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丨談談徐曉東KO 太極雷公

最近火了一場掐架,散打格鬥VS 太極名人,5秒KO,老師父被打破頭。

徐曉冬VS雷公太極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n0397vtbncu.html

比武站著的是徐曉東,37歲,什剎海體校散打教練,北京早期MMA惡童軍團老大(Mixed Martial Arts,意為綜合格鬥)。在互聯網上,@MMA徐曉冬很善於製造話題,到處挑釁、踢館,說話口無遮攔,以「打假」傳統武術為樂。

倒下的是@雷公太極,41歲,自稱楊氏太極高手,然後「自悟」創立了一個雷公太極門派——號稱「動似風雷,靜如山嶽」,是不是高人不知道,可必然不是「隱世高人」。

兩個人就在成都的武館相約「比武」,結果就如前視頻了。

徐曉東並非第一次宣傳「武術都是騙人的,特別是太極」。之前還有一個70歲練太極拳的老人,帶著兒子,拿了自己「師父寫的書,我寫的書,我朋友寫的書」,來北京和徐曉東理論,希望對方「將太極的東西融入現代擊技」,如果說不通,可以進行比武。最後不了了之。時候徐曉東表示老人爽約,在直播間大罵對方煞筆。

我認為這一次的比武,勝負雖定,但不能說就是傳統武術輸給了實戰格鬥,只能說難得有兩個門派的人,真打實比,結果是雷公太極輸給了徐曉東。

然而自古有一句話,是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我本人不懂太極,然而身邊的很多朋友練。打起來也是有模有樣,姿勢瀟洒。我想健身的效果肯定是有,因為練好了,經絡通,筋骨柔韌性好。

雖然很多的確博大精深,然而實戰的威力,卻是顯有人見。

然而中國人對武術威力的誇大,卻由來已久。

中國人對於「武術」的認識,多來源於電影,比如黃飛鴻,比如霍元甲,比如陳真。

這些人的功夫都神乎其神:可以用輕功躲避子彈,可以用巧勁打敗外國的大力士,可以在中毒的狀態下擊敗日本的空手道......

其實一開始對「武術」的宣傳,是因為近代清廷面對洋人的洋槍大炮,毫無辦法,便從「國學」上找精神支持。從政治上就是宣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落實在民間,則是你有洋槍洋炮,我有中華神功。

慈禧太后一開始扶持「義和拳」,是因為中央已經無法撫慰地方上對於洋人的恐懼,和朝廷羸弱表示的不滿。慈禧很清楚執政者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民心」。

義和拳本來就是練武術、練氣功的民間團體,加上一些民間迷信崇拜,竟然真的相信自己「刀槍不入」。然而這些「神功」只能用來對付洋人傳教士和一般民眾,碰到不足百人的正規軍隊,還是一打就散。

而民國期間,出於同樣的宣傳目的,國民政府連續舉辦全國武術大會。這樣的舉動,在之前是沒有,其目的就是塑造「武術英雄」,以提振國民信心。

電影《霍元甲》裡面霍元甲打敗過俄國「大力士」卡洛夫、「西洋大力士」奧皮音等,都純屬子虛烏有。電影來源於坊間傳說,傳說則是來源官方片面的新聞。

比較真實的情況是,1901年,一個俄國人隨馬戲團來天津賣藝,在報紙上發廣告,稱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霍元甲看了提出要與之一決高下,俄國大力士沒有迎戰,因為他本質上是個賣藝的,宣傳噱頭只為賣票。

而在1910年,二次大戰「西洋大力士」奧皮音也是類似。同盟會會員、精武體操會的創始人之一的陳公哲在其1957年寫的《精武會五十年》中有詳細的記載:

「一九一0年春,西洋大力士奧皮音來上海,表演西洋力士技術。上海北四川路原有亞波羅影戲院(Apollo Theatre),於影戲中,加插歌舞雜技,以娛觀眾。奧皮音登台表演舉重,露肌及健美種種姿態,約二十分鐘,一連數晚,最後一場言,願與華人角力。於言談中,帶多少輕蔑口吻,翌日見於報端,滬人嘩然。」

「丁茲維新時代,革命風氣在醞釀中,愛國分子麕集滬濱,乘機發泄,咸以奧皮音之言,有輕蔑國人意。反觀中國歷史,元朝武功,何嘗不遠屆歐洲,滿清末葉,一蹶不振,外人焉能知之。江蘇省埠,文化稱盛古今,惟武功不著,滬人更少技擊能手,咸欲聘請技擊名家,登台與賽,以顯黃魂... 座中有宋某(已忘其名)言,謂河北虎頭庄有霍元甲先生其人,精技擊,可聘之來。」

所以霍元甲其實是受革命黨人的聘請,來與「西洋大力士」競技,然而結果又是不戰而勝:「時在六月中旬,下午四時開始比賽,屆時奧皮音失約未來,後知已經他去...」

據陳氏的記載,霍元甲只是與兩個來賣藝的洋人「比武」,而且沒真動起手來。「西洋大力士」並不是被嚇跑的,而是因為雙方對比武規則意見不一。

「打外國人」似乎成了功夫片里的一個套路,無論是黃飛鴻、霍元甲、陳真、李小龍,葉問,最後面對的,總要有一個外國人Boss,而且是必然是不公平條件的比試。

然而中國功夫絕非就是花架子,否則講求實際的外國人,就不會這麼認可李小龍。

從一些歷史影片看來,李小龍是相當肌肉鍛煉和實戰技巧的。他融合各種功夫創立的「截拳道」,是觀賞性和實戰性兼備的實戰功夫。

中國的武術到了現代,因為要進入到「體育比賽」的規則里,官方把武術變成了一種類似體操的套路,變成了「出腿的角度怎樣,動作是否流暢」之類的花架子。

而另一方面,民間又把武術傳得神乎其神,把太極大師弄得特異功能一般。然而那些神奇的「氣」,沒練過的人又體會不到。拳理很深,招式很多,然而一般人又「不懂」,或者「沒練到真的」。

雷公太極或者真的只是「武學小學生」,代表不了太極; 徐曉東也許真的是嘴臭手狠,刻意炒作。

然而那位拿著「我寫的書,我師父的書,還有我朋友的書」來跟人家爭高下的,就沒意思了,武德再高,武林精神再好,都是贏了再說的事情。

葉問里有句台詞說得好「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要麼站著,要麼躺下。」

武術是因為戰場的實戰而誕生,最終還是要在實戰中證明自己。

徐曉東和雷公太極這一戰,或者對雙方都有炒作之嫌。然而誰贏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結果說話。

真正的武林人,輸了要認,可以練幾年再來,再不行可以教徒弟來報師仇。

我希望有真正的功夫武林挑戰徐曉東,我希望這只是「第一回合」。


推薦閱讀:

沒有炒作的中國MMA拳手,我來挺你!
徐曉冬的失敗,就是東亞病夫的勝利

TAG:太极 | 综合格斗 | 格斗技术 |