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加拿大地緣格局!為什麼加拿大只能依附於美國?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加拿大地緣格局 | 為什麼加拿大只能依附於美國?

本文為我局的第212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加拿大的故事

文字:貓斯圖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加拿大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一個大國,其廣袤的領土面積並沒有給它帶來地理上更多的選擇。

這個國家在地緣上的唯一夥伴和潛在敵人都是美國,是少數的在地緣策略上幾乎只需要針對一個對象的大國。隨著北方航道的開啟,也許加拿大會面對新的機遇,但其地緣政治的底色始終是圍繞美國的。

加拿大的地緣分析

請看今天的文章

加拿大是一個國土遼闊但並不宜居的國家,其內部地緣條件正如遠方的俄國和澳大利亞。

由於過於寒冷的氣候,加拿大真正有價值的國土面積非常狹小,基本局限在東西沿海和與美國接壤的狹長帶上。如果把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拋開,加拿大其實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其人口分布也正符合我們的描述。

加拿大人口集中在南部一線

緊貼美國

因為

冬天很可能變成這樣

從國土面積上來說,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國,僅次於俄羅斯。但廣大的國土稀釋了本就稀少的人口,使其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加拿大的人口主要都分布在和美國接壤的南部邊境,大部分人生活在距離美國不到100公里的城市圈內。

加拿大人口最稠密的區域是從底特律穿過魁北克直達海洋省的區域,其次則是從溫尼伯到加拿大落基山脈間的地區,然後便是西海岸的主要城市。

加拿大人口稠密地區與城市

面對加拿大人口稠密的南方城市帶,美國在歷史上曾對其施加過巨大的壓力,更是加拿大軍事史上唯一出現過的對手。

加拿大的土地相當貧瘠。其外層地質主要由火山岩和一層薄薄的土壤構成,在地質上被稱為「加拿大地盾」。

加拿大地盾

覆蓋了加拿大東部大部分地區

(不同深淺的紅色部分)

典型的加拿大地盾景觀:

有著雲杉,湖泊,沼澤和岩石

然而這些都並不能吃

並且也種不了吃的

貧瘠的土壤加上寒冷的氣候,讓包括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在內的很多北方地區並不適於發展農業。受到糧食壓力的人口只能向南移動,這是加拿大國家歷史的一條主線。

另一方面,加拿大落基山脈在加拿大西部延伸,令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農業潛力也乏善可陳。

落基山脈縱貫加拿大西部

西海岸城市所在的平原

是非常狹小的

在這個國家的發展歷史上,地理條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影響著加拿大的國家構成和行政區劃,對交通運輸、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更是有著深遠影響。其獨特的地理狀況在加拿大產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內部問題。

首先,東西向的運輸被限制在緊靠美國的南部邊境。有時候,甚至穿過美國的運輸路線才是東西運輸的最佳選擇。這種運輸條件不可避免地使加拿大的經濟與美國緊密掛鉤,甚至和美國形成事實上的利益共同體。

較為隔絕的東西兩端

更好的融入了與南方的經濟交往

其次,多變而割裂的地理環境加上一些歷史因素,使得加拿大無法組成有力的聯邦制國家,而只能形成一種類似邦聯的政治體制。最極端的例子就是一直尋求獨立的魁北克省。

對這些省份來說,來自渥太華的中央政策反應太慢。與其等待不明就裡的首都命令,還不如自行決策。這種地方自治傳統在加拿大甚至有著某種智力上的優越感。

有誰想要去這裡生活呢?

其實也是有的

在歷史上的很多時期,加拿大南方省份和美國的聯繫遠多於和加拿大其他地區的聯繫,這也是加拿大分裂傾向的一個主要原因。居住在蒙特利爾、多倫多、溫尼伯、渥太華等大城市的加拿大國民,經常需要在美加之間通勤,反而很少去北極圈內的國土。

在美國和加拿大之間,這種不利的地理條件也仍然在延續,使得雙方在歷史上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

剛才提到的「加拿大地盾」主要位於加拿大境內,只有一小部分插入美國北方,可以說是加拿大國土的基礎。但這塊貧瘠的土地使加拿大的農業產出始終無法令人滿意。

在加拿大聖勞倫斯河兩岸

農田的面積有很大差距

但我們並不確定加拿大地盾以及貧瘠土壤在其中的作用有多大

有對這方面了解的讀者可以留言

法國和英國在北美的殖民戰爭之失敗,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法國所選擇的加拿大殖民地糧食產量不能維持龐大的殖民人口。飢餓的殖民地沒有價值,在加拿大的選址失敗最終導致了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的垮台。

美國得天獨厚的水運系統則終止於加拿大南方,和這個北方國度基本無緣。

美國在19世紀的主要經濟發動機是農業,這使得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農產品水運變得極為發達。這些水網最終匯聚於密西西比河,運輸船從這裡南下進入墨西哥灣和大西洋。

強大的大密西西比河

這個水運系統為美國的崛起奠定了財富基礎。但由於美加兩國在五大湖區的國界劃分方式,導致加拿大整個中西部都無法享用美國的水上高速路,嚴重限制了加拿大的發展速度。

大部分通航流域為美國所控制

而聖勞倫斯河連接至五大湖

加拿大為此投入了大量資源建設運河

地盾和水運,這兩個因素區分著美國和加拿大早期的經濟增長模式,並在之後的歷史中令兩國的發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農業時代過去之後,美加兩國的關係主要在於頻繁的進出口貿易。

