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初期的母乳餵養,真的很難

以前的母乳餵養有多容易?哭了塞奶就好嘛。

現在產後初期的母乳餵養有多難,簡直堪比九九八十一難。

就以最近遇到的事情來說吧,產後初期的母乳餵養真的很難。在醫院,醫護人員怕孩子攝入不足要加奶粉。回了家婆婆媽媽七大姑八大姨怕寶寶攝入不足要加奶粉。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太多人的干涉而變得複雜。

前段時間朋友在上海著名的三甲婦產專科醫院順產了。彼時我正在北京進修生育舞蹈。只能用微信送去祝福。心想她被我洗腦了10-個月,母乳餵養的意願也比較強,應該沒有問題。

萬萬沒想到,朋友居然乳頭條件不太好略短,而之前她從未給我提過這事。說來也不能怪她,現在大家都不去澡堂洗澡了沒法跟別人比較,很多媽媽確實不知道自己的乳頭和一般人不太一樣。當然不管是短也好平也好凹也好,只要用點技巧,還有一定不要用奶瓶。一般都是不影響哺乳的。

壞就壞在攤上個不太了解母乳餵養的護士。生過孩子的媽媽們都有經驗,產後頭幾天護士,產科醫生,兒科醫生會固定時間來確認媽媽和寶寶的情況。這位護士每次來都會念叨一句,你乳頭短孩子不好吃奶,順便捏一下乳頭又說你沒奶。來一次說一次,然後又要朋友去買乳頭保護罩(乳盾)幫助孩子含乳,其實除了頭一天孩子含乳有些費力後面就已經順利吃上了。產婦都是很敏感的,護士這樣嘮叨搞的朋友心情非常不好,失卻了純母乳餵養的信心。雖然產後她一直在積極哺乳,可畢竟第一次當母親被護士說得心裡沒底。她微信與我聯繫,我確認胎便排得非常好,小便也有。便安慰他說,「你做得很好,寶寶胎便排得很好小便也好,說明吃到初乳了。如果沒吃進去東西又怎麼有東西拉出來呢。」並交代他一定不要使用奶瓶(尤其對於乳頭短平凹陷的媽媽來說,如果過早用上奶瓶那麼孩子有了比較就很有可能就不肯吃媽媽乳頭了)。然而頭2天的初乳量是非常少的,也許是都被寶寶吃了。所以護士擠不出來,還是來一次嘮叨一次你沒奶。媽媽畢竟還是相信醫生護士的,就在第2天晚上給孩子加了些配方奶。到了第3天出院,這位護士還是嘮叨,你乳頭短你奶不夠,你得給孩子加奶粉。這位護士出於責任,為了避免孩子攝入不足說這些話。我不想過多得指責護士,我只嘆息我們的愛嬰醫院依然缺乏專業的泌乳顧問,或者專業的母乳餵養知識培訓。配方奶應該在科學評估孩子攝入確實不足後才可以添加,要像給孩子服藥一樣謹慎地添加配方奶。尤其是在生命的早期階段。

她出院後的第2天我就回到了上海,上門確認媽媽泌乳量挺好,也教了他一些哺乳技巧。之後媽媽一方面積極按需哺乳,另一方面出於信心不足還是給孩子加了2,3次配方奶。量不多,卻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孩子不大便了。於是又與我微信聯繫,因為我原來交代他孩子必須每天有相應數量的大小便。我又問她,那孩子小便的量怎麼樣呢?她說非常好,有時一泡尿可以尿滿一整張紙尿褲。朋友又給我看孩子尿濕的紙尿褲,上面有一些黃黃的疑似大便的東西。我再問她,孩子屁多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我便心中有底了。這樣的情況在工作中也常遇到。儘管現在大家都有能力買最好的奶粉,可許多孩子吃了還是會便秘。停了奶粉,轉成純母乳之後一般2,3天就會排便正常。媽媽聽了我說的,連忙說那奶粉不加了。就這樣到第5天孩子已經3天沒大便(媽媽嘗試刺激肛門,孩子還是沒拉)。去醫院抽足底血測黃疸時,媽媽順便問了醫生孩子不大便怎麼辦?醫生什麼都沒問,只說沒吃飽當然沒大便,又因為黃疸值距離臨界點不遠。就給開了茵梔黃和開塞露,叫媽媽加奶粉。這個說法我朋友就不能認可了,沒吃飽怎麼尿那麼多。孩子吃完奶就睡,夜裡都可以一覺睡5小時呢。我開玩笑說,你兒子估計今天傍晚或者夜裡就要拉了可能量會很驚人,實在不拉就用點開塞露讓他先拉一下。果不其然,晚上這小子總算拉了,拉滿了整整2張紙尿褲。至此之後,他的母乳餵養道路總算走到了正軌。

試想如果是孕期沒有知識儲備的媽媽,也沒有專業泌乳顧問的支持。可能這位媽媽早就放棄母乳餵養了。為了提高母乳餵養率,不是光喊喊口號就能實現的。它需要一套完整的支持體系,包括孕期宣教,產後院內支持,出院後的後續支持。


推薦閱讀:

催乳師自己也會出現堵奶和奶結?她會怎麼無痛自救?
(桐媽原創) 做一位背奶的上班族媽媽,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母乳餵養保護嬰兒也保護母親
(桐媽原創) 家裡老人、鄰居大媽、親戚朋友、網路文章、書籍、文獻……判斷母乳不足的方法我們該聽誰的?
去你的「沒奶」,只因你還未遵守「黃金4小時法則」

TAG:母乳喂养 | 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