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代的作戰計劃的草擬和制定(一)

(題圖為朱諾起草,拿破崙批註的土倫戰役期間的一份作戰計劃)

(嚴格來說這一篇不算文章,只是把部分材料放在一起,供日後使用。)

從古到今,軍務作業的核心工作,從來沒有改變過。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軍人,需要面臨的挑戰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因此,在不同系統的軍務作業中作戰計劃是其作業的核心部分

以下是現代某國軍隊的比較完整的作戰計劃大綱:

1、作戰計劃

提出具體的作戰目標,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安排。

2、行軍表格(需參照行動路線參考)

在不同道路上,各軍的行動時間與其他規定。

另補充材料見注1

3、情報計劃

4、火力運用計劃

如有炮兵或遠程支援單位

5、對空計劃

針對地方空中打擊的防護計劃

6、空中支援計劃

7、空域使用控制計劃

8、電子戰計劃

9、心理戰計劃

10、特種武器防護計劃(防化、防生物、防核等)

11、工程計劃(構築物、建築物、土方、渡河等)

主要由工程部隊需要負責的各種構築物、建築物、涉渡(含架橋)等土方或其他工程作業

12、後勤計劃

能源、物資、彈藥、薪酬等生活保障和戰地保障

13、人事計劃

14、對軍外聯絡和協作計劃

15、宣教計劃

16、財務計劃

17、通信計劃

其中標黑體部分,是古典時代也要涉及的工作。沒有標出黑體的,古代涉及則較少。在計劃擬定之後,再由參謀長統一協調,參照計劃草擬作戰命令,並最終交由軍事主官簽發。

按照這個計劃編製大綱,我們分別來看以下三份史料:

史料一:

樞密院奏:雖已檢會今年四月二十二日指揮,令諸路帥臣多方講議應敵方略,及內有道路險隘,可以控扼得賊馬之處,各選差兵官以勁兵利器伏截守把,使賊不能深入,凡百先事措置,過為備禦,尚慮諸州帥臣不切逐一丁寧約束,先事措置,臨時致有闕誤,須至再行檢舉前後所降朝旨,及合行畫一約束事件下項。(四月二十二日指揮未見。)

畫一指揮七項

一、應沿邊有道路險隘,可以控扼賊馬去處,多方博採眾議,子細審之,本路兵將官某人可以當得某處,各分定地分,責委逐人伏截守把,仍各令指揮合要得力戰鬥部隊將、使臣、軍員等,併合要兵馬器械,逐一相度應副,無令闕事。

一、兵將官使臣等分定險隘地分,各要把截得賊馬不能深入近裏鈔掠人戶。如遇賊馬侵犯,雖見有小利可乘,不得輒有那動兵馬,拋離守把去處。如因此致透漏賊馬入本地分作過,竝從軍法施行。

一、涇原路山前、山後堡寨不少,及靜邊一帶,最係人戶莊園物業繁富之處,及德順軍等處,有自來不曾經賊馬侵犯地分,除責委兵將官守把伏截外,尚慮不測透漏,深入近裏,劫虜殺傷人畜財物,如至時,合先行迴避,即仰更切相度穩當,密行告諭人戶,暫將財物之類,取便般移於賊馬不可到處,權暫迴避;其人口、孳畜,亦嘗作遷移迴避賊馬之計,無令緩急枉遭擄掠。仍選委城寨官令密切告諭,無令先事張皇行遣,致人戶驚疑,及差人前去催促,卻致騷擾人戶。如密探得知,稍不依如此指揮,必定重行黜責。應陝西、河東其餘路分管下有似此去處,亦仰詳此指揮,相度施行。

一、逐路如有賊馬併兵侵犯,除選委兵將官於要害險隘處守把伏截外,其餘兵馬仍相度分作頭項,各於要害利便處駐劄,務在持重。如遇賊馬頭重處,或見得閒隙有利可乘,即相度賊勢厚薄,分頭或併力前去掩擊捍禦。如輒敢逗遛觀望,致失機會,竝從軍法施行。

一、選委有謀慮兵將官、統制、將佐,各據本路兵馬多少,精選騎兵,分為部隊,差使臣、將校管押,擇利駐劄。或分擘,或合力擇便掩擊;或俟惰歸之時,即行追襲;或先於迴路埋伏,等截邀擊。其乘機應變,臨時應接事件,竝子細檢詳紹聖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所降朝旨施行。

一、遇賊馬併兵侵犯,依準今來指揮,分擘兵將於險隘要便處把截駐劄,務要捍禦障蔽得蕃漢人戶不至橫被劫擄。及把截駐劄、乘便邀擊、追逐摧敗賊眾,其本路帥臣,不得廣佔得力將佐兵馬,多於附近帥府處駐劄,只為自保衛之計,致賊馬於往來之際,猖獗自肆,無所忌憚。

