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是如何後發制人的?(產品層面)

作為從磁帶時代、cd 時代、到百度 mp3下載、千千靜聽、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多米音樂、豆瓣 fm、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一個個用過來的人……

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網易雲音樂的(雖然直到現在我還是有諸多怨言),但真是看著網易雲音樂一步步後發制人。

就從產品上說說網易有哪些特別之處(有感於網上有些吹網易的,太流於表面和馬後炮

寫完發現比較長,先放個目錄吧。。

一、網易的野蠻生長——導入蝦米、豆瓣紅心

二、都說網易評論氛圍好,那是怎麼做的呢

三、如何解決找到冷門或叫不上名字的歌?——別名與音樂資料庫

四、為什麼 b 站這麼多人用網易——運營自建《網路熱門慢搖》,專輯模式崩塌了么?

五、別總以為網易的歌單就是無敵的,也踩過坑——用歌單還是紅心?

————————————————————————————————

一、網易的野蠻生長——導入蝦米、豆瓣紅心

其實音樂產品是非常非常難後起的,因為用戶的轉移成本很高:

好不容易收藏好的音樂,換個平台,又要重來一次。

而且網易雲音樂開始做的時候,音樂 APP 其實已經差不多定型了。過去的幾個革命點(下載轉在線、歌曲專輯化整理、fm 化演算法推薦)網易都沒有趕上。

但2015年的網易雲音樂,用了非常毒的一招,導入其他 APP 的歌單。而且當時的網易把這個功能做到了極致。

當時我的朋友就算這麼安利我的:「我最近在用網易雲音樂,你試試唄,豆瓣紅心一鍵就可以導入啦」

導入豆瓣紅心歌曲、蝦米紅心,只要填個賬號密碼就一鍵導入了。這是真的,這對於廣大豆瓣和蝦米的文藝用戶來說,真的是致命一擊。

(後來來看,豆瓣用戶轉網易雲比蝦米多很多,因為豆瓣紅心音樂真的需要一個落地頁。而蝦米的獨到之處,我認為網易還是沒法相比的,蝦米毀在了阿里的收購上,蝦米怎麼死的又可以單獨寫了)

圖上圖是網易雲音樂的導入功能,你可能發現沒有我提到的蝦米音樂,然後如果你現在去網易看,甚至豆瓣 fm 的功能也沒有了。

因為,蝦米最先反應過來,關閉了獲取紅心歌曲的介面(記得兩個月時間。而一向以開放著稱的豆瓣,持續了一年多才關閉了介面(時間是印象流。

而且就像剛才說的,亟需轉移落地的豆瓣 FM 的用戶,大批湧向了網易雲音樂。

蝦米,則是由於版權採購非常不行,在那段時間也有大批用戶湧向網易雲音樂

(那個時候網易雲可沒那麼多下架,體量小的產品,總能從盜版起家,蝦米 qq 等當時已經遭遇了版權追責,硬要說的話,網易是從版權革命這一波里發育起來的。)

曬一個我導入的豆瓣紅心歌單,15年的時候,直接導入了500多首歌曲。從此徹底拋棄了豆瓣 FM。

————————————————————————————————

二、都說網易評論氛圍好,那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我覺得蝦米的氛圍才是真好,無奈人走茶涼)

氛圍這東西,最重要的是人群的篩選而非運營。就如上面的導入功能所說,網易一開始是承接了很多「豆瓣」和「蝦米」的用戶。這兩部分人群的評論質量一向是相對較好的。

當然不是說網易運營沒有功勞。他們對好幾個目標社區進行了重點運營,其中就包括知乎。

(當時的知乎就有提問是否有網易水軍,雖然自來水很多,根據我當時在知乎的工作,可以說還是有一些水軍的。當然,水軍這東西,只要你產品質量的確過硬,以成敗論英雄的網路社會裡,總能拿結果去堵住大家的嘴。)

但額外說一個產品上的細節:評論的排序方式。

內容的排序方式其實對於一個社區的內容質量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知乎的回答排序邏輯是

a:高分值的在前(而且反對的權重很高,不同用戶在不同領域的點贊評分也不同)

b:新答案適度加權提前,時間過了後平權。

因此,知乎是個非常弱肉強食的社區,頭部效應極度放大,對晚回復者非常不公平(雖然 b 排序有一點點扭轉)。這種社區,一般而言,是沒那麼平等的。

所以較少孕育其他社區那種「溫暖」的參與感。。

再看虎撲的回帖排序,在論壇式先來後到上,加了精華部分。

論壇由於話題都是有時效性的,因此排序用時間正序是非常正確的。因為話題總有過氣的時候,論壇是不太鼓勵一個話題太久被人回復的(所謂禁止挖墳)。

但音樂不一樣,音樂不像話題有時效性,反而在乎「長情」感。

因此網易採用了以下策略

  1. 默認採用時間的逆序,鼓勵後來人進行評論。

  2. 熱評並非一開始就有,只有當評論數到達一定數量,才會顯示熱評。(防止先來者優勢過大,以及嘩眾取寵等)

