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分量最重的一句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老子》五千言,自是字字珠璣。要說其中分量最重者,我以為是十六章的一句: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為何說這句分量最重?因為最深也最完整地表達了老子思想。此句內涵之廣博精深,要作三層分解,方得其清晰面目。三層的每一層,都圍繞「道」與「境」展開,即大道與境界。

第一層,先從總體看。

「致虛極,守靜篤」的中心詞為「虛」與「靜」,合之是「虛靜」二字。稍了解老子,便知這是老子道家境界之最深處。此為「境」。

「萬物並作」的中心詞是「並」,意為萬物並行共生,本為一體,這是從空間層面說;「吾以觀復」的中心詞是「復」,即循環往複、周流不息,乃萬物變化之根本律則,老子四十章所謂「反者道之動」,這是從時間層面說;這半句合時空、包宇宙,又集中體現老子智慧的最高處。此為「道」。

第二層,再將兩個半句分別看。

「致虛極」,何為「虛」?從無限之空間層面看,萬事萬物皆是相對,與更大的相比無不是小,與更小的相比無不是大,性質只是混沌;從無盡之時間層面看,萬事萬物皆無定相,處不斷變化之中,屬性只是空幻。時空合之,這混沌和空幻,就是道家所說之「虛」。「虛」既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屬性,又是萬事萬物總體之相,等同於「道」,莊子所謂「唯道集虛」。此為「道」。

「守靜篤」,「靜」是什麼狀態?老子自己說得最多:「靜為躁君」,靜是躁的主宰,所以靜是定;「濁以靜之徐清」,水靜就會慢慢澄清,所以靜是清明;「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不有欲求天地之間自歸有序從容,所以靜是無欲……歸為五字,便是「清靜為天下正」。此為「境」。

「萬物並作」,自是「道」。「吾以觀復」,觀者為「吾」,自是「境」。對此道與境的最好解說,正是《老子》直論「道」的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三層,再將這句之四部分作分別看。

「致虛極」,除了「虛」,還有「致」和「極」。

虛就是虛,什麼又是「虛極」?便是極虛——時空合一萬事萬物全體所呈現的大虛、至虛。此為「道」。

「致」就是致力、向著,老子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如何致?致的是虛,虛對的是實,世間人所求便是實——以為實在、實有,故為妄,須脫實向虛、自輕其心。思維向此處解,心境向此處落,便是「致」。這種修行之狀態,亦是「境」。

「守靜篤」,除了「靜」,還有「守」和「篤」。

「篤」是至深,「靜篤」即至深之靜。萬物變幻,萬事無常,從總體去看所呈現恰是一種大寂靜,這即至深之靜。此為「道」。

「守」的反面是「離」,離於靜與本,如眾生之心猿意馬,躁動焦慮,輕浮散亂。「守」之法即離之反向——歸於自己清靜本性,不再向外逐求於虛妄,不離即守。將方向從向外轉向內、從向物轉向心,方向一轉狀態即一變,即向「徐清」。此為「境」。

「萬物並作」,「我」亦萬物之一,莊子《齊物論》主旨一句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是最佳註解,乃大道與大境之一體。《老子》三十九章亦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

「吾以觀復」,除了「復」還有「觀」。觀即觀照、觀察,所觀是循環往複,背後是天地自然,此為「道」。唯清虛之心可成完全之觀,無雜念去擾亂故;集中注意力去觀也可開清虛心,不散亂息馳奔故;此為「境」。唯觀,可見道,因道法自然,觀則是唯一自然之法,舍此皆是人為。

以上三層,皆是分說。以此為基,才能明整句合說之相交相涉、貫通一體——唯虛靜之心,可觀萬物之並作與往複;觀萬物之並作與往複,可養虛靜之心。「致虛極,守靜篤」,天地之虛與本心之靜是天人相交不二處,莊子所謂「虛者,心齋也」,明虛可得靜、得靜可通虛,致虛便是守靜、守靜便是致虛;「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並作循往複之道,往複周流成萬物歸一之勢,萬物歸一人得以能觀,人觀之乃得通達於一。

含境界與大智,通最高與最深,合方向與方法,而成知修合一、境我一體,這就是此句的分量所在。既是《老子》主旨,也是最高概括。

全句依「道」「境」,所成正是「道境」。對這道境的最好解說,正是此句隨後一句: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就是回到了莊子所念念不忘的故鄉,這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之境。世之人,卻只是倒置之中「妄作凶」。


推薦閱讀:

書?道德經
解老:《道德經》第三十一~三十三章 死而不亡者壽
《薩祖煉性歌》淺解
你想不到的原因:老子為什麼批判孔子推崇的「仁義」?
解老:《道德經》第二十八~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

TAG:老子人物 | 道德经书籍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