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妞妞成長記(二)]如何選擇興趣班:興趣班培養什麼?

當今的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市面上有著種類繁多的興趣班。常有舉棋不定的家長與我討論:到底要不要給幼小的孩子加壓?要不要報學前班?報什麼班更適合?鑒於大家一致反饋,第一篇文章太長,較難讀下去,妞媽將分幾次,就興趣班的話題從幾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針對學齡前幼兒的興趣班,市面上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藝術類,如樂器、舞蹈、繪畫、書法等;二是運動類,如游泳、跆拳道、足球、輪滑等;三是語言表演類,如英語和表演;四是動手和構建能力類,如樂高、手工等(如有錯誤遺漏,歡迎糾正補充)。還有一些與學業相關的學前班,如專門機構的思維訓練、數學、作文、幼小銜接的英語等,妞媽以後將專辟一題同大家討論。興趣班究竟培養什麼?能起到多大作用,我做了以下幾點思考:

1、重能力勝過學東西

據社科院相關研究,發現參加過學前興趣班的孩子比沒有參加過的孩子獲得約5%-8%的能力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社交技能、堅持性、意志力、自信心,以及相關的興趣。可見,參加興趣班,除了學習內容之外,更應當重視的是這些特質的培養。

進入幼兒園後,我們陪妞妞體驗了一些興趣班的試聽課,包括英語、舞蹈、圍棋、美式橄欖球等。經過綜合考慮,並徵求了她的想法後,我們讓她先從舞蹈學起。

有意思的是,妞妞一開始並不知道什麼叫「學」。我們去參加了一次芭蕾舞的試聽課,妞妞非常喜歡穿著漂亮的芭蕾舞裙跳舞。見到爺爺奶奶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我會跳芭蕾了!」問她芭蕾怎麼跳?妞妞做了個剛學到的簡單動作,說:「就是這麼跳!」

當我問她想不想去學跳芭蕾舞的時候,她很疑惑地看著我,說:「我已經會跳了啊。」

我這才意識到,妞妞理解的「學芭蕾」、「會跳舞」與我們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為了讓她了解什麼是「芭蕾舞」、怎樣是「跳得好」,我帶她去東方藝術中心觀看了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演出《天鵝湖》。平時,我慢慢引導,讓她理解:不管學什麼,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練習,才能做得很出色。

妞妞在舞蹈班裡,動作不算標準,常常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平時在家,當她有興趣的時候,我就陪著她練習課上教的舞蹈動作。有的動作對她來說確實有難度,妞妞氣餒的時候,會質問我:「我為什麼要練跳舞?」我平靜地告訴她:「因為媽媽想和你一起堅持做一件不容易的事。」

學到現在,妞妞仍舊做不好很多動作,節奏常常比別人慢半拍。但這並不重要。只要她願意堅持,只要她喜歡跳舞,我就會一直陪著她、鼓勵她。

2、給予充分的信息刺激

混沌理論認為,在合適的年齡給予孩子足夠的信息刺激,如果孩子具有某類天賦,會打下基礎。在恰當的年齡,為孩子提供各種知識信息刺激,最終會讓孩子受益。當孩子長到某個年齡段,這種優勢會被凸現出來。初始條件(接受信息與環境)不同,孩子今後的能力發展也會有差別。??

這種信息的刺激,可以通過參加各類興趣班的方式獲得,同樣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獲得。父母在和孩子玩遊戲過程中,搭積木、讀繪本、講故事中,帶孩子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只要給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環境,孩子無時無刻不在接收著各種信息的刺激,幫助自己構建認知的圖式。

遊戲是學齡前兒童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表達工具。兒童精神分析創始人梅蘭尼.克萊因指出:「兒童通過遊戲和玩耍,以象徵的方式表達出他們的幻想、慾望,以及真實的經驗。」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發展情緒智力(「情緒智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情商」)、想像力、象徵性(「象徵性」指的是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現在的一些興趣班以遊戲的方式,通過豐富的活動,寓教於樂,符合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特點,也是很好的選擇。

我有一個朋友,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的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先不著急,我們先學會玩。」

3、根據興趣因勢利導

有的幼兒園孩子,同時參加繪畫、音樂、英語、樂高等4、5個班。家長跟我討論,這樣是不是多了?我認為,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孩子自己願意參加,樂在其中,也未嘗不可。

反過來,如果父母用心陪伴,即使孩子不報班,也可以學英文、學繪畫、學搭樂高。我們沒有讓妞妞參加很多的興趣班,我和妞爸有空的時候,會帶著她聽英語歌、學英語,帶他玩滑板車、去公園,帶她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給她講故事,陪她畫畫、做遊戲。我願意跟她一起玩,陪她一起學。這是我們親子互動的寶貴時間,我也享受其中。

可借鑒的做法是,無論是否上興趣班,只要孩子有某種興趣,就去鼓勵他,欣賞他,陪他一起去探索。當他興趣轉移的時候,說明這種刺激已經完成,可以跟隨孩子去體驗新的興趣。無論是否上興趣班,都不會成為孩子的壓力。終有一天,我們和孩子都會感到,這樣的鼓勵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一次,妞妞的舞蹈班教下腰動作,班裡的一個孩子被身體失控的感覺嚇到了,哭得無法上課。接下來好幾次課,無論家長、老師如何勸導,她哭著不肯再進舞蹈房和大家一起跳舞。這種情況下,父母就不用再讓她堅持了。等過一段時間,當她對跳舞的恐懼逐漸淡化,再慢慢鼓勵孩子繼續嘗試。

4、應避免的誤區

現在的一些機構,刻意強調它的專業和稀缺,孩子到了年齡再不開始學就晚了。這種營銷的目的是喚起家長的焦慮,讓家長擔心,讓家長緊張。當周圍的孩子都去參加某興趣班的時候,也很容易激發家長心裡的焦慮,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學就落後了。

當我們準備為孩子報這些班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孩子是否喜歡。孩子的感受是最直觀、最真實的;與此同時,要問自己希望發展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孩子真的缺這方面的能力嗎?這些能力應該怎麼發展?

如市面上有一些全腦開發、思維訓練的課程。幼兒的大腦發展主要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幼兒不去參加訓練班的時候,他的發展難道不是全腦?幼兒的發展本身就是最符合自然的。

所謂「思維訓練」,是每天問孩子幾個「為什麼?」,「你覺得這是怎麼回事?」,並且認真對待孩子問的每一個問題,同孩子認真深入地探討。刻意訓練,永遠比不上孩子的主動探索。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歷結合兒童發展的相關理論,對於興趣班的理解,僅適用於學齡前幼兒。如何選擇興趣班,並沒有固定的標準。關鍵是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把父母的教育理念同孩子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選擇最適合的。下一期,我將著重介紹如何抓住兒童發展的「關鍵期」作科學的引導。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有了這兩樣東西,媽媽一個人開車帶寶寶出行毫不費力
50首繞口令,激發大腦、成就孩子的語言力的好方法!
中國寶寶最缺的早教不是智力開發和藝術培養,而是身體發育

TAG:育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