別小看了評論的排序規則,任何一個小小的規則,都可能造成評論氛圍不可逆轉的變化。

這裡舉一個反面例子。

今年 bilibili 也上線了熱評系統(默認展示熱評區),但由於規則過於簡單,在內容質量上就有很大影響。

  1. 熱評區一開始就存在,導致先來者優勢過大,搶樓現象沒有緩解。

  2. 熱評數量永遠限死三個,對後來者無激勵。
  3. 進熱評條件過於粗暴,2個贊即可上熱評,導致刷熱評過於簡單,自贊先鋒無數。

當然,現在已經優化了一次。不過這種影響內容的東西,「迭代」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於社區而言,種子用戶氛圍就決定今後的走向。

————————————————————————————————

三、如何解決找到冷門或叫不上名字的歌?——資料庫

有好幾次音樂產品的革命,都關係到一個核心的需求「如何解決找到冷門或叫不上名字的歌?」

音樂產品的老用戶們,可能都聽過一個叫做 songtaste 的網站(後被多米收購,現在已經關了)。直到 songtaste 關閉的那天,依然有無數的人去懷念,緬懷它。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 songtaste 並緬懷它?

我先列一些 songtaste 里的曲名。

wings to fly<節奏不失靈動 大愛循環女嗓>

((天籟之光……燃燒在蒼穹的輓歌))-when it all falls down

((無盡美艷……史詩級殿堂之聲))-audio machine.slipstream

很歡快好聽的德語歌曲 好歌分享

((心魂悸動……含情憧憬))——exotica.toterance

當然,還有那首最有名的空間狗必備歌曲《憂傷還是快樂》,我估計很多人都聽過。

但你知道么,《憂傷還是快樂》根本不叫這個,其實叫作 My Soul,作者 韓國人july- (???)。

下圖示: songtaste 看起來很 low 的歌名

為什麼 songtaste 起這麼 low、這麼標題黨的歌曲名字,都能有這麼多人喜歡?

因為他解決了兩個類型曲子的

1.外文曲子——你根本記不住歌名的

就拿日文歌來說吧,一旦一首歌是用日文假名寫的,那麼大概率記不住,就算記住,很多人也都是記住別名。

比如去年爆火的超時空要塞△的插曲《いけないボーダーライン》,網易雲音樂2w 條評論,但一般人是不會記住這個日文名的。

因此市面流傳的一定是一個翻譯名甚至別名,

2.ost/bgm——英文名真的很難記

除了名字之外,bgm 最重要的是「氣氛」,而這個很多曲子標題也不一定能表現出來。所以才會有 songtaste 那種「氣勢威武雄壯節奏到爆!」、「天籟之聲史詩級殿堂之聲」等等歌名前綴,這樣一來,你直接能從簡單粗暴的名字里找到適合自己氛圍的 bgm。

話說回來,憂傷還是快樂這個歌名,起得真的很貼切。我也拿這首做過相冊的 bgm,順著幻燈片的播放,真的會哭的。

My soul-網易雲

——————————————

上述扯了這麼多 songtaste,只是為了引出網易雲一個很小的功能——「歌曲名備註」。

給大家截圖看一下。

我為了搜索《はじめの一歩》這部老動畫的一首神曲 ed,去網易雲和蝦米進行了搜索。

可以看到由於網易的備註別名功能,在第四個結果里找到了這首歌。

而蝦米音樂,由於沒有在搜索結果里呈現這個備註,就沒有搜到這首歌。其實這首歌蝦米也是有的。

所以依靠這個備註的外顯,直接就能解決外文歌曲、主題曲的識別問題。我給個網易的動畫的歌單,更加明顯了。你可以看到一溜的出處備註。不懂日文沒關係,不知道《かくしん的☆めたまるふぉ~ぜっ! 》是啥意思沒關係,你知道是,TV動畫《干物妹小埋》OP 就行了。

這種「別名備註」功能,其實是嚴謹的專輯模式,與 songtaste 的簡單易懂名的結合。

再給大家推薦一首歌,就是西遊記電視劇開頭那個丟丟丟,咚咚,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丟丟丟,咚咚咚,女生:啊啊啊啊啊~……

其實真名叫做《雲宮迅音》,中國電音之王,坊間命名《西遊記序曲》。以後出去搓碟就可以找這首:「老鐵,給你聽首電音雲宮迅音」,「啥電音這麼洋氣?……卧槽這不是……」

雲宮迅音-網易雲音樂

當然,songtaste 的第二個優點,bgm 取名很low 但能解決氣氛的問題。網易並沒有特別好的方法,聽歌識曲和 fm 推薦也算是彌補了發現這些歌曲的渠道。

————————————————————————————————

四、為什麼 b 站這麼多人用網易——運營自建《網路熱門慢搖》,專輯模式崩塌了么?