一、賊馬併兵一路,即仰各策應路分畫時多差得力兵將前去應援,務要張大聲勢,足以沮撓賊計;或徑趨賊馬歸路,扼其要害,邀擊回歸賊眾;或徑趨賊後老小孳畜、糧草輜重屯泊之處,痛行勦戮,使賊奔潰,自救不暇。其合牽制,即選擇要害,可以擣虛獲利之處,或於要害處進築,又於有部族住坐處掩擊討蕩,多方牽制賊勢,使有回顧之患。如稍有逗遛觀望,不切協力應援,及多方牽制,其帥臣合議根究策應牽制詣實出兵次第,重行竄黜。

檢舉指揮九項:

一、應干捍守賊兵,及破賊方略,仰更切於本路有才略、熟邊事將佐等畫一講議,務要臨機應變,曾經籌畫,不失準備,及伐謀出奇,決可取勝。

一、漢蕃士卒,常切訓練,令事藝精熟,及才武出眾,勇悍敢戰之人,因事優加賞激,令人知有所分別,臨時奮勵向前用命;又足以激勸眾人,各令向前習學事藝戰鬥,不致因循頹惰。

一、漢蕃兵將,常令教習戰陣,出入次第,號令進退,務要嚴肅;及申明曉諭,令知軍中紀律,免致緩急有誤驅策。

一、應賊馬來路有險隘之處,可以伏截邀擊,或潛伏人馬,出其左右,可以擊其輜重老弱之類;或在竝邊屯聚人馬未齊集閒,有可以掩擊之勢,亦仰常切講究。務要令將佐各得通曉,緩急之際,易以驅策。

一、城寨守禦人,須要知城上掛搭施放次第,仰於合守禦處,逐一編排定合要人數,如闕人,即開具所闕人數,每於防伏之際,許於管下近裏州軍縣鎮壯城兵士內權暫抽差應副,仍優與添支錢米,候事宜息日遣還。

一、城寨使臣兵員,各令講議城守次第,務要通曉習熟,無令倉卒措置乖方,致有誤事。

一、應出戰及守城器具,除見管外,有急闕之物,仰計會提刑司,依累降指揮,疾速添修了當。仍更於守禦城寨內,多方廣行修積大小癔石,準備使用,其餘閒慢之物,不須一例製造,枉用工料。

一、漢蕃兵所養馬,嚴切指揮將佐人員等,常切用心點檢,勿令瘦損病弱,有誤出人使喚。

一、糧草之類,除轉運司計置外,更切公共擘畫,及時糴買,廣行收貯,及多方愛惜,無令枉有費用。

詔令諸路帥臣詳此,檢會先降及今來指揮,密切依應講議措置施行,其該說不盡應干邊防合準事待敵方略,竝仰逐一精加措置,並各具已措置施行方略事件,畫一開坐聞奏。(布錄辛亥同呈,近報西人恐今秋併兵攻掠一路,其為畫一守備之策,詔諸路帥遵守施行。章楶奏議有此畫一,今取附此,十八日云云。)

史料二:

六月己未朔,(上)御便殿,內出陣圖示輔臣,曰:

「今敵勢未輯,尤須防遏。屯兵雖多,必擇精銳先據要害以制之。

凡鎮、定、高陽三路兵悉會定州,夾唐河為大陣。

量寇遠近,出軍樹柵。寇來堅守勿逐,俟信宿寇疲,則鳴鼓挑戰,勿離隊伍,令先鋒策先鋒,誘逼大陣,則以騎卒居中,步卒環之,短兵接戰,亦勿離隊,伍貴持重,而敵騎無以馳突也

又分兵出三路,以六千騎屯威虜軍,魏能、白守素、張銳領之;五千騎屯保州,楊延朗、張延禧、李懷岊領之;五千騎屯北平寨,田敏、張凝、石延福領之,以當敵鋒。始至,勿與斗,待其氣衰,背城誘戰,使其奔命不暇。

若敵南越保州,與大軍遇,則令威虜之師與延朗會,使其腹背受敵,乘便掩殺。

若敵不攻定州,縱軼南侵,則復會北平田敏,合勢入北界邀其輜重,令雄霸、破虜以來互為應援。

又命孫全照、王德鈞、裴自榮領兵八千屯寧邊軍,李重貴、趙守倫、張繼旻領兵五千屯邢州,扼東西路,敵將遁,則令定州大軍與三路騎兵會擊之。

又令石普統兵萬人於莫州,盧文壽、王守俊監之。俟敵北去,則西趨順安軍襲擊,斷其西山之路。如河冰已合,賊由東路,則命劉用、劉漢凝、田思明領兵五千會石普、孫全照犄角攻之。自余重兵,悉屯天雄,命石保吉領之,以張軍勢。

