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間詞話
如果讓我選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我是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是我能選出對自己最重要的書——《人間詞話》。記得,那是在偶然翻高中歷史書的時候,當時它就在書的左下角「延伸閱讀」版塊里。於是連忙跑到書店買了這本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它成為我進入古典文學的敲門磚與基石。對於此書的作者王國維先生,則成為了我的文學導師。王國維在其自盡之前,曾留下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人們對他的死因眾說紛紜,陳寅恪先生則認為王國維是死於自己的學術信仰。我是特別贊成這一點的。錢鍾書曾對楊絳說:他志氣不大,但願竭畢生精力,做做學問。這對一些人是不能理解的,但對於一個有信仰的人則是十分合理的表現。我也常常在想信仰是什麼?現在我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信仰即是理想,信仰是你的心想說的話,信仰是你自己的縮影,我們就是通過信仰實現自我的價值。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人間詞話》,我明顯可以感受到它對我的影響:純粹!對學術的純粹,對人生的純粹,對世界的純粹。孟子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老子「復歸於嬰兒」;明末李贄也主張「童心說」。我們要像嬰兒一樣,對於外物保持一顆純真無利之心。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不要勉強。何必繞那麼多圈,找那麼多借口,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
最近剛看完《民國風度》(原名:民國那些人)這本書,慨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那種名師高徒輩出的時代一去不返;人們對自己的承擔以及教師、學者對學術的承擔如默默長江水,無語東流。重溫《人間詞話》,書盡而意不盡,其中尤有一些條目縈繞於耳際,終日不絕。
1. 「有我」與「無我」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有我之境」我贊成王國維的觀點: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我則以為是忘我,讓自己消失於句子中,自己與外物之間要保持一段距離,不讓自己的情感左右對外物的欣賞與評價。而「無我之境」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如果存在也是瞬時性的,因為當我們與外物相遇,馬上兩者之間就會架起一座橋樑。人是會思想的蘆葦,如果你悲傷,青山也會發愁;如果你快樂,魚兒也會跳舞。試問你如何忘我,進入「無我之境」,「無我之境」必定是特定人、特定時間與環境才能體會的。朱光潛在《詩論》中則從美學角度將「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發展為「同物之境」與「超物之境」。「有我之境」就是「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就是物我兩忘帶來的結果。物就是我,我就是物,即「同物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有我之境也。「無我之境」是「於靜中得之」,是思考後的結果,是理智的,不被情感所左右,是「超物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林壑斂秋色,雲霞收夕霏」、「興闌啼鳥散,坐久落花多」,無我之境也。
2. 赤子之心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此則與「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同義,強調為文者需保持一顆純粹之真心,不要受外界的干擾,堅持自己的信仰,做到「曾今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3. 人生三境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我理解為:孤獨地為理想奮鬥,叫做「厚積」階段。
第二境界,我理解為: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叫做「經歷」階段。為了「伊人」日漸消瘦也不悔,一生相思為一「人」。
第三境界,我理解為:成功後的豁然醒悟,叫做「新生」階段。面對成功後的副產品,我們幡然領會:幸福就在身邊,我們要的不過就是一壺酒、一卷書、一首詩,清風、明月、夕陽,愛人、兒女、知己。這第三境界用楊絳的一句話來概括則最好不過: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4. 「隔」與「不隔」
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已。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
「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詞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詞論,如歐陽公《少年游》詠春草上半闋云:「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二月三月,千里萬里,行色苦愁人」,語語都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隔矣。白石《翠樓吟》:「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氣」,則隔矣。
我以為「隔」與「不隔」指的應該是詩句的自然融合度,融合度越高,越自然,便是「不隔」;反之,則「隔」。自然融合度包括景與情、情與人等。如「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即是將眼前的景如實而詩化地記錄下來;「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用了典故,產生了一種隔膜,別人的景情與自己的景情不能夠完全契合。
朱光潛說:隔與不隔的分別就從情趣和意象的關係上面見出。情趣與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見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亂或空洞,情趣淺薄或粗疏,不能在讀者心中現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5. 文如其人
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錢鍾書《談藝錄·文如其人》說:以文觀人,自古所難;嵇叔夜之《家誡》,何嘗不挫銳和光,直與《絕交》二書,如出兩手。雖然人可以飾文,但是:言之格調,則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風,不能盡變為澄澹,豪邁人之筆性,不能盡變為謹嚴。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只有一個李白,而有千萬個杜甫的原因。後人作詩作不出李白的格調胸襟!誰能發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強烈自信;誰能想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大氣;誰能歌唱「白髮三千丈」的誇張惆悵。後來人學詩宗杜甫而抑李白,似乎即緣於此,杜詩格調大凡憂國憂民之人即能道之,何況杜詩多近體詩,格律嚴謹,有法度,易於學習;李白則發乎本心,豪放飄逸,豈可他人隨意道哉?
