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里,我們為何不能殺死「熊孩子」?

  今天是兒童節,我們多少要聊一些和未成年人有關的話題:事實上,無論是在文藝作品中,還是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孩子們大多是以天真無邪的形象現身。不過,當真正和孩子們待在一起時,我們也許會發現,他們那「小天使」般的形象也許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雖然如今物質的豐富,可以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但它無法阻止「熊孩子」源源不斷的誕生——由於心智上的不成熟,在現實中,他們經常會做出很多不經思考的事,並讓旁人深受其害。

  老一輩有句口頭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面對「熊孩子」的種種行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其承受皮肉之苦。但另一方面,由於保護幼小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以及近年來各種法規的出台——這種「教訓方法」也成了不值得提倡的行為。同樣,號稱「百無禁忌」的電子遊戲之中,這一點也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如今,幾乎所有遊戲開發商,只要在遊戲里放入兒童角色,就難免顯得有些畏首畏尾。

  •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無敵的

  在《上古捲軸5》的城鎮中,總是會出現各種面癱熊孩子,他們不會像其他NPC一樣從事生產,也不會睡覺休息,每天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到處搞事情,勒索其他小朋友的錢財,以及每次見到拯救世界的英雄都要進行的一頓冷嘲熱諷。

  諸多老滾玩家對其可謂恨之入骨,可是奈何他們有未成年人保護法護體,哪怕你是三神老鉗工,攻擊上萬,也無法動其分毫。反倒是攻擊他們之後,整個城鎮的NPC就會和雞神死了一樣對玩家展開無窮無盡的進攻,至死方休。

你在這城市的雪鼠窩裡還吃不飽,可真荒謬」

  其實不止《上古捲軸》,在大多數遊戲中,玩家大都不能對兒童NPC造成傷害。這是由於在歐美市場,遊戲是和電影光碟差不多的商品,需要放在百貨超市的貨架上進行銷售,如果這些東西容易引起孩子或者家長的不適,經銷商自然不會允許它和麵包牛奶待在同一個屋檐下。

  加之作為遊戲廠商,其產品是面向大眾的,他們在售賣和製作遊戲時,有自己的社會責任需要承擔。換言之,其遊戲作品除了供大家消遣娛樂以外,還像大眾媒體一樣,有輿論引導的責任在其中,廠商遊戲中宣揚什麼,反對什麼,很容易影響一個人的想法和認知。如果其中過度宣揚血腥暴力,甚至直接殺害孩子的內容,於情於理都是不應該的。

  雖然迄今為止,都沒有多少法律和審查標準明確規定,在遊戲中殺害孩子,就會導致其在審核環節被直接「槍斃」。但在國外,兒童權益更像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話題,一旦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如果稍有越界,就會被認為是觸犯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這將為遊戲廠商帶來巨大的社會壓力。

現實中《素媛》這樣的慘劇已經太多了,遊戲就不要在增加了

  加之還有各種協會組織的存在,更讓遊戲廠商戰戰兢兢,因為他們隨時會代表社會提起訴訟,而訴訟的結果往往是廠商的全面敗北——要知道,光在遊戲中殺人都在上世紀被媒體做了數十年的文章,何況是在遊戲中直白地殺害兒童,這種代價將讓開發商承受不起。

  孩子在公眾中的形象永遠都應該是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遊戲廠商膽敢殘害可愛的小朋友就是妄圖顛覆倫理道德,要被輿論制裁。雖然強制要求在遊戲中打造完美的和諧社會著實有些矯枉過正,但作為結果,廠商只得老老實實地不做和傷害兒童有關內容,來勉強保住M級(17+)的「免死金牌」,否則的話,審核機構就會直接給其打上AO(18+)的評級,讓遊戲無法宣發,至於膽敢將其上架的超市和零售商更將會是寥寥無幾。

  雖說是「法無禁止則自由」,但是遊戲廠商、電影廠商和審查機構對自己產品中出現的兒童內容都有一定的忌憚。如果說「成人內容」是不能輕易觸碰的紅線,那「兒童內容」就是紅線旁邊的高壓電閘,光看見就要退避三舍。

  這也是為什麼遊戲還有影視作品內,極少會出現殺死孩子場景的主要原因。如果劇情要求要有和孩子戰鬥戲份,那麼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兒童殭屍或者幼兒模樣的鬼怪來代替;即便是必須要求有孩子死亡,也不允許出現死亡的過程,只能顯示結果。