朕雖畫此成謀,以授將帥,尚恐有所未便,卿等審觀可否,更共商搉。」

(下圖為澶淵之役的宋遼兩軍主力活動軌跡。遼軍黑虛線為設想的第二方案。宋軍從定州南下至大名府的紅線是設想中的王超部南下方案)

史料三:

一曰:二十五日辰時,掌三號,中左路王守備兵隨大黃旗至新嶺止壁,中右路胡守備兵隨大紅旗至天光嶺止壁,左奇兵李游擊隨大藍旗亦至新嶺止壁,右奇兵陳把總隨大白旗至水溝止壁,各大兵在後一里外造飯。

一曰:二十六日五鼓傳餐,微明依路過山,按圖進剿。中路遇賊,左右二奇便止齊,以防抄襲;中路進,左右亦進;中路追賊入巢,左右奇止溪濱止齊。左防西門抄賊,右防東門抄賊。若果有抄救之賊,許左、右衝鋒剿殺;如南巢已破,賊東西奔竄,亦許左右奇堵截之;若東西兩門賊不出救,任中路廝鬥,左右不得擅動。

一曰:中二路剿滅南巢,中左便由城下轉西門,自里向外衝突,左奇兵自外向里夾攻,合剿西巢。中右路便由城下轉東門,自里向外衝突,右奇自外向里夾攻,合剿東巢。

一曰:第一緊要關,防賊出巢埋伏。巢之屋後小山皆伏藏之處,兵至即迎,未接先退,便是有伏,不可徑進,須巢外四山搜凈而後進。

一曰:聞賊巢掘有坑坎釘鐮,裝以木桶,覆已草茅陷人。今遇有草覆土松之處,以槍槊檢路而進。

一曰:中二路兵共六總,不可盡圍賊巢,恐東西二門之賊不由外路救援,儻沿城過橋,則左右兩奇焉能防範?每路各以二總打巢,各一總屯城邊,要擋巢北、南門外大橋為首功。

一曰:今賊有四巢,隔遠我兵,只攻一巢,利在速進速勝,若貪取財級,必致誤事。只要覷賊塗地,即向前艾殺,不尚首功,惟依軍門賞票,衝鋒者倍之;首級候賊滅另發兵割取,通營均分。凡有持級報功者,即斬首,並賊級懸示。

一曰:凡吹頭次法螺,乃本府差人誘賊之意,各兵不得驚疑;二次海螺方是進剿。賊經鳥銃火箭,勢多不待交鋒必迴避入巢,待東、西門援賊至,我兵兩顧,方自巢突出,此是左右二奇並中二路各一總干係。克巢兵須用二總,守定街口,任是左右倭來,別兵廝殺,二總不許動,亦不可徑前,須止壁以待。

分析:

史料第一則,乃是由中央級別的樞密院下達的作戰大綱,原則性較強,但實際保障措施不明確。不能直接用於作為作戰命令和指揮的依據

史料第二則,乃是由宋真宗本人擬簽發的作戰計劃和指令,在原則性和實際保障上,有一定的結合,可作為戰區負責人進行戰地指揮的參考

史料第三則,乃是明代軍事家戚繼光解圍仙游時草擬的作戰命令,在原則性和實際保障上結合很好,具有很強的實際指導作用。這則命令的級別最低,應是最終簽發的作戰命令

結合這三則史料,我們對宋代的「將從中馭」的這個概念,似乎應有顛覆性的理解。「將從中馭」這個概念,更多的應該是指作戰計劃和指令在軍務作業中的位置,而不應單獨理解為直接干預戰場作戰。

注1:

來自1805 der Feldzug von Ulm第229頁,法軍戰略機動的相關數據.此內容需結合地理和道路條件使用。

PS:

有些同志可能會問,為何我們在作戰命令上的最後一則史料使用的是明代的材料。其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宋代的作戰命令保存下來的很罕見,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側面材料去推測它的草擬過程,以及少許組成部分。

PS又PS:

看到這裡辛苦了,發個福利吧~


推薦閱讀:

宋代的樞密使是幾品官?
如何區分宋代大學士的詳細分類及品級?
如何以古人聽得懂的方式駁倒古人萬事孝為先的思想?
現代戰爭的五行與古代軍事的四行
宋朝軍隊對外戰爭勝率怎麼刷出來的?

TAG:中国古代历史 | 军事理论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