6. 自然而已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
納蘭容若之「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不辭冰雪為卿熱」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在於一「真」字。我們在描寫景物,表達感情時,當以自己的真切感受為主,「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要因為是你的上級,就變得畏首畏腳,恭敬異常;不要因為遇到自己不喜歡的景物,就不予重視。言情寫物,惟自然而已!
7. 寄興言情
近體詩體制,以五、七言絕句為最尊,律詩次之,排律最下。蓋此體於寄興言情,兩無所當,殆有韻之駢體文耳。詞中小令如絕句,長調似律詩,若長調之《百字令》、《沁園春》等,則近於排律矣。
根據我自己作詩填詞的經驗,可謂良言!對於寄興言情,絕句確實尊於律詩,排律最下。從文體本身來看,律詩比絕句更重格律對仗,格式僵硬,排律則更是對仗聚集地。從抒情寄興來看,當我們的情感、興緻來臨時,往往都是爆髮式的、轉瞬即逝的。難道有時間來用對偶句表情嗎?表情宜用散句,字少的句子。詞亦如此。
8. 能入能出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當我們以一個旁觀人的身份來看待問題時,往往會有意料不到的收穫。「出乎其外」是很難做到的。平時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缺點,但是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就是「入而不能出」。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強調:美是與實際人生有距離的。實際人生就是衣、食、住、行、名、利。藝術的人生則要超脫現實的利害。當我們再看悲劇時,如果只知道為結局而悲哀,而不是跳齣劇情,用理智的眼光分析原因,則終為下層矣。
9. 情感與理智
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輕視外物,不讓情感奴役自我,不必因為風景太美,而流連駐足,便能奴僕命風月;必重視外物,理智客觀描繪,物我相融,與花鳥共憂樂,不知老之將至。
10. 難易之別
散文易學而難工,駢文難學而易工。
近體詩易學而難工,古體詩難學而易工。小令易學而難工,長調難學而易工。
散文,散句,但形散而神不散,難於渾融一體,所以難工。
駢文,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對偶確實難寫,一旦寫成,則奪人眼球,獲得成功。
近體詩格律嚴於古體詩,易學而難工,古體詩規矩限制少,不易寫,寫成則行雲流水,蕩氣迴腸。
小令、長調差之。
11. 景語與情語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詩詞必帶情,有景必有情,就算哲理詩,也存在「理情」。「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景語即情語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景語即理情也。詩詞只有情、景以及情、景、理融合貫通時,才是完美之作。
12. 文以載道
政治家之眼,域於一人一事。
詩人之眼,則通古今而觀之。
詞人觀物,須用詩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
文以載道還是文學獨立,這是一個千古爭論的話題。竊以為太平之世則文學獨立;戰亂之世則文以載道。但是在太平之世或戰亂之世也不能一刀切,需要以對應觀念為主,其它為輔。我們在看三、四十年代文學作品時,總感覺到太政治化,似乎無獨立之文學。可我們仔細一想,這正是革命抗戰時期,國難當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誰能逃避?獨善其身!誰還有心情寫風花雪月,小資情調。但是也不能禁止這種觀念,讓文學程序化,成為宣傳口號,淪為政治附屬品!
20:47
16.04.14
上官清晨
推薦閱讀:
※無關詩詞的《朗讀者》
※有一種勝利叫:我是屌絲我怕誰!
※有哪些類似柴靜《看見》這樣的書籍推薦?
※投資良師(5):三件法寶─是川銀藏│脫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