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潛能與價值/動機和人格

在這篇文章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人與自己的關係的理解。

在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中,有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他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他與他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的著作《人的潛能與價值》,《動機和人格》,對心理學和整個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佛洛伊德為我們提供了心理學病態的一半,而馬斯洛則將健康的那一半補充完整,著名哲學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為你自己!馬斯洛心理學則正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塊里程碑。

  • 在《人的潛能與價值》一書中,馬斯洛提到潛能即價值,人要生存,他的需求就能影響他的行為,於是在實現特定的潛能和價值的過程中,就有特定的需求慾望與動機(行為),最關鍵的就是滿足了需求時產生的快感和愉悅感。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人能吃多也是一種潛質和價值,在實現它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食物,為了去體驗和滿足這種需求,我們就會感到飢餓(慾望),所以就會吃飯(動機),當吃飽了或者吃到美食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一種最基本的快感和愉悅感。這種感覺來源於我們大腦中一個叫做Reward System(犒賞系統)的神經系統,它通過分泌相應的荷爾蒙比如多巴胺以及化學物質產生愉悅感,這種極具誘惑的刺激,引導出追求犒賞,滿足慾望的行為,認可和鼓勵我們一直去做一件事,它在確保人類生存與維護人類追求更高潛能的實現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馬斯洛認為,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繫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之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則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和需要,稱為高級需要。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高級潛能和價值的實現基礎於低級需求的適當滿足知識對於智慧就像運動對於身體一樣,其實也像食物對於長胖一樣,只不過是更高級的價值與需求,在追求實現高級價值的過程中,就不像餓了吃一樣簡單了,我們需要更多的內在因素,我們需要設立目標(價值實現)計劃(需求),最重要的便是執行力,我們要自律,要有毅力有意志力才能實現更高層次的潛能和價值,同時也會感受到更複雜的愉悅感和幸福感。高級需要的滿足能引起更合宜的主觀感受,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寧靜感以及內心生活的豐富感,這種感情被馬斯洛稱之為高峰體驗,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痴如醉、銷魂的感覺。

  • 如果一個人只是貪圖作為動物最本能的需求和慾望,那TA也必定是懶惰的,心靈是空虛的,大文豪雨果說過,懶惰是一個母親,她有一個兒子叫搶劫,一個女兒叫飢餓。有部分還很年輕的朋友(underachiever),父母也許給了他們足夠的物質生活,但卻可能因為環境、陪伴和教育的缺失,導致他們沒有能夠追求實現本可以實現的與生俱來的潛質(underachievement)。他們為了追求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和慾望--美食美色,把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都花在假瀟洒,他們每天喜歡晃,他們很閑卻又很不容易找到喜歡的事情做,所以空虛。只是美食美物美景美色,沒有內容和情感上的溝通,什麼色都是空。古人把勤儉放在一起,當一個人開始勤奮的實現更高級的價值那TA一定是儉的,老話說身子是拿來用不是拿來伺候。我很喜歡的一名舞蹈演員譚元元,去到任何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練功房,在競爭極其激烈和慘烈的芭蕾舞行業,她靠自己的才華和超乎常人的努力與堅持,成為世界上首個華人也是史上最年輕芭蕾舞首席,從事首席20年,她的一支舞蹈結束後觀眾掌聲長達五分鐘;當我欣賞和聽阿黛拉唱歌時,我已經完全忘記她的樣子或者她的身材;當我看到運動員和奧運冠軍一次次通過自己沒日沒夜的訓練贏得比賽登上領獎台時,我總會有一種激動、感動和想流淚的心情,我想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自己想要努力的激動心情,是對一個人更高價值追求和實現的鼓勵和認可;高級價值吸引高級需求,就好比泡麵,當出現又健康又營養,同樣很好吃很便宜的泡麵時,普通沒有營養的泡麵也就沒有了市場;只有讓自己的內容比外在更吸引人,才能走得更遠,才能在將來你不在了以後還可能會有人能夠記住你。當一個人意識到吃泡麵不再有營養的時候,便會去追求更有價值的東西。

  • 對我來說,積極的潛能就是強項(strengths,而負面的潛能就是弱點(vulnerabilities/weaknesses),每個人生來強處的潛能和易損性都不一樣,也都需要後天的努力,環境以及經歷才能實現和顯現出來。同樣的,我們也有很多事是不願意或者逃避去做的。在麥克辛德的《The Untethered Soul》(《起飛》《清醒的活-開啟最高版本的自己》)一書中,他舉了一個例子:想像你胳膊上扎了一根,而這刺正好扎在一根神經上,輕微的顫動都會給整個身體帶來觸電般的痛楚,你非常害怕一次次感受疼痛的感覺。這根刺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它影響著你所有的決定,你無意間扭曲別人的意圖和動機;它影響著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有了固定的行為模式和生活習慣,你沒法轉身而不能睡覺,不能運動,也不能和其他人有過多的身體接觸。你學會控制外部環境的方方面面以便自己能遠離刺痛的煩惱,你設計好生活的每個細節,以保護自己遠離不願體驗和面對的恐懼,終於,你圍繞著問題打造了你的整個生活。相同的,很多內心衝突和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非常不願意感受的,比如恐懼,緊張,壓力,焦慮,比如羞恥,生氣,悲傷。這種反應來自於位於丘腦的一個名叫fight or flight(戰鬥或逃跑)的應激中心,這種應激反應包括許多種情緒反應,它是當我們接收面對對自己有傷害的事件、威脅到我們生存的訊號時的本能反應,機體經過一系列神經和腺體引發的應激反應可以使我們的軀體做好掙扎,防禦,尋求幫助以及逃跑的準備。人在生活和實現潛能追求價值的同時,也常常會有很多時候需要你走出自己的安全區,去體驗自己自認為不願意麵對的負面體驗,而你所害怕的,正是成長的希望所在。Tony Robbins說過:「你的生活源於你的容忍。」你容忍著你的恐懼與內心不安,你的生活遠遠沒有發揮出你的潛能,人有很多長處,讓弱點limit you to live up to your god-given potential(限制了你實現與生俱來的潛質)是很可惜的;與其關注弱點,不如建築長處,在後面的文章中,我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對如何面對內心衝突負面情緒的想法。

推薦閱讀:

你什麼時候下定決心一輩子從事某行業或者在打算在某領域做到頂尖的?動力是什麼?
首先很佩服你的毅力,我曾嘗試過,不過失敗了。我想問下,除了您講的對自己自制力變強了,讀的這麼快是否真的能在書中獲得什麼重要的知識?還是讀過就忘了?這155本書你還能記得有多少?
使人努力去自控的動力有哪些?(換句話說:是什麼原因使人想要去自控?)
總是不能按照計劃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該怎麼辦?

TAG:心理学 | 目标 | 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