網易的評論里,經常有人留言 b 站視頻 av 號,b 站里也經常有人留網易地址。

圈內戲言,網易雲音樂和 b 站是一家(上面有個評論截圖裡就寫著這個。

那究竟是為什麼用戶重合度比較高。

先說幾個原因:

  1. 網易的別名模式很適合動畫歌曲的展示,上文已經說了
  2. b 站用戶年齡較小,網易極有可能是他們第一款音樂產品(15年 b《》 站用戶大爆發,和網易雲音樂發家是重合的)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網易運營自己建立的各種奇葩專輯(如最新熱歌慢搖系列,這些都是收藏非傳統一樣上的「歌曲」。

b 站本質上是個 ugc 網站,鬼畜、翻唱是真正的文化核心(當然日系 acg 文化是底層內容。蝦米完成了音樂從雜亂無章到以專輯模式收納整理的任務,但現在這個時代,音樂(其實聽內容更準確)又慢慢變得混沌了。

蝦米選擇了「獨立音樂人」的模式,給他們出專輯。

當然網易也在做,但網易的運營能力很強,他們天天接受著用戶發來的「快收納 pdd 的那個新鬼畜啊啊啊」這種需求,然後高效地用專輯模式胡謅了一個出來。

為什麼網易的專輯模式能這麼玩——因為網易的「收藏專輯」 tmd 就是個空殼。收藏專輯=創建歌單,日他奶奶的,這也是很多像我一樣的蝦米用戶完全不能接受的。

和蝦米對比一下。

但我不得不說,弱化專輯概念,劍走偏鋒的網易雲音樂。。靠著《網路熱搖金曲》這種逼死分類強迫症的專輯名,是拓寬了自己的領域的。

但作為一個嚴謹的分類控,我還是希望網易雲什麼時候能給翻唱也好、鬼畜也好,一個名正言順的類別。

————————————————————————————————

五、別總以為網易的歌單就是無敵的,也踩過坑——用歌單還是紅心?

網易歌單總是被吹上天,但作為蝦米用戶,我是不屑一顧的,蝦米的精選集功能比網易歌單強多了。能寫備註,能配圖片,網易啥都不行。

而且網易在一個問題上也搖擺不定「紅心收藏」「添加到歌單」究竟要不要分成兩個按鈕。

這個事情其實對每個有「收藏夾」功能的內容網站都有這個問題。

知乎選擇了「只有播單」+「無默認收藏夾」模式

蝦米:「紅心收藏」+「歌單」

網易雲一直很糾結:

網頁端是只有歌單,但在pc 端和移動端,卻又有紅心收藏

web:

客戶端:

在這個客戶端為先的時代,我也支持將「喜歡」「播單」拆成兩個按鈕。

原因是,

我自己有一個理論,從前有個二八原則:20%的人創造內容,80%的人消費

我則認為有個 128原則:20%的人創造內容,80%的人消費內容,10%的人整理內容。

歌單是有門檻的,對於90%的人來說,建立一個「我喜歡的歌」=就足夠了。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是不需要創作歌單的,只要一個「喜歡」就可以了。

————————————————————————————

啊寫完了,好累。以上只是一家之言,歡迎補充和討論。如有你覺得不同意的地方,純屬正常。

由於文章初衷是寫一些公眾號啊媒體較少說的東西,而且偏產品層面。推薦演算法和運營就沒有詳細去說了,作用也很大。

ps1:之所以不提網易的推薦,是因為我覺得這個不是他首創,網易也不是說做得好到哪裡去,蝦米和豆瓣用戶應該都知道我的意思。

ps2:也有人評論說運營很好,網易小秘書經常幫你去補歌詞等。這個可以單獨小一小段了。

蝦米本質上是個ugc社區,歌詞和歌曲大多數是網友上傳。

網易就典型的中國土豪互聯網思維,用大批人力和運營去補。

蝦米的ugc勝在質量,因為有愛所以上傳,歌詞等都非常精緻。

網易運營勝在快速響應。

但是,蝦米後期,公司轉換思路,想從ugc轉pgc的運營模式(可能是想理直氣壯地收費,之前這一點頗為人詬病),然後剝奪了諸多wiki型用戶的許可權。甚至爆發了大規模的用戶與運營的爭執。

而且這個思路也沒完全繼續下去,於是這個矛盾一直沒有解決。。。

所以說,可以單獨寫一篇蝦米之死了。。

——————————————————

最後打個廣告,5月10號分享個 live,歡迎來聽聽

興趣當職業?如何入行二次元-知乎 live

另外本文為我專欄《阿宅產品的案例庫》第二篇

上一篇:

「阿宅產品案例庫」:如何在產品、營銷里玩梗(流行詞)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假如生活出賣了我,我希望是論斤賣:網易雲音樂廣告系列第二彈
那些年散落在網易雲中的扎心評論5
隨便聊聊網易雲音樂的歌詞及翻譯
換一個角度看「熱歌榜」:用戶評論視野下的音樂趨勢
那些瞬間觸抵我們柔軟內心的網易雲熱評

TAG:网易云音乐 | 产品经理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