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情商高手,少不了對情緒的洞察
1、
去年,我被下派到雲南的邊遠貧困地區去支教,在怒江整整呆了一年。這一年裡,我靜心在山區里寫東西,成了自媒體達人,還有一本暢銷書。
當回到原本工作單位時,我請了六七個原來的朋友吃飯,畢竟一年沒聯繫,我打算重新聯絡下感情。
雖然人真的很難約,但還是在不斷的遊說下,大家終於找個時間湊桌。
席間,月老師和我說:「周大智,你到是牛了嘛!出書賺了這麼多錢,下一步是不是打算在粉絲中開後宮,我看你跟那些明星一樣,沒興趣結婚了吧!」
我還沒回答,慶老師接著說:「他們那個圈亂得很,今天這個出軌,明天那個嫖娼的,大智你和粉絲約炮的時候要注意啊,不要帶些病來傳染我們!」
聽了她們的話,我突然明白,飯局難約也許不是因為忙了。
當我因為命運中的一些戲劇變化,突然間生活狀態遠高於過去時,即便我最好的朋友,也難以對我發自內心的祝賀。哪怕我有下鄉支教這種比較硬派的高尚美德,嫉妒情緒也會妨礙她們由衷替我感到高興。
老朋友們之所以不高興,是因為她們突然發現,似乎我的地位可能高過了她們時,她們認為這是一種對她們尊嚴的冒犯。
正常的話,我可以表現出謙恭,我會極力掩飾自己取得成就的高興。但我內心明白,我很難一直謙恭下去,我終有一天會對這種自降身份的拘束感到厭倦。
我也可以被對方這種陰陽怪氣的傲慢和無禮的輕視所激怒,我可以當場語言還擊,甚至拂袖而去。
我擔心我這麼做的話,漸漸會變成孤家寡人,會在單位變得人際緊張,我身邊有幾個這樣的朋友,很有才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單位里的人都評價他們傲慢。
我也試過不斷結交一些新朋友,但友情建立的良好社會支持是需要時間的,其次,部分新朋友,會讓人感覺有種以利相交的感覺。
我真的很想告訴朋友,我請你們吃飯,是因為在乎你們的友誼,我仍然需要你們的支持,而你們這樣的調侃,是會傷害到我的情誼的。
亞當斯密把這種處境比喻為「好運者的悲劇」,他認為這樣的人,會走上放棄人際間的情感鏈接,拚命努力的道路,然後有一天,會因為事業的受挫,身邊缺乏社會支持,精神備受打擊,從而一蹶不振。
其實這個困境不是那麼無解,我們之所以在這樣的情景里,所有的解釋都感到蒼白無力,就是因為對方的情緒系統其實被堵住了,你需要先引導他把情緒管道里的某些東西釋放出來,她才可能接受到你的某些積極能量。
你應該順從她們的意思幫助她們緩解焦慮,因為焦慮往往會讓人,只注意到眼前的威脅,即我似乎比她們地位高,她們很難從更大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比如是否可以學習一點我的經驗,從其他途徑為自己累積資本。
這時你回:「別說,我恐怕混不到約炮那天,就已經被人罵死了吧。我這種滿身晦氣的網紅,哪有女生看得上。要想真正賺到錢,怕是要我們一起上才行哦!」
該回答的要點在於,在急著炫耀自己成就前,先用一些事實讓對方覺得「你並沒我強」,從而消除了焦慮。之後再提醒對方,對於我的改變,她們可以有其他角度去思考。
所以,沒必要急著批評朋友們出現的嫉妒情緒,這不過是一種「我是否安全」的危險覺知。你需要充分覺察到對方的情緒,引導她們走出負面的揣測。
我想,所謂孤獨不是身邊沒人,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當解決了焦慮這個情緒時,對方的情緒通路才會暢通,陽光才能照進別人心裡。
2、
再舉個例子,有一位大學女老師和我吐槽,原話是。
「我最近壓力太大了,學校為了評文明單位,我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十一點,我有個朋友因為忙,孩子都流產了,真是不想在幹下去了。但評上後,今年會多發一個月工資。」
