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呀...沒讓你當上富二代

朋友小悠最近有點累,她的女兒快上小學了,但還不確定學校在哪。

一.

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小悠早就買下了一套學區房,小區有配建小學,按慣例可以直接入學。

但今年開始,北京的入學政策忽然有了大變動。從以前的一對一,變成了劃片派位。

也就是說,一個片區內有若干學校,而孩子們要用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才能確定能上哪個。

小悠非常擔心被分配的學校離家很遠,或者更糟的「生源很普通」。

精心購置的學區房,一下子失去了意義。

我的另一個朋友也面臨同樣的困擾,抗爭良久後,他選擇了退一步海闊天空。

隨時準備舉家返鄉,讓孩子走爸爸走過的路。

託了家鄉的福,這位朋友老家在浙江的一個富庶城市,當地優質學校不少,而自己的工作也比較自由。

在哪兒都能賺大錢。

這條路,小悠卻無法效仿,她和丈夫的家鄉,教育資源都一般,「好多年了,一個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沒有」。

回老家,被她第一個果斷否決。

二.

除了電腦派位、回原籍上學,小悠還盤算過好幾個出路——

比如,在北京上私立學校,一路送出國。

北京的國際小學一年學費大概10萬起步,如果是出名的學校——比如咪蒙的兒子上的那家,學費至少30萬。

這個錢對身為中產的小悠來說,還負擔得起,但讓她真正擔憂的,是背後的隱性成本。

「各種社交、貴族運動、夏令營...如果不想讓孩子有階級落差,這些花銷一個都不能少...家長還要有錢有閑、陪孩子一起遊學...」

如果孩子長大前,自己的收入就到天花板了怎麼辦?如果用錢也彌合不了她與同學的落差,又怎麼辦?

小悠承認,作為母親,她無法不敏感過頭。

三.

小悠還考慮過在天津落戶、讓女兒去那邊考學。

這幾年,在北京的中產小夫妻中,慢慢流行起天津落戶來,為的就是給孩子騰挪出一個高考的名額。

天津升學率挺高的,好的大學也不少。而離北京近,是它最大的優勢。

小悠曾重點考慮過天津,但調研了很久之後,她還是放棄了。

「能上的學校,和回老家上學差不多;好的學校,想入學又真的太難了,學區房都四五萬了」

優質的教育資源永遠是有限的,爭搶永遠激烈,北京如此,天津也一樣。

四.

排除了一個又一個選項後,小悠又把希望放在了泰國。

我之前講過一位讀者的故事,她的兒子遭遇了校園暴力,轉而去了清邁上學,點擊這裡可以回顧一下。

小悠的一個朋友也恰好在那邊陪讀,並給了她很好的反饋。

小悠心動了。

她盤算著,再賺幾年錢,等女兒長大一些、也許可以去那邊讀高中、借著跳板讀國外的名校。

這條路,無疑也要冒極大的風險,泰國的教育資源會好過北京?那邊生活能習慣?是否孩子之間也有階級落差?

為了孩子放棄工作陪讀,又要下多大的決心?

小悠還沒能徹底說服自己,但她覺得,給自己多一個希望,總是沒錯的。

當然,她盤算再多,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意願,也許女兒將來不願離開。

女兒認為 ,自己就是北京人,她有與生俱來的歸屬感。

五.

年輕時我以為,生養孩子最難的部分,在於孕育、分娩、與撫養嬰兒。

隨著身邊人都逐漸開始撫育小朋友,她們跟我說——生下來是最容易的,花銷也是最少的,真正難的是「養大成人」。

在北京這樣競爭極激烈的地方,誰都難免為教育焦慮,但焦慮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小悠告訴我,與自己對戰良久後,她反而坦然了——

作為一個外地人、普通家庭出身、在北京有富足安穩的生活,她給女兒的,已經是非常高的起點了。

不能指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下一代的人生,就突然來一個光速躍遷。

與其說教育不公,不如說自己是在跟自己較勁兒。能力與慾望永遠是無法匹配的,不斷的迎戰焦慮,才有一直在進步的踏實感;

但懂得適時的和解,家庭的幸福才能得到保障。

當然重要的——

要多賺錢啊....

公眾號:越女事務所

感受金錢的最大善意。


推薦閱讀:

學區房真的那麼重要嗎?能否告知各位大神一定買學區房的理由?
購買學區房合適么?
在北京,買不買學區房?
南京學區房到底是怎麼劃分的?外地人要落戶買學區房,目前知道拉力琅,但是沒明白和南外關係…求高手?
投資移民PK學區房,哪個性價比更高?

TAG:学区房 | 教育 | 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