然後是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最終達成所願。不夠清楚,才需立志;想要清楚,才會持志;終於清楚,才是得志。

就像王陽明早在龍場大悟前的12歲時,便已立下做聖賢的志向,雖然當時還不完全清楚聖賢意味著什麼,以及如何成為。佛陀在大徹大悟前六年,尋求解脫和渡苦之道就是他出家的因緣,雖然當時還不完全清楚困縛自己、使眾生皆苦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化解。但他們那時卻多少是有感知和認識的,於是就循著走了下來,最終成聖成佛。就算最初和過程中只是感應和片段,但因為合乎本心便能踏實,因為契於因果便能相信,一路下來感受也會越來越強,信心也會越來越大。

而這正是立志和發願及其修行的內在脈絡。人能有多深的感應和認知,就能立多大的志、發多大的願,最終才能成多大的事業和境界。這就是佛家所說的根器,本性雖然都是具足,遮蔽卻有深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謂「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法既無頓漸,迷悟有遲疾」。世上多的,是混沌懵懂的人。

立志和發願,就要從這感應和認知入手。涵養和發見這份志願,就是修行的路。真我越來越清晰,知見越來越貫通,就是在成就。常反觀自心,常洞察思索。人或有千差萬別,人生的形態也可以有千萬種,但自我成就的路,只有這一條。

不論你求的是覺悟還是財富,是出世成就還是入世功業,也都因此而有境界之別。所以是李嘉誠,講出了「道力不足,要靠願力突破」這樣的話。

結語

李嘉誠的話,其實還向我們道破了另一個天機:願力是可以走在道力前面的,是可以高於道力的,並且會對道力有著正面的強化和加持。

這也許就像吸引力定律所揭示的那樣,願力可以吸引同等程度的外在因素,成為自己的助力,而突破自身能力的局限和邊界。所以,志要儘可能高,願要儘可能大,以不與自身脫節為準。同時要正而不能邪,不必說善惡是非,你只需要知道,自利私慾之心,格局不可能大,願力不可能強。孟子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老子所謂「欲取姑予」,古語所謂「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無所得」。

正念,結合王陽明的「本體即工夫」,則可以為我們打開一個立志修行的入口,撕開遮蔽的口子。正如王陽明所說:「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王陽明龍場大悟的是「心即理」,他的天理,就是良知。這時的立志修行,便等同於了致良知,良知便是那個我們要感應和看清的所在。每一個正念都是那光明心體投射出的一縷光,每一個邪念都是遮蔽,循光看月,撥雲見日,就是那場時時處處致良知的立志修行。

李嘉誠演講的最後,引用了一句太好的話: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推薦閱讀:

提婆達多是幸運的嗎?
學佛之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怎麼辦?
吃三凈肉,屬不屬於殺生?《楞嚴經》
中國哪裡有比較好的農禪院?
打破罐子,佛陀說了什麼法?

TAG:王阳明王守仁 | 佛陀 | 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