這很像前一陣子很流行的「左右先生理論」,左先生會給出一些空乏的安慰,這會讓人覺得你不在意他,右先生會提供實際幫助,比如材料我來寫。
如果你此時提出幫寫材料,她多半會選擇拒絕,拒絕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客氣,而是你會輕微冒犯她的責任感,這恰恰是她拚命想跟你強調的東西。
況且某些東西你不一定幫得上忙,輕易插手,等於添亂。
所以,這個時候要學會識別她的情緒,她此刻的情緒,比起「焦慮」更像「憤怒」,一種對領導安排工作不合理的憤怒。但內心確有沒法完全否認這件事的意義,這使得她矛盾。
接著,你要學會和她的情緒對話,疏導她的情緒。
「可能你們領導覺得,一個單位材料越多就越文明,就算他們對待員工的方式,不是很文明。」
這裡,疏導的關鍵就在於,你要用一種高度總結,邏輯嚴密的句子,把對方想說而又不知道說的東西表達出來。他的內心彷彿有一種堵著的東西,被你一說,瞬間就通暢了。
網路上很多意見領袖,就是靠這樣的方式吸粉,可以說,這是一種很高級的提供情感價值的方式。叫做幫你說出,你想說的話。
3、
心理學家Kang和Shaver的研究發現,一個人情緒管理的能力越強,TA的情緒複雜度也就越高,情緒迴路也越多。而情緒複雜度高的關鍵就在於,他們習慣分析他人的情緒,這使得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從中學習情緒的多種迴路表達。
很多研究表明,人識別面部情緒表達是由特定的神經通路實現的,當這些結構損傷時,人識別情緒的能力就會發生障礙,這樣的人往往在人際交往中四處碰壁。
因為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從別人身上學習情緒的機會,那他就只能依賴自己的情緒經驗,然而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有限。甚至大多數時候,由於當局者迷,我們自身也缺少識別情緒的能力。這會讓我們在情商提高這件事上,陷入瓶頸。
通俗地說,讀千卷書,行萬里路,都不如閱人無數。
有姑娘和我傾訴:「我曾經養過一隻小烏龜,後來我去旅遊,就把它託付給我爹照顧,誰知道回來的時候,我的小烏龜就被我爹養死了!」
那這個時候你該怎麼做呢?
安慰下她?
分享個自己的悲傷故事?
批評她父親?
其實,這位姑娘的情緒要更加綜合而複雜,她的真實情緒是,即為小烏龜的逝去感到難過,又不想因此指責她的父親。當我們識別了這一情緒後,我們不妨幫她解圍。
「爸爸接下這個任務,說明他有男人的擔當,當比起你來,缺乏一點女性的細緻。看你這麼傷心,天國的小烏龜,不會責怪你的。」
這段話不僅給了這位姑娘情緒價值,也為我們內心構建了更為複雜的情緒迴路。
就好像,我們面對迎面爬過來的鱷魚時,如果有恐懼,我們會選擇逃走。如果有勇氣,我們會選擇搏鬥。但進一步觀察,我們發現,鱷魚似乎剛產完卵,它的行動軌跡說明,它只是在守衛自己的領地,保護寶寶的順利出生,這時我們不妨給它一個敬意,然後轉身離開。
情緒複雜度高的人,對他人情緒產生的多樣化原因,能有更加深度的認識,這使得他們能有更好的方法,更多的語言來解決別人的情感衝突,引得他人的理解。
情緒的識別面小了,我們太容易鑽牛角尖,容易把人活活逼死。所以太史公司馬遷說過:世間本無事,一切在人心。
人的記憶,從來都不是一棟完整的房子,到處是回憶的瓦礫。情緒就像雨滴,當它淋在記憶的廢墟上時,你會看到一個海市蜃樓的家,在那個家裡,有畫滿塗鴉的床頭櫃,有你曾經遺棄的小熊。
進家拿起小熊,那種幻覺一般的觸感,會讓你找回過去的幸福,這份感覺會讓你不再沉默寡言,更不會歇斯底里。
推薦閱讀:
※別怪孩子不寫作業,你有告訴他:爛作業其實也挺有趣嗎?
※一位躁鬱症來訪者的致電
※詛咒仇人會給自己帶來安慰么?你是怎麼詛咒的?
※當別人以一種"你有病"的眼光看著你,你應該如何反擊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