惡貫滿盈

  早年黑島工作室製作的《輻射1、2》中,就有很多兒童NPC,他們中有些在阿諛我詐的廢土世界裡,被熏陶成了核子熊孩子。沒有監管人的他們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規則,這些孩子偷奸耍滑無惡不作,掠奪者乾的事情他們都會,掠奪者干不到的事情,他們憑藉著可愛的外表與年齡優勢也能辦到。

  但是當他們招惹到玩家時,屏幕前的你恐怕不會想著「這些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廢土的接班人「而放他們一馬,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端起槍將其射爆吧?由於《輻射1、2》發售日期較早,當時還沒有完整的遊戲分級制度,加之遊戲發售的PC平台在當時比較小眾,它才僥倖逃過人權組織和審查機構的圍剿,成了少有的幾款能夠直接擊殺兒童的遊戲。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當時的輻射已經成功上岸,卻沒能逃過號稱「地表最強審查機構」的德國娛樂軟體檢驗局審核。在德國上市的《輻射1、2》版本中,閹割了所有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設定。

燈火小鎮童子軍參上

  到B社接手的《輻射3》時,迫於審核壓力移除了可以殺死兒童的設定,但未成年人能操作武器的傳統卻被沿襲下來。輻射3的熊孩子寫作兒童,讀作土匪。你正在新維加斯洲開心地撿著垃圾,突然冒出一夥童子軍搶劫你,掏出槍來反擊,可子彈彈匣打空也不能傷其分毫。不僅如此,甚至是鋼鐵兄弟、英克雷,以及橫行廢土的死亡爪,也只能夾著尾巴灰溜溜的逃跑。

  猖狂如創造了《GTA》帝國的R星,「熱咖啡」事件和槍殺警察事件都沒能使其收斂遊戲尺度,就是因為煩這些審查機構像唐僧一樣,天天念叨不能殺小孩、要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為求息事寧人,索性直接移除了GTA全系列中所有的兒童角色,使自家遊戲徹底變為「成人遊戲」。

上課燙頭可還了得

  不過R星自然也不是好惹的,這邊剛妥協刪除掉所有自家遊戲里的兒童角色,轉眼就鼓搗出來了一款全由兒童當主角的校園日常遊戲《惡霸魯尼》:「你這些機構不是說孩子都是鮮花,不能玷污嘛,我就讓你看看這些孩子能壞到什麼程度。」玩家在遊戲中可操控的角色是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初中二年級轉校生,平日中無惡不作,目標成為鈴蘭第一而開始在新學校的征途。

  遊戲里的校園相比教書育人的學校,更像是惡貫滿盈的惡人谷。遊戲里的老師們毆打學生,和女學生處對象;男孩子們整天忙著泡妞、打架、販毒,除了上學啥都干,女孩子們也是箇中好手,將鎮上的雄性生物玩弄於股掌之間,打起架來毫不含糊。

早戀雖然不好,但是在遊戲里可以回復體力

  遊戲發售後因為「校園題材」騙過了一眾審核機構,「畢竟是小孩子嘛,抽煙喝酒燙頭但是他們也是好孩子」之類的說法層出不窮,甚至還開綠燈給出了T(13+)級的評分。美國的主流媒體對遊戲評價很是正面,稱遊戲形式很自由,社交網路重點建設,可以透過上課學習新技能,重罰嚴重不當行為。

  這一戰也成為了R星著名的反打臉戰爭,諷刺媒體過於保護青少年,只會讓其過於放肆自由。不讓孩子們認識到社會的黑暗面,就等於在殘害孩子;不願意認識孩子的黑暗面,也就無從談起給未成年人正確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正是由於法律和社會輿論的原因,社會大眾對於孩子們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不諳世事的花朵,他們是弱勢群體需要被關愛。但是由於後天教育問題,也出現很多孩子依仗著年紀受法律保護就為所欲為的行為出現,近年來關於青少年犯罪的事情層出不窮,帶有極強的盲目性、隨意性與突然性。

  可正如他們不知道惡是何物一樣,孩子們對善也一無所知,所有的行為幾乎全靠心情行事。孩子們善良起來像天使,可是一旦惡起來,沒有健全法律道德觀念的他們,往往會超出成人所能做出的底線。

直到今天依舊還有人在爭論是否該因為嫌疑人未成年人而保護其隱私

  曾經震驚全日本的」少年A殺人事件」,犯罪者在3個月期間連續作案數起,殺害2名小學生,重傷2名。其中有名受害者被其殘忍的徒手掐死,並且進行了分屍,事發3天之後,犯罪者將受害者的頭顱掛在了學校大門上,並且附上了一封他挑釁警方的犯罪聲明信件。