南北運輸成為了主導整個北美經濟發展的命脈。

泛美公路

貫穿整個美洲大陸的公路系統

美國和加拿大每年的進出口貿易額都在3000億美元左右,這使得美國成為了加拿大最大的貿易夥伴。而加拿大也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

如果按每個州細分,則美國北方的大多數州都以向加拿大的出口作為經濟支柱。而對加拿大來說,除了西南部的溫哥華等地和中南美的商貿往來較多以外,出口額基本都是依賴於美國。

正因為和美國之間過於緊密的聯繫,加拿大的核心任務就是保持和美國穩定的商業接觸。以現在的北美局勢看來,美加共享著同樣的文化價值和地緣利益,這個目標不成問題。

想起了特朗普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兩人之間充滿友誼的握手

但這種經濟捆綁的代價是加拿大必須在海外事務上繼續和美國捆綁。

加拿大對此有三個主要的動機:

第一,美國的國家利益是保證加拿大國家利益延續的必要條件;

第二,加拿大沒有足夠的能力獨自抵禦全球其他國家;

第三,地理上所有能夠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國家都能輕鬆威脅到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北約成員國

充滿諷刺意味的是,儘管現代加拿大的國防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的幫助,但歷史上加拿大所受到過的外國入侵全部是美國人所為。

絕交算了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就曾沿五大湖北上打下了蒙特利爾,試圖通過對加拿大的進攻分散英軍的注意力。

躺槍的蒙特利爾

獨立戰爭結束後,英國仍然有意壓制美國,在公海上對美國艦船的騷擾導致美國奮而反抗,進攻仍為英國所統治的加拿大。這使得英國在加拿大的駐軍人數持續膨脹,直到無法維持而撤軍。英國後來較為明智的貿易型殖民政策正是在這場爭鬥中學會的。

哈利法克斯港上

英美兩國的戰艦

一直到加拿大獨立,美國東北部的愛爾蘭後裔仍然希望通過進攻加拿大引起英國對愛爾蘭問題的重視,以民兵的形式又入侵了一次加拿大。最終由美國政府出面,平息了這場騷亂。

又一次躺槍的場景

這有限的幾次入侵便是加拿大本土軍事史的全部內容,美國既是其中唯一的敵人也是唯一的仲裁者。而在當時主要面對美國入侵的,則是英國人而非加拿大人本身。

其實加拿大曾經攻入美國首都華盛頓

並一把火燒了白宮(當時的)

這並不代表著加拿大就必須捆綁式地對付所有美國引以為敵人的海外勢力。經濟上的緊密聯繫讓美國也不會因為加拿大在國際事務上的輕微冒犯就選擇背棄兩國的事實上的同盟關係。

從長期來看,雙方也確實不需要什麼正式的同盟關係,雙方都心知肚明從誕生之初兩者便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但短期來看,加拿大對美國的順從將會為其在談判桌上爭取到更好的議價權。否則美國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會對加拿大形成單方面的傾軋。

儘管和美國的事實同盟會給加拿大帶來諸多好處,可這畢竟使得加拿大在選擇策略時的自由度大幅度下降,這對加拿大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但考慮到加拿大的地理和人口上天然的劣勢,這樣的捆綁也未必就是絕對的壞事。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北冰洋通道的護航問題。

關於全球變暖下

可能形成的北冰洋航線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很多北方國家都在期待北冰洋通道的開啟。如果全球氣溫真的上升到打開北冰洋通道的地步,俄羅斯和加拿大將會是搶先進入的大國。這對於兩者荒蕪的北方土地來說,無疑是一個絕大的利好消息。

北冰洋周邊諸國

但加拿大顯然無法負擔在北方配置護航艦隊和海軍基地的高昂費用。一旦俄羅斯想獨霸東西半球的北方通道,加拿大就必須尋求美國的幫助。也只有美國海軍能有這樣的實力和動機為加拿大保護北方水道的安全。

這種北方護航艦隊最有可能的形態是雙方合資創辦,這使得美國也有足夠的理由參加北冰洋水道拓荒的盛宴。

加拿大的地緣和南方的鄰居美國無法脫離干係,因此在策略選擇上也必須和美國保持緊密的聯繫。加拿大本身的勢力無法抵禦任何對其有興趣的敵人的全面來襲,美國在很大意義上扮演著加拿大保鏢的角色。

曾有很多讀者問我們

俄羅斯會不會成為中國北方的加拿大?

同時,兩國巨大的貿易往來也讓雙方在經濟上無法分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雙重考慮讓加拿大的地緣政策核心只有一個:和美國保持長期密切的聯繫。

無論表面上的分歧有多猛烈,水面下的事實永遠不變。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阿拉伯之春以來的中東地區局勢變化——現狀、原因與前瞻
潛伏的獵鷹:核心利益瀕臨險境,中國下一步該怎麼做?
甘肅哪個個城市或城市群最有發展潛力?

TAG:加拿大 | 美国 | 地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