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說:愛見大悲

今天看到一條評論,「師父,該更新了。」打開專欄一看,已經有近一個月沒有更新,承蒙還有朋友默默關注著,一句簡短的提醒,把本來已經沒有更新慾望的我感動到。既然如斯,那便簡單寫一段吧。

最近在看《維摩經注》,雖然以前有看過維摩詰經,但是確不得其義,這經注是僧肇大師所注,把維摩詰經的義理開顯無餘,通過看經注參照,經文便不再顯得那麼生澀難懂。『在這也推薦大家看看維摩詰經,即使最開始看不懂,但是維摩詰經所講的卻是很有意思,很有喜劇性。』

在經第五品中有一段:「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

註:

羅什曰。謂未能深入實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愛見大悲虛妄不凈。有能令人起疲厭想故應舍離也。

僧肇曰。若自調者先應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觀未純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悲也。此悲雖善而雜以愛見有心之境。未免於累故應舍之。

什曰。心本清凈無有塵垢。塵垢事會而生。於心為客塵也

肇曰。心遇外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菩薩之法要除客塵而起大悲。若愛見未斷則煩惱彌滋。故應舍之。

什曰。若因愛生見悲者有疲厭也。

什曰。若能除愛見。即棄捨結業受法化生。自在無礙也。

肇曰。夫有所見必有所滯。有所愛必有所憎。此有極之道。安能致無極之用。若能離此。則法身化生無在不在。生死無窮不覺為遠。何有愛見之覆疲厭之勞乎。生曰。在在生者無疲厭故也。豈為愛見所覆然耶。

如果將以上經文和經注翻譯過來,雖然會有失偏頗,不過應該會更好理解。

「如果於眾生生起夾雜有愛見之心的大悲,應該舍離這種悲心。為什麼呢?因為菩薩斷除外在的煩惱而起大悲。而夾雜有愛見對眾生的悲心,這樣的悲心是不長久的,會感到疲憊和厭煩,如果能離開這悲心,沒有疲憊和厭煩,那麼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不會被愛見所束縛。作這樣的關觀的時候,如果起了愛見大悲的心,那麼應該立即舍離。」

我們都知道佛教提倡大慈大悲,大慈則先不說,這裡著重說大悲。

那麼佛教的大悲是平時我們概念里的大悲嗎?其實,並不是。

我們現在語言概念的大悲並不同於佛教中的大悲,我們現在語言的悲,是憐憫,於心不忍,見眾生所產生愛著而產生的悲。比如說見到一個可憐的小狗受傷,小狗的可愛和受傷,我們會產生悲心。這樣就屬於愛見悲。我們對這個對象產生悲,往往是因為我們愛它而產生的憐憫。比如剛才說的小狗,如果我們不喜歡這個小狗,看到它受傷,我們會生起悲心嗎?那可能會有人說,會啊。其實並不會,說會的,你把狗這個對象換成受傷的蛇,或者換成受傷的蜈蚣,這樣你還能起悲心嗎?那我們如果對可愛的眾生能產生悲,又能對不可愛的眾生不產生悲,這就是不平等的悲。我們知道,佛教不光提倡大悲,還提倡平等,如果逾越平等而產生的悲心,其實就是愛見悲。

愛見悲是悲心,但不是究竟的悲,因為因愛產生的悲生經不起時間的推敲的,因為愛是我們的情緒,是我們很多情感的一部分,你當下能因為小狗的可愛而產生悲,將來小狗又老又丑又掉毛的時候,我們的悲心就會因為時間的推移和小狗的相而產生變異,就會嫌棄,甚至憎恨。最後,就會讓我們產生煩惱。

所以經上說,我們應該斷除這樣的悲心,因為這樣的悲心會讓人產生疲厭。所以應當舍離。

那我們就不對眾生起大悲嗎?又應該起怎樣的大悲心呢?

僧肇大師就說了:「應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也。」就是說,應該關照我們自己和眾生都是虛假的,應該起這樣的悲心。為什麼呢?為什麼要關照我們自己和眾生都是假的呢?因為關照自己和眾生都是假的,看到可愛的小狗,我們知道是假的,就不會有貪愛才產生悲心,而是能夠平等的去救護。看到噁心的蜈蚣,我們知道是假的,也不會因為厭惡而不起悲心也能夠去平等的救護。這樣我們就能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我們就不會被喜歡東西產生貪愛,不起貪愛就不起纏縛。也不會因為不喜歡的眾生產生憎恨和嗔恚。這樣的悲心才廣大,才久遠。

當然,以上說的都是菩薩的境界。

不過,我們都應該向菩薩學習啊。


推薦閱讀:

《金剛經》最有感悟的是哪一句話?
我們所理解的法執是不是都不到位?
鳩摩羅什沒有玄奘那麼被眾人所知,是因為破戒而適時地掩蓋了才華還是龜茲的身份畢竟沒有玄奘更易被世人接納?

TAG:慈悲 | 大乘佛教 | 鸠摩罗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