  當時日本警方一度認為這個變態殺手是個心思縝密的成年人,後來在對學校人員進行筆錄的時候,發現有個孩子鎮定的異常,反覆調查後才發現罪魁禍首正是這個不足14歲的少年。

  逮捕嫌疑人後,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該少年被嚴格的「保護」了起來,禁止被透露一切真實信息和內容,媒體只能用「少年A」來稱呼他。

  後經過開庭和精神鑒定,當時法官判定少年A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病症,被送往專門收容有精神障礙的青少年犯罪者的醫療院進行「服刑」治療,2004年成年的少年A首度獲假釋,2005年正式出獄,開始了全新的人生。

這個惡性殺人事件還促使日本立法將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處罰從16歲降到了14歲

  時至今日,已經30多歲的「少年A」將自己殺人的經歷編寫成書,靠賣版稅活得非常滋潤。他買了房子,交女朋友,似乎年少時候放下的錯誤已經完全被洗白,甚至還由它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也沒人知道這男人的雙手曾經沾滿了鮮血。或許之後他還會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衣食無憂的未來,只是,那些被害身亡的孩子們的將來該由誰負責呢?

  • 熊孩子能有多熊

  國外關於熊孩子的遊戲還有很多,其中就有因為過於血腥暴力被評為AO+的恐怖遊戲《惡魔之子盧修斯》。在遊戲中玩家操作的是一位年僅6歲的男孩子,被父親以權力做為交換賣給惡魔,六歲生日過後在惡魔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殺掉了家中所有的人。盧修斯作案手法極其殘忍,心思縝密無人能及,雖然遊戲玩法和《殺手47》類似都是以暗殺為主,但是這一切發生在孩子而非專業訓練的殺手身上,顯得如此扭曲和邪惡。

  遊戲開始的盧修斯會因為女僕長對待下人刻薄殺掉她,後來數學老師讓他做題就將其輕易弄死,甚至因為僕人衣服顏色不合口味就要讓他屍首無存,最後全憑喜惡地殺死了家中所有的人。過於年幼的盧修斯思想上還沒能形成完整的善惡和道德觀念,被惡魔附身教導後,從一塊無暇的璞玉變成了沾滿鮮血的屠刀。

這個熊孩子是所以熊,都是因為自己父輩犯下的罪

  或許製作人的本意正是如此,想借著無知少年和冷血無情的殺人犯進行強烈對比,營造出一種扭曲的恐怖,但是沒曾想到會引起如此劇烈的反響。遊戲一發售就引起很多家長抵制和抗議,拋開背後的宗教意義不談,讓孩子犯罪甚至殺人這種事在法制健全的今天絕對不能允許出現,到現在為止《盧修斯》系列在國內已經被全面封禁。值得一提的是某海外遊戲平台上依舊有著該系列全集,只不過在旁邊打上了鮮紅色的18+ logo。

  • 這是一個結尾

  由於孩子自身分辨是非能力不足,所以他們能接觸到的東西很容易影響自己思想,有時候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分界線,就是先接觸到好與壞的時間不同。單純的將能否對孩子造成傷害,來作為遊戲評級的依據,自然不夠妥當。在遊戲中我們能看見各種各樣的孩子,和現實一樣,有著成年人制定的規則來保護他們,可是這些已經不再年少的人,還能夠體會到孩子們真正需要保護的東西嗎?

  大部分單機遊戲玩家年齡一般都偏大,作為輿論和遊戲行為的主力軍,我們需要給孩子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應該對這些孩子們帶來正確的包容和愛護,也只有規範的教導和教育方式才能救孩子「脫離熊海」。靠武力教育孩子尋求片刻消停,自然不是最優解決方法,試想一下如果鄰居家的哥哥從小帶你玩的娛樂活動是抽煙喝酒燙頭,而不是一起打遊戲,現在的你是否也會有所不同?

本文作者:楚楠

本體傳送門:遊戲里,我們為何不能殺死「熊孩子」? _ 遊民星空 GamerSky.com


推薦閱讀:

「科學」曾這樣為惡:遊戲《光之鎮》的幕後故事
條頓騎士團始末 黑十字的鐵血傳奇
奧運會之際,聊聊里約的貧民窟文化與其他——上帝之城的人間遊戲,有時需要以生命為代價
《霹靂遊俠》的那輛車,是星爵小時候的夢想
iOS 端的古墓麗影遊戲《Tomb Raider》體驗如何?

TAG:游戏 | 游戏人生 | 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