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會願意進入「人渣群」嗎?
5月,有媒體公布民調,「明天若是」總統」大選,會票投蔡英文還是郭台銘?」,結果郭台銘以35.7% 對蔡英文的24.2% 勝出,22.5%沒有表態。交叉分析,20-29歲民眾有35.8%會選蔡英文,28%投郭台銘。然而其他年齡層,大都會投給郭台銘。
郭台銘之所以被消費,原因出在綠營執政爛,藍營在野爛,兩造永遠在互扔泥巴的狀態下,最終選民只能無奈選出身上泥巴比較少的政客。偶有所謂第三勢力,政治素人,令人眼睛一亮,啊,這人清爽多了,票投下去,沒多久就露了餡,原來是綠的,而且還是草包。台北市民總是搶頭香擺脫藍綠,但每一次的實驗都失敗,最終還是選出了滿身泥濘的政客。
台灣的所謂民主政治走到現在,陷入惡鬥的無限迴圈,沒有人上台能好好做事,政府空轉,經濟停滯。然而,政黨」競爭」與」惡鬥」的界線在哪裡,也沒人能說清楚,人民被激怒了,也只有上街頭自救,別無他途。最後,只好將期望放在一個看起來很會做事的人身上,諷刺之處在於,要能好好做事,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專斷,但這又與民主制度相衝突。鴻海企業走的難道是民主決策嗎?當然不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搞民主,而必須有一個決策者或決策群,訂下目標,帶領員工向前走。
那麼,如果我是郭台銘,要我當」總統」ok啊,先把」立法院」廢掉好不好?除非將民意監督的機制打殘,否則誰做得了事?但若這麼主張,選民肯定嚇死,所以我們就得回頭問自己,問題是出在郭台銘身上,還是出在我們對民主的堅持上?如果你說,台灣不是民主制度發生問題,而是民粹作祟,那麼我想請教你,民粹的定義是什麼?
其實你不知道什麼是民粹,但這不是你的錯。
因為民粹並沒有被清楚地定義過。
民粹(populism)現在被當成一種負面詞,其實是對民主制度本身的一種反動再反動。簡言之,民粹就是反菁英政治,訴諸直接民意的一種政治態度,甚者,民粹的產生是代議政治失靈後的一種民意反撲。代議制度原來就是降低菁英政治少數壟斷的機制,但台灣的代議制度,完全牽制了行政者,以致常常形成空轉。而當少數政黨發現代議制度箝制了自己取得執政的機會時,就訴諸直接民意,從民代機關出走到街頭,煽動民眾反政府。
當社會大眾對菁英政治與代議制度都失去信心時,民粹是唯一的希望,所以對人民而言,民粹理應是一個正面的詞。問題在於,民粹不見得代表正確,一陣敲鑼打鼓後,決定權終究要回歸到少數人手裡,所以正確地說,民粹以其訴諸直接民意的面向上來說,本身是正面的,但操弄民粹以遂其政治目的的少數人,才是負面的。
民主制度既然是「少數人群體」之間的競爭,而少數人的產生又來自於民意,那麼民粹現象是不太可能避免的。換言之,政治精英必須花費大部分的時間處理民粹,無論是操弄或反操弄。而這種花費,是企業家所不能忍受的成本浪費。這樣就能理解,要郭台銘選」總統」是多麽殘酷的事了。川普以企業家的身份從政也要面對這種事,但美國總統的全球影響力非同小可,台灣」總統」算什麼?
況且,在台灣從政,可得有被罵」人渣」的雅量才行。
前」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被名嘴馮光遠指與馬英九有「特殊性關係」,憤而提告。馮之言論還包含謾罵金溥聰為「男妓」,「蠢材、下流」、「政治人渣」、「下流、人渣」、「 混帳王八蛋」、「媒體敗類、媒體人渣」、「賤貨、人渣」等極盡侮辱的字眼。二審判馮光遠敗訴,到了最終審,最高法院卻認為「多數法律見解都認定,政治及公眾人物對於言論的批評,應較一般人有較高程度的退讓」,最後廢除二審判決,發回高院更審。
這就是在台灣要搞政治所必須承擔的風險與羞辱,郭台銘要進政治圈,形同進入「人渣群」,被罵賤貨蠢材混蛋王八蛋還得「退讓」,全球知名的大老闆犯得著這麼做賤自己嗎?況且,不搞政治還能受到美國總統面見招待,一旦成為台灣」總統」,連一通電話都不能打。
台灣的政治墮落,是因環境容不下真正的人才,民主牽著民粹的結果,就是民眾雖有投票權,卻始終得含淚投票,因為只有人渣可以選。
推薦閱讀:
※中美大變局 特朗普或支持台灣獨立?(觀察者網)
※如何評價蔡英文:大陸不要誤判 以為台灣人會對壓力屈服?
※如何看待台灣重啟「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事例」?
※如何看待《小英執政 台灣人的中國認同度竟上升2.5%!》?
※希拉里落選,對